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yyeung23
希望能够帮到你:毕业设计不同于毕业论文,它的组成部分不只是一篇学术论文,我们拿“机械毕业设计”举例: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各大高校对机械毕业设计的内容提出了一定的要求,2004年以前设计内容一般包括:毕业设计图纸+说明书(毕业论文),2005年以后国家教育部门提出新的要求,结合工厂需求加入了三维设计,模拟仿真,及程序分析研究。其中包括:毕业设计图纸(三维“UG ,PRO/E,CAM,CAXA,SWOLIDWORD”+CAD二维工程图)+开题报告+任务书+实习报告+说明书正文。这足够的说明了做一份优质的毕业设计是要付出相当的努力!高等学校技术科学专业及其他需培养设计能力的专业或学科应届毕业生的总结性独立作业。要求学生针对某一课题,综合运用本专业有关课程的理论和技术,作出解决实际问题的设计。毕业设计是高等学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之一。相当于一般高等学校的毕业论文。目的是总结检查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评定毕业成绩的重要依据;同时,通过毕业设计,也使学生对某一课题作专门深入系统的研究,巩固、扩大、加深已有知识,培养综合运用已有知识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毕业设计也是学生走上国家建设岗位前的一次重要的实习。一些国家根据学生的毕业设计,授予一定的学衔。如建筑师、农艺师、摄影师等。中国把毕业设计和毕业考试结合起来,作为授予学士学位的依据。目的要求目的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会毕业设计公开答辩会(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实际独立完成课题的工作能力。(2)对学生的知识面,掌握知识的深度,运用理论结合实际去处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外语水平,计算机运用水平,书面及口头表达能力进行考核。要求(1)要求一定要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要求技术含量较高;(2)设计或论文应该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限内完成;(3)书面材料:框架及字数应符合规定。基本步骤编辑确定课题选题是毕业设计的关健。一个良好的课题,能强化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使学生充分发挥其创造力,圆满地完成毕业设计。毕业设计的课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1)有利于综合学生所学知识。(2)能结合学科特点。(3)尽可能联系实际。(4)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根据以上要求,可以考虑从下面一些角度挖掘课题:(1)学科教学的延伸。例如:结合电气控制线路,要求学生设计机械动力头控制电路并安装调试。结合数字电路进行逻辑电路的设计与装接。(2)多学科的综合。结合某专业学科确定一个综合课题,假如课题较大,可分解为几个子课题,交由不同的小组完成,最后再整合成一个完整的课题。例如,机电专业可设计以下课题:大型城市的交通信号灯指示。这个课题就可分为以下两个子课题:PLC控制的信号灯显示、信号长短计时的时钟电路。(3)结合生产实际。学校可以和一些单位联合,共同开发一批有实用价值、适合学生设计的课题,甚至可以以某些单位的某项生产任务作为设计课题。学校应注重课题资料的积累,尽量选取最适合教学内容又贴近生产实际的课题,完成资料库的建设,为今后课题的不断完善创造良好的基础。项目分析毕业设计需对一个即将进行开发的项目的一部份进行系统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这类论文的重点是收集整理应用项目的背景分析,需求分析,平台选型,总体设计(分块),设计部分模块的细化,使用的开发工具的内容。论文结构一般安排如下: 1)引言(重点描述应用项目背景,项目开发特色,工作难度等) ;2)项目分析设计(重点描述项目的整体框架,功能说明,开发工具简介等);3)项目实现(重点描述数据库设计结果,代码开发原理和过程,实现中遇到和解决的主要问题,项目今后的维护和改进等,此部分可安排两到三节);4)结束语。指导设计指导教师布置给学生任务后,要指导学生分析课题,确定设计思路,充分利用技术资料,注重设计方法和合理使用工具书。学生设计时应注重理论与实际的差距,充分考虑设计的可行性。指导教师要注重学生完成任务的质量和速度,及时指出其存在的不足,启发其独立思考。在设计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设计完成后应撰写毕业设计论文,对自己的设计过程作全面的总结。组织答辨答辨是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质量的一场“口试”。通过这一形式,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总结设计过程,检验毕业设计论文及图纸毕业设计论文及图纸其应变能力及自信心,为真正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答辩主要考查学生的一些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答辩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帮助学生总结的过程。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总结在设计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分析设计效果,找出不足以及改进方法,帮助学生把实践转化成自己的知识和技能。