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卷卷和毛
华北电力大学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华北电力大学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是各专业制订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并以此作为进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依据。根据各学科特点和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各院系可对所在学科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工程硕士研究生应满足所在学科专业的培养方案,方能申请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应包括所在学科的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主要研究方向、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论文工作、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等。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应首先由所在学院的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定,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和院(系、所)主管研究生负责人签署意见后,报大学学位办公室、研究生院(筹)审核,经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批准后执行。工程硕士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按所在学科的培养方案制订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是导师指导学生和硕士生学习的依据,也是对硕士生毕业及授予学位工作进行审查的依据。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以下简称工程硕士生)主要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和适应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学位获得者应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动向,具有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能够运用先进的技术方法和现代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具有独立担负工程技术或工程管理工作的能力,具有实事求是、认真严谨的科学作风。二、培养方式及学习年限1.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采取进校不离岗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2.论文工作采取学校和企业联合指导方式。3.攻读工程硕士专业学位人员,培养年限一般不低于3年,不超过5年。论文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三、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l.课程设置及内容选取应针对工程特点和企业需求按工程领域设置,考虑到培养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的要求,突出宽、广、新特点。2.工程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不少于2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非学位课分为非学位必修环节和非学位选修课。具体要求如下:(1)学位课(不少于22学分),其中:公共课(12学分),其中: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1学分,考试) 自然辩证法 (2学分,考试) 基础外语 (3学分,考试)专业外语 (2学分,考试)现代企业管理 (2学分,考试)企业财务分析 (2学分,考试)基础理论课 (不少于二门课程,4学分)专业课 (不少于6学分)(2)非学位必修环节(6学分),其中:科技文献检索及科技写作 (1学分,考查)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2学分,考查)专题报告 (3学分,考查)(3)非学位选修课 (不少于4学分)各门课程的学分应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和学生所需的平均学习时数合理折算。除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第一外国语外,其余课程一般以20学时折算成1学分为宜。在一般情况下,一门课程以2学分为宜,最多不超过3学分。课程成绩60分及以上为合格。四、论文工作及相关环节要求1.论文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或具有明确的生产背景和应用价值。可以是一个较完整、相对独立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项目,也可以是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学位论文必须由工程硕士学位攻读者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工程硕士生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作选题报告,同时向研究生院(筹)提交不少于3000字(不含图表)的详细报告。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的基本构思,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目标及成果,主要参考资料等,选题报告中引用文献应不少于十篇。五、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工程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1.以第一作者身份(如果是第二作者,其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撰写一篇及以上学术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进行学术交流。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署名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省部级三等及以上奖励一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一项,或作为主研人完成的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一项,或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大型科技、学术竞赛中获鼓励奖及以上一项。所有工程硕士生,在读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华北电力大学。在读期间,如有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工程硕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上不作硬性要求,但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六、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论文答辩和学位授予按照《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实施细则》执行。这是我从我们学校的研究生网页上下的,还想咨询的话,上主页可以找到电话的。不过也就是上面这些
