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ica的私人花园
4月底或5月初。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送出去盲审(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两份),5月中旬或下旬盲审意见返回,盲审和外审通过后才能取得答辩权,只要盲审2个专家通过,或者外审的2个专家通过就取得答辩权利,答辩委员会不包括外审专家,半数通过即可毕业。
洋洋怕狗子
一、著作[1]杜正贞:《近代山区社会的习惯、契约和权利——龙泉司法档案的社会史研究》,中华书局,2018年版。 [2]吴铮强:《龙泉司法档案职权主义民事诉讼文书研究》,中华书局,2021年版。 二、期刊论文 [1]尹伟琴:《南京国民政府前期基层司法官员薪酬考》,《学术界》,2010年第1期。 [2]尹伟琴:《论民国时期基层法院判决依据的多样性:以浙江龙泉祭田纠纷司法档案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 [3]杜正贞、吴铮强:《龙泉司法档案的主要特点与史料价值》,《民国档案》,2011年第1期。 [4]吴铮强、杜正贞、张凯:《龙泉司法档案晚清诉状格式研究》,《文史》,2011年第4期。 [5]杜正贞:《晚清民国时期的祭田轮值纠纷:从浙江龙泉司法档案看亲属继承制度的演变》,《近代史研究》,2012年第1期。 [6]杜正贞、吴铮强:《地方诉讼中的契约应用与契约观念:从龙泉司法档案晚清部分看国家与民间的契约规则》,《文史》,2012年第1期。 [7]陈明华:《龙泉民国司法档案概况》,《浙江档案》,2013年第1期。 [8]吴铮强:《“宣统元年刘廷滔控谢河清等领契据案”研究》,《浙江档案》,2013年第2期。 [9]杜正贞:《龙泉司法档案中的族产纠纷》,《浙江档案》,2013年第3期。 [10]傅俊:《龙泉民国司法档案中的古青瓷仿制纠纷案》,《浙江档案》,2013年第4期。 [11]张健:《晚清民国刑事和解的第三领域:基于龙泉司法档案刑事案件官批民调制度的考察》,《中国刑事法杂志》,2013年第4期。 [12]张健:《试析龙泉司法档案中的贫困与犯罪》,《档案》,2013年第3期。 [13]张健:《从龙泉司法档案看民国时期的检察文书》,《浙江档案》,2013年第4期。 [14]张凯:《民初龙泉县学警纠纷与司法裁断》,《浙江档案》,2013年第5期。 [15]陈明华:《龙泉司法档案展现的民间寺庙产权》,《浙江档案》,2013年第6期。 [16]孙业凯、吴铮强:《1912-1927年浙江省龙泉县审判机构的变迁》,《浙江档案》,2013年第7期。 [17]张凯、毛琼洁:《龙泉司法档案学术研讨会召开》,《浙江档案》,2013年第8期。 [18]吴铮强:《龙泉司法档案所见晚清屡票不案现象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 [19]杜正贞:《近代龙泉土地交易中的契约习惯和契约诉讼》,《浙江档案》,2013年第9期。 [20]张健:《民国检察官的刑事和解及当代启示:以浙江龙泉司法档案为例》,《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5期。 [21]陈明华:《民国龙泉司法档案中的“吏警夜宿”叙事》,《浙江档案》,2013年第11期。 [22]毛剑杰:《龙泉司法档案中的原生态历史》,《档案春秋》,2013年第12期。 [23]杜正贞:《民国时期的族规与国法——龙泉司法档案中的季氏修谱案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1期。 [24]傅俊:《民国龙泉山产诉讼中的“履勘”》,《浙江档案》,2013年第12期。 [25]胡铭、张健:《转型与承续:民国时期的刑事和解——基于龙泉司法档案(1929—1949)的考察》,《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6]杜正贞:《从诉讼档案回到契约活动的现场:以晚清民初的龙泉司法档案为例》,《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27]李爽:《〈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的整理与出版》,《书品》,2014年第2期。 [28]傅俊:《立足原卷 别开新境:〈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编后》,《书品》,2014年第3期。 [29]陈明华:《从私契到国法:民间寺庙产权习惯及其制度化(1722—1927)》,《明清史》,2014年第9期。 [30]吴铮强:《信牌、差票制度研究》,《文史》,2014年第2期。 [31]杜正贞:《晚清民国庭审中的女性——以龙泉司法档案供词、笔录为中心的研究》,《文史哲》,2014年第3期。 [32]杜正贞、王云婷:《民国的招赘婚书与招赘婚诉讼: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的研究》,《政法论坛》,2014年第3期。 [33]吴铮强:《龙泉司法档案所见县知事兼理审判程序及其意义》,《浙江社会科学》,2014年第7期。 [34]包伟民:《社仓弊案与地方社会——晚清龙泉县〈光绪三十三年吴绍唐等侵吞积谷案〉简析》,载于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学社编:《国家视野下的地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149-163页. [35]李洋:《龙泉司法档案中的现代法治理念“人权保障”》,《景德镇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36]张健:《民国时期国共两党民事调解的比较研究:国家权力下沉背景下的社会治理与社会动员》,《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15年第2期。 [37]张志伟、毛琼洁:《“龙泉司法档案整理与研究”项目概述》,《浙江档案》,2015年第5期。 [38]韩德强主编:《环境刑事诉讼》,《环境司法审判区域性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82-99页。 [39]张健:《龙泉司法变迁及其对当代中国基层刑事司法的借鉴》,《苏州大学学报(法学版)》,2016年第3期。 [40]张健:《国家治理的嬗变:基层法院的制度变迁与演进逻辑——以浙江龙泉法院建设历程为中心》,《江汉学术》,2016年第5期。 [41]高元武:《龙泉晚清司法档案中的民教诉讼案》,《浙江档案》,2016年第10期。 [42]杜正贞:《从“契照"到土地所有权状-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的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2017年第3期。 [43]杜正贞:《“异姓为嗣”问题中的礼、法、俗——以明清浙南族规修订为例》,《历史研究》,2017年第3期。 [44]杜正贞:《晚清民国山林所有权的获得与证明——浙江龙泉县与建德县的比较研究》,《近代史研究》,2017年第4期。 [45]潘超正:《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法庭调解:制度与实践——基于龙泉司法档案的考察》,《政法论坛》,2017年第4期。 [46]杜正贞:《习惯(俗)的确认与生成:从诉讼档案到历史人类学》,《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47]吴铮强:《近代中国基层民事传讯制度的演变——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例》,《文史》,2019年第1期。 [48]吴铮强:《双轨制时期(1913—1929)龙泉司法档案民事裁断文书的制作》,《中国古代法律文献研究》,2019年第1辑。 [49]赵彦昌,刘依梦:《清至民国时期司法档案整理及研究述评》,《档案》,2019年第9期。 [50]李爽:《浅谈大型档案文献整理出版的质量控制和流程管理——以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为例》,《中国编辑》,2020年第Z1期。 [51]杜正贞:《诉讼实践中的意义之网与关系之网:社会关系网络视角下的清末民初龙泉司法案例》,《民俗研究》,2020年第2期。 [52]于帅:《清代诉讼文书中的稿票考释——以浙南诉讼文书为例》,《历史档案》,2020年第2期。 [53]吴铮强:《秘密调查:龙泉司法档案所见民事诉讼程序研究》,《浙江社会科学》,2020年第8期。 [54]赵彦昌、王晓晓:《清代诉状探微》,《档案》2020年第7期。 [55]谢超:《礼法纠缠:民初异姓继承的交易逻辑与裁判考量》,《原道》,2020年第1期。 [56]李贵连,刘陈皓:《民法物权变动理论的历史经验及当代启示》,《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57]吴铮强:《过渡与互嵌:近代民事诉讼庭审记录的演变 ——基于龙泉司法档案的研究》,《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5期。 [58]林珊,吴跃珍:《史海遗珠 百年穿越——龙泉司法档案讲述的民国司法》,《人民司法》,2020年第30期。 [59]吴铮强:《传统与现代的互嵌:龙泉司法档案民事状词叙述模式的演变(1908—1934)》《史学月刊》,2020年第12期。 [60]封安波:《论民国时期不起诉处分的“刑事和解” ——基于龙泉司法档案(1935—1949)的考察》,《法治现代化研究》,2021年第1期。 