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84

shampooxia
首页 > 期刊论文 > 关于政府经济学的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亲亲E宝贝

已采纳

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摘要: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的两大政策支柱,相应地,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效应是决定宏观调控成效最为重要的两个方面,事关国民经济能否保持平稳运行和实现长期增长,因而在一个国家的政策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关键词: 财政政策 货币政策 宏观调控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此后10多年,我国经济增长先后经历了速度过快、稳中趋降和平稳较快三个阶段,总体上呈现出持续较快增长和波动幅度收窄的良好态势。在这个过程中,财政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自2004年5月份以来采取的财政货币政策调控,深化财税管理体制改革,长期居高不下的投资规模终于大幅回落,物价无论是PPI还是CPI均疾步走低,货币供应量回到央行盯住范围内。从而体现了财政政策在促进体制改革、促进协调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2005年,中国在加强财政宏观调控、推进依法理财,推动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施了以“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为主要内容的稳健财政政策,促进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财政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2005年,全国财政收入亿元,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同期增长。2005年,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脉络已经清晰。国民经济在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情况下,出现了几个值得关注的趋向:一是国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连续下滑,目前已经进入理想的区间;二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顺利实施,人民币汇率在初始升值2%之后稳中有升;三是在人民币升值后净出口继续上升,贸易顺差大幅增加,外汇储备创历史新高;四是工业企业利润率下降;五是部份行业产能过剩矛盾突出。 在这样的背景下,政府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增加了操作的难度。若要保持高增长、低通涨的理想发展格局,短期内通过利率、汇率调节经济增长、改善进出口平衡、提高工业企业经济效益、压缩长线投资等已经没有太大的余地。而与货币政策相比,财政政策则可以通过降低企业税负总水平、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实行有差别的行业税制和税收优惠政策、调整公共支出的方向和比例、加大转移支付等措施,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抑制和消除目前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不健康因素,实现社会的协调发展,从而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目标。2003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在整个货币政策调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从2003年4月份开始,人民银行通过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加大对冲外汇占款的力度;此后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的通知》,向商业银行提示房地产信贷风险,要求商业银行加强贷款管理;此外,还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由原来6%调高至7%。2004年一季度开始,人民银行连续出台了三大政策:3月25日起分别上调中央银行再贷款利率和再贴现利率;4月25日起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个百分点,并实行差别存款准备金率制度;10月人民银行分别上调了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个百分点,同时放开了贷款利率上限和存款利率下限。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从而体现出货币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2005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明显成效。人民银行执行了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市场化手段加强总量控制、优化信贷结构、完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保持金融稳定运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2005年11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 %,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 %;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增加万亿元;信贷结构有所改善,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同比多增4413亿元,中长期贷款同比多增344亿元,农业贷款同比多增75亿元。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都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 是国家的重要政策。但两者又有不同。调节经济的手段不同 , 财政政策是运用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调节 , 货币政策是通过调节货币的供应量和需求量来调节。制定政策的机关不同 , 财政政策中的财政收支计划必须经过人大的批准 , 货币政策由中国人民银行制定。财政调节更具有直接性 ,货币调节则相对具有间接性。财政政策要在促进经济增长、优化结构和调节收入方面发挥重要功能,货币政策要在保持币值稳定和总量平衡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财政政策推动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承担体制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成本,是我国财政肩负的特殊重要职能。回顾我国的改革发展历程,国有企业改革中的债务处理、人员安置和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金融改革中的坏账处理和资本金补充,多年欠账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理顺价格关系时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协调等,都有财政资金大量投入。这与那些体制和制度基本定型、公共财政主要着眼于社会事业发展的国家有很大不同。从全局和长期看,增加财政对改革的投入意义重大。体制没有理顺,会加大生产和交易成本,因而加快改革有着明显的制度收益。通过投入于改革,财政政策不仅成为稳定社会的“减震器”,而且成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增强社会活力、保持长期较快发展的“助推器”。财政政策促进社会协调发展和社会公平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步伐加快,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社会利益关系急速调整,统筹兼顾各方面诉求的压力加大。最近几年,财政通过税收、国债、补贴、转移支付等手段,更加注重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特别是农村的发展,注重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发展,注重促进社会事业发展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发展,注重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特别是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调节了各方关系,维护了社会稳定。我国是一个正在进行体制改革和发展很不均衡的大国,基本国情决定了宏观政策既要调控总量又要调控结构,财政政策既要支持经济社会发展又要支持改革,调控手段既要利用市场力量也要利用行政力量,这样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货币政策保持物价稳定促进经济增长我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具有两方面含义,一是稳定物价,二是维护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央银行通过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控中介目标来实现最终目标。现阶段我国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是货币供应量。现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方面积极探索,针对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灵活采取宽松或紧缩的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信贷、利率、汇率、资产价格等渠道,影响企业和居民的生产、投资、消费等行为,既成功地治理了通货膨胀,又有效地防止了通货紧缩,为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1993—1994年,各地涌现开发区热、房地产热和股票热,投资需求、消费需求急剧扩张,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国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战略决策,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通过对商业银行推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灵活调节利率、协调运用本外币政策等措施,适时调控货币供应总量和结构,同时大力整顿金融秩序、规范市场行为。包括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内的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控制了通货膨胀,使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再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周边国家货币大幅度贬值。中国从自身实际情况和国际形势的要求出发,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为地区金融稳定作出重要贡献,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由于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出口需求减少,同时国内供给能力提高,部分商品供大于求。在内外因素综合作用下,国民经济出现通货紧缩迹象。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制定的扩大内需方针,中国人民银行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当增加货币供应量,通过政策法规和“窗口指导”,引导贷款投向,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同时执行金融稳定工作计划,促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稳健货币政策的执行,为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创造了良好条件。在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综合作用下,我国经济成功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同时承担的任务更加繁重,面临的挑战也更加艰巨。 结论2006年,我国将继续执行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今年面临税制改革的良好机遇,深化税收制度改革料有新措施将陆续出台,所涉及的改革内容包括: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开征燃油税、调整进出口环节税收政策等。今年的财政政策将充分发挥财政的再分配职能,促进社会公平协调发展。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平稳增长,增强货币政策在保持币值稳定和维护总量平衡中的主动调控能力,维护价格水平基本稳定,促进经济更加协调平衡增长。

