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4

  • 浏览数

    238

绿草泱泱
首页 > 期刊论文 > 论文文献八卦

4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vicki瑶瑶

已采纳

写作思路:主要写出中国汉字的起源与发展,

正文:

关于汉字的起源,中国古代文献上有种种说法,如“结绳”、“八卦”、“图画”、“书契”等,古书上还普遍记载有黄帝史官仓颉造字的传说。现代学者认为,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也应该是文字创作者之一,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

通过系统考察、对比遍布中国各地的19种考古学文化的100多个遗址里出土的陶片上的刻划符号,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认为,中国最早的刻划符号出现在河南舞阳贾湖遗址,距今已有8000多年的历史。

大约一个世纪以前,中国河南安阳,有一项重大的考古发现,这就是殷墟和甲骨文的发现。从此,中国殷商史的研究进入到一个新时期。按中国古文字学家的意见,甲骨文是“目前所能看到的最早而又比较完备的文字”。

它已经比较复杂,已发现多达3000个以上字汇,包括名词、代名词、动词、助动词、形容词等数大类,而且还能组成长达170多字的记叙文。所以学者们肯定甲骨文决不是我中国文字的初创阶段,在它以前,一定已经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发展过程了。

102 评论

刘彦热茶

八卦事实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东西之一。八卦变幻十分难料,博大精深的内容和演绎,从古至今就在人们的脑海里蒙上了一层十分神秘的光晕。

八卦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八卦的象征意义是没有尽头的。在中国古代哲学里,“八卦”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所有现象的最基本的原理,是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变化规律的总括。

“八卦”指的是《周易》里的八种基本图形,名称分别为:乾、坤、震、巽、坎、离、艮和兑。它们分别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八种自然的现象。“八卦”经过自叠与互叠以后组成了六十四卦。这些抽象的符号和组合的原理在我国古代曾经有很多具体的运用。

古今中外的学者对八卦全都作了大量的研究,一心想解开它的奥秘,研究《周易》的论著就多达两千多种。

古代汉族文献里的“八卦”分后天八卦与先天八卦两种。后天八卦指的是北宋以前所出现的“八卦”,先天八卦指的是在北宋以后出现于文献中的八卦,因此人们以为八卦是由宋代道士创造出来的,其实彝族在远占时代就已经创造了“八卦”,它的功能和结构跟汉族八卦大体一致,特别与先天八卦十分接近。

看来先天八卦是在北宋时期由彝族区传人汉族的。所以,“八卦”和彝族文化有着直接的联系,从《易经·河图》的“八卦”构造来讲,先天八卦与后天八卦,它们的十个数是十月太阳历里的十个月,只不过是十月太阳历的一种表达形式。它们的意义在于讲解一年的十个月里气温变化的对应关系,和前后两季月份交换时的对应关系。因此“八卦”原来并不那么神秘,只不过是十月太阳历已经被人们遗忘了,都不清楚二者的关系了,因此渐渐成为抽象的理沦了。

