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rcraftgod
进入研究生阶段,感觉和本科学习有相当大的差别。走进研究生学习新阶段,我必须以端正的学习态度,正确的学习方法迎接新的生活。我将尝试着跨领域学习、研究,主动学习各方面知识,积极创新,不断进取,希望研究生三年生涯中所得所获将成为我人生中又一宝贵财富。我认为做好计划是极其重要的。我计划通过研究生三年的学习时间,在学习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努力掌握专业学科之外的广阔领域的相关知识体系,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水平。同时,与专业领域带头人及各导师保持良好的关系,为以后职业生涯事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此外,健康的身体状况是学习者取得成果的前提条件。因此,坚持锻炼身体,提高身体素质,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提供强有力的保障。特将三年学习时间做如下规划:研一:本学年需完成学位课,部分必修课和选修课的学习,对部分跨专业的学生还应该补休现专业的部分专业基础课程。本学期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学好上述课程,拿到硕士研究生所必须的部分学分。尽量多修,能把研二的课也修了最好,然后是学好英语,除此之外的时间就是多读书。完成剩余课程学习,专业课的学习以自学为主。我将逐步体会到,研究生的学习有越来越多的自由度。这既为我施展自己的才能提供了空间,同时也是对我学习能力的考验。除了以课程学习为主外,还应该积极阅读文献,并开始尝试写出1-2篇文献综述报告;第2学期,对于部分基础较好和能力突出的同学,可以考虑开始选择研究方向,并在该方向上开始部分跟踪型研究工作或为以后的研究课题奠定基础。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考虑跟着课题组参与导师的课题,逐步了解课题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便逐步适应研究工作。研二:采取定期学术研讨会的形式,学术研讨是训练科研和教学能力、训练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对此要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不应无故缺席或迟到。在研讨会上我会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研究生学习与本科生学习的本质区别,要有意识地尽快适应这种新的学习形式。别人报告时应认真听讲并积极提问,更要特别珍惜自己每次报告的机会。抓紧时间认真读几本经典专著。 “由薄到厚,由厚到薄”的读书经验对现阶段是非常适合的,要逐渐开始积累和储备有关的知识和技能、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自己的工作思路。这一年,可能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可能会让我感到轻松和愉快,但这段时光因此稍纵即逝。我的主要学习任务是在导师指导下查阅本方向的新近文献,研读有关的论文。在此基础上,撰写1至2篇《文献阅读报告》,请导师审阅后在研讨会上报告。对于论文的选择,宜由易到难,切忌好高骛远。尽管如此,我仍可能觉得多数论文像“天书”般难读。此时也不要急躁,多半原因可能是我的知识储备还不足,请补学相关的知识后再来读这些论文。遇到读不懂的论文可在同学之间讨论讨论,不应过多地依赖与请教老师,因为我读的论文老师未必很认真地读过。要做出有创新的研究工作,我首先要在某个专题上超越自己的导师。按照通常的要求,这一年我必须要开题,且由于第三学年要忙于工作等可能让我不能完全静下心来的事情,加之还要撰写论文,所以在本年度是您完成论文重要研究内容的一个关键阶段,切勿放松。同时,应该将研究成果写成论文,试着投稿。争取能够参加一些国内外的学术会议,认识和我从事相同或相关方向研究工作的研究生、学者、知名专家并与他们交流,这对开阔我的视野,改进我的研究思路非常有意义。当然,不是每个研究生都有机会,因此,我必须要做出让导师肯定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开题前,确认我已修够了《研究生培养方案》中要求的学分,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大多导师提倡同学们发掘潜能自行选题,硕士阶段的研究可从模仿别人的工作开始,并逐步深入下去。也可以选择导师或本方向博士生研究中的某个子课题。看书将是研究生三年始终不弃的学习任务。只有不断地读和想,才能让思想深入,让见识广博,才能让研究有所针对性,有说服力,有最起码的根基。看书是一种知识的积累,交流是一种思维的提升,但个人的学习成果却是以写作来表达的。只有我们在看书交流中带有写作的意识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文章是个人思维规范性的表达,是个人学习成果的表达方式之一,更是社会评价一个研究生的最快捷方式。众所周知,我们学校的研究生必须要发表一定数量的文章,才能有资格毕业。因此,写作是研究生二年级重中之重的任务,在这一时期,必须保证论文的发表。研三:第一学期,工作重点应放在研究工作上,在选定得学位论文题目方向上,并取得相当的研究进展或成果,并发表论文。