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风水尚
据统计,我国城市固体废弃物堆放量已高达70多亿吨,侵占土地约6亿平方米。2000年全国668座城市年清运生活垃圾约亿吨,且每年以8%-10%的速度逐年增加,其中200多座城市处于垃圾污染重围之中。城市垃圾快速增长已成为当前我国面临的四大环境污染之一。垃圾的大量产生已严重影响了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身心健康,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点难题之一。城市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处理,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解决垃圾问题需要寻求新的途径。依靠政府、企业和市场联动 建立垃圾产业链国资源学会常务理事兼资源经济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董锁成教授中国资源学会常务理事董锁成认为,第一,生活垃圾问题日趋严重,必须引起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目前垃圾产生的量还是非常多的,具体的量,2005年垃圾清运量达到了亿吨,也就是说,每个城市人口每年产生了264公斤的垃圾,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仅,刚好过半,这个数字在1998年的时候,668座城市只产生亿吨的垃圾,垃圾的无害化处理率还有58%。从这个意义来说,垃圾的问题还远没有解决,而且无害化处理率还下降了。由于垃圾问题造成的污染事件,1997年就达到了55起,垃圾堆放占用大量耕地,造成二次污染,这些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另外,未来50年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已经达到了43%,也就是说已经有6亿人居住在城市里。未来到2050年,预测有12亿人居住在城市里,按每人产生二百多公斤垃圾的量算,就不是一般的量了,非常巨大,所以这个问题将非常严重,必须引起各界的重视。第二,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垃圾资源产业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突破口。人类文明历史从农业文明走过了工业文明,到了二十一世纪,正在向生态文明迈进。因此,中共十七大确立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方针,要求2020年的时候使我们国家的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最近我们正在参与制定国家环保总局主持的国家宏观环境保持战略,为后面“十二五”、“十三五”的战略规划提供战略依据。2020年要实现环境污染日趋严重的趋势得到遏制,这是一个目标。原来我们提的是2000年要遏制这一趋势,实际上八年了过去,还是没有遏制住,形势非常严峻。党中央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就是十七大精神。因此我们认为,必须依靠市场和政府双重动力,大力推进垃圾资源产业化,解决城市垃圾问题。有人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现在垃圾的堆存量达到70多亿吨,加上以后的增长量,垃圾比粮食产量多得多,每年粮食的产量也就是4亿到5亿吨。到2050年的时候,垃圾产量将比粮食产量大得多,如果垃圾不处理,北京周边就有六、七个垃圾堆,出现垃圾围城的现象;有三分之二的城市会被垃圾包围。而有的中小城市甚至没有垃圾处理场,垃圾随意在周边堆放。今后五十年,我国将面临人口和城市化的双高峰,因此必须响应国家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进资源减量化,产品再利用,物质再循环,这就是循环经济的原则。一方面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量,节能减排,减少资源利用之后,垃圾就会减少。另一方面,从垃圾资源化、垃圾资源的产业化、培育贯穿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等全过程的垃圾资源产业链,从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产业化寻找解决垃圾的对策。垃圾产业可以说是比较特殊的行业,它是可以赚钱的。原来说北京市有十万拾荒大军,收入有几个亿。垃圾产业是向社会提供洁净的环境。因此,我们必须依靠政府、企业和市场的联动,建立垃圾产业链。发布会主席台第三,创建绿色奥运,必须全社会动员,解决垃圾的问题。创造绿色消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促进生态文明建设。2006年北京市垃圾清运量万吨,无害化处理率达到了,这是全国最高的。但是2000年的时候,北京的垃圾只有万吨,只有六年的时间,垃圾就翻了一番多。北京的人口还在增长,所以明年世界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就要召开,因此必须全社会动员,树立文明新风,倡导绿色消费,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和道德素养,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治理生活垃圾,推进垃圾产业化,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创建绿色奥运。另外,通过北京2008年奥运的建设,促进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全国文明水平。
