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泥娃娃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研究论文
摘要 : 文章主要介绍了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三个层次,即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
关键词: 保护单位;保护区;历史城;历史文化遗产
当前阶段我国的历史文化古城正处于关键的时刻,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以及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目前对于我国的历史文化遗产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因此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但是在进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时,需要对历史文物进行一定分层,进而更为针对性和准确性的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因此探究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是具有重要意义的[1]。在此背景下,文章主要介绍三个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层次,旨在增加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保护的重视程度,以下是具体内容。
一、第一层次:各级重点文物的保护单位
(一)保护单位的保护方法
在对历史文化遗迹保护单位进行保护时,首先就需要确定保护的方式,根据国家在这一方面的规定可知,在进行保护时维修时主要需要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二)保护文物古迹历史环境
在保护重点文物单位维修保障为原状的前提上,同时在我国的相关法律上还规定,需要建立保护历史文物的古迹的历史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历史文化环境和保护文物单位是同样重要。对于任何一个文物而言期都是具备一个自身的存在环境的,这个环境自身也蕴含着历史的遗迹,其和文物相辅相成,共同呈现着一个时代的历史沧桑。对于古迹历史环境而言,保护其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体现了历史文化文物的功能和地位,并且会对历史事件的细节进行揭露;同时也对于文物的设计意图以及艺术效果进行了表达,其对于历史的坐标进行了揭示,同时也可以对于那些已经不在的建筑进行合理的猜想。
二、第二层次:历史文化保护区
(一)正确理解保护区的价值
历史文化遗迹保护的第二个层次便是建立历史文化保护区,首先我们需要正确的理解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价值和意义。在一些古城之中我们通常可以看见一些地区,其存在大量的历史古迹,新的建筑较少,同时在该地区的居住人民也较少。对于这些地区有一些人认为已经是没有存在价值了,但是同时这些地区也是历史的最佳体现。从历史信息保护的角度进行观察,其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历史时期的最原始面貌,这属于城市历史的一个篇章,属于城市记忆的一部分,所以其和文物单位的层级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更为完整的体现了一个时代的城市历史,它的价值和环境一体化的遗留了下来,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保护区保护方法
通常而言对于历史文化保护区而言,其居住的环境较差,并且其成片的面积很大,因此其和文物单位的保护是具有一定差别的。其在保护时应该给以一些特殊的保护,即在保护外观的同时,允许给以合理的内部改造,但是必须保障整体化的风貌。就现阶段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措施而言,其已经很为成熟,起保护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五点:1、具体的文物保护需要按照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恢复原状的保护;2、对于一些保存十分完整的历史建筑,其可以对外观进行细微的装饰,在其内部进行合理的改造;3、对于一些外貌应经有一些较大改造的建筑文物,应当进行的改建将其恢复至原始的面貌;4、当建筑物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了很大破坏,进而致使古建筑成为了危房的情况,则需要将建筑结构进行重建,但是在其外观上仍然要保障其为历史的原貌;5、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区内部的新建筑,可以将其和历史建筑进行协调化的调整,对于一些难以实现协调化的建筑,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迁移。
(三)和第一层次的差别所在
与第一层次的文物保护单位不同,其和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存在一定差别的,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为并不是对于历史文物的保护均给以原汁原味的保护,只是在外貌上要求完美的保存,但是在其室内上是可以进行一定改造的,这样的保护措施相较之文物单位的保护是更为容易实现的,对于古迹建筑物而言,其在保存了历史遗迹的同时,还可以充分使用建筑的价值;第二为对于在历史文化区的原始居民而言,可以继续在历史文化区生活,不需要强制的迁出。
三、第三层次:历史文化名城
对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三个层次便是创建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原则为需对城市中的历史文化古迹进行完美的保存,但是同时还需要保障城市的发展,居民的正常生活。故此历史文名城层次的保护,其保护的内容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归纳:其一为保护历史地段以及文物古迹、其二为延续和保护古城的风貌以及格局的特殊;其三为发扬和继承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就现阶段,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种为进行仿古建筑的建设,这属于是一种历史遗迹的抢救方式,但是防建的历史建筑其自身是不具备历史价值的,更多的只会为了商业上的利益,其最大程度上只能说是一种历史遗貌的延续;第二种为深度挖掘传统建筑的特点,在原有历史遗迹建筑的基础在进行新建筑的建设,同时在其形式、布局、格调等方面均和传统的建筑保证一定的联系,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古城保护措施;第三种为抓住古城的历史传统精神,进行精神上的再创作,让古城其特殊性、历史性得以完美的延续,这一种极佳的保护措施。结束语综上所述,就现阶段的中国历史文化遗迹而言,加强对其的保护措施是十分必要的,在进行保护时给以历史文化遗产分层次化保护,也是一种加强保护措施效益的手段之一。就目前而言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及历史文化名城是现阶段较为合理、科学的层次分化方式,值得各个城市历史保护单位进行合理的使用。
参考文献:
[1]张希晨,郝靖欣.城市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保护可持续发展途径研究——针对无锡历史文化街区遗产保护工作的整体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4,40(4):338-343,356.
