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的呆猫
纳米科技作为最具突破性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已在材料、医疗、环境等领域引起颠覆性改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一系列数据和成果显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与技术进步的重要贡献者,是世界纳米科技研发大国,部分基础研究居国际领先水平,纳米科技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的成效也已初具规模。1.纳米革命正在改变世界香港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唐本忠兴奋地说:“纳米光革命已经来临。”其实,不只是纳米光学,在制造、能源、生物、测量等领域,都在掀起纳米革命。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介绍,纳米科学是在纳米尺度,即从原子、分子到亚微米尺度之间研究物质的相互作用、组成、特性与制造方法的科学。它汇聚了现代多学科领域在纳米尺度的焦点科学问题,促进了多学科交叉融合,孕育着众多的科技突破和原始创新机会。同时,纳米科技对高技术的诞生,对我们的生产、生活也将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在制造业,纳米结构的材料被用于机器零件的表面涂层或润滑剂中,以减少磨损、延长机器使用寿命;具有纳米结构的合金,有强度高、耐久、质量轻等特点,是制造飞机和航天航空零部件的理想材料。在医疗健康领域,纳米技术能让药物突破化学、解剖和生理学阻碍,抵达病变组织,提高药物在病灶位置的聚集量,减少对健康组织的损害,不少癌症靶向药物应用的就是纳米技术。就连女孩子们用的化妆品、体育迷们的网球拍、户外运动爱好者们的自行车等,都因为纳米技术的应用,得到了革命性的更迭。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共同在会上发布了《纳米研究前沿分析报告》,基于科技数据统计机构科睿唯安公司的关键科学论文索引(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数据库,遴选出纳米科学的41个热点前沿和37个新兴前沿。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院长潘教峰说:“我们相信,纳米科技正在深入到科技与社会的变革领域,向绿色、健康等国际前沿和国家需求的大方向发展,中国在世界竞争格局中逐渐占据优势地位,并具有改变未来发展秩序的潜力。”2.中国纳米科学走在国际前列白春礼至今仍然记得这样一个小插曲:十几年前,国内媒体做过一个节目,在大街上随机采访大家是否了解纳米科学。“我记得当时有位大娘说,是不是一种新大米啊!但现在,应用纳米技术的产品已经走进寻常百姓家。”白春礼认为,中国纳米科学在从跟踪、并行到领跑的过程中,走向国际前列。会上,国家纳米科学中心、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和施普林格·自然集团共同发布了《中国纳米科学与技术发展白皮书》。这些数据非常亮眼:中国纳米方面的论文产出由1997年的820篇增至2016年的万余篇,中国目前贡献了全球超过三分之一的纳米科研论文,几乎是美国的两倍。中国科研机构表现更加突出,中国科学院已是全球纳米领域最主要的高影响力论文产出机构,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北京大学五家高校在前1%高被引纳米科研论文的总产出方面,也位列全球前20名。潘教峰介绍,通过对内容分析、文献计量等方法,研究人员认为,中国在纳米科技领域已形成一批达到世界领跑水平的优势研究方向和优秀团队。例如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大学等机构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均有突出成果。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副主任刘细文研究员介绍,中国纳米科研的飞速发展与中国政府对该研究领域持续、大力的支持密切相关。早在1990年,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便将纳米材料科学列入国家“攀登”项目。其后的几十年间,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科学院等机构对纳米科技的投入持续增长。他说:“政府有力的支持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科学家投身于纳米材料的研究。此外,越来越多有海外留学背景的科学家回到中国,这也有助于中国纳米科研的迅速崛起,而这一发展趋势有望在可预见的未来继续保持下去。”
苏潇若之苏苏
解思深,男,1942年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山东青岛人。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83年毕业于中科院物理所,获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纳米科学中心首席科学家。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4年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3年担任中国人民大学理学院院长。解思深1987年-1992年主要研究高温氧化物超导体的合成、相关系和晶体结构。在超导氧化物体系的相关系和晶体结构测定上有过重要的贡献。编写《高温超导》一书,由湖南出版社出版,合著《高温超导电性》一书,由上海科学出版社出版。1991年至今主要从事炭纳米管及其它一维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在定向碳纳米管的制备、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先后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三篇文章,并在Phys. Rev. Letts., , . Letts., Advanced Materials等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论文被引用3500余次。解思深1989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8年中科院科技进步三等奖;2000年获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桥口隆吉基金会材料奖、国际科学检索系统(ISI)1981-1998年经典论文奖;2001年获中科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和周培源基金会物理奖。自1992年至今,解思深主要研究一维纳米材料(碳纳米管)和其他纳米材料的合成、结构及力学、热学、光学和输运性能。199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了碳纳米管的研究,在碳纳米管的制备、结构和物理性质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进展。先后在Science、Nature上发表三篇文章,并在Phys. Rev. Lett., Phys. Rev. B, Appl. Phys. Lett., Adv. Mater.等发表有关学术论文;解思深的碳纳米管研究工作,在国际学术界内有—一定的影响;他与合作者在碳纳米管定向制备和物理性质研究的某些方面处于国际领先。他的部分工作已被写人关于碳纳米管的专著,他本人已多次在有关的国际学术会议做邀请报告。