321 评论

云里雨里大太阳

阴阳五行八卦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拓荒者摘要 中医对脏腑、经络的命名及其功能的认定,与现代医学大相径庭,同阴阳五行、十干所纪的十日、十二支所纪的十二月无法分割。追本溯源可知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关键词 中医学术理论 还原 阴阳五行 根目前,中医学术理论的不少概念歧义横生,语义模糊,内涵与外延均欠清晰。如阴阳、五行、天地、气等术语,其内涵与外延常随语境之变迁而改变,很难用精确的语言,特别是用现代科学的名词术语来表达它们,这就需要我们必须从古代中国传统科学的范畴,弄清和分解出它们精确的、能用现代科学语言表达的内涵。现代医学用还原论的方法,将本学科的名词术语进行精确的表达与阐释,中医学难道就不能用还原论的方法吗?回答是肯定的,也是必须的。但是,因为中医学与现代医学是两种不同的医学体系,故中医学的还原,绝对不能还原到现代医学的组织、器官、细胞、分子,而是应该还原到阴阳五行。因为中医学的脏腑、经络等理论与阴阳五行、十干、十二支等密不可分, 如果把中医学术理论比做一棵大树,那么阴阳五行就是这棵大树的根。作为“根”的每一行与每一对脏腑及其所属的经络直接对应。如木对应肝、胆;火对应心、小肠;土对应脾、胃;金对应肺、大肠;水对应肾、膀胱(见图)。而“十干”与“十二支”则是诞生于羲黄时期的两套历法。中医学术理论根系示意图十干纪十日、十二支纪十二月这两套历法,与阴阳五行、二十四节气息息相通。中国传统科学思想认定,阴阳五行是既包容着天,又包容着地的天地之气的五种根本属性,这五种属性体现为春、夏、长夏、秋、冬五个时节天地之气寒来暑往的现象。四时、五时、十干纪十日、十二支纪十二月都是以天地之气的根本属性为基础,对天地之气运行规律的分时段考察与标记。十二支纪十二月的历法,不是我们现在行用的依据月亮的圆缺规律而制订的太阴历。它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定月份,每两个节气为一个月,每个月30天左右。这一历法,是将一回归年等分为十二个月,再分为四季,每季分三个月。这十二个月就是《素问》所说的与人体十二正经直接对应的十二个月,即“春季划分寅卯辰,夏季划分巳午未,秋季划分申酉戌,冬季划分亥子丑,总共十二个月。十二脉,指手三阴三阳,足三阴三阳之脉。十二脉与气数直接对应,所以与天地之气相互感应。”[1]十干纪十月的历法,也是依据二十四节气来划分的。因为十干纪十月的历法在中原地区的历史上长时期失传,只是在彝族少数民族地区非常闭塞的地方,才得以流传下来。彝族十月历是解放前,一些非常闭塞的地区仍在行用的非常古老的历法。 这种历法将一年分为十个月,每个月36天。用土、铜、水、木、火分别配以“公母”纪月。彝族人称这十个月为十个“补摩”(公母),用土公、土母、铜公、铜母、水公、水母、木公、木母、火公、火母来表示这十个月。这十个月分为五季,夏季为土;秋季为铜;冬季为水;春季为木;春夏之交为火。汉族以春天为木,夏天为火,秋天为金,冬天为水,夏秋之交为土。二者的说法基本是一致的。土、铜、水、木、火即是汉族的阴阳五行,因为汉族所说的“金”最早就是指“铜”。公母、天地和阴阳则是同义语[2]。自然科学史专家陈久金先生还在《天干十日考》中证实了:十干在古代是用来纪十月历的十个月名的[3]。即甲乙木、丙丁火、戊己土、庚辛金、壬癸水。经陈久金先生考证,彝族十月历就是四千多年前夏王朝曾经行用过的,中国最古老的历法[4]。彝族十月历则是承传了夏代的十月历。而且彝族十月历的五行配公母,与汉族的阴阳五行配属五季基本一致。这个十干所纪的十月历,就是《素问•脏气法时论》指出的:“肝主春,……其日甲乙;……心主夏,……其日丙丁;……脾主长夏,……其日戊己;……肺主秋,……其日庚辛;……肾主冬,……其日壬癸。……”其中的甲乙日、丙丁日、戊己日、庚辛日、壬癸日,就是指甲乙月、丙丁月、戊己月、庚辛月、壬癸月。《素问》的主旨就是五脏之气与五季之气相感应。阴阳五行与五季一样,是将二十四节气等分为五;十干纪十月;十二支纪十二月分别是将二十四节气,等分为十和十二。作为中医学的脏腑、经络与阴阳五行、十干纪十日、十二支纪十二月直接对应,是因为人体气血的运行系于天地之气的运行,二者运行的规律相一致。以上分析可知,阴阳五行是中医学术理论的根,这“根”深深扎在古代中国传统科学的沃野之中。用现代学术界的习惯用语讲,就是中医学术理论体系建立在古代中国传统科学取得最高成就的基础之上。而天文学则是中国传统科学的领先学科,中医学则是在其他国家的医学都被现代医学取而代之后,世界上唯一能与现代医学相抗衡、相媲美、甚至相超越的学科。尤其是中医学与古代中国天文学筋骨相连,除了脏腑、经络的命名与古代中国天文学中制订出来的历法直接对应之外,针灸学中很多穴位比如“璇玑”、“天突”、“太阳”等的命名也是与古代中国天文学中对天体的命名如出一辙。只有透析中医学术理论的脏腑、经络等学说与阴阳五行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透析建立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原理,才能真正还原中医学术理论,客观全面、令人心服口服地展示出中医学术理论的科学依据。抛开古代中国传统科学而奢谈中医学术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就象是去掉古代中国传统科学这片沃土的滋养,只剩下中医学这棵大树就会丧失其勃勃生机一样,不过是自欺欺人而已。参考文献:[1] 唐.王冰.黄帝内经素问(上下)[M].上海:商务馆,1931.4:43[2]陈久金.阴阳五行八卦起源新说[J].中国哲学史[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 .1986(5):15—30[3]自然科学史研究(京)[J].1988.2:119-127

98 评论

吃货终结者0416

乾坤正易堂为您详解周易的八卦来源,《周易·系辞传·下·第二章》:“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288 评论

相关问答

  • 猪八戒论文的参考文献

    可以去读秀找找

    vincent'sir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天龙八部悲剧论文参考文献

    《天龙八部》并不是一部通常意义上的武侠书,它的突破常规的创作思路,标志着金庸小说的想象力与创造性的真正的成熟与独异。这部奇书乃是一部东方文化与艺术的杰作。将此书

    baby晴晴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第八版论文文献引用格式

    参考文献引用国家标准的格式如下: 1、期刊作者题名[J]。刊名,出版年,卷(期):起止页码。 2、专著作者。书名。版本(第一-版不著录)。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

    小琪1128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八段锦论文文献

    八段锦之名最早是出现在宋代洪迈所著的《夷坚志》中。 八段锦功法是一套独立而完整的健身功法,起源于北宋,共八百多年的历史。古人把这套动作比喻为“锦”,意为五颜六色

    正能量装饰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八礼四仪论文参考文献

    礼仪论文的写作格式、流程与写作技巧 广义来说,凡属论述科学技术内容的作品,都称作科学著述,如原始论著(论文)、简报、综合报告、进展报告、文献综述、述评、专著、汇

    末日女友CCCccC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