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利希尔
单细胞藻类,简称单胞藻,因藻体微小,又称微藻。单胞藻具有利用太阳光能效率高、营养丰富、生长繁殖迅速、对环境的适应性强和容易培养等重要特性,因而受到重视。单胞藻的应用主要是直接作为水产经济动物幼体(如大多数贝类的幼虫、虾类的蚤状幼体和糠虾幼体、海参类的樽形幼体等)和成体的饵料。其次,单胞藻可用于培养动物性生物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再以动物性生物饵料投喂,作为水产经济动物物幼体(如虾类的糠虾幼体、仔虾;蟹类的蚤状幼体、大眼幼体;鱼类的仔鱼、稚鱼等)的饵料,单胞藻起到了“间接饵料”的作用。此外,单胞藻在光合作用过程中能放出大量氧气并吸收水中的富营养化成分,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同时还可提高虾、蟹、鱼类育苗的成活率。单胞藻的培养过程可分为容器、工具的消毒,培养液的制备,接种和培养四个步骤。一、容器、工具的消毒1.加热消毒法该法是利用高温杀死微生物的方法。不能耐高温的容器和工具,如塑料和橡胶制品等不能用加热法消毒。(1)直接灼烧灭菌此法可直接把微生物烧死,灭菌彻底,但只适用于小型金属或玻璃工具的消毒。(2)煮沸消毒用水煮沸消毒,一般煮沸5分钟~10分钟,适用于小型容器、工具的消毒。(3)烘干箱消毒亦称为恒温干燥箱消毒法。2.化学药品消毒法在生产性大量培养中,大型容器、工具、玻璃钢水槽和水泥池,一般用化学药剂消毒。(1)酒精浓度为70%的酒精常用于中、小型容器的消毒。用纱布蘸酒精在容器、工具的表面涂抹,10分钟后,用消毒水冲洗两次即可。酒精是一种较理想的消毒药品。(2)高锰酸钾消毒时按300ppm配成高锰酸钾溶液,把洗刷洁净的容器、工具放在溶液中浸泡5分钟,取出,再用消毒水冲洗2次~3次即可。二、培养液的制备单胞藻的培养液(液体培养基)是在消毒海水(或淡水)中加入各种营养物质配制而成。1.海水的消毒(1)加热消毒法把经沉淀或沉淀后再经砂滤的海水,在烧瓶或铝锅中加温消毒,一般加温达90摄氏度左右维持5分钟或加热达到沸腾即停止加温。海水加热消毒后要冷却,在加入肥料前须充分搅拌,使海水中因加温而减少的溶解气体的量恢复到正常水平。(2)过滤消毒法把经沉淀的海水,经过砂滤装置过滤,可把大型的生物和非生物除去,再经陶瓷过滤罐过滤,可除去微小生物。(3)次氯酸钠消毒法在每立方米的海水中加入含有效氯20ppm的次氯酸钠,充气10分钟,停气,经6小时~8小时的消毒后,每立方米水体加入硫代硫酸钠25克,强充气4小时~6小时,然后用硫酸-碘化钾-淀粉试液测定海水中无余氯存在即可使用。2.配制培养液可据培养藻类对营养的要求,选用合适的配方。 一、接种培养液配好后应立即进行接种培养。接种就是把选为藻种的藻液接入新配好的培养液中。1.藻种的质量一般要求选取无敌害生物污染、生活力强、生长旺盛的藻种培养。藻液的外观应颜色正常、无大量沉淀和无明显附壁现象。2.藻种的数量在三角烧瓶和细口玻璃瓶培养的藻种,接种的藻液容量和新配培养液量的比例为1:2~1:3,一般一瓶藻种可接3瓶~4瓶。中继培养和大量生产培养一般以1∶10~1∶20的比例培养较适宜。培养池容量大,可采取分次加培养液的方法,第一次培养水量为总水量的60%左右,培养几天后,藻细胞已经繁殖到较大的密度,可再加培养液40%继续培养。3.接种的时间一般来说,接种的时间最好是在上午的8时~10时,不宜在晚上接种。上午接种可以吸取上浮的运动力强的藻细胞做藻种,弃去底部沉淀的藻细胞,起到择优的作用。二、培养1.日常管理工作(1)搅拌和充气在单细胞藻的培养过程中,必须搅拌或充气。