192 评论

MichaelShaoer

今年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是因为国内外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2007年夏天,美国爆发了次贷危机。经过一年的震荡,2008年9月,美国次贷危机迅速演变为一场历史罕见、冲击力极强、波及范围很广的国际金融危机。世界经济进入大调整,增长明显减速,使我国外需急剧下降,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影响。这一冲击与我国经济发展中长期积蓄的问题交织在一起。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取得了年均的快速增长,其中,2003年至2007年在我国经济本轮上升周期中又连续五年保持了10%以上至13%的高位增长。由此,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尤其是经济发展方式粗放和一些重要经济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改变。这就使我们面临着极其复杂和严峻的形势,特别是加大了我国经济下行的压力。2008年上半年,我国一些经济指标的运行还比较正常,但下半年特别是10月之后,急速恶化,跌势迅猛。一些指标(如GDP、工业增加值等)的增速大幅下降,一些指标(如发电量、铁路货物周转量、全国财政收入、出口和进口增长率等)出现了多年来未有的负增长。企业经营困难加重,失业风险剧增。目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尚未见底,其对金融领域与实体经济的影响都还在继续蔓延和加深。其对我国的影响也已从沿海向内地、从出口行业向其他行业、从中小企业向大企业延伸。经济增长下滑过快,已经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突出矛盾。不扭转这一趋势,就难以维护经济正常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全力应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扭转经济增长下滑过快趋势,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成为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能否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对我们能否驾驭复杂局面的重大考验,是对我们能否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检验。 为完成今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最直接、最关键的工作就是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个重要经济管理职能,其作用就是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运用相关的政策工具,调节经济运行,熨平经济波动,保持宏观经济总体的平稳健康发展。特别是在遇到经济衰退、金融危机而市场自发调节失灵的情况下,政府的宏观调控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在当前这场国际金融危机中,世界上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加大了对经济的干预,采取了一系列力度很大的金融救助措施和经济刺激措施。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重大变化,我国的宏观调控在方向上和政策选择上也及时、果断地进行了重大调整。由2008年初的“双防”(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通货膨胀),调整为2008年中期的“一保一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到2008年第四季度又调整为“一保一扩一调”(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相应地,稳健的财政政策调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调整为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重大措施。今年,为了完成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个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必须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正确把握调控的方向、重点、节奏和力度,增强调控的预见性、针对性和实效性,落实好已出台和陆续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

254 评论

麻辣个鸡的

从以往的实际情况来看,公共部门的主要产出为公共物品。公共管理,公共政策学,公共部门经济学等历来十分重视公共物品的研究。这不仅仅是因为公共物品是应对市场机制失灵的一个重要领域,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资源配置职能主要就是体现在公共物品的提供上。而且在市场经济下,政府干预经济所涉及的诸多领域都与公共物品有关。正因为如此,政府或整个社会对公共物品提供的质量,效率的好坏,高低,对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以及社会成员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整个社会化过程都有着十分巨大的影响。同时,有效的公共物品供给往往被视为是“善治”的表现。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公共物品供给的主体也不再仅仅局限于政府,其供给模式也开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在强调公共服务建设的今天,强化公共物品的供给也是建设公共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内容。然而,无论是政府供给模式,社会供给模式还是私人供给模式,相对于私人物品日趋丰富甚至出现部分供给过剩的情况,我国的公共物品却在总体上处于供给不足的状态。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乃是由于我国的公共物品无论在政府供给的层面还是私人或社会供给层面都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而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了我国公共物品的供给效率。

94 评论

相关问答

  • 政府经济学方面的论文题目

    财政学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科,该专业的论文写作要求严格,在论文选题上不仅要体现出实用性,还要有超前性。下面我给大家带来财政学论文题目与选题有哪些,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长草的燕窝 1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政府信任的学术型论文

    政府诚信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摘要:论文根据和谐社会的内容,分析了在建设和谐社会中,政府诚信的重要性,论证政府诚信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基石。关键词:政府诚信 和谐社会

    吃货和世界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关于地方政府学的论文题目

    加我 原创论文 信誉+质量+低收费

    那个啥来着呢 5人参与回答 2023-12-12
  • 关于大一政治经济学的论文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没有农村的市场经济体系就没有完善的全国的市场经济体系;没有农村的稳定

    梧桐春雨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关于政府论文题目

    如果是要写行政管理方面的话,我建议你写电子政府这一块的内容,这一块的内容上网比较好找,资料比较丰富,写起来比较容易。我也是行政管理专业的,毕业写的就是这个,如果

    天空海阔999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