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涛空间设计
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学习,耐心地学习。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科学的议论文写作素材,欢迎大家阅读!
一、道理论据:
1、应当热爱科学,因为人类没有什么力量比科学更强大,更所向无敌了。——高尔基
2、科学研究能破除迷信,因为它鼓励人们根据因果关系来思考和观察事物。——爱因斯坦
3、人类的整个发展直接取决于科学的发展,谁阻碍了科学的发展,谁就阻碍了人类的发展。——费杀特
二、事实论据:
1、一条线值1万美元。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电视出了故障,可怎么也找不到毛病在哪儿。只好请来了当时侨居美国的德国著名机电专家斯坦门茨。他仔细检查以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的某外划一道线,对公司经理说:“打开电机,把做记号的线匝减少16匝。”人们照办后,毛病果然解决了。经理问他酬金,斯坦门茨索价一万美元,不少人议论纷纷,斯坦门茨开列清单:画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值9999美元。福特公司不但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2、科学家的价值美国一位将军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足以比得上德国十个师的军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微生物的奠基人,赫胥黎对他的发现的评价是:“足以抵偿德国50亿法朗的战争赔偿,”当时普鲁士向法国索取如此巨额的战争赔偿,目的是打击法国的经济地位,使期一蹶不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一年内就付清了赔款,因为巴斯德的研究成果给法国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
三、科学的两面性
人类发展到今天,科学的作用越来越举足轻重,但科学的发明物对人类也造成巨大的危害性,如原子弹的发明,如人类环境的剧烈恶化,如地球生态的失衡等等,难以尽数。因此,有许多人开始抱怨科学,认为这些都是科学的发展造成的。我在这里就以此问题简单的给大家做一些解析。
辩证法家智慧精灵认为:人类作为智慧的生物,是具有两面性的,或者说是辨证的高等动物。而科学作为人类的意识创造物,也是具有两面性的,所以说科学是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在享受他的高超与美妙的时候,必然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不利的一面,关键是我们人类应该用自己的智慧与理智去识别与消除这些对我们人类不利的因素,而只推崇与发扬他的正面的一面。
如果我们因为科学的一些负面作用,而放弃对科学的追求,我们必然会得不偿失的`,我们不但可能退回到原始社会,而且还可能丢掉我们之所以为人的本原。那我们就会陷于茫然与无知。
战争的存在不是科学的结果,而是人类生存竞争的结果;原子弹的发明不是科学的目的,而是人类能源发展的一个附属品,只是我们人类因为利益关系将之繁衍与扩大化,最终成为我们自己的一个难以解除危险根源。
朋友,不管你反对什么,你都不应该反对科学,因为你现在正在享受它给我们人类带来的一切便利,我们人类只有真正的认识到科学的美好与完善,优秀与和谐,我们才能用我们的理智去除掉它产生的负面作用——包括人类现在正面临的环境恶化。
紫霞大官人
我最喜欢的科学家 ——西尔多·冯·卡门 1881年5月11日,冯·卡门出生于布达佩斯。他父亲是历史悠久的布达佩斯彼得·派斯马克大学著名的教育学教授。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中曾出过一个16世纪的著名数学家。冯·卡门6岁时就能对5位数的乘法略一思索就报出答案来。他的父亲却对他的运算的超常能力感到担忧,怕他将来变成一个畸形发展的人。不久,在父亲的干预下,冯·卡门便和各种数学科目断绝来往,直到十几岁才重新开始学习数学。父亲让他读地理、历史、诗歌来代替做数学习题,他始终很感激父亲。因为他一生崇尚人文主义文明,这与父亲让他在童年时代摆脱数学游戏是分不开的。 父亲对冯·卡门最大的帮助和培养是启发他对知识的好奇心。他常常向父亲问一些宗教问题。他从来就看不出科学和宗教之间有什么矛盾,这可能跟早年和父亲讨论宗教问题有关系。 1898年11月,16岁的冯·卡门进了皇家约瑟夫大学。