yk小康哥
你参考下吧: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求实严谨的科学作风,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掌握工业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较熟练地应用一门外国语,熟悉解决各类企业系统生产实际问题的现代技术方法和手段,面向生产,面向设计,追求效益,善于创新,沟通工程学与管理学,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二、研究方向工业工程是一门工程技术与管理技术交叉的工程领域。该领域的覆盖面和行业适用面包括:机械工程、材料工程、电气工程、动力工程、管理类专业、服务行业、公用事业、科研机构和政府部门等。我校工业工程专业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 技术创新与管理2. 组织系统效益技术及应用3. 现代企业信息系统4. 电力工程管理技术及应用5. 工业企业管理技术及应用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采取进校不离岗方式。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2.实行导师负责制,或组成指导小组集体培养。3.论文工作采取学校与企业联合指导。学校导师可跨学科专业选聘。4.采用理论学习、科学研究与生产实践三结合的方法,使工程硕士生掌握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培养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5.本专业的工程硕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不超过5年,学位论文的实际工作时间不少于1年。四、知识结构及课程设置要求工程硕士生的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学位课程不少于22学分,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课程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学位课包括公共课、基础理论课与专业课;非学位课包括非学位必修环节和非学位选修课。非学位选修课可根据企业需要并经导师同意选修其他领域的课程。本专业工程硕士的课程设置与具体要求见附表。五、学术论文发表或科研成果的要求工程硕士生在论文答辩前必须达到以下条件之一,方可参加学位论文答辩:1.以第一作者身份(如果是第二作者,其导师必须是第一作者)撰写一篇及以上本专业学术论文,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或进行学术交流。2.研究生的学位论文工作成果(署名华北电力大学)获得省部级三等及以上奖励一项;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一项;或作为主研人完成的科研成果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一项;或在全国范围内举办的大型科技或学术竞赛中获鼓励奖及以上一项;或获大学、市级科研成果一、二等奖一项,且本人排名在前5名。所有工程硕士生,在学期间所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其署名单位必须是华北电力大学。在读期间,如有与华北电力大学合作的科研项目,并且该项目的主要内容将作为其学位论文的组成部分,对硕士生本人,在获奖、鉴定或发明专利成果的署名单位上不作硬性要求,但华北电力大学作为合作方必须在科研成果中有所体现,也应当作为署名单位之一。六、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1.制定培养计划工程硕士生在入学后一个月内,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协助导师制定出工程硕士生个人培养计划。2.提交选题报告(1)工程硕士生入学后应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学科现状和动向,尽早完成论文选题。选题应直接来源于生产实际,应具有明确的工程背景和应用价值。①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系统规划、设计。应给出多种方案的比较和分析,不但要有定性的说明,而且应有定量分析,必须提供详细规划图纸,给出生产设备、物流系统和人力等的最优配置和系统集成。②可以是某一工程系统的技术改造和关键技术攻关。应给出原系统的评价和分析,诊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改造的方案、关键技术及其解决途径,对新方案做出技术先进程度、产品质量、经济效益的预测评价。③可以是新设备或新材料产品的开发、新工艺流程的设计和生产管理。应给出该设备和材料的技术性能分析、组织结构特点及创新之处,给出优化的生产工艺方案,以及推广应用的前景分析。④可以是企业诊断、评价、重组及战略管理。应给出创新的管理理念,给出技术评价和诊断的指标体系,给出最优的管理信息系统。(2)工程硕士生在第四学期末或第五学期初作选题报告,同时向研究生院(筹)提交不少于3000字(不含图表)的详细报告。选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课题的意义,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的基本构思,研究方法,计划进度,预期目标及成果,主要参考资料等,选题报告中引用外文文献应不少于10篇。3.参加专题报告和论文中期检查工程硕士生在读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6次学术活动。每次学术活动后须写出不少于500字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学校研究生培养办公室记载成绩。 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制度。在第五学期末或第六学期初进行论文中期报告,按选题报告的基本构思和计划进度,以书面材料具体汇报论文工作进展以及论文完成的可能性。导师与考核小组对工程硕士生的论文中期检查可与专题报告统筹安排。4.提交学位论文学位论文必须由工程硕士生本人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能体现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生产或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工程硕士生应按照硕士学位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学位论文的撰写。七、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学位论文答辩与学位授予按照《华北电力大学工程硕士培养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硕士学位论文查重率在15%之内可以直接申请答辩;在35%之内学校会给予一次不超过两天的修改机会,修改后再次检测还是不通过就会延期答辩;查重率超过35%的话就会直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华北电力大学主办的社科类综合性学术期刊。1995年7月创刊于北京。国内统一刊号为CN11—39
关于做好2022年8月研究生论文答辩工作的通知时间: 2022-06-21 作者:浏览量:2038各院系及有关人员:因受疫情影响,为做好2022年夏季硕士学位论
自2022年1月份起,为了进一步规范博士学位论文评审工作,提高博士研究生的学位论文质量,我校博士学位论文匿名评审及评审结果处理办法如下。1、匿名评审论文通过论文
华电有学术期刊网吗?不造呢。但是我们学校的学生在知网上下论文都是免费的。你用学校的宽带认证上网,然后上知网,看到想下的论文点下载就可以了。记住必须用学校的网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