• 回答数

    4

  • 浏览数

    320

蛋蛋妹妹
首页 > 期刊论文 > 日本手帐文化论文题目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糖水黄桃888

已采纳

手帐入坑指南 很适合新手 里面介绍了工具和各种方面的手帐做法

286 评论

还有谁没吃

从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到现在流行的段子“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旅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每个人都在路上,尤其是现在各种小长假很多景点似乎都被挤爆了,那么身体在路上的我们是否真的因为旅行感受到乐趣呢? 拖着奔波的身体回来之后,除了一句“好玩!”和相机里一大堆没机会打开的照片,回到日常生活之后,你的旅行还剩下什么?还记得什么? 我们知道,记忆这东西完全靠不住,即使你能想起昨天的晚饭,前天的晚饭也早已抛诸脑后,即使是特别的记忆,我们也会出乎意料地忘记。 我们需要记录,哪怕只要留下一点点照片和文字,就能充分唤回当时的印象和感觉,手帐,可以让一闪即逝的体验完好地保留下来,并且方便随时重温旅行。在写手帐的过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 如何制作一本属于自己的旅行手帐呢? 奥也宣之在《旅行手帐完全指南》将手把手教会你,哪怕只是出门散步,也能感受到旅行般的乐趣。这本手帐将贯穿于你的整个旅行,分为旅行前、旅途中和归来后三个阶段5个步骤来完成。 奥也宣之:从大学时代就开始做手帐,之后更是以独创的信息整理术和手帐术正式踏上写作之路。他喜欢四处旅行,并用手帐记录旅行见闻,将体验转化为人生财富,认为“旅行不是因为有趣才值得记录,而是记录后才变得有趣”。他所著的《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广受读者好评,并引领了日本手帐风潮。 不管去不去,先把喜欢的地方和风景收集起来 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在浏览网页的时候、看电影的时候、读书的时候,只要看到让你感兴趣、想要去看看的地方,就可以把它当作素材收集起来。除了要记下景点和地名之外,还要记下这一信息的出处,贴上报道或照片。 只要按照时间顺序,不必分类把想去的地方和留意的东西都记在一个本子里。当你在手帐本上将想去的地方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就可以按照他们的位置关系规划出行路线了。 当在手帐中积攒到一定程度时,想要出行的热情达到极限的时候,就是出发的时候了。 1、用心收集素材 出发之前,我们需要切换成旅行者的视角去看待事物,会发现我们看到的世界会大不相同。 接下来,我们就要在旅途中收集制作手帐的素材了,这里需要选定一个随身携带的收集袋,只用来存放我们收集来的素材。 “纸品”:观光地的宣传单、票根、店铺的宣传卡、车站或机场里的小册子等。 当地导游图:两份,正反两面都可以剪下来粘贴。 “图标化”的印记:落叶、点心的包装袋、纪念印章。 除了收集上面的素材外,我们还要写途中备忘录,只需要用能随身携带的便签或卡片将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写下来,回家之后贴在手账中就可以了。 途中备忘录记录的内容大致分为两类:客观事实和主观声音。 客观事实:行程安排、尝过的事物等客观发生的事情; 主观声音:自己感受到的、 考虑到的、回忆起的种种,是取材于自身的东西; 记录客观事实是为了能起到回顾行程的作用,至少要包含三个基本要素,即: 记录的主观声音一定要是即时想法,也就是当时当地的心声、感受、思考,比如因为饥饿而冒出的“好难受”“我好想回家”之类的想法都可以记下来。 如果要写那么多东西,哪还有时间看风景呢?作者建议我们善用地图符号和简写,在旅行一开始可以将会频繁出现的词汇规定好简写法,做成一览表。 另外,在收集到的资料上要做好已经读过的标记,对于历史名胜的解说牌也不要漏看,对于每一天的素材按照时间顺序分开装好,如果有什么疑问也记下来,比如遇到的新词等。 很多人在旅行中都很爱拍照片,那这些照片要怎么处理呢?奥也宣之先生在处理照片上有个小窍门,就是准备两个相机,一个是主力相机,对于自己喜欢的景物,可以拍很多张,另一个是备用相机,用来拍“游客照”、“摆拍照”等。做手帐的时候,把要用到的备用照片打印出来就可以了。 在旅途中的你,因为想着要回去制作手帐,想必会更用心来观察和感受旅行的乐趣吧?收集好素材回家之后就可以开始制作手帐啦! 1、即时版手帐 回家之后,首先把所有素材分类整理,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好,然后从导游手册、宣传纸等素材上把想要贴在旅行手帐上的部分剪下来,要按照轮廓剪成小块的,最后打开手帐本,把所有的素材都贴上去,就制作完成即时版手帐了。 需要注意的是,在剪贴素材时要以杂志、报纸为参考来布局,右侧与下方要留白,简单地写一写这是哪里的照片、纪念碑的名字等等。 2、完全版手帐 在旅行归来之后的三天左右,也就是切换回“日常模式”之前,对“即时版手帐”进行添补润色、增加新的资料,就成了一本“完全版手帐”了。 具体做法如下: 首先,回顾一遍“即时版手帐”,看着这些东西,不断写下脑中浮现的想法、因为回忆第一次感受到的东西等。 然后,你在旅行中产生过的疑问和兴趣的那些要点也要调查一下,将调查结果补充记录在手帐里。比如路边不认识的鲜花,若是喜欢植物的人,就会产生“这花叫什么名字”的疑问。 最后,在完全回顾了旅行体验的基础上, 制作路线图,整理总结清 单。比如看过的景色、吃过的东西、列访古迹的清单、本次旅行绝美景色Top3、还想再吃的东西总汇等等。作者每次都会列的清单是:今日见到的鸟类清单、 旅行携带物品清单。 到此,我们就完成一次旅行的旅行手帐了。 《旅行手帐完全指南》中还为我们列举了旅行前收集素材的途径,以及制作路线图的方法和步骤,作者还将自己趁手的手帐制作工具也细心地贴了来。在书的附录中,奥也宣之将自己去浅草·上野的旅行手帐记录过程公开了出来,看完之后,你会发现,他在书中所说的方法都是他的亲身经历。 《旅行完全指南》这本书就可以看成是一本关于旅行手帐制作经验分享的手帐,不论是装订、印刷,还是排版、手感都是一本手帐,都可以作为我们制作手帐的参考。 其实,制作手帐是给未来的自己留下的一份礼物,能够借助手帐回忆起自己所有经历过的事情也是一种幸福。不论你是去远方,还是到附近的公园散步,都用旅行者的眼光来看世界吧,并把看到的想到的记录在属于自己的旅行手帐或是散步手帐中。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想法,按照《旅行手帐完全指南》中的方法,拿起纸和笔开始记录吧,以足步行,以手记录。 最后附上《旅行手帐完全指南》的思维导图。