第二学期初完成论文初稿。修改、润饰论文,并于6月中旬以前完成学位论文答辩。硕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结果应尽可能达到公开发表的水平。研三就是写毕业论文,实习,工作了,有了前面的理论沉淀和实践演练,这些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个时候就不适合再参与项目,和毕业论文及找工作无关的事情尽量少做或者不做,老老实实写论文、去实习。读博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就为自己的学习根基打好基础,之后在三年级全力以赴地准备考博。另外,考博时的面试是影响我是否考得上的关键所在,不过,面试短短的时间也是我长久知识积淀的结果。考博不是能临时报佛脚,最好从研究生一年级开始定下目标,并且长久努力。此外,在研三中毕业论文成为另一件重要事务,毕业论文的选题和方向一般会影响到我的考博和就业的方向。如果对自身未来发展有一定目标的同学,一定要在这个方面下大力气,让自己的学位论文为自己的未来增加砝码。研究生生涯是人生的又一大转折点,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品质十分关键,学习方式也将由被动式接收转变为主动式学习。自己的实践能力、科研水平、人际关系都将发生很大转变。我将好好利用研究生这个发展舞台,以饱满的激情投入到新的学习与生活中,从各方面提高自己,努力实现目标。加油!
常陆院尼美
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格式规范
1 内容要求
题目
题目应恰当、准确地反映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学位论文的中文题目应不超过25字,并且不设副标题。
论文正文字数
理工科硕士学位论文应在一万字以上,理工科博士论文应在三万字以上,文科硕士学位论文应在三万字以上,文科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六万字以上。
中、英文摘要与关键词
中、英文摘要
摘要是论文内容的简要陈述,是一篇具有独立性和完整性的短文。摘要应包括本论文的基本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创造性成果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摘要中不宜使用公式、图表,不标注引用文献编号。避免将摘要写成目录式的内容介绍。
摘要的字数(以汉字计),硕士学位论文一般为500~1000字,博士学位论文为1000~2000字,均以能将规定内容阐述清楚为原则。摘要页不需写出论文题目。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的内容应完全一致,在语法、用词上应准确无误。
关键词
关键词是供检索用的主题词条,应采用能覆盖论文主要内容的通用技术词条。关键词一般列3~5个,按词条的外延层次从大到小排列。
论文正文
论文正文包括绪论、论文主体及结论等部分。
绪论
绪论一般作为第1章。绪论应包括:本研究课题的学术背景及其理论与实际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及成果、存在的不足或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本研究课题的.来源及主要研究内容。
论文主体
论文主体是学位论文的主要部分,应该结构合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文字简练、通顺。论文主体的内容应包括以下各方面:
本研究内容的总体方案设计与选择论证;本研究内容各部分(包括硬件与软件)的设计计算;本研究内容试验方案设计的可行性、有效性以及试验数据处理及分析;本研究内容的理论分析。
对本研究内容及成果应进行较全面、客观的理论阐述,应着重指出本研究内容中的创新、改进与实际应用之处。理论分析中,应将他人研究成果单独书写,并注明出处,不得将其与本人提出的理论分析混淆在一起。
管理和人文学科的论文应包括对研究问题的论述及系统分析,比较研究,模型或方案设计,案例论证或实证分析,模型运行的结果分析或建议、改进措施等。
自然科学的论文应推理正确,结论明确,无科学性错误。
论文主体各章后应有一节“本章小结”。
结论
学位论文的结论作为论文正文的最后一章单独排写,但不加章号。
结论是对整个论文主要成果的总结。在结论中应明确指出本研究内容的创造性成果或创新点理论(含新见解、新观点),对其应用前景和社会、经济价值等加以预测和评价,并指出今后进一步在本研究方向进行研究工作的展望与设想。结论内容一般在2000字以内。
参考文献
博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10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总数的1/2;硕士学位论文的参考文献一般应不少于40篇,其中外文文献一般不少于20篇。参考文献中近五年的文献数一般应不少于总数的1/3,并应有近两年的参考文献。
教材、产品说明书、各类标准、各种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及未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著名的内部报告如PB、AD报告及著名大公司的企业技术报告等除外)等通常不宜作为参考文献引用。
