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85

沫卡MOKOO
首页 > 期刊论文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文素材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胖达最高

已采纳

《孟子·梁惠王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事例:范仲淹划粥充饥。大清的林则徐。毛泽东,他在解放战争时说,我要用一个延安换取整个中国,事后证明他的决定是对的,可谓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了而乐。两弹一星的钱学森,也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宋代范仲淹有志于天下,他两岁便失去父亲,母亲贫困无依,就改嫁到长山一位姓朱的人家。范仲淹稍微懂事之后,知道了自己的家世,泣别了慈母,到南都学舍不分昼夜地苦读五年中间,竟然没有解开衣服好好地睡过觉。有时困倦已极,便用冷水冲洗一下头脸。他边稠粥都不够吃,所以常常忍饥挨饿熬到下午才吃饭。

就这样,他勤奋学习废寝忘食,《诗》、《书》、《礼》、《易》、《乐》、《春秋》这六部《六经》之旨,便精通了,从而慷慨激昂地表达了以天下为已任的伟大志向,不仅提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换负而且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

1、北宋时期有一个“以天下为己任”“先忧后乐”的范仲淹,还有一个立天人境界的张载。二人的志业抱负浸透着对国家、对黎民百姓、对天下的强烈使命感和理想主义,体现了“士”的刚毅的“承当”精神和博大胸怀。——吴钩《原来你是这样的宋朝》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岳阳楼记》

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戴德《大戴礼记》

5、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6、暑往寒来五十年,鬓华犹衬腊花鲜。几经桑海人犹健,俯视风云我亦仙。后乐先忧斯世事,朝锄暮饲此中天。三女五男皆似玉,纷纷舞彩在庭前。——谢觉哉《谢觉哉家书》

7、只知有国,不知有身,任凭千般折磨益坚其志。先其所忧,后其所乐,但愿群才奋起莫负斯楼。——唐宋名臣《五公祠》

8、陶潜所向,乃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东坡所向,乃是“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洒脱;仲淹所向,乃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大义;而我所向,便是“齐余之所恶,得余之所得”的傲然。——汶墨卿《弃余之所恶,得余之所得》

9、“所谓精英,就是人们感觉良好,他却见微知著,小心翼翼,默默为整个社会未雨绸缪。这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必须有人准备,紧要关头,挺身而出,当仁不让,承担起对这个民族乃至人类的责任,直至为之献身。这就是后天下之乐而乐。”——苏力《走不出的风景》

10、只要有一点理由乐,我是绝对不放过乐的,我爱人经常"教导"我一定要谦虚、谨慎、不要忘乎所以,我说,人生难得乐,只要有机会,我先乐了再说,至于后果,结了后果再说。——雪峰《三十七、人有远虑 必有近烦》