冯·卡门在大学初期,就能够关起门来思考问题,往往沉湎于丰富多彩的科学思索中,把一切杂念都抛在脑后。当他头脑中有一个科学问题急于解决时,就会像妇女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日没夜的干下去。在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之前,决不肯从座椅上站起来。 他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是在大学里向唐纳·班基教授学的,他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在班基先生指导下完成的。这篇论文分析了发动机的一种常见故障——进、排气阀门的振动和噪音。第一篇论文发表后,他开始发现自己在科学理论方面颇有点才华。而数学竞赛奖、难题的解决、学校师长的赞誉以及家里的期望,所有这一切则使他意识到,搞科学理论和逻辑思维才是他的真正的事业。此后,他决心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个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有所贡献的人。1902年,冯·卡门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随后进奥匈帝国军队的陆军部队。一年后复员,到布达佩斯工业大学给班基当助教。 1906年,冯·卡门来到哥廷根大学深造,那里高雅的学术气氛使他着迷。起初,他跟随现代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尔教授研究材料力学,又和德国物理学家玻恩合作搞过晶体原子结构模型。在普朗特尔·希尔伯特·克莱因、龙格等科学大师的熏陶下,在哥廷根大学,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两年后,他又去了巴黎大学学习。在巴黎,有一次,他陪一位女友去观看欧洲首次2公里飞行表演,那架简陋的早期飞机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悉心研究空气动力学。1908年秋,冯·卡门又回到哥廷根大学,连续当了三年编外讲师。他在应用风洞解决流体运动问题的过程中,对风洞的兴趣与日俱增。在那激动人心的岁月里,航空的冒险活动和实验室的重大科学发现正齐头并进,他的注意力已逐渐转移到了航空科学上来。 经过一系列周密的研究和试验,冯·卡门在1911年推出了他生平最著名的论文,阐明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阻力源,叫做型面阻力。他发现当气流和物体之间附壁作用失效,并在物体后面乱成一股尾流时,就会产生型面阻力。后来,这个伟大的发现被定名为“卡门涡街”。它成了飞机、船舶和赛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冯·卡门被征入伍。大战期间,他曾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留式直升飞机。战后他又回到德国,在亚琛工学院当航空系教授。上世纪20年代,冯·卡门经常到世界各地讲学。他到过美国、苏联、日本,曾两次到中国讲学。1930年,他提出了关于“紊流理论”的论文。紊流定律在教育上影响更大。由于大学规定讲授紊流运动原理,从而使一代一代工程师愈来愈相信,任何复杂的自然现象都可以解决,而且用数学来加以阐明。用冯·卡门自己的话说:"紊流概念今天说起来并不深奥,不过对我来说,它却是宇宙间伟大和谐的一个环节。这一伟大的和谐在背后支配着宇宙的一切运动。" 1930年,纳粹在德国的阴谋迫使他离德去美。从此,他便一直在帕沙迪纳加州理工学院执教,并加入了美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之间和之后,他为美国空军建设绞尽了脑汁。美国空军直接得益于冯·卡门的远见卓识。在他的智慧和个性的推动下,美国空军已经成长为一支科研领先、按电钮式的作战部队。 1963年2月18日上午,为了表彰冯·卡门对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肯尼迪总统授予他美国第一枚科学勋章。按计划,肯尼迪总统要亲自向冯·卡门颁发勋章。当总统及其随从一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就向授勋地点拥去。双脚患关节炎的81岁高龄的冯·卡门,摇摇晃晃走到台阶前时,好像由于疼痛难忍,突然停下来。这时,肯尼迪总统迅速赶上去一把将他扶住。冯·卡门抬起头来朝这位年轻的总统看看,然后把扶他的手轻轻推开。