张凉凉2779
浅谈高校阅览室环境污染与读者健康论文
摘要: 文章从高校图书阅览室的环境污染与读者及工作人员健康的角度,分析了阅览室的污染源及其对人体的危害,并论述了加强图书馆的公共卫生工作对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传播是十分重要的,并提出防治措施。
论文关键词: 图书馆,环境污染,措施
一、 阅览室的污染源及其对读者的危害
大学图书阅览室是人群最密集,流量最频繁的公共场所。优良的环境给人们带来益处,不利的环境将给人们带来多种疾病。于是影响人们健康的环境污染物主要源及危害有以下几个渠道:
1、气体。据专家测试结论显示:室内空气中污染程度常常是室外污染的2-3倍,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会更高,在阅览室等人群集中的场所开门后1小时,空气的细菌含量就等于室外60%;开门超过9小时后,超出室外的9倍;同时二氧化碳的浓度升高,最高时可达室外的4倍。(1)读者、工作人员呼出的气体,本身就是一个污染源。据专家测试结果显示:人体的代谢产物中,从呼吸道排出的化学物质有149种,通过皮肤表面排出的有171种。(2)附在书籍上的灰尘,室外来的飘尘、粉尘、悬浮微粒等无孔不入。污染空气环境的气体,进入人体的途径主要通过呼吸道和皮肤吸收,分布到全身,诱发各种疾病。空气被污染后,由于污染物的来源、性质、浓度和持续的时间不同等因素,对人体均可产生不同的危害。(3)期刊合订本封面的漆布、书籍的印刷油墨、建筑材料、阅览桌椅的油漆等所释放出来的气味,均可造成污染。
2、固体废物。据观察,有许多同学在阅览室随便乱扔的现象很普遍。现在不少学生经常把早餐带进阅览室,吃完后将塑料袋、饮料盒等垃圾扔在阅览室的抽屉里,极大地影响了阅览室的卫生和其他同学的正常学习。
3、现代化设备所产生的污染和危害。随着图书馆现代化设施的运用。图书阅览室前台服务是一个面向读者的公共服务岗位,工作人员每天要接待无数的读者,每天无数次地使用计算机和激光扫描器进工作、频繁接触各种有可能被病菌污染的图书、期刊、报纸等信息载体,其电磁波扰乱人体自然生理节律,引起头痛、失眠、健忘神经衰弱症状,能造成人体热调节系统失调,导致心率加快,呼吸障碍的病态等。
4、发挥性有机物在室内的污染的危害。各种涂料,书架及阅览桌椅的表面漆层乃至人体本身都会产生许多挥发性有机物,如各种烃类、醛类、醇类以及卤代烃和胺类。人的呼气也可以排出数十种机物,如丙二醛、异丙烯等。在各种挥发性有机物中,甲醛是对人体构成危害的室内重要污染物,对眼粘膜、鼻腔及上呼吸道有强剌激作用。甲醛同时还是一种潜在致癌物。
5、阅览室环境温度变化对人体健康有很大的危害,炎热的夏天,温度较高,使人心烦意乱、坐立不安,会发生中暑现象。就我晋中学院图书馆阅览室为例,大阅览室700多平方米,有300多人的坐位,再加上十几万册的书,没有装一台吊扇,大阅览室的窗户又特别的小,通风也不好,人在里面很难适应。如果冬天温度过低时,尽管人的头脑清醒,但引起寒颤,甚至发抖,着凉感冒,还会影响人的智力。其实人体对环境温度的要求是比较严格的,据专家研究结果:有利工作学习的环境温度为15-20度。
二、减少图书阅览室污染的有效措施
随着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藏、借、阅一体化的服务模式已被广泛应用,阅览室的规模相应扩大,读者越来越多,于是改进图书馆服务质量,改善高校图书馆卫生状况,控制疾病传播,保护读者及馆内工作人员身心健康是十分必要的。
1、 严格按照《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国家相关卫生标准抓好图书馆卫生工作
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中对于高等校图书馆卫生方面内容只提到“改善灯光、通风、防寒防暑等条件”,没有一定的条件要求,而高校图书馆对卫生部门出台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以及相关卫生标准掌握甚少,在实际工作中只注意卫生清洁、 视引起的疾病的潜在因素。因此,笔者认为,各高校图书馆应重视卫生工作,改善图书馆卫生状况,加强《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宣传、学习、普及工作,增强工作人员和广大师生读者的自我防护意识。
2、 经常保持通风、净化室内空气
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提高环保观念,环保需要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在搞卫生的同时,要注意保持阅览室的整洁美观,经常打扫卫生,定期通风、除湿, 降低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是图书馆必须每天保持通风、清洁、做好防潮、防霉工作。
如:工作人员上班要开窗通风换气;谁要是看见地面的垃圾,就随手拣起来丢到垃圾桶去等。做到人人环保,事事环保,这样才能使我们阅览环境更加美丽、更富有生气。开窗通风还可以排除室内挥发性有机物,降低其对人体的危害。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也可安装空气净化器。
3、定期除尘、采取多种方法去除细菌 尘土主要由阅览室人员流动带起地面尘土和书架积尘。环境的清洁、整齐是人们保持良好心情的重要外因,也是防止微生物等生存的一种有效措施。图书馆应制定严格的卫生岗位责任制,使读者与工作人员有一个干净整洁的`环境,诸如阅览室、借阅处的卫生规定和消毒制度,图书防护规定等。阅览室应日日清扫保持清洁、书库应以湿式工具和吸尘器为主清除灰尘。
