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279

卉峰呢喃
首页 > 期刊论文 > 肩关节半脱位论文参考文献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刘德华特首

已采纳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健康教育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的多发病,大多数发生于基底节区,表现为急性进展的“三偏征”,其中偏瘫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明显。

【摘要】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1例,观察组给予综合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护理,比较2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性评分为(1671±198)分,满意度患者比例为(9508%),均优于对照组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148%)低于对照组(34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自理能力患者比例(5410%)高于对照组患者比例(2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残障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

【关键词】健康教育;高血压;脑出血;偏瘫

近年来,脑血管病发病率不断上升,高血压脑出血是常见的脑血管病,其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据统计,目前我国脑出血占全部脑血管病的21%~48%[1]。手术是其治疗更为有效的手段,但术后早期的康复护理一直以来未受到重视,尤其是对于术后伴偏瘫者。偏瘫的肢体如未进行相应处理,数天就会发生运动异常,甚至发展为不可逆的运动障碍[2]。为了更好地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的康复效果,课题组于2014年1月展开对收治的部分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行综合健康教育,并作出评价,现将其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对象

2014年1月—2015年6月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122例。

方法

分组方法及纳入标准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61例,纳入标准:年龄18~75岁;经头CT确诊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伴失语症;生命体征平稳;能理解、执行简单指令;对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颅脑损伤或躯体复合伤;合并感染者;患精神病史或存在认知障碍者;无法配合完成相关量表填写者等。

健康教育2组患者均由同一组医师根据患者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方案,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口头形式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早期综合健康教育。①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每位患者不同状态及时的制订个性化心理康复方案,并且为患者制订相应的治疗目标,按照患者完成目标的进度,对患者进行综合分析,完善治疗计划[4]。心理交流时间根据患者的情况30min/次,l~3次/周。其中心理康复包括与患者建立相互信任、互相依赖的密切关系,给患者以心理支持,矫正其对疾病的认知偏差和家庭支持[5];②疾病相关知识教育:讲解正确的高血压、脑出血生活方式,分析患者当前的不良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影响,树立健康意识,引导患者改变现在的不良生活方式的`决心;③康复训练:在脑水肿期:以被动训练为主,要求患者维持良好的功能位。仰卧位时:患侧肩关节呈外展外旋位,以防止肩关节脱位,肘关节背屈30~40°,髋关节微屈内旋,大腿外侧放置沙袋,避免髋外展畸形,膝关节伸直[6]。患侧卧位时:患肢保持肩关节外展外旋90°。前臂伸直外旋,掌心朝上,五指分开,下肢将健侧的膝部屈放在患侧腿前的床上,以确保双侧髋关节处于内收内旋位。健侧卧位时:将患肢掌心向下,五指分开,手掌按于胸前的床上,上臂与胸之间垫枕头,以避免肩关节内收,下肢摆放同患侧卧位。恢复期护理。以床上主动康复训练为主,在患者出现主动运动后,进行健手带动患肢运动,首先将患者双手五指交叉,以健手带动患侧进行上下、左右活动;平卧位时,双手平放于两侧,掌心朝下,双膝屈曲,足抵床,慢慢抬起臂部,维持1min后放下[7];在翻身前,双手交叉,患手拇指置于健手拇指之上,上举至肩以上水平,双肘伸直,左右摇摆,同时用眼指导运动,将头转向躯干要翻转的那侧,借助摆动的惯性实现翻身。同时旋转躯干,健手在患侧推床以支撑上身,并摆动健腿到床外逐渐呈直立位,坐于床边。以后再逐步实现患者床椅转移、站立、步行等练习;④出院随访:出院1个月内每周2次,2~3个月内每周1次,4~6个月内每2周1次,持续随访6个月。随访时主要询问患者出院后服药、饮食、睡眠质量、精神状态,康复训练依从性等。并针对患者及家属不同的文化程度采取通俗易懂的语言给予相应的健康教育。