“总统先生,”他微微一笑说,“走下坡路是不用扶的,只有向上爬的时候才需要拉一把。” 授勋之后仅仅过了两个多月,1963年5月7日,冯·卡门在亚琛病逝。送葬队伍中有中国人、日本人,也有欧洲人、犹太人;有伊斯兰教徒,也有基督教徒;有军事将领,也有知名科学家;还有他生前的挚友和助手们。 他对人类今天的生活的影响比当代任何一位科学家或工程师都大。正是他精心创造的那些环节,将人类征服天空的科学成就有机地联接成一根长链,由于他的努力,时速30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射程1200公里的导弹和星际火箭才成为当今的现实。 冯·卡门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全才,他在很多方面发挥了无可争辩的天才作用。航空学和宇航学上一些最光辉的理论、概念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也有一个定名为冯·卡门的陨石坑。除理论研究外,航空史上引人注目的那些里程碑,如齐柏林飞艇、风洞、滑翔机和火箭——可以说本世纪一切实际飞行和模拟飞行的成功都跟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晚年,他帮助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制造企业——航空喷气公司,并为该公司指引发展方向。此外,他为组建北约航空顾问团到处奔走。 冯·卡门先后作为德国亚琛工学院航空研究所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领导,带领了两代科学家和工程师闯进了科学技术的先驱领域,为航空和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作为教师,他讲课条理分明,富有想象力,教学效果极好。有人曾把他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达·芬奇相提并论,认为达·芬奇创造了许多新奇的机件,而冯·卡门则培育出大批杰出的人才。他的学生遍及五大洲,人们称之为“卡门科班”。他们中间包括今天肩负着全世界外层空间技术领导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世界各地,冯·卡门喜欢与富翁、名流和权贵们交往,但他决不是个势利小人。他会毫不迟疑地把一个花匠介绍给显赫的将军或科学家,并且一视同仁。除了一些轻松愉快的聚会外,冯·卡门还和几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有着友好的交往。他和爱因斯坦曾多次促膝长谈,其中最多的是谈到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冯·卡门说,在爱因斯坦身上,他发现了一个诚恳而善良的灵魂。他认为,爱因斯坦所具备的一切品质,正是他自己在探索自然的道路上毕生所追求的。 为了纪念冯·卡门,他的祖国匈牙利在1992年8月3日发行了一枚纪念他的邮票;1992年8月31日,美国也发行了一枚冯·卡门的纪念邮票。
24678happy
水面上的硬币 在研究物体的浮沉条件时,有个同学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把一塑料尺子竖放(或侧放)在水面时,发现尺子迅速下沉了;而当他把尺子平放在水面时,即可发现尺子漂在水面上。 竖放(或侧放)尺子在水面上时,尺子下沉,是由于尺子所受的浮力小于它自身的重力而引起的;那又为什么在平放尺子时,它却是漂浮在水面上,若按物体的浮沉条件,物体漂浮时浮力可是等于重力的呀。这两者岂不自相矛盾了吗?问题症结在哪里呢? 在高中物理教材第一册“固体和液体的性质”一章中,有一个小实验:要求学生用棉纸把缝衣针垫起放在水面上,当棉纸被水浸湿下沉后,观察现象并说明原因,很多同学认为缝衣针浮在水面是由于液体表面张力作用的原因,以为针受重力、浮力和液体表面张力三者相平衡而使针能漂在水表面上。 那么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液体表面张力吧。 什么是液体的表面张力呢? 液体表面附近的分子由平衡位置向外运动时,因为外部空气和蒸气分子对它的斥力很小。不起显著作用。它只受到内部分子的吸引力,因此使它恢复到平衡位置的作用力就没有在液体内部时大,使得表面层里的分子振动的振幅要比液体内部分子的振幅大,一些动能大的分予就可能冲出吸力范围,成为蒸气分子,结果形成表面层里的分子分布比液体内部的分子分布稀疏,分子之间的距离就比较大(r>r0)、正是由于液面分子分布较内部稀疏,分子间距r>r0,分子间引力占优势而产生了液体表面张力,由此可知,液体表面的张力实质是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合力,它指向液体内部,可见托起硬币的力不可能是液体表面张力。