通过答辩,也有助于学生提高应变能力及自信心,为真正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评定成绩评定成绩的根据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毕业设计的质量;二是答辩的表现,而答辩的表现不低于毕业设计的质量。优秀: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熟练地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较高技术含量。立论正确,计算、分析、实验正确、严谨,结论合理,独立工作能力较强,科学作风严谨;毕业设计(论文)有一些独到之处,水平较高。良好:按期圆满完成任务书中规定的项目;能较好地运用所学理论和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并有一定的技术含量。立论正确水平。及格:在指导教师的具体帮助下,能按期完成任务,独立工作能力较差且有一些小的疏,计算、分析、实验正确,结论合理;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为,科学作风好;设计〈论文〉有一定的忽和遗漏;能结合实际的某项具体项目的设计或对某具体课题进行有独立见解的论证,但技术含量不高。在运用理论和专业知识中,没有大的原则性错误;论点、论据基本成立,计算、分析、实验基本正确。毕业设计(论文)基本符合要求。不及格:任务书规定的项目未按期完成;或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未掌握。没有本人结合实际的具体设计内容或独立见解的论证,只是一些文件、资料内容的摘抄。毕业设计(论文)未达到最低要求。设计环节编辑实践环节1、计算机专业实践环节形式:毕业设计2、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应注意的事项:(1)、“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在全部毕业学分中占有一定学分;(2)、“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从起步到毕业答辩结束历时至少4周以上;(3)、“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包括两部分内容:①完成“毕业论文”所开发的应用程序;②针对所开发的应用程序书写“毕业论文”说明书(即论文);3、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应先完成的工作在毕业论文实践环节之前,应向有关主管设计工作的单位或老师上报如下材料:(1)《毕业论文实践环节安排意见》(包括领导小组名单,毕业班专业、级别、性质、工作计划安排、实践环节工作步骤,指导教师名单,学生分组名单);(2)《毕业论文(论文)审批表》一式两份(要求认真审核、填写指导教师资格,包括职称、从事专业、有何论著,每人指导学生不得超过一定人数,兼职(或业余)指导教师指导学生数根据情况酌减)。4、关于“毕业论文”工作的过程步骤:(1)、“毕业论文”题目的选择选题时应遵循以下原则:①选题必须符合计算机专业的综合培养要求;②应尽可能选择工程性较强的课题,以保证有足够的工程训练;③毕业论文工作要有一定的编程量要求,以保证有明确的工作成果;④选题原则上一人一题,结合较大型任务的课题,每个学生必须有毕业论文的独立子课题;⑤选题应尽量结合本地、本单位的教学、科研、技术开发项目,在实际环境中进行。总之选题要体现综合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先进性原则、量力性原则等选题时要达到以下目标:①选题与要求提高综合运用专业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该方法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③掌握软硬件或应用系统的设计开发能力;④提高书面和口头表达能力;⑤提高协作配合工作的能力。(2)、“毕业论文”题目审核有关单位将毕业学生选择的题目填写在同一个“毕业论文(论文)审批表”中的“毕业论文安排表”相应栏目中,审核通过后方可开展下一步工作。应用程序开发实施(3)、“毕业论文”应用程序开发实施(大致用时安排)①需求分析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②系统分析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前两章资料整理工作。③系统设计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④代码实现阶段(约三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第三章、第四章资料整理工作。⑤系统调试阶段(约二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第五章资料整理工作。⑥投入运行阶段(约一周时间完成),同时完成毕业论文说明书中第六章资料整理工作。⑦毕业论文说明书的整理定稿阶段(约二周时间完成)设计大纲编辑一、实习(调研)的目的实习(调研)是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和实践能力、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实习(调研),使学生受到以下几方面的训练。1.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个人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知识体系,并了解这些知识体系在工程中的应用。加强在工程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和训练。2.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熟悉相关技术领域的工程设施与相关的设备,了解工程项目的设计思路与过程。3.