FACE家具和设计
纳米硒发明人之一:张劲松安徽农业大学植物生化专业硕士;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博士;英国食品研究所访问学者荣誉国家教委、人事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烟草专卖局授予“技术创新先进工作者”团中央、科技部授予“第三届中国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主要科研成果从事微量元素硒研究,获研究经费超过300万元,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超过20篇,成功发现了纳米硒,该研究改变了硒研究中教条性认识,2009年接受美国FDA邀请发表纳米硒专著。1996-2002年,主持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项目“纳米硒合成及其生物性质研究”。已通过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教司组织的鉴定,认为在硒的研究与应用方面均有所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巨大的、潜在的市场和经济价值。主持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保健食品批文、国家级新产品。2002年,获得上海市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并将纳米硒产业化,纳米硒产品“硒旺胶囊”在全国上市。2009年,受美国食品及药品管理局(FDA)邀请,主编《纳米毒理》一书中的《食品与药品纳米毒理评价:纳米硒体外体内生物性质》章节,标志着张劲松博士处在纳米硒研究领域的前沿。(获此机构邀请的中国学者历史上微乎其微)。纳米硒发明人之一:高学云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所博士;新加坡国立大学生物纳米技术博士后;美国纽约城市大学生物纳米技术博士后;荣誉2003年分别去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纽约城市大学、芝加哥大学做访问学者。2007年,被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的“百人计划召回”,获研究经费250万元。主要研究成果1992~1996, 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安徽省“八五”攻关课题“叶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的结晶提取及应用”。获得专利技术一项,并转让上述工业化技术,经安徽省科委组织专家评审,认为“叶蛋白的工业化技术部分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1995~2000,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完成国家烟草专卖局重点课题“活性红色单质硒生物性质研究和产品开发”。获得专利技术一项,基于此专利技术开发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硒望胶囊”并获卫生部批文。将上述工业化技术及产品转让。经国家烟草专卖局组织专家评审,认为“相关研究在国际上未见报道,打破了学术界关于单质硒无生物活性的传统观点,对于活性红色单质硒生物性质研究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七篇,其中第一作者四篇。2001~2003,读博期间参与国家“973”纳米材料研究课题,利用生物技术制备纳米材料并研究其理化性质。以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 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各发表研究性文章一篇。此外,以合作者身份在Biofactors,Applied Physics 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Journal of Solid State Electrochemistry,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Journal of Physics-Condensed Matter各发一篇研究性文章。2004~2005,做为博士后参与美国能源部课题,利用生物技术,生物矿化技术,纳米技术,将合成的、有特定结构的肽分子自组织形成纳米线、纳米管有序阵列,并进一步在肽纳米阵列表面矿化半导体,最终得到半导体纳米线、纳米管有序阵列。研究上述阵列在高敏感生物传感器及纳米器件上的应用。受邀请,在Advanced Materials以第一作者发表综述文章,回顾、评议、和展望了世界上基于肽纳米线、纳米管的生物纳米技术及其应用。此外,在Advanced Material以第一作者发表了二篇、以合作者身份在Bioconjugate Chemistry发表一篇关于生物纳米材料的研究性文章。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下面是我为你精心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健
纳米材料技术作为一门高新科学技术,纳米技术具有极大的价值和作用。下面我给大家分享一些纳米材料与技术3000字论文, 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纳米材料与技术3000
国内核心期刊有北大核心,南大核心,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科技核心。1、国内核心期刊总共有七大核心,但主要的有四个核心。北大核心,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中文核心。南大核心
看论文可以找中国知网,之类的专业学术网站,数据库。国外可以用谷歌学术。
纳米科技作为最具突破性的战略性前沿技术之一,已在材料、医疗、环境等领域引起颠覆性改变。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表示,一系列数据和成果显示,中国已成为当今世界纳米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