那么让我们再来看看浮力吧。 先让我们先做一个实验: 在一盛有水的烧杯的水面平放一张滤纸,把一枚面值一角的硬币平放在滤纸上,待滤纸被浸湿而下沉后,发现硬币仍漂在水面上。注意观察硬币周围会发现水面向下凹陷,而硬币并未浸入水中,只是漂在水表面上。由此可见,此时硬币并未受到浮力作用。那是什么力与重力相平衡而使硬币漂在水面上呢? 由上一实验现象可知,水面向下凹陷,发生了形变,从而产生了一个与形变方向相反的弹力——支持力,这就如在一个吹气的气球上放上一个物体,由于物体的重力而使气球形变(向下凹陷),而产生了竖直向上的支持力一样。是这个与重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支持力使硬币漂在水表面上。( 上面几个实验中的塑料尺子、缝衣针漂在水面上与此相同 ) 为什么侧放或竖放尺子、缝衣针以及硬币时,它们都将沉到水底呢?我们还是以硬币为例,当它侧放或竖放时,液面的受力面积很小,压强很大,压力作用效果显著;这与穿高跟鞋踩在沙地,鞋跟将陷入沙中一样,硬币陷入了水中,从而打破了水面的弹性形变,使水表面对它的支持力不复存在。此时硬币只受浮力和重力作用,而由于重力大于浮力,所以硬币很快就下沉到水底了。而平放时,对水面压强很小,就不会发生上述现象,而使硬币浮在水表面上保持平衡。在自然界中,也有许多相类似的现象。有些小昆虫可以在水面上跑来跑去或停留在水面上,不致于陷入水里,也是同样的道理。 =====科学小论文 范文1:树干为什么是圆的 在观察大自然的过程中我偶然发现,树干的形态都近似圆的——空圆锥状。树干为什么是圆锥状的?圆锥状树干有哪些好处?为了探索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更深入的观察、分析研究。 在辅导老师的帮助下,我查阅了有关资料,了解到植物的茎有支持植物体、运输水分和其他养分的作用。树木的茎主要由维管束构成。茎的支持作用主要由木质部木纤维承担,虽然木本植物的茎会逐年加粗,但是在一定时间范围内,茎的木纤维数量是一定的,也就是树木茎的横截面面积一定。接着,我们围绕树干横截面面积一定,假设树干横截面长成不同形状,设计试验,探索树干呈圆锥状的原因和优点。 经过实验,我们发现:(1)横截面积和长度一定时,三棱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最大,横向承受力最小;圆柱状物体纵向支持力不如三棱柱状物体,但横向承受力最大;(2)等质量不同形状的树干,矮个圆锥体形树干承受风力最大;(3)风是一种自然现象,影响着树木横截面的形状和树木生长的高矮。近似圆锥状的树干,重心低,加上庞大根系和大地连在一起,重心降得更低,稳度更大;(4)树干横截面呈圆形,可以减少损伤,具有更强的机械强度,能经受住风的袭击。同时,受风力的影响,树干各处的弯曲程度相似,不管风力来自哪个方向,树干承受的阻力大小相似,树干不易受到破坏。 以上的实验反映了自然规律、自然界给我们启示:(1)横截面呈三角形的柱状物体,具有最大纵向支持力,其形态可用于建筑方面,例如角钢等;(2)横截面是圆形的圆状物体,具有最大的横向承受力,类似形态的建筑材料随处可见,如电视塔、电线杆等。 在我的观察、试验和分析过程中,逐渐解释、揭示了树干呈圆锥状的奥秘,增长了知识,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实际加以应用,既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又提高了学习的兴趣,还初步学会了科学观察和分析方法。范文2:皮鞋为什么越擦越亮每到星期天,我总要完成妈妈交给我的擦鞋任务。告诉你,这可是我一星期零花钱的来源哦!拿到沾满灰尘的皮鞋后,我先把鞋面的灰尘擦掉,然后涂上鞋油,仔仔细细地擦一擦,皮鞋就会变得又亮又好看了。可这是为什么呢 我找了同样牌子同样款式的新旧两双皮鞋进行对比观察。我先用手触摸两双皮鞋的鞋面,发现新皮鞋的表面比旧皮鞋的表面光滑得多。旧皮鞋涂上鞋油,仔细擦过后,虽然亮了许多,但仍无法与新皮鞋相比。皮鞋的亮度是否与鞋面的光滑程度有关呢? 我取来一双没擦过的旧皮鞋,在放大镜下鞋面显得凹凸不平的。然后,我再在皮鞋上圈出两块表面都比较粗造的A区和B区,A区涂上鞋油并仔细擦拭,B区不涂鞋油作空白对照。我发现A区擦拭后,表面明显变光滑了许多,而且放在阳光下也比B区有光泽。为什么两者会产生这样的差别呢? 我想到在物理课上老师曾经讲过:影剧院墙壁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这样可以使声音大部分被吸收掉,让观众不受回声的干扰。同样道理,光线照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会产生反射,假如这个平面是高低不平的,光线就会向四面八方散射掉;假如这个平面是光滑的,那么我们就可以在一定的方向上看到反射光。 