128 评论

mengjia097

一、立志 指立定志向。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就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在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就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名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二、拼搏 指豁出性命,进行激烈的搏斗。比喻尽最大的力量,极度的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1、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2、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何时搏。——容国团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4、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5、司马迁写《史记》汉朝司马迁继承父业,立志著述史书。他游历各地,阅读了大量书籍。不料正在他着手编写《史记》时,遭到了李陵之祸的株连。但他矢志不渝,忍辱负重,身受腐刑,幽而发愤,经过十余年的艰苦奋斗,终于写成了鸿篇巨著——《史记》 三、勤奋 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汗水是滋润灵魂的甘露,勤奋是实现理想的阶梯。 1、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韩愈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乐府诗集》 初高中海量作文大全 小升初 中考满分 高考满分 高考零分 3、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4、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徐特立 5、王羲之与“墨池”王羲之是东晋有名的书法家。他每天坚持练字,练完后就在家边的一口池塘里洗笔。这样日复一日,竟将整口池塘的水染成了黑色,像墨一般。于是人们把这口池塘叫作“墨池”,也叫“洗砚池”、“洗笔池”。 6、达•芬奇画蛋(具体事件略)„„从此,达•芬奇用心学习素描,经过长期勤奋艰苦的艺术实践,终于创作出许多不朽的名画。 7、司马迁从42岁时开始写《史记》,到60岁完成,历时18年。如果把他20岁后后收集史料、实地采访等工作加在一起,这部《史记》花费了他整整40年时间。 8、天才来自于勤奋。爱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项发明。他为了发明电灯,阅读了大量资料,光笔记就有四万多页。他试验过几千种物质,做了几万次实验,才发明电灯。 9、“哪里有什么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了工作上的。”——鲁迅 反例: 10、方仲永就是因为没有勤奋学习从天才变成一个平庸的人。 四、毅力 指坚强持久的意志。胜利的鲜花在血汗中绽放,荣誉的桂冠用荆棘编织,排除万难,坚定不移,成功属于意志坚定者。 1、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英•狄更斯 2、人要有毅力,否则将一事无成。——法•居里夫人 3、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的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马克思 4、张海迪砺志成才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与张海迪相比,我们这些身体健壮的人又当做些什么呢? 5、成就与汗水 ①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献之写字,用尽18缸水,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师。 ②李时珍花了31年功夫,读了800多种书籍,写了上千万字笔记,游历了7个省,收集了成千上万个单方,为了了解一些草药的解毒效果,吞服了一些剧烈的毒药,最后写成了猜你喜欢最新高考作文素材高考作文最新素材中国医药学的辉煌巨著——《本草纲目》。 ③马克思写《资本论》,呕心沥血,花了40年时间。 ④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研究进化论,花了22年时间,写出了《物种起源》一书。 ⑤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历经12年的实验,不怕挫折失败,从几十吨的矿物中提取了几克镭。 6、贝多芬“扼住命运的咽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不怕嘲笑,力纠口吃;李白遇老妇,“铁杵磨成针”;司马迁的事例。 五、逆境 指困难,多指不顺利,甚至很恶劣很不幸的境遇。它使人忧愁、痛苦,但也能磨炼意志。杰出人才几乎都经历过艰难险阻,成为生活的强者。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曾益其所不能。(同上)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所举的事例。 4、吴王夫差立志为父报仇,打败强国——楚国;贪图享乐,败于自己曾打败过的小国——越国。 5、经受磨练,方能“称王”球王贝利成名后,有个记者采访他:“您的儿子以后是否也会同你一样,成为一代球王呢?”贝利回答:“不会。因为他与我的生活环境不同。我童年时的生活环境十分差,但我却正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磨练出我坚强的斗志,使我有条件成为球王;而他生活安逸,没有经受困难的磨练,他不可能成为球王。” 6、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六、成败 就是指成功或失败。成功指事业或工作获得预期的结果;失败指遇到挫折,或在斗争、竞赛中被对手打败。人人渴望成功,但在失败时千万不要气馁。 1、失败是成功之母。2、成败不是永恒的,而是可以转化的。 3、胜不骄,败不馁。 4、失败往往是黎明前的黑暗,继之出现的就是成功的朝霞。——霍奇斯 5、爱迪生发明电灯,历经了几万次失败,但他始终不气馁,最终发明了电灯。 6、威灵顿失败而不气馁,重整旗鼓打垮拿破仑。(《失败是个未知数》)