三、学位论文 [1]徐蓓蕾:《童养媳婚姻研究: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的考察》,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2]王云婷:《龙泉司法档案中的招赘婚诉讼研究》,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3年。 [3]应玉倩:《民国时期地方刑事和解的实践及其现实意义:以龙泉司法档案为研究范本》,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 [4]刘德召:《从龙泉司法档案看我国民国时期刑事诉讼制度》,浙江工商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5]谢超:《民初立继纠纷的化解模式探析——以龙泉司法档案寡妻立继纠纷为例》,杭州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6]王雅云:《“新秩序”与“旧风俗”:民国时期龙泉县招赘婚诉讼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5年。 [7]王崇:《晚清时期“无讼”法律思想研究——以“龙泉司法档案”为考察对象》,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16年。 [8]于帅:《清代地方民事诉讼运作中的文书格式、介案群体与实践——以清中期浙南两宗讼案为中心》,浙江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8年。 [9]华杰:《民国初期地方司法中的疑罪处理——以龙泉司法档案为材料》,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硕士论文,2019年。 [10]张芹芹:《晚清民国前期诉讼中的查勘——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21年。 [11]李明月:《晚清民国山林所有权确权方式的转变历程——以龙泉司法档案为中心的研究》,天津商业大学硕士论文,2021年。 四、报纸 [1]鲍丰彩、叶辉:《龙泉发现民国时期地方司法档案》,《光明日报》,2011年4月18日,第09 版。 [2]包伟民:《晚清民国:从“大老爷”到“大法官”——“龙泉档案”见证中国基层司法百年》,《中华读书报》,2011年12月7日,第5版。 [3]吴铮强、杜正贞:《龙泉司法档案个案举例》,《中华读书报》,2011年12月7日,第5版。 [4]傅俊:《龙泉民国司法档案中的古青瓷仿制纠纷案》,《中国档案报》,2013年7月11日,第3版。 [5]杜正贞:《浙江龙泉司法档案的学术价值》,《中国档案报》,2013年10月24日,第002版。 [6]吴高庆:《浙江龙泉民国司法档案的法律价值和程序特色》,《中国档案报》,2013年10月24日,第002版。 [7]陈明华:《诉讼文书中的虚构:民国龙泉司法档案中的“吏警食宿”叙事》,《中华读书报》,2015年1月14日,第9版。 [8]张凯:《官治与自治:龙泉司法档案中的学警纠纷》,《中华读书报》,2015年2月25日,第10版。 [9]徐浩萌、张志伟:《近代民间司法实践的“活化石”》,《中国档案报》,2017年3月3日,第004版。 [10]张文波:《近年来新见法律文献史料及其价值》,《人民法院报》,2017年3月3日,第07版。 [11]曾福泉:《万卷卷宗,还原历史现场》,《浙江日报》,2018年11月27日,第9版。 [12]吴铮强:《从龙泉司法档案看近代中国职权主义民诉规则》,《中国社会科学报》,2019年10月23日,第4版。 [13]赵世瑜:《透过生活细节还原历史现场——〈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的启示》,《中华读书报》,2019年11月14日,第15版。 [14]傅俊:《〈龙泉司法档案选编〉的“选”与“编”》,《中华读书报》,2019年11月27日,第010版。 [15]吴佩林:《地方档案整理与出版的“龙泉经验”》,《光明日报》, 2019年11月14日 ,第15版。 五、网络文章 [1]包伟民:《龙泉司法档案的发现及其历史价值》,《龙泉司法档案选编》总序,2018年10月23日,,2020年7月6日。 [2]吴铮强,李杨:《从龙泉司法档案看晚清民国的地方司法及社会转型》,2018年12月7日,,2020年7月6日。 [3]夫马进撰,凌鹏译:《〈龙泉司法档案〉及其价值》,2020年5月26日,,2020年5月29日。 [4]夫马进撰,凌鹏译:《“民告官”案件的背后——民国乡镇中的近代风波》,2020年5月26日,,2020年5月29日。 [5]吴铮强、章军、曾晓祺:《民国初年地方警察的角色、地位与社会冲突——记夫马进教授领读龙泉司法档案研读坊》,2019年9月5日,,2020年7月1日。 [6]古逸英华:《丢布又丢人?我带你穿越至民国审案子》,2020年3月3日, ,2020年7月6日。 豆瓣持续更新:
Jacksperoll
论文第一部分是标题接下来是论文摘要,要中英文都有的摘要下来时正文正文约1万字左右正文后还要表明引用的文献及出处要用a4纸打印,4号字,仿宋字体我知道的大概就是这些!