皮鞋的表面原来就不是绝对的光滑,如果是旧皮鞋,它的表面当然更加的不平,这样它就不能使光线在一定的方向上产生反射,所以看上去没有什么光泽。而鞋油中有一些小颗粒,擦鞋的时候这些小颗粒正好可以填入皮鞋表面的凹坑中。如果再用布擦一擦,让鞋油涂得更均匀些,就会使皮鞋的表面变得光滑、平整,反射光线的能力也加强了。 通过实验,我终于知道了皮鞋越擦越亮的秘密啦!范文3:醋对花卉有什么影响醋是生活中常用的调味品,花卉则能净化生态环境,并美化我们的生活。 你是否想到过,醋和花卉有什么关系呢?我们怀着好奇心,开展了这个课题的探究。据富有种花经验的人告诉我们,对盆栽花卉施些醋溶液,可改善盆花的生长,增加花朵,而且花艳叶茂。这一点我们在实验中很快就证实了。 浓度不同的醋溶液,对花卉有不同的影响吗?这是我们第二阶段的实验。我们选取长势相同的满天星、报春花、月亮花各四盆,分为四组,每组(三盆)各有三种花卉,分别编号、贴上标签。同时,我们取食用白醋配制成1%(pH值为2~3)、0.01%(pH值≈4)、0.0001%(pH值≈6)三种浓度不同的溶液,每天分别给三组盆花固定喷洒一种醋液,第四组盆花洒不含醋的清水。每五天观察记录花卉的生长情况。 这项实验的结果是:喷洒低浓度醋液(pH值≈6)对这几种花卉没有明显影响;喷洒中等浓度醋液(pH值≈4)的花卉明显长得比其他几组好,花苞多,开花期提前,而且花色较浓艳,花期也延长了;喷洒pH值2-3的高浓度醋液后,反而使花朵过早凋萎。 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可以告诉你:种花时适当喷洒一些醋液,可使花卉长得更好。不过要掌握好醋液的浓度,醋酸过浓则会伤害花卉。
啃鲍鱼的螺丝
蜜蜂靠什么发出嗡嗡声?权威专家都认为:是靠翅膀振动发声。我省监利县12岁的小学生聂利大胆挑战这一说法。她说:“蜜蜂有自己的发音器官,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聂利是监利县黄歇口镇中心小学六年级学生。在甘肃省兰州市8月举行的第1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上,
她撰写的论文《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 声》,荣获优秀科技项目银奖和高士其科普专项奖。
2001年秋,聂利从《小学自然学习辅导》一书中得知,蜜蜂、苍蝇、蚊子等昆虫都没有发音器官,但它们在飞行时不断高速扇动翅膀,使空气振动,会产生嗡嗡的声音。后来,聂利在《十万个为什么》一书中也看到这种说法。
去年春天,她到一个养蜂场去玩,发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翅膀没动,仍然嗡嗡叫个不停,她因此对教材、科普读物的说法产生怀疑,并开始试验和研究。她把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或者剪去蜜蜂的双翅,都能听到蜜蜂的叫声。两种方法交替进行了42次,结果表明:蜜蜂不振动翅膀也能发声。
为了探究蜜蜂的发音器官,她把蜜蜂粘在木板上,用放大镜仔细查找,观察了一个多月,终于在蜜蜂的双翅根部发现两粒比油菜籽还小的黑点,蜜蜂叫时,黑点上下鼓 动。她用大头针捅破小黑点,蜜蜂就不发声了。她又找来一些蜜蜂,不损伤双翅,只刺破小黑点,放在蚊帐里。蜜蜂飞来飞去,再也没有声音。她将这一发现写成论文,认为蜜蜂的发音器官就是这两个小黑点。
据了解,中国教育协会、小学自然教学专业委员会会刊全文发表了聂利的论文。
爱家酒店
我最崇拜的科学家:西尔多·冯·卡门
素材:
西尔多·冯·卡门(1881年5月11日——1963年5月9日),匈牙利犹太人。航空和航天领域最杰出的一位元老,漫长的科学生涯颇具传奇色彩。他精力充沛,性格开朗,既擅长辞令,又富有幽默感;他阅历极广,到过世界上很多国家,与世界上许多大科学家有密切交往。被誉为“航空航天时代的科学奇才”。 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郭永怀、钱伟长的老师。
中文名: 冯·卡门
外文名: Kārmān,Theodore von
国籍: 匈牙利
民族: 犹太人
出生地: 匈牙利
出生日期: 1881年5月11日
逝世日期: 1963年5月6日
职业: 科学工作者
毕业院校: 约瑟夫皇家工业大学
主要成就: 提出“卡门涡街”理论
建立:“湍流”概念
例文:
我最喜欢的科学家
——西尔多·冯·卡门
1881年5月11日,冯·卡门出生于布达佩斯。他父亲是历史悠久的布达佩斯彼得·派斯马克大学著名的教育学教授。他的母亲出身于书香门第,家族中曾出过一个16世纪的著名数学家。冯·卡门6岁时就能对5位数的乘法略一思索就报出答案来。他的父亲却对他的运算的超常能力感到担忧,怕他将来变成一个畸形发展的人。不久,