评价标准以患者出院后6个月为观察点。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由护士在复诊时间对2组患者进行调查,调查满意度、康复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为基础,自行设计“健康教育效果调查问卷”,问卷分患者满意度、康复依从性、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共40题,均为单选题。调查问卷于使用前进行重测信度检测,被试选用海口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出院患者,纳入及排除标准同本研究,重测间隔为2个月,测得重测信度0826;量表效度为0892。①满意度问卷主要内容有:护士的态度及技术,是否得到重视关心,是否得到有关疾病的知识,护患关系是否融洽等,调查表采用5级评分法,非常满意:5分,满意:4分,一般:3分,不满意:2分,很不满意:1分。满意率=(非常满意患者例数+满意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②患者依从性问卷主要内容有:是否遵医嘱服药,是否按计划行康复训练、促醒,是否改变了原有的不良健康行为,营养是否合理。采用4级评分法,按要求做到:4分,基本做到:3分,偶尔做到:2分,未做到:1分,得分≥15分为依从性高;③并发症:观察2组患者压疮、便秘、深静脉血栓、关节挛缩等发生情况;④生活自理能力问卷主要内容有:进食、个人卫生、穿衣、解大小便及移动5个方面,每个方面采用4级评分,重度依赖:4分,中度依赖:3分,轻度依赖:2分,独立完成:1分。总分5~7分:生活自理,8~14分:部分自理,15~20分:为不能自理。124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以代表计量数据,用t检验,以率或构成比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若P<005由表示2组比较差异显著。

2结果

基本情况

观察组患者中男性36例,女性25例;平均年龄为(6652±437)岁;入组距离手术完成时间为(041±023)d;入组时间舒张压为(147±21)mmHg,收缩压为(88±17)mm?Hg,其他情况详见表1。对照组患者中男性34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为(6514±525)岁;入组距离手术完成时间为(039±020)d;入组时间舒张压为(150±18)mmHg,收缩压为(85±19)mmHg,其他情况详见表1。2组患者基础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干预后2组患者依从性及满意度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性评分为(1671±198)分,对照组为(1346±1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6,P<005)。观察组满意度患者为58例(9508%),对照组患者为48例(78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19,P<005)。

干预后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

干预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8%,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443%,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干预前后2组患者自理能力情况

入院时观察组与对照组自理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6个月后,观察组生活自理比例达到5410%,高于对照组的27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的多发病,大多数发生于基底节区,表现为急性进展的“三偏征”,其中偏瘫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最为明显[8]。手术仅是系统治疗的一小部分,因而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的治疗及早期康复训练极为重要。偏瘫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难言之苦,影响患者的自理和生存质量,而且还导致患者抑郁情绪增加,对社会、对家庭产生厌恶或憎恨等不良情绪。偏瘫能否康复,除了与偏瘫的程度、疾病的性质、时间等因素有关外,还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及康复功能训练的情况相关。国内有研究发现[9],早期的康复训练可促进对侧大脑半球的代偿,有助于瘫痪肢体功能恢复。杨青平等[10]报道显示,早期健康康复指导可以显著降低肌肉萎缩程度、肩关节半脱位、关节挛缩畸形、足下垂和足内翻等继发障碍。姚丹[11]研究显示,早期肢体康复护理有助于促进偏瘫肢体的经气运行及神经末梢,能够避免关节僵硬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采用早期综合健康教育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进行干预,其中早期的心理干预康复的特点在于唤醒患者潜在的心理资源,协助患者度过困境,以最有效、最合理的方式去面对所面临的处境及困难,给予患者安全感,增强患者与疾病斗争的勇气,从而主动加强功能训练,促进各项功能的良好康复[12]。反之,患者通过积极的康复锻炼使患肢得到一定的进步,从而更加坚定了患者治疗本病的信心和勇气。以更好的心理状态和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从而也促进了肢体康复训练的信心。同时,通过疾病知识健康教育,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治疗、保健和护理信息,使患者逐步形成健康的信念和态度,从而提高患者的康复依从性;出院指导补充了院内指导的内容,又及时满足了患者的需求,让患者感觉到护士、医生仍在继续关心他们,医患关系更加融洽,从而也更加促进了患者出院后自理能力的提高。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康复依从性评分及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合计有7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对照组有21例发生并发症,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生活自理33例,部分自理26例,不能自理2例,对照组生活自理17例,部分自理29例,不能自理15例,观察组自理能力高于对照组(P<005)。早期综合健康教育改善了患者的康复效果。总之,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残障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黄春刚,张国栋,刘维田,等.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0,32(15):2088-2089.