82 评论

肖小月半仔

1。我国古代先贤们认为: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多难兴邦”,“无敌国外患,国恒亡”;对个人而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请以“忧患意识”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2.追求奢侈消费在一些城市中正成时尚。一些人脱离实际需求,盲目攀比,举债进行高消费。一些国外厂商也瞄准青年群体好奇、攀比心理和新富阶层显示奢华、品位的炫耀性心态,不断翻新花样,鼓励人们过度消费。一些人手机的更新频率超过1年1部。这导致了快买、快扔的消费行为,产品的设计使用寿命被人为缩短,而资源消耗量与电子垃圾废弃量由此大幅增加。 请以“忧患意识”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3.水利部水资源管理司司长高而坤说,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依然认为中国“地大物博”,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现在很多年轻人没有体验过缺水、缺电、缺粮的滋味,总认为现在谈论资源危机为时尚早,或者是“危言耸听”,甚至一些领导干部也没有充分意识到资源紧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往往把“节约”、“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等政策方针“口号化”。数据表明,“双重挤压”已经威胁到中国的长远发展请以“忧患意识”为话题作文,自拟题目 许多人心里往往缺乏一种潜在意识——那就是忧患意识!什么是忧患意识?那就是在国泰民安时国君仍日理万机的操劳;就是在天下太平的时候严加防守警戒;就是商人在事业成功时仍不停占领市场的竞争;就是寻常百姓过日子时省下的一笔存款。换句话说,这就是居安思危。或许他们的担忧似乎不必要,的确,国君何尝不可松懈一下?商人也该满意一下自己的业绩了吧?小百姓偶尔“潇洒”一下好像也未尝不可。然而,你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吗?也许也许有一天敌人回来侵,市场也许会被人占去,家庭可能会因变故而贫穷,这一天不知道是否会来,也不知道是哪天但他们只想到一点,就不会松懈!这就是忧患意识的根本所在!你敢底气十足的告诉我你有忧患意识吗?不!倒不是说你要贪图安逸,只是你现在还没有步入社会,你的生活环境和条件决定了你不可能忧患,但这只是暂时的。当你面对重复不变的早饭露出厌恶的神色时,你得想想这样的生活能否持久;当你追求名牌时装时,你应想象一下可能有一天会连普通衣服都没得穿;当你拿着父母给的钱大手大脚时,你必须想到或许你将来日子过得很难;当你因为成绩优秀沾沾自喜时,你得想到后面的人随时会赶超你;当你觉得日子很安逸平静时,你该想到外面的世界竞争有多激烈。当然,这并不是叫你杞人忧天,什么事都优,但有一些忧患意识能给你带来压力,让你谨慎点,这未尝不是件好事。但愿你以后回答我时,能大声的说:“我有忧患意识”!!! 作文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今天我们生活在太平盛世,人们全新体验着现代化带给我们的感受。其实,世界远没有真正的太平,天灾人祸不时威胁着我们的世界。雪灾、地震、战争、金融危机此起彼伏考验着人们的原本不应脆弱的神经。怎样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变化呢?想想看,人们确实应该树立忧患意识,在竞争中谋取生存之道。“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是亘古不变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我们可以理解为“生于不满足,死于满足现状”,也可以理解为常怀忧患意识,在竞争中才有生存之道;安于现状,或看不到、或不去看潜在的危机,不测的危险或许会找上门来。唐太宗告诫太子,“水能载舟,也能覆舟”。这种忧患意识,不仅在于教育孩子,也是他经常提醒自己用忧患意识来治理国家,所以他才能从谏如流,开创了“贞观之治”的伟业。同样在唐代,唐玄宗,精明了几十年,厌倦了忧患意识,在奢侈糜烂的生活中,在温柔乡里,最终迷失了自己,看不到,或根本就不去听、不去看近在家门的危险,真正“死于安乐”,为安禄山之乱所困,动摇了大唐盛世的根基。在当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现实意义在于,人们应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廉洁从政、安全生产等意识,绷紧危机就在我们身边这根弦。在生产中,麻痹大意,就会造成安全隐患,人们的生命财产就会受到威胁;在行使权力的过程中,如果沉迷灯红酒绿、迷失阿谀奉承中,则就面临威风扫地、甚至变为阶下囚。我们看到,煤矿屡屡爆炸,矿主的侥幸心理中能看到忧患意识吗?陈良宇腐败窝案,在缺失监督的前提下,高官也缺失忧患意识,沦为阶下囚的结果,真正吻合了“死于安乐”。“生于忧患”,能够常怀忧患意识,既能远离危机风险,也能在生存中增强进取的意识,在竞争中积极求得取胜之道。生活在非洲奥兰河两岸的羚羊,东岸的羚羊比西岸的羚羊奔跑速度每分钟快13米。之所以东岸的羚羊强健,是因为狼群就在附近,天天生活在“竞争气氛”中,危机让东岸的羚羊只有强健和警觉才能生存,而西岸的羚羊到东岸来活下来的很少。在今天的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危急中,美国的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生活方式相比较就有高下之分了。美国老太,寅吃卯粮,临死还上了房贷,但造成了美国经济的崩溃;中国老太,常怀忧患意识,总要有点“过河钱”,临死买上大房子,但中国的经济健康发展。这个例子虽然有些牵强,仔细品味也有道理。“生于忧患”并非让人“杞人忧天”。时时刻刻小心有石头砸到自己头上,那么离抑郁症不远了。当你温饱的时候,要想着荒年窘境;当你得意的时候,要小心摔跟头的尴尬场面。这就够了。古话说,“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经营上要有备无患,那么人生道路上也应做到有备无患。

134 评论

相关问答

  • 生于忧患议论文人物素材

    生于忧患的事例10个如下: 1、有这样一个有趣而另人深思的实验,把一只青蛙冷不防扔进滚烫的油锅里,青蛙能出人意料地一跃而出,逃离陷境。然后又把同一只青蛙放在逐渐

    黄朱朱妈美女 2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忧与爱作文议论文素材

    严格地说,没有忧也就不会有真正的爱,正如没有异乡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故乡。你应该知道,我爱着北方的故乡,忧伤地爱着。“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直到我一个人在南方

    猪妈妈1964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议论文素材

    《孟子·梁惠王下》:乐以天下,忧以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事例:范仲淹划粥充饥。大清的林则徐。毛泽东,他在解放战争时说,我要用一个延

    沫卡MOKO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关于生态议论文素材

    环境保护就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保护环境的 议论文

    会逃跑的桃子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关于乐观的议论文素材事例

    ●缺了日头有月头●视困难为常规,以付出为快乐●天塌正好抓云雀●百日阴雨总有一朝晴●马到山前必有路,船到弯头自然直●乐观的人,牙齿落完也不老●乐观使人长寿●东方不

    阿圆凸凸凸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