引用网上参考文献时,应注明该文献的准确网页地址,网上参考文献不包含在上述规定的文献数量之内。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后应列出研究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含已录用,并有录用通知书的学术论文。录用通知书中应明确说明论文的发表卷、期号。)。攻读学位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可单做一项列出。与学位论文无关的学术论文不宜在此列出。我校对硕士、博士生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要求见《哈尔滨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
致谢
对导师和给予指导或协助完成学位论文工作的组织和个人表示感谢。内容应简洁明了、实事求是。
2 打印要求
研究生学位论文一律要求在计算机上输入、编排与打印。
论文版芯大小一般应为145mm×210mm(包括页眉及页码则为145mm×230mm),页码在版芯下边线之下隔行居中放置;摘要、目录、物理量名称及符号表等文前部分的页码用罗马数字单独编排,正文以后的页码用阿拉伯数字编排。
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扉页、摘要、目录、图题及表题等,都要求用中、英文两种文字给出,编排上中文在前。
博士学位论文一律要求双面打印,扉页、目录、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致谢、索引需从奇数页开始打印(中英文扉页、中英文摘要、目录正反面打印)。
硕士学位论文单面打印。中文扉页、英文扉页、目录、中文摘要、英文摘要、正文、参考文献、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书、致谢、索引都需另起一页打印。
正文中每章节的最后一页空白处不得多于当页版面的3/5。
硕士学位论文的封皮均采用 (230克,靛蓝色云彩皮纹纸);博士学位论文的封皮均采用 (230克,红色云彩皮纹纸)。 除封皮外,其他纸张均采用(70克,白色A4纸)。
页面设置:要求每页33行×33字
字体、字号:
章标题:中文小2号黑体, 西文小2号Times New Roman;
节标题:中文小3号黑体, 西文小3号Times New Roman;
条标题:中文4号黑体, 西文4号Times New Roman;
款、项标题:中文小4号黑体, 西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正 文:中文小4号宋体,西文小4号Times New Roman
表1层次代号及说明
名称
理科示例
文科示例
说 明
章
第1章□□……□
第一章 □□……□
章序及章名居中排
节
└┘□□……□
一、└┘□□……□
题序顶格书写,与标题间空一格,下面阐述内容另起一段
Megumi2046
学科名称培养方向(二级学科)研究内容指导教师音乐与舞蹈学音乐创作与理论研究现代传媒音乐研究与实践;作曲理论音乐表演艺术与理论研究声乐艺术表演与理论研究;器乐艺术表演与理论研究方向(器乐门类详询)舞蹈编导与实践研究学科与研究内容:本学科研究旨在对音乐、舞蹈艺术本体进行较高层次的学术探索和理论研究;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具有较高层面的艺术思维和知性理念,具有创新性、开拓性、时代性的创作能力;从哲学层面掌握音乐、舞蹈艺术的文化学理念和创作思维方式。三、学习年限本学科学制三年。研究生应该在规定的学制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课程和学位论文,修满学分,按期毕业。经研究生本人申请、学院同意、研究生院(筹)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但学习年限最长不超过五年。研究生在完成培养方案要求的前提下,可以申请提前半年或一年毕业,但在学年限不得低于2年。硕士研究生课程学习与学位(毕业)论文的时间比例一般为1:1。四、培养方式(一)实行导师负责制,与指导小组集体培养相结合,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二)研究生应完成个人培养计划所列的课程学习任务,承担导师安排的科研工作,完成学位论文。(三)研究生在课程学习结束后进行中期考核,中期考核参照《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筛选办法》执行。(四)跨学科、专业或以同等学力录取的研究生原则上应补修本学科、专业本科的主干课程,由导师在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予以确定。(五)(根据学科特点可增加其他方面的内容)五、个人培养计划第一学期结束前,指导教师与所指导研究生根据培养方案要求,共同拟订并提交研究生个人培养计划。个人培养计划纸质文档由学院保存,电子文档上传至研究生院(筹)。