[2]张东旭,王子臣,刘云庄.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3,35(4):614-615.

[3]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4]宁晓东,郑翠红,李华萍,等.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效能水平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5):36-39.

[5]VanDokkumL,HauretI,MottetD,[J].NeurorehabilNeuralRepair,2014,28(1):4-12.

[6]赵哭,姜亚芳.提高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的行为干预措施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2(7):50-52.

[7]万向军,刘红艺,王立新,等.脑卒中后抑郁症病人102例多元心理护理[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10):1855-1857.

[8]HeMF,WuZX,GuoQH,[J].AnnIndianAcadNeu?rol,2012,15(3):191-195.

[9]葛东明,王爱凤,王正梅,等.电话跟踪随访对高血压脑出血偏瘫患者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33):4033-4034.

[10]杨青平,王栋梅.早期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偏瘫患者康复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增刊):S43.

[11]姚丹.早期康复训练指导对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23):6214-6215.

[12]张艳,刘国成,王金宇,等.巨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疗效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9):631-633.

291 评论

幸福的小萝卜

你好,肩锁关节半脱位一般都有喙锁韧带损伤甚至完全断裂,如果年龄较大、一度脱位一般不影响功能。,指导意见:,肩锁关节半脱位用肩肘带固定2—3周就可以了。如果年轻、脱位明显、影响功能和美观,就要通过手术复位固定并修复喙锁韧带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210 评论

zhinaltl333

自述由于外伤导致肩锁关节半脱位,而医生诊察后考虑是需要手术治疗,而如果保守治疗也需要根据韧带撕裂情况考虑。局部有肩锁韧带,喙锁韧带固定此关节。像你诉说的情况,如果说明确韧带撕裂情况而已,需要通过ct或磁共振检查,才能明确具体情况,再考虑是否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保守治疗就外固定,而外固定容易松脱。