爱吃奶糖的鱼
摘 要 众所周知,我国的英语教学属于外语教学,学生缺少第二语习得所具有的语言环境,学生在课外很少有机会说英语,特别是大学生。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机会让学生使用英语进行交流就显得特别重要。这也就需要我们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专家的指导下,积极实施“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研究’,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建构多层次的多维和谐互动。本文将从课堂互动教学的特点入手,着重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教学有所帮助。 关键词 大学英语 互动教学 教学策略 英语是当今国际通用的语言之一,作为交际工具它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同时我国与世界的接触越来越明显,这种新形势要求我们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特别是作为基础的大学英语教育。课堂教学是实施英语教育的主渠道,特别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更是英语教育的基础,应努力使其得到真正的优化。因此,探索一种学生能真正以主人翁身份参与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在互动中发展英语综合运用能力、培养英语学习情感态度、学会与人交往的技巧是当前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一、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特点 (一)双向性 互动是一种交互影响和相互作用,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强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教师和学生间的影响是连续的动态的,通过充分调动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双方能力,实现教与学两方面的最佳效益。 (二)个体性 世界上没有两个相同的教师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学生,同一组师生在不同的环境的互动中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在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自己的特点,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环境的作用,调整教学内容,制定出一套合适的互动教学的方案。 (三) 过程性 在教学过程大学生是一个探索者,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现的过程。在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 (四)情景性 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是在一定情景下进行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模拟一些真实的情景,将生活搬进课堂,为语言提供理解的情景,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在语言情景中,有助于学生把知识融于生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好地理解知识,运用语言。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不足 (一)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过程的单一化 从目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来看,我国的英语课堂教学强调知识的授受,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以灌输教育为主,学生无选择地被动接受。教师与学生互动过程呈现单一化,以教师讲解、学生静听为主,反馈不及时的问题,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不能全面的了解。 (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形式的单一化 我国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以下现象:与师生间互动相比,学生个体间的互动,小组内的互动,组际间互动,学生个体与全班同学的互动极少,甚至可以忽略不记。学生无法在简单的师生互动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导致学生的能力发展与社会需求脱钩。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情景教学的不足,让学生在玩大学,在生活大学习的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不足,导致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缺乏,对于英语的了解只停留在表面,不能灵活地运用于实际交流和生活中。 (三)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单一化 传统的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习惯采用单一的终结性评价方法。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手段和内容单一,通常是把语言知识拆分为单独的语言点,出一份笔头试卷,学生进行闭卷式答题,然后根据评分标准给出一个分数代表学生知识掌握的水平。评价教学的最终结果,由教师进行单一的评估,学生只有一次展示能力和所学知识的机会,风险性较大,因此不能真实地反映出学生学习的情况,难以提供有效的反馈信息,也不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三、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着眼于互动主体 在师生互动中即可由教师设疑学生答疑,也可由学生出题,教师答题。前者,教师可以通过自己对课程内容和学生学习情况的掌握,以兴趣为支点来设置问题,学生在答题的过程中即可以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也可以培养他们灵活运用英语解决问题的能力。后者,有利于把学生推向“主体”地位。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积极的联想,训练了思维能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同时热烈的讨论可使教学民主化,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启发学生,学生触发教师,形成“双边提高”和“双向交流”的效果。 (二)着眼于操作序列 教师先创设与阅读材料相关的情境,对阅读材料做简单的铺垫,让学生对阅读材料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也可通过多媒体的展示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做到“创景启发”。然后教师可以根据阅读材料提出概括性的问题,由学生进行“独立阅读”,并快速的找出问题的答案。之后教师提出一些细节性的问题,由学生进行第二遍的精读,并找出答案。此时,教师也可安排小组讨论,进行“互帮自学”或“组际交流”,就阅读大学生遇到的词汇,语法等问题在小组内或者组际间进行讨论,然后进行总结进行汇报。最后,由教师再次呈现并组织“班内讨论”,全班同学再次联系文中的重点词汇及语法现象,对文章内容进行讨论,并让学生达到对知识的迁移和升华。 “阅读”能力培养的英语课堂互动教学操作步骤: 四、结语 本文尽管从课堂互动教学的要素和特点着眼对大学英语课堂互动教学的策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但是这也只能说是一个初探,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其探讨结果中肯定存在许多不妥当、不完善的地方,它需要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与实践中不断更新与完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投身到教学改革中,我们相信,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的英语教学一定会取得更大的成就,一定能完成社会赋予它的使命。 参考文献: [1]戴海燕.初中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策略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2]胡爱军.论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关键要看你的毕业论文是本科、硕士还是博士毕业论文而且各个学校在毕业论文的格式要求上不尽相同所以你最好到学校网站上去查找相关格式要求,或者到所就读院系去进行咨询,
教育部在1月7号,在官网上发布了关于本科生抽检毕业论文的相关信息。从今年1月1日开始,每年毕业生论文都要进行上缴抽查,检测比例要在2%以上,要是在学生毕业论文里
,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摘要是文章主要内容的摘录,要求短,精,完整.字
4月底或5月初。研究生毕业论文一般在4月底或5月初送出去盲审(博士生100%,每人送审三份;硕士生按当年申请学位论文答辩人数的3-5%,每人送审两份),5月中旬
2013年 第10期目录 (1)数据恢复在司法鉴定中的应用调查研究 王立鹏 王震 翟瑞 曲云霞 梅馨丹(3)格式塔理论与英语整体语篇教学 韩晓培 石金霞(4)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