皇后镇Z
古建筑要保护开发利用安庆作为一座有着800多年建城历史且在清朝、民国一百多年间一直为皖省首府的城市,拥有不少历史遗存的古建筑。如何保护及开发利用好这些具有历史标记和文明内涵载体作用的古建筑,一直为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在我市被命名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则更是如此。 有关专家认为,保护和利用好我市的古建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古建筑往往是一个城市标记性的建筑,人们借此将获得对某个城市的深刻记忆,如享有“万里长江第一塔”美誉的振风塔就几乎是我市的一大标志,其“过了安庆不说塔”使得塔因城而存、城因塔而名;其次,古建筑也是历史的重要见证,每一座古建筑都包含着大量的历史信息,尤其是我市这样一个曾经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有过显赫和辉煌的城市,厚重的历史文化都蕴涵其中。如太平天国英王府,凡研究太平天国历史和知道安庆保卫战的人来到这里,都会有一种仿佛穿过时间隧道回归历史的感觉。难怪有许多研究皖江文化的学者至今仍在感叹:如果保留下安庆老城的一个城门或一段城墙,它们立在那里,安庆的古老就写在上面;再者,古建筑还富含着大量的历史人文信息,我们可以从中借鉴历史、传承文明。 正因为如此,我市近十年来已投入超过1500万元经费对全市文物进行保护,重点对迎江寺振风塔、熊范二烈士专祠、安徽邮务管理局旧址、中共安徽省党部旧址、省图书馆、探花第、明伦堂、古城墙、古谯楼等进行了保护或抢救性修缮,并积极进行国家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申报。与此同时,还制订了一系列有利于古建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相关政策措施,使这些古建筑重新绽放光彩。 然而虽然我市在古建筑保护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从全市范围看现状却不容乐观,如太平天国英王府、江西会馆、张恨水旧居等等古建筑至今仍或被占用或被荒置,自然和人为损坏非常严重,甚至成为危房,令人不忍目睹,还有一些古建筑仍未被纳入保护范畴,而在几年前记者还有幸看到的陈独秀故居和西门真正的老城墙则因保护不善更是永远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了,使许多慕名而来的学者、游人及我市的一些有识之士扼腕叹息! 有关学者和有识之士认为,我市古建筑的保护工作亟待加强,一是要进一步提高对古建筑保护意义的认识,努力营造全社会保护古建筑的良好氛围。与此同时,要对我市的古建筑进行一次彻底的“盘点”,将一切有价值的古建筑全部纳入视野,并进行登记、建档;二是尽快制定出台我市古建筑保护的地方法规及修订有关专项保护规划,有计划地开展对我市古建筑的保护修缮,这其中尤其是要处理好老城改造开发与古建筑保护的关系,不要再做因眼前一点小利而留下让不可再生的古建筑被毁的永久遗憾;三是保护古建筑离不开经费投入,根据国外和国内先进城市的经验,是政府投入为主,因此,我市不仅要把古建筑保护经费纳入财政年度预算,而且要根据实际情况逐年有所提高。此外,还要千方百计动员社会力量,广泛筹集资金,如对一些古建筑可采取领养的方式,对目前还隶属于一些单位的则实行谁使用谁投资保护的原则,安庆一中投资修缮古谯楼、省图书馆旧址就是这方面成功的范例。再就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在保护的基础上对古建筑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以此吸引投资商投资保护
左家庄与特8
[1]古色添香 北国江南——王国顺古建筑作品掠影[J]. 吉林建筑设计,2004,(3).[2]张炜,. 古建筑土坯墙体灌缝胶加固实验研究[J]. 西北建筑与建材,2002,(9).[3]范章,. SV-Ⅱ灌缝胶及其在古建筑土坯墙体加固中的应用[J]. 西北建筑与建材,2003,(5).[4]党建堂,. 仿古建筑琉璃瓦屋顶施工技术[J]. 西北建筑与建材,2003,(12).[5]李清明,. 水乡古建筑[J]. 黄河文学,2011,(4).[6]刘燕霞,. 浅析云浮市新农村建设与古建筑保护[J]. 丝绸之路,2011,(6).[7]张辉,. 仿古建筑的设计应当体现四个价值[J]. 宝鸡社会科学,2006,(2).[8]周燕玲,. 古建筑斗拱特征探析[J].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07,(2).[9]古建筑装饰——吻兽[J]. 中国建材资讯,2008,(3).[10]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J]. 中国建设教育,2009,(11).[11]吴琳,. 谈古建筑保护的档案工作[J]. 广东档案,2009,(4).[12]牛小强,. 