202 评论

xyz小鱼子

【概述】 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约占全身关节脱位的50%,这与肩关节的解剖和生理特点有关,如肱骨头大,关节盂浅而小,关节囊松弛,其前下方组织薄弱,关节活动范围大,遭受外力的机会多等。肩关节脱位多发生在青壮年、男性较多。 【治疗措施】 1.手法复位 脱位后应尽快复位,选择适当麻醉(臂丛麻醉或全麻),使肌肉松弛并使复位在无痛下进行。老年人或肌力弱者也可在止痛剂下(如75~100毫克杜冷丁)进行。习惯性脱位可不用麻醉。复位手法要轻柔,禁用粗暴手法以免发生骨折或损伤神经等附加损伤。常用复位手法有三种。 (1)足蹬法(Hippocrate's法) 患者仰卧,术者位于患侧,双手握住患肢腕部,足跟置于患侧腋窝,两手用稳定持续的力量牵引,牵引中足跟向外推挤肱骨头,同时旋转,内收上臂即可复位。复位时可听到响声。 (2)科氏法(Kocher's法) 此法在肌肉松弛下进行容易成功,切勿用力过猛,防止肱骨颈受到过大的扭转力而发生骨折。手法步骤:一手握腕部,屈肘到90度,使肱二头肌松弛,另一手握肘部,持续牵引,轻度外展,逐渐将上臂外旋,然后内收使肘部沿胸壁近中线,再内旋上臂,此时即可复位。并可听到响声。 (3)牵引推拿法 伤员仰卧,一助手用布单套住胸廓向健侧牵拉,第二助手用布单通过腋下套住患肢向外上方牵拉,第三助手握住患肢手腕向下牵引并外旋内收,三方面同时徐徐持续牵引。术者用手在腋下将肱骨头向外推送还纳复位。二人也可做牵引复位。 复位后肩部即恢复钝园丰满的正常外形、腋窝、喙突下或锁骨下再摸不到脱位的肱骨头,搭肩试验变为阴性,X线检查肱骨头在正常位置上。如合并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因骨折片与肱骨干间多有骨膜相连,在多数情况下,肩关节脱位复位后撕脱的大结节骨片也随之复位。 复位后处理:肩关节前脱位复位后应将患肢保持在内收内旋位置,腋部放棉垫,再用三角巾,绷带或石膏固定于胸前,3周后开始逐渐作肩部摆动和旋转活动,但要防止过度外展、外旋,以防再脱位。后脱位复位后则固定于相反的位置(即外展、外旋和后伸拉)。 2.手术复位 有少数肩关节脱位需要手术复位,其适应症为:肩关节前脱位并发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向后滑脱阻碍手法复位者;肱骨大结节撕脱骨折,骨折片卡在肱骨头与关节盂之间影响复位者;合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不能整复者;合并喙突、肩峰或肩关节盂骨折,移位明显者;合并腋部大血管损伤者。 3.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治疗 肩关节脱位后超过三周尚未复位者,为陈旧性脱位。关节腔内充满瘢痕组织,有与周围组织粘连,周围的肌肉发生挛缩,合并骨折者形成骨痂或畸形愈合,这些病理改变都阻碍肱骨头复位。 陈旧性肩关节脱位的处理:脱位在三个月以内,年轻体壮,脱位的关节仍有一定的活动范围,X线片无骨质疏松和关节内、外骨化者可试行手法复位。复位前,可先行患侧尺骨鹰嘴牵引1~2周;如脱位时间短,关节活动障碍轻亦可不作牵引。复位在全麻下进行,先行肩部按摩和作轻轻的摇摆活动,以解除粘连,缓解肌肉痉挛,便于复位。复位操作采用牵引推拿法或足蹬法,复位后处理与新鲜脱位者相同。必须注意,操作切忌粗暴,以免发生骨折和腋部神经血管损伤。若手法复位失败,或脱位已超过三个月者,对青壮年伤员,可考虑手术复位。如发现肱骨头关节面已严重破坏,则应考虑作肩关节融合术或人工关节置换术。肩关节复位手术后,活动功能常不满意,对年老患者,不宜手术治疗,鼓励患者加强肩部活动。 4.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的治疗 习惯性肩关节前脱位多见于青壮年,究其原因,一般认为首次外伤脱位后造成损伤,虽经复位,但未得到适当有效的固定和休息。由于关节囊撕裂或撕脱和软骨盂唇及盂缘损伤没有得到良好修复,肱骨头后外侧凹陷骨折变平等病理改变,关节变得松弛。以后在轻微外力下或某些动作,如上肢外展外旋和后伸动作时可反复发生脱位。肩关节习惯性脱位诊断比较容易,X线检查时,除摄肩部前后位平片外,应另摄上臂60~70°内旋位的前后X线片,如肱骨头后侧缺损可以明确显示。 对习惯性肩关节脱位,如脱位频繁宜用手术治疗,目的在于增强关节囊前壁,防止过分外旋外展活动,稳定关节,以避免再脱位。手术方法较多,较常用的有肩胛下肌关节囊重叠缝合术(Putti-Platt氏法)和肩胛下肌止点外移术(Magnuson氏法) 【病因学】 肩关节脱位按肱骨头的位置分为前脱位和后脱位。肩关节前脱位者很多见,常因间接暴力所致,如跌倒时上肢外展外旋,手掌或肘部着地,外力沿肱骨纵轴向上冲击,肱骨头自肩胛下肌和大园肌之间薄弱部撕脱关节囊,向前下脱出,形成前脱位。肱骨头被推至肩胛骨喙突下,形成喙突下脱位,如暴力较大,肱骨头再向前移致锁骨下,形成锁骨下脱位。后脱位很少见,多由于肩关节受到由前向后的暴力作用或在肩关节内收内旋位跌倒时手部着地引起。后脱位可分为肩胛岗下和肩峰下脱位,肩关节脱位如在初期治疗不当,可发生习惯性脱位。 [影像学表现] X线征象是构成肩关节的肩肿骨、肩盂和肱骨头的两关节面失去正常平行的关系。按肱骨头分离的程度和方向,分为以下几型: 1.肩关节半脱位:关节间隙上宽下窄。肱骨头下移,尚有一半的肱骨头对向肩盂。 2.肩关节前脱位:最多见。其中以喙突下脱位尤为常见。正位片可见肱骨头与肩盂和肩胛颈重叠,位于喙突下 处。肱骨头呈外旋位,肱骨干轻度外展。肱骨头锁骨下脱位和盂下脱位较少见。 3.肩关节后脱位:少见。值得注意的是正位片肱骨头与肩盂的对位关系尚好,关节间隙存在,极易漏诊。只有在侧位片或腋位片才能显示肱骨头向后脱出,位于肩盂后方。 【临床表现】 外伤性肩关节前脱位均有明显的外伤史,肩部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伤肢呈弹性固定于轻度外展内旋位,肘屈曲,用健侧手托住患侧前臂。外观呈“方肩”畸形,肩峰明显突出,肩峰下空虚。在腋下、喙突下或锁骨下可摸到肱骨头。伤肢轻度外展,不能贴紧胸壁,如肘部贴于胸前时,手掌不能同时接触对侧肩部(Dugas征,即搭肩试验阳性)。上臂外侧贴放一直尺可同时接触到肩峰与肱骨外上踝(直尺试验)。X线检查可明确脱位类型和确定有无骨折情况。 应注意检查有无合并症,肩关节有脱位病例约30~40%合并大结节骨折,也可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或肱骨头压缩骨折,有时合并关节囊或肩胛盂缘自前面附着处撕脱,愈合不佳可引起习惯性脱位。肱二头肌长头肌腱可向后滑脱,造成关节复位障碍。腋神经或臂丛神经内侧束可被肱骨头压迫或牵拉,引起神经功能障碍,也可以损伤腋动脉。 后脱位临床症状不如前脱位明显,主要表现为喙突明显突出,肩前部塌陷扁平,在肩胛下部可以摸到突出肱骨头。上臂略呈外展及明显内旋的姿势。肩部头脚位X线片可明确显示肱骨头向后脱位。 伤脱位。