六、课程设置与学分课程学习应修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理学专业为35学分),学位课程21学分类别课程名称学分学时讲授形式考核方试要求政治理论课(3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文科)118讲授考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讲授考试外语6学分基础外语英语(一)2160讲授考试英语(二)3专业外语140讲授考试专业学位课基础理论课6学分艺术符号学360讲授考试比较文化学360讲授考试专业课(五选二)6学分音乐学导论240讲授考试音乐形态分析与比较研究360讲授考试舞蹈编导理论与技法研究360讲授考试舞蹈创作与实践教育研究方法360讲授考试舞蹈创作思想与前沿热点研究360讲授考试非学位课程(不少于11学分)方向性选修课(现代传媒音乐研究与实践)现代传媒音乐研究240讲授考试音乐软件编配技法与后期制作240讲授/实践考试多媒体音乐策划与应用240讲授/实践考试方向性选修课(作曲理论)多声艺术发展史研究240讲授考试多声音乐的变异研究240讲授考试当代配器艺术240讲授考试方向性选修课(声乐艺术表演与理论研究)声乐表演艺术研究240讲授/实践考试声乐文献研读240讲授考试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240讲授考试方向性选修课(钢琴艺术表演与理论研究)钢琴表演艺术研究240讲授/实践考试钢琴音乐文化研究240讲授考试钢琴文献研读240讲授考试中国民族音乐形态学研究240讲授考试世界音乐文化分析与比较240讲授考试现代外国钢琴音乐分析240讲授考试经典音乐分析导论240讲授考试钢琴教材专题研究240讲授考试钢琴演奏与教学艺术研究240讲授考试中外歌剧作品赏析240讲授考试中外艺术歌曲作品鉴赏240讲授考试舞蹈教育与教学法研究240讲授考试舞蹈训练方式对比研究240讲授考试中国现当代舞剧发展史360讲授考试大型文艺晚会策划与编导240讲授考试舞蹈创作心理240讲授考试舞蹈艺术与传统文化240讲授考试补修课程……考查通过(3学分)必修环节学术讲座2登记满10次考查通过文献阅读(开题报告)1考查教学或社会实践考查七、课程免修研究生通过自学或其它学习途径已掌握了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并达到其基本要求,经本人申请,任课教师同意,院、校两级批准后可免修,但需参加该门课程结束时的考试或在课程开始前单独组织的免修考试,通过考试可获得学分。八、 考核方式(一)课程学习和各必修环节,均需按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成绩考核,经考核通过才能取得规定的学分。(二)考核分考试和考查两种。除必修环节和补修课程进行考查外,其他课程一律进行考试。(三)考试成绩按百分制或等级制评定,考查科目按通过、不通过两级记分制评定。(四)考试课程成绩要求60分以上(含60分)可获得学分,考查课程通过者可获得学分。学位课程各科成绩平均达到75分以上(含75分)方可申请学位。(五)考试可以采用闭卷、开卷或课程论文等方式,如采用其它方式须经学院主管领导同意并做好考核记录。(六)必修环节中,开题报告通过获得文献阅读学分;研究生参加学术讲座并填写《学术讲座登记表》,导师签名确认后获得学术讲座学分;教学实践或社会实践由导师进行考核,不计学分。必修环节不通过者不能申请论文答辩。(七)学位(毕业)论文答辩成绩按通过、不通过记录。九、 学位论文(由学术论文和艺术作品呈现两部分组成)1、学术论文:(以表演为主的方向占40%,以理论为主的方向占60%)研究生通过中期考核可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的研究生首先进行开题,撰写开题报告,内容包括文献阅读,学位论文选题、科研调查、研究方法、实验手段、理论分析、论文工作计划等。开题报告向研究生指导小组提交,经学院批准,由各培养单位存档。凡首次开题未通过者,应于一个月内重新选题并再次组织开题,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研究生的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撰写要求详见《深圳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细则》。有关学位(毕业)论文的学术规范问题由研究生本人承诺,导师负责。2、艺术作品呈现:((以表演为主的方向占60%,以理论为主的方向占40%))要求撰写并提交艺术作品呈现的设计报告,内容包括艺术呈现的方式、艺术作品的选题与设计、呈现形态与方法、表现的手段、理论分析等。艺术作品呈现的设计报告提交给研究生指导小组,呈现的艺术作品要求达到符合国家规定的研究生水准,经学院批准,由各培养单位存档。凡首次设计报告未通过者,应于一个月内重新选题并再次组织设计报告的答辩,仍未通过者应终止学习,按退学处理。(根据学科特点,可增加其他方面关于学位论文撰写的要求)十、毕业与学位申请研究生按培养方案和个人培养计划要求,修满规定学分,通过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根据《深圳大学学位条例实施办法》申请学位。