摇动和搅拌每天至少进行3次,定时进行,每次半分钟。培养过程中一般通入空气,可全天充气或间歇充气。(2)调节光照一般室内培养可尽量利用近窗口的漫射光,防止强光直射,光照过强时可用竹帘或布帘遮光调节。室外培养池一般应有棚式活动白帆布蓬调节光照。阴雨天光照不足时,可短期利用人工光源补充。(3)调节温度在培养过程中夏天应注意通风降温,冬天北方室内应采取水暖、气暖等方法提高室温,还应防止昼夜温差过大。(4)注意酸碱度的变化在培养过程中,测定藻液pH值的变化,掌握其变化规律,采取措施,防止超出适应范围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一项工作。如果pH值过高或过低,可用盐酸或氢氧化钠调节。(5)防虫防雨傍晚,室外开放式培养的容器须加纱窗或布盖,防止蚊子进入培养容器中产卵,早上应把布盖打开。大型培养池无法加盖,可在早晨把浮在水面的黑米粒状的蚊子卵块以及其他侵入的昆虫用小网捞掉。下雨时应防止雨水流入培养池;刮大风时应尽可能避免大量泥尘和杂物吹入培养池。2.对培养藻类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在日常培养工作中,每天上、下午必须定时作一次全面观察,必要时可进行显微镜检查,掌握藻类的生长情况。
maodougouzaizi
通过对微藻的生长周期的研究中得出,小球藻和新月菱形藻的对数生长期为四天左右。在这段期间,藻细胞活性较强,生命力旺盛,利于对PC 的吸附。通过对PC 对微藻的毒性研究得出,微藻对低剂量的PC 有一定耐受力,且低剂量的PC 对藻的生长有轻微的刺激作用。在加入PC 24h时,藻的生长量略高于对照组。整个实验过程中,微藻未出现异常死亡现象,生长状况与对照组基本一致。 通过对微藻对PC 的吸附性研究得出,海水中PC 的浓度为10~50μg/L时,能被微藻快速吸附,对ClophenA40比对CloohenA50的吸附量要大;新月菱形藻比小球藻对PC 的吸附量要大;在微藻进入对数生长期48h和72h后,分别对ClophenA40和ClophenA50的吸附达到最大值。在实际应用中,投放微藻48h和72h进行回收便能获得最大的去除ClophenA40和ClophenA50的效率。 从细胞形态学和吸附动力学方面初步探讨得出,微藻对PC 的吸附能力与藻体表面积有关,同时与PC 的性质也有密切关系。微藻对PC 的吸附一方面是通过藻细胞表面的物理吸附,表面积大利于吸附,因此表面积较大的新月菱形藻对PC 的吸附能力较强。另一方面,PC 也通过主动运输、被动扩散等方式进入藻细胞体内。藻的细胞壁是由纤维素的微纤丝形成的网状结构构成,细胞壁上有很多腔洞,分子量低的更易穿过进入组织,且一旦进入机体内,PC 很难被释放或代谢,因此在单位时间内,微藻对分子量较小的ClophenA40的吸附能力较强。
已发送 注意查收可以请采纳
我是黄真 我看到了 只要你有雷同文字 开资的开发与利用 你就别想过了
教育教学管理的创新关键词:教育管理;创新;整合思想;机制21世纪初期,既是我国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高等学校必
应该模版百度搜要写题报告其实题背景研究意义弄写现工作进展再往加接工作安排展望希望帮助
每个孩子都渴望走向成功,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到达成功的终点。能够到达终点的成功者,并没有什么比别的孩子格外优越的条件,有研究人员曾经对哈佛、剑桥、北大、清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