本学院的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行捆绑制。通过实习(调研)为毕业设计做准备,在资料收集、方案确定、资料查询等环节获得必要的训练。也可根据实习单位的具体情况,初选毕业设计题目。4.受到适应现场、社会活动与人际交往能力方面的训练,提高综合素质。二、实习(调研)内容与要求1.了解毕业设计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生产、科研的实际,加强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培养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作风,提高工程技术素质。2.独立深入到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单位、部门了解课题的来源及提出的依据,了解与毕业设计课题有关的生产设备、生产过程、检测手段、生产特点的实际知识。收集有关的数据、图表、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归纳、整理及研究,对课题设计方案起到指导作用。3.调研要有记录。学生在实习结束后,均需按规定的格式提交书面的毕业实习报告,实习报告要求格式统一(封面、内容格式均需统一),字数在5000字以上。三、实习时间及分配见“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关于06届毕业实习与设计工作安排”(2005年1月9日文件)。四、考核内容和方式实习考核内容包括下列各项:1.对于导师安排进行调研的学生,考核其调研记录。对于在现场实习的学生,考核其实习日记与实习单位的鉴定与证明。2.书面实习报告。结合上述各项情况,由指导老师按五级记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给出恰当的成绩。(五)实习(调研)注意事项1.应遵守实习(调研)单位的规定及指导,遵守实习单位的劳动纪律。2.实习(调研)过程中,要文明礼貌,勤学好问,谦虚谨慎。3.旅途过程中,要注意安全,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晃晃悠儿
摘要:实行学分制以来,学生网上选课、选教师已成为同学们关注的话题.孰不知排课也成为摆在教务处和各二级学院的难题之一。在教室少、课程多的客观背景下,在各种条件的约束下,排出一份让学生和老师都满意的课程表实属不易。本文在分析了数学系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开设的所有教师课程安排和班级课程表的基础上,旨在通过建立适当的排课问题的数学模型,应用Visual FoxPro等数据库软件,按照穷举法和和移山填海思想,利用计算机运行数据,得出结果。然后尝试根据所给条件进行优化处理,重新排课,以使各班级和教师的课表更趋合理。本文发展出的穷举法可以依所能分配到的教室数目,适当的调整,而实现藉由电脑快又有效的解决人员头痛的教室数目要最少的排课问题. 本文得到的结论和程序可以供数学系教务处有关排课人员进行参考,结合实际,优化资源配置,从而在保证正常教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学校高效化管理. 关键词:数学模型 排课 数据库穷举法 移山填海法 一、问题的提出:注:原问题及有关原始数据请参考本论文附页,本文在此不再赘言. 二、解决排课问题的基本方法:排课问题主要是思考如何在众多的条件限制下,对相关的资源作最佳的分配. 排课是每一所学校都会面临的繁重作业,且通常是校务行政电脑化中最难解决的一环.虽然各级学校对排课的作业流程莫衷一是,但如何将排课的资源与其限制,作一个妥善而令人满意的调度安排,却是排课作业的基本要求与目标.目前一般学校在配合校务行政电脑化的要求下,排课的作业的方式大致可分为下列三种: 1.人工排课再将结果输入电脑. 2.透过系统的辅助,以交谈式的方式进行排课. 3.将排课限制因素加入计算机程序中,由电脑自行排出课表. 传统的的排课系统多采第一或第二种方式,这两种排课的方式充其量只能算是互动式的排课辅助工具,并未具备自动化的功能,但因为排课作业极为复杂,其过程常需耗费排课者大量的处理及验证时间,这两种作业往往是靠排课人员主观经验完成和凭直观检验,缺乏较严格的理论证明,在目前高校扩招、扩建的情况下,这两种作业日益暴露出冗繁,复杂,不易扩展等缺点.故现行的排课系统皆朝向第三种模式开发, 即运用计算机的高效率运算,在附加一定量的限制条件下,由计算机自行排出课表. 三、Visual FoxPro的相关知识: 1、二维表:是由字段名和数据两部分构成,VFP能方便的将二维表作为“表”存储到电脑的存储器中.建表时,二维表标题栏的列标题将成为表的字段.标题栏下方的内容输入到表中成为表的数据,每一行数据称为表的一个记录.如图1,即是一个典型的二维表.课号 课名 班级号 教师号 T1 T2 T3 T4 T5 课时 已选 A1 常微分方程 B20 C1 .T. .T. .T. .T. .T. 4 0 A2 常微分方程 B21 C1 .T. .T. .T. .T. .T. 4 0 A3 常微分方程 B5 C1 .T. .T. .T. .T. .T. 4 0 A4 高等代数 B22 C2 .T. .T. .F. .T. .F. 5 0 A5 高等代数 B23 C2 .T. .T. .F. .T. .F. 5 0 2、SELECT-SQL查询命令: VFP支持在VFP环境中直接使用SQL型的查询命令,即SELECT-SQL命令. SELECT-SQL命令具有强大的单表与多表查询功能.3、表的关联:每个打开的表都有一个记录指针,用以指示当前记录.所谓关联,就是令不同工作区的记录指针建立一种临时的联动关系,使一个表的记录指针移动时,另一个表的记录指针能随之移动.4、 本文所用到的程序控制结构:顺序结构、分支结构、循环结构
玥玥285966231