276 评论

WHMooooooooo

现在手账在我国很流行,想要入门可以看一下《笔记女王的手账活用术》这本书从几个方块来介绍手帐并且可以让读者从中获取如何写自己手帐的灵感,这本书叫人来如何将手账合理规划成几部分,这样就可以更加轻松的记手帐并且不会让每日记手帐成为负担。

还有一本书叫做《记事本圆梦计划》,这本书更加倾向于规划,让自己的生活更加有条理,有点像规划生活的感觉。

手帐是一本可以记录自己的生活,也可以规矩自己生活的日记,这个看自己倾向于哪方面,如果想更加好的记录生活,其实也可以在网站上找一找,有很多手帐大佬投放他们做手帐视频,是很值得学习的,有人喜欢做手帐是使用拼贴的方式,有的是使用水彩来绘画,这也是不同的做手帐的途径,可以先在网上看一下投放的视频,先看自己对哪方面感兴趣再选择买什么类型的手账书。

353 评论

catebutslim

文 / 格半大家好呀,我是格半。 我们在学习一个新领域的时候,都会经历从领域名词到领域历史的过程,所以在写完手帐词典1.0后,就产生了要写手帐编年史的念头。 “手帐”这个词是由日本传入中国的,但是手帐真正的起源却在欧洲。如果你不了解手帐的历史,可能永远都不会想的到。历史总是带给人惊喜,当站在历史的角度去看待手帐的发展时,我们对手帐的认知便会在无形中提升了一个高度。 手帐虽然已经发展壮大,但这个领域一直没有官方系统的梳理或者权威的认证,很多手帐书依然归类于手工或艺术类。可我相信,除了手帐的艺术性,手帐带给人们更多的是功能性的体验,以及启发人们对人生的哲思。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和你一起,了解手帐的前世今生。代表人物:达·芬奇(1452.4.23-1519.5.2) 达·芬奇的一生都在做各种研究,在多个领域都有着杰出贡献,保存下来的手稿就有6000多页。里面包括了生物学手稿、机械图、工程设计、建筑方案、数学构想、科学观察、画稿等等,一页草稿里有科学上的畅想,也有日常的个人记事,他的定时短期睡眠延时工作法至今仍有人在尝试。 这样的包容万象的海量笔记,可以视为“万物皆可手帐”的起源。 代表人物: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17—1790.4.17) 富兰克林建立十三条道德原则的初衷是:希望任何时候,不犯任何错误地生活;想克服天性、习惯或伙伴可以给自己造成的一切缺点。这十三条道德分别是:节制、缄默、秩序、决心、节俭、勤勉、真诚、公正、中庸、清洁、镇定、贞节、谦虚。为了监督自己践行原则,于是他在自己的本子上单独设计了自己的十三条道德表,安排自己的时间表,检查自己的日常行为。 这样强化功能性的册子,可以视为“手帐功能性”的起源。 福泽谕吉是日本的思想家、教育家,1862年他随同幕府派遣的访欧使节团出海考察,经过法国巴黎时,买下了一本手帐,并将它带回国内使用。那时欧洲已有用本子记事的习惯,他将这样的文化带回了日本,成为了日本手帐史的开端。当时的手帐本较为朴素,多为空白页,记录内容都是人们自行思考、整理的。 明治十二年,由大藏省印刷局发行的怀中日记,模仿法国人在1878年制作的新日记薄,将内页按日期分割,方便人们记录琐事。在其总览部分还包含年龄计算、度量、印花税等参考资料。这样的内页变化,使怀中日记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手帐的雏形。 日本的军队手牒相较于怀中日记,目的性更强,功能也更加聚焦。首页印刷了明治天皇颁布的军人敕谕,用来规范军人的思想和行为。内页记载了军人的个人信息、军队编制、任务信息、作战信息等等,来帮助军人更好的执行任务。能看出来手帐文化在日本得到了非常有效的应用。年玉手帐,是由公司每年年初/年末分发给内部员工使用的本子。里面汇总了对公司业务有帮助的信息,还留出了足够的空间记录业务目标、安排日程等。自从年玉手帐开始逐年下发,日本的手帐文化开始正式兴起,手帐带给员工的强大执行力和归属感,也为日本经济的崛起贡献了巨大的力量。 1949年,在日本能率协会理事长大野岩的启发下,日本第一本时刻表手帐诞生。能率手帐1958年全面向全国发售,使用了记录周时的页面排版和清晰的时间刻度,将一周的行程划分为7栏,从而进行量化管理。