154 评论

爱吃之虎虎

脑卒中是一种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的常见病、多发病。脑卒中并发症的发生又是加重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肩关节半脱位是常见的脑卒中并发症,由于对脑卒中后肩关节保护不利及人为的损伤,诱发及加重了肩关节半脱位,最终严重影响了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患者通过良肢位摆放、关节活动度训练、本体感负重、操球训练等早期逐步好转祝好运!

281 评论

相关问答

  • 全面脱贫论文参考文献

    首先你要看一下你助力的是哪方面内容,一个方面可能是成绩学生的学业上面的还是地方经济上?

    家军小太郎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与并肩陪伴守望有关论文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学活动设计反思的三维框架及其应用.《教育探索》.被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收录PKU.被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CSSCI.2013

    李哈尼尼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踝关节论文参考文献

    圆凼牡弄斗煞2006年第4期教科园地踝关节运动损伤原因及预防李红琴(台州学院体育系)摘要踝关节损伤是体育运动常见的运动损伤,在时导致踝关节运动损伤的原因进行分析

    我家的笨笨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青少年肩负的使命论文的参考文献

    一般通过半月谈或者是宏碁这一类的杂志,可以查找中国大学生应该担负的历史使命。

    果冻爱之梦 8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子宫脱垂论文参考文献

    冷菜冷饭石头饭,,很多学校就这样

    君君如冰 7人参与回答 2023-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