还有:【同被引文献】 共(41)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10 条 1 张福增,张洪沼,宋丽华,赵永升; 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福建电脑; 2003年10期 2 易谅容,陈志刚; 网上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与实现 [J];系统工程; 2002年06期 3 王力; 高校通用排课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01期 4 李旭东,程仁洪,涂菶生; 基于Internet的网上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J];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0年07期 5 魏平,熊伟清; 计算机辅助课表编排技术的研究 [J];甘肃工业大学学报; 1997年04期 6 何建强; 基于浸润原理的并行运算排课系统 [J];广西科学院学报; 2004年04期 7 马建斌,滕桂法,王芳,黄勇,赵洋,马剑,张玉新; 基于Internet的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3年S1期 8 刘成新; 网络教学资源的设计、开发与评价 [J];电化教育研究; 2000年03期 9 王行甫; 课程管理的计算机科学化 [J];教育与现代化; 1999年02期 10 徐军; 浅述数据库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J];江苏高教; 2000年06期 【二级引证文献】 共(19)篇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找到 9 条 1 罗雨滋,付兴宏; 基于XML的高职学分制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保山师专学报; 2006年05期 2 冯亚丽,高升,李春生,王庆东; 基于Oracle Web的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 2001年02期 3 赵建平,李华,李忠瑛; 基于概率动态分布选课算法的研究 [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06年04期 4 罗雨滋,付兴宏; 基于XML的高职学分制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教育信息化; 2006年21期 5 陈金刚,陈建勋,符海东; 面向学分制的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6年03期 6 胡斌,谢自豪; 公共体育课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咸宁学院学报; 2007年02期 7 王怡,周明全,耿国华,王引弟,田兵权; 基于三层结构选课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04期 8 张兵; 基于Web的教务管理系统用户权限控制的实现 [J];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 2006年S3期 9 聂笑一,周剑,谷科; 基于XML的研究生网络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 [J];科技资讯; 2007年07期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找到 10 条 1 徐军; 研究生院综合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D];南京理工大学; 2004年 2 施裕琴; 基于.NET框架网上选排课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D];天津大学; 2006年 3 姜秀玉; 基于B-S模式高校教务管理系统的探索及研究 [D];吉林大学; 2006年 4 刘欣宇; 分布式研究生培养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西南交通大学; 2006年 5 于海防; 中等职业学校电子校务建设研究与开发 [D];山东师范大学; 2006年 6 郭坚; 校级科研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南京理工大学; 2006年 7 赵建; 基于COM+的研究生管理.net协作办公系统 [D];南京理工大学; 2003年 8 张宇昕; 基于动态选课的排课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D];吉林大学; 2006年 9 万波;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D];华中师范大学; 2004年 10 李中英; 一种基于概率动态分布选课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D];长春理工大学; 2006年 【读者推荐文章】 共(10)篇 1 蔡坚勇; 基于校园网的选课系统[J];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年03期; 45-48 2 刘强,肖清雷,彭接招; 电脑选课系统的实现[J]; 计算机与现代化; 1995年04期; 45-50+54 3 邓宏贵,刘雄飞,杨雪林; 学生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J]; 理工高教研究; 2003年06期; 50-51+69 4 卢春燕,云敏,李太君; 基于Web的选课系统的开发[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年04期; 31-35 5 梁里宁,沈清; 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暨南大学学报; 2002年05期; 43-46 6 陈庆章,胡同森,洪宁; 一种实用的网络选课系统的设计[J]; 中国远程教育; 2001年10期; 55-58+79 7 查峰; 在WWW上实现学生选课系统的方法[J]; 微处理机; 2001年03期; 