(根据学科特点,各学科经充分讨论,可增加其他方面关于论文答辩、毕业、申请学位的更高要求,例如是否组织预答辩,是否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等)十一、 推荐阅读文献期刊(选读)《人民音乐》《音乐研究》《中国音乐学》《中国音乐》《中国音乐教育》《中小学音乐教育》《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南京艺术学院学报)《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中央音乐学院学报》《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天籁》(天津音乐学院学报)《星海音乐学院学报》《艺术教育》《钢琴艺术》学术著作(必读:现代传媒音乐研究与实践方向)《MIDI: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Joseph Rothstein《Computers and Musical Style》David Cope《Music Processing》Goffredo Haus《Making Music: The Guide to Writing, Performing & Recording》George Martin《Sound Recording For Musician》Borwick John《Music Education for the New Millennium》David K Lines《Computer Music Synthesis》 Denny Lin《Digital Sound Prodessing for Music and Multimedia (Music Technology)》Ross Kirk and Andy Hunt《Computer Sound Synthesis for the Electronic Musician》Eduardo Reck Miranda《Sound and Recording: An Introduction》Francis Rumsey and Tim McCormick《大众传播模式论》斯文. 温德尔、丹尼斯 麦奎尔著《电脑音乐系统与多媒体音乐制作》谷勇《21世纪现代音乐教育》谷勇《从中心到相对:电视音乐传播价值论》何小兵学术著作(必读:声乐方向)尚家骧:《欧洲声乐发展史》,华乐出版社,2003年第1版。石唯正:《声乐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年第1版。[意]P、M、马腊费奥迪:《卡鲁索的发声方法》,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第1版。范晓峰:《声乐美学导论》,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2004年第1版。李晋玮 李晋瑗:《沈湘声乐教学艺术》,华乐出版社,2003年第1版。李维渤:《西洋声乐发展史概略》,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9年第1版。刘大魏:《声乐艺术论》,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1版。雷礼:《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第1版。徐行效:《声乐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版。管谨义:《西方声乐艺术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年第1版。刘庆苏:《音乐戏剧艺术—歌剧》,敦煌文艺出版社,2000年第1版。[美]弗.兰皮尔蒂,李维渤译:《嗓音遗训》,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5年第1版。田玉斌:《谈美声歌唱艺术》,西藏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版。学术著作(必读:作曲理论方向)《音乐的分析与创作》(上,下),杨儒怀著,人民音乐出版社《曲式与作品分析》,吴祖强著,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分析与创作导论》,李贞华著,香港天马图书的限公司出版社《音乐作品分析》,(苏)勃·阿拉波夫著,中央音乐学院编译室译《和声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汇编》(论文集),和声学会学术报告会办公室编《交响音乐分析》,(英)唐·弗·托维著,陈登颐译,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句法结构分析》,谷成志著,华乐出版社《自由作曲》,(奥)海因里希·申克著,陈世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音乐分析》,(美)约翰·怀特著,张洪模译,上海文艺出版社《作曲技法》(1-3卷),(德)保罗·兴德米特著,罗忠镕译,人民音乐出版《曲式及其演进》,(英)麦克菲逊著,陈洪等译,人民音乐出版《申克音乐分析理论概要》,于苏贤著,人民音乐出版社《兴德米特和声理论的实际运用》,秦西炫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十世纪作曲技法》,(美)黎翁大林著,欧康译,(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序列音乐写作基础》,郑英烈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世纪音乐的素材与技法》 (美)库斯特卡著,宋瑾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十二音序列》,王震亚著,人民音乐出版社《二十世纪的音乐语言》,(美)马逵斯著,蔡松琦译,人民音乐出版社《和声艺术发展史》,吴世楷著,上海音乐出版社学术著作(必读:钢琴音乐文化方向)[美]科尔比著,刘小龙等译,钢琴音乐简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出版张式谷,西方钢琴音乐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年出版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年出版卞萌,中国钢琴文化之形成与发展,华乐出版社1996出版华明玲,中国风格钢琴音乐导论,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王昌逵,中国钢琴音乐文化,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出版蒋菁.