时间轴手帐的普及推进了手帐文化的历史高潮,并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一形式的手帐,至今仍深受用户的喜爱。也带动了日本手帐业的快速发展,手帐品牌和各类文具开始层出不穷。 2013年,能率手账被赋予新的品牌名称NOLTY。标志着能率手帐从单纯的时间管理,进一步成长为全方位支持用户人生的工具。 80年代,意大利Filofax手帐引进日本,活页系统手帐在日本掀起了一阵热潮,在商务人士中尤其受欢迎,手帐的使用方法开始变得更加灵活,市场上开始涌现很多研究手帐用法的书刊。 进入21世纪以后,手帐的习惯被全球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热捧,手帐成为了提高效率、自我管理的贴身工具。手帐也开始慢慢成为文具业中重要的席位之一,连带周边产品也一并发展起来。互联网上开始出现各种手帐社区、手帐经验合集、手帐头部账号、手帐软件、手帐课程等等。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商业领域。关于手帐过去的历史,到这里,已经讲完了。 为什么明明没有完善的官方历史材料,却依然有不少人/组织试图把手帐的历史梳理出来。 我们常说:“读史使人明智”。当我们把一件事物的全貌尽收眼底,便会发现它的共性与趋势,触摸本质也就变得更容易些。 从手帐的历史中,也许你已经发现了:虽然手帐现在处于“百花齐放”甚至有些“争奇斗艳”的时期,但是 手帐这几百年的发展始终都围绕着它的【功能性】在迭代,它始终都在辅佐我们的人生、成就我们的人生。这是它从诞生到存在的真正意义。 现在的诱惑越来越多,信息看似磅礴有时却更加闭塞。都我们使用手帐的初心,经常会偏离手帐存在的本意。这并不是一件坏事,但,也不应该被遗忘。 这份简版的千字历史,简单却实在,愿我们都不忘手帐存在的真正意义。 一起谱写,手帐,未来的历史~ 参考资料: [1] 列奥纳多·达·芬奇著,郑勤砚译.达·芬奇手稿.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9 [2] 富兰克林著.王正林等译.富兰克林自传.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3 [3] 王潇.时间看得见.北京:中信出版社,2018 [4] 陈丝路.手账文化兴起原因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借鉴意义[J].科教文汇,2017 [5] 邓珏.手帐文化与生活[J].艺术科技,2016- E N D -

341 评论

相关问答

  • 日本型文化论文题目

    我写的是一个挺偏的题目:日本物哀文化与日本惯用语之间的联系

    thomas0488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日本手帐文化毕业论文

    手帐文化在日本非常普遍,手帐本基本属于日常生活用品,主要用来记录自己的生活。 和欧美注重记事提醒(Planner的意思主要是事件发生前)不一样,日本的手帐更侧重

    萤火虫BB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日本与文化论文题目

    可以写日本经济政治的发展情况

    大铭空调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日本的礼仪文化论文题目

    根据日本内阁1981年颁布的《常用汉字表》(1945个)和我国通用汉字表中的一级、二级常用汉字(3500个),可以发现大约有600多个汉字存在着字形上的差异,其

    ~凭凑不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日本历史和文化的日语论文题目

    可以针对某个作者或者作品写,莫文网很多日语的论文,我也是学姐给介绍的,相当靠谱的说日本文学中的传统美学理念——物哀村上春树与日本文学郁达夫的情爱书写与日本文学好

    Z.L.小姐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