21-22 8 王怡,周明全,耿国华,王引弟,田兵权; 基于三层结构选课系统的分析和设计[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04期; 48-51 9 席壮华,冯珂; 基于客户/服务器方式的计算机选课系统[J]; 计算机系统应用; 1995年09期; 13-17 10 陈月英,庄卫华,宗平,张乐; 网络环境下选课系统的设计及实现[J]; 计算机系统应用; 1998年12期; 47-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1 王怡,周明全,耿国华,王引弟,田兵权; 基于三层结构选课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04期; 48-51 2 吴开军,郑卫东; 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电脑开发与应用; 1996年03期; 24-27 3 文烨斌,姚国祥,许龙飞; 的新特性以及在选课系统中的应用 [J];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年02期; 63-67 4 陈庆章,胡同森,洪宁; 一种实用的网络选课系统的设计 [J];中国远程教育; 2001年10期; 55-58+79 5 陈月英,庄卫华,宗平,张乐; 网络环境下选课系统的设计及实现 [J];计算机系统应用; 1998年12期; 47-49 6 鲍丽星; 开放实验室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3年01期; 91-93 7 黄曙荣; 高校选修课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04期; 52-55+58 8 方纪旋; CLIENT/SERVER模式下选课系统的开发及若干技术问题 [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1997年09期; 40-45 9 张忠林 ,汤克明 ,殷新春 ,陈崚; 基于COM+的分布式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J];微型机与应用; 2001年12期; 14 10 陈月英,庄卫华,胡晓军; 基于网络环境选课系统开发中的冲突问题及研究 [J];微型机与应用; 1998年12期; 57-58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1 张奎; 基于J2EE的选课系统 [D];北京工业大学; 2003年 2 梁海健; 基于JXTA的选课系统研究与设计 [D];广东工业大学; 2006年 3 孙延海; 基于分布式Web服务器集群的选课系统研究与设计 [D];广东工业大学; 2006年 4 刘敦涛; 选课算法与选课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实现 [D];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 5 李中英; 一种基于概率动态分布选课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D];长春理工大学; 2006年 6 张宇昕; 基于动态选课的排课算法的研究与应用 [D];吉林大学; 2006年 7 宋静静; 基于移动Agent的选课系统设计及关键技术研究 [D];广东工业大学; 2005年 8 李智; 基于Internet的学生选课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电子科技大学; 2007年 9 张健鹏; 基于B/S结构的高校学生选课系统 [D];吉林大学; 2007年 10 张国栋; 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D];吉林大学; 2007年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1 姜劲松,卞洪流,徐哲; 基于MVC模式的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A];第九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 [C]; 2004年 2 王兴玲,刘士才,胡晓辉,于海波; 基于Web的教学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A];山东省计算机学会2005年信息技术与信息化研讨会论文集(一) [C]; 2005年
1、掌桥科研 掌桥科研中文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涵盖基础科学、工业技术、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医药卫生、农业科学、交通运输、航空航天和环境科学等各学科领域,包含超过
希望能够帮到你:毕业设计不同于毕业论文,它的组成部分不只是一篇学术论文,我们拿“机械毕业设计”举例:随着科技发展的进步,各大高校对机械毕业设计的内容提出了一定的
收录学位论文的数据库有: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万方中国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等。 1、中国知网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该
少年锦时,应是山间不羁的一首诗。 骑最俊的马,喝最烈的酒,看最美的夕阳,爱着心头的姑娘
有PQDT国外博硕士论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优秀硕博论文数据库、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西安交大学位论文检索系统等。 2020年11月24日(周二)19: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