管建华.钱茸,中国音乐文化大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出版梁茂春,中国当代音乐1949-1986,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3出版居其宏,新中国音乐史,湖南美术出版社2002出版汪毓和,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人民音乐出版社2002出版于语和主编,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1997出版张前、王次炤,音乐美学基础,人民音乐出版社2004年出版修海林、罗小平著,音乐美学通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出版罗小平,音乐心理学,三环出版社1989年出版施咏,中国人音乐审美心理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出版汪凤炎、郑红,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05出版樊禾心,钢琴教学论,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出版司徒璧春,钢琴教学法,西南师大出版社2007年出版迪安.艾尔德著,叶俊松译,钢琴家论演奏,人民音乐出版社,1992出版童道锦主编,中国著名作曲家钢琴作品选,上海音乐出版社2010出 版(第一辑套装版陈培勋、储望华、黄虎威、崔世光、黄安伦、杜鸣心、桑桐、郭志洪、朱践耳、倪洪进钢琴作品选十本书学术著作(必读:舞蹈编导与实践研究方向)《舞蹈编导教学》,于平选编,北京舞蹈学院(参考资料)《中国舞蹈编导教程》,孙天路,高等教育出版社《大型晚会编导艺术》吕艺生,北京舞蹈学院(参考资料)《中国双人舞编导教程》,张建民,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创编法》,卡琳娜.伐娜著,郑慧慧译,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编导概论》,李仁顺,文化艺术出版社《舞蹈写作教程》,于平,中国戏剧出版社《舞蹈创作法》,江口隆哉著,金秋译,学苑出版社《舞蹈创作艺术》,多丽丝.韩芙莉,江东译中国舞蹈出版社《舞蹈艺术概论》,隆荫培、徐尔充,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创作心理学》,胡尔岩中国戏剧出版社《中外舞蹈思想概论》,于平,人民音乐出版社《艺术学教程》——艺术思想论,祝小苹,人民音乐出版社《舞蹈教育学》吕艺生,上海音乐出版社《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于平、冯双白、刘青弋、江东,北京舞蹈学院(内部教材)《舞蹈概论》,约翰..马丁,欧建平译,台湾洪叶文化出版社《中国当代舞剧发展史》,于平,人民音乐出版社《中国现当代舞史》,冯双白,北京舞蹈学院《世界艺术史-舞蹈卷》,欧建平,东方出版社《舞蹈形态学》,于平,北京舞蹈学院《无声的言说》——舞蹈身体语言解读,刘健,民族出版社《中国区域性少数民族民俗舞蹈》,金秋,民族出版社《当代西方舞蹈美学》 杰伊.里曼 欧建平、宁玲译 光明日报出版社《中外舞蹈作品赏析》 刘青弋 上海音乐出版社《舞蹈欣赏》 金秋 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外舞剧作品分析与欣赏》 肖苏华 上海音乐出版社
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掌握该方向的前沿研究。 努力提高英语水平,能够阅读生物领域外文学术期刊。 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能够协助导师做好课题,并发表有一定质量的学术论
首先需明确一点,研究计划书非常重要。老师在考虑是否接收学生时,首先要审查的就是学生的研究计划书。写研究计划书之前首先要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自己所要从事的领域
一、毕业论文(设计)的目的1、进一步掌握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形成系统化和综合化的知识体系。2、进行科研工作的初步训练,增强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这个要根据学校下发的计划安排来写,就是列个表格,写上大概时间段和工作内容,下发的通知一般有模板。
论文题目,国内外在这一领域已进行的工作及前沿的主要问题,课题的实用价值或理论意义以及需要达到的水平。研究生论文工作计划是在毕业前后制定的相关计划书,其主要格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