鲁土司衙门古建筑群消防设计[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1,(4).[13]刘燕,. 浅析中国古建筑中的装饰元素[J]. 大众文艺,2011,(7).[14]史向红,. 关于传统的古建筑、仿古建筑与现代建筑创作的一些思考[J]. 建筑知识,2011,(4).[15]姚佩歆,赵鸿铁,薛建阳,郝江华,. 侧脚对木结构古建筑抗震性能的影响[J]. 水利与建筑工程学报,2011,(2).[16]陈弘,陈天声,. 中国古建筑以木构架为主体的成因探析[J]. 江苏建筑,2011,(2).[17]闫维明,张博,周乾,郭元君,. 古建筑榫卯节点抗震加固试验[J].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11,(2).[18]宋文强,秦书源,. 浅析浊漳谷地古建筑群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可行性与必要性[J]. 沧桑,2011,(2).[19]邢照华,. 古建筑复原陈列的内容要素组合与展线布局探析[J]. 东南文化,2011,(1).[20]肖旻,. 广府地区古建筑形制研究导论[J]. 南方建筑,2011,(1).[21]潘影,. 古建筑的得名[J]. 人才资源开发,2011,(4).[22]陆万里,程金新,. 古建筑普宁寺火灾数值模拟分析[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1,(4).[23]高大峰,曹鹏男,丁新建,. 中国古建筑简化分析研究[J].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2011,(2).[24]陈必锋,欧阳红玉,. 地域性古建筑测绘教学与分析[J]. 山西建筑,2011,(14).[25]王昊,. 交通振动对石窟类古建筑的影响及对策[J]. 交通标准化,2011,(10).[26]何圭雄,杨子江,. 孝感地区古建筑保护与开发利用[J]. 安徽农业科学,2011,(11).[27]刘艳芬,. 论古建筑遗产的保护[J]. 建材技术与应用,2011,(3).[28]曹勇,. 现代科技在古建筑测绘中的应用[J]. 现代物业(上旬刊),2011,(3).[29]王剑飞,. 古建筑的防水研究[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8).[30]姜磊,程柳,. 顺峰山公园仿古建筑设计[J]. 热带建筑,2006,(3).[31]安瑞,阎勇,. 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在仿古建筑屋盖中的应用[J]. 陕西建筑,2006,(3).[32]李海娜,翁薇,. 古建筑木结构单铺作静力分析[J]. 陕西建筑,2008,(2).[33]武小鹏,. 古建筑维修中的质量控制[J]. 陕西建筑,2009,(8).[34]武小鹏,. 浅谈西岳庙古建筑原有油漆彩画保护及修复[J]. 陕西建筑,2009,(9).[35]吕俊杰,. 仿古建筑丝缝墙摆砌施工[J]. 陕西建筑,2010,(7).[36]吕俊杰,. 仿古建筑唐式瓦屋面施工技术[J]. 陕西建筑,2011,(1).[37]山西省稷山县发现一座保存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J]. 武汉文博,2008,(3).[38]杨军,李国朋,. 浅谈“织金古建筑群”的保护价值及开发[J]. 乌蒙论坛,2008,(3).[39]张智,. 织金古建筑群保护对策刍议[J]. 乌蒙论坛,2010,(4).[40]杨勇,陈志伟,卢士鹏,李林安,. 古建筑平移中托换梁承载力测试技术的应用[J]. 天津建设科技,2011,(2).
浅谈当代我国建筑设计中的传统与现代因素【摘要】在现代文化趋同和传统文化危机论的全球化大背景下,应该保护好传统的历史文化,并与现代科技和时代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创造
青岩古镇的优势:(1)自然旅游资源:包含了山地景观、喀斯特洞穴、局部构景河段、自然泉流、舒适气候、风景林、古树名木、自然地标景段等。(2)古代人文旅游资源:包含
范文题目: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研究来自 知网作者:熊春林摘要:人类已悄然由工业化社会进入到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成长能力、现代
建筑参考文献 文献意思为有历史意义或研究价值的图书、期刊、典章。下面我为大家带来建筑参考文献,希望大家喜欢! (一)建筑设计部分 [1] 国家标准. 房屋建筑制
历史价值,保护古树名木是见证历史的重要表现,体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底蕴;文物价值,古树和人文景观融合在一起,以坚强的生命力表达了古老的气息;生态价值,顽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