4、定期对出借后的图书、期刊进行常规消毒。做好对书刊消毒工作是搞好图书馆防疫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 ,高校图书馆对图书外借的期限通常规定为1月, 在这期间图书馆对它的使用环境是否良好、借阅者身体是否健康等状况一无所知,因而图书归还后存在带菌的隐患,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消毒就直接上架,有可能会对工作人员健康造成危害,且热门图书往往是在归还后还没有上架就又被借出,这也不利于读者的健康。据朱伯相在“公用图书卫生学调查”一文中,经过对两个图书馆的图书卫生学调,
查分析,大肠杆菌检出率分别为20%和10%,同时发现阳性图书的阅读人次均在30以上。山东某防疫站对图书的带菌调查结果,图书细菌总数超标率为13%。以上充分说明图书是图书馆传播疾病的重要途径,因此,加强对图书的消毒是十分必要的。为便于归还图书及时流通,图书馆应设一小面积消毒室,对当班归还的图书先消毒再上架,以免图书成为病菌的传染源。在这消毒方法除紫外线照射法外, 还可用环氧烷、环氧丙烷、溴甲烷和甲醛等物质熏蒸消毒。这类消毒剂穿透力强,可深入孔隙和疏松物质的内部, 比较适合书刊消毒处理。值得一提的是,在穿透性熏蒸消毒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操作,特别要注意安全。
结束语
搞好图书阅览室的卫生防疫工作,不仅有利于保障读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也有利于预防疾病的传播。做好各种消毒工作不仅是一项文明管理的政策措施,也体现高校图书馆一切为了读者的服务精神。在我们做好这此工作的同时,也要教育我们的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教育读者不仅要保护图书使其不破损,还要保持图书阅览室的清洁卫生,以免图书成为疾病传染的媒介;教育读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阅览室的文明、健康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李梅军,21世纪图书馆应强化健康意识.[J]贵图学刊2003,(1)5页
(2)赵丰丰,图书馆与卫生防疫工作.[J],河南图书馆学刊,2003(2)60-62
(3)朱文刚,王文英,图书馆的环境卫生与消毒措施. 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4,(4) 402-404
Scorpio&Aries
提起环境污染,人们马上会联想到工厂的滚滚浓烟、马路上汽车排放的废气、黑臭的城市河道,很少人会想到自己家的居室污染。“其实居室污染在很多家庭不但有,而且还相当严重。”南京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市环保局副总工朱斗光日前接受记者采访时提醒说,因为在外面接触到的污染可能只是短期的、一时的,而家居污染却是长期的,危害性更大。 室内环境究竟有些什么污染,又应当怎样预防呢?朱斗光分析指出: 第一类污染是装潢污染。现代的装潢材料大多是木料、油漆、有机涂料、塑料、化纤制品和有机黏结剂,富含甲醛、甲苯、二甲苯、乙烯醇等化学物质;一些房屋装潢使用的天然花岗岩中还有镭、氡等放射物质。长期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会对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第二类污染是厨房油烟污染。当油脂被加热到270摄氏度时,会大量挥发,同时发生氧化反应和其他化学反应,产生焦油和3 4苯并芘等强致癌物质,可以造成人体细胞染色体损伤,诱发癌变。据卫生部门的调查,经常在厨房炒菜的家庭主妇的肺癌发病率,大大高于其他人群。 第三类是吸烟污染。在家吸烟不但危害本人,还会危害家人,尤其是儿童。香烟中含有尼古丁、亚硝胺、烟焦油等四十多种致癌物质,可以引发癌症,心脏病,脑缺氧等多种疾病,被动吸烟还会引起儿童气管炎、肺炎、咽喉炎、哮喘等疾病。 第四类是生物污染。人体本身就是室内空气污染的一个主要来源,说话、咳嗽、打喷嚏时可能把口腔和呼吸道内的细菌喷出,皮肤和头发有皮屑飞出,室内的地毯、沙发、衣物、书籍中则可能孳生螨虫。日本曾经发生因螨虫引起的“地毯病”,使儿童持续发高烧,混身脱皮,严重的会发生心脏病,以致死亡。 第五类是生活垃圾污染。现代生活使生活垃圾量增多,不及时清理,也会污染室内环境。 朱斗光表示,防治室内环境污染首先是不使用或尽量少使用有污染的装潢材料。装潢好的新房子要经常打开门窗透气,最少通风一个月后才能入住,一年内非到迫不得已,不要关窗使用空调器。有条件的可以安装活性碳空气净化设备。 家中的厨房和卫生间要有良好的通风系统,排油烟机要有足够的排风量,并且要安装合理,不能有抽风死角。在家里尽量少做油炸食品,炒菜时的油温不宜过高。潮州菜的烹调方法(菜用开水烫熟后再加油和作料)和西方人的沙拉制作,是比较好的食用植物油的方法。 此外,家中要注意保持清洁卫生,每天要开窗透气;尽量不要用地毯,以利于打扫卫生;没有用的物品,摆在家里既占地方,又污染环境,要狠下心来处理掉;生活垃圾要分类包装,及时处理。
是。《环境污染与防治学报》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出版的优秀期刊,该报刊创办于1979年。
水污染调查报告 一、研究动机 (一)因为近年来,环境污染非常严重,水污染就是其中之一,人们大量用水,或排放废水等,都会造成严重得水污染。
在远古时代,空气曾被人们认为是简单的物质,在1669年梅猷曾根据蜡烛燃烧的实验,推断空气的组成是复杂的。德国史达尔约在1700年提出了一个普遍的化学理论,就是“
中国面临的最大环境问题及原因分析在环境污染中,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是最大的问题。造成严重污染的原因很多,最主要的有八个方面的原因:1、发达国家的污染环境的企业,大量
写作思路:写有关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并给出保护环境的方法。 大气是由多种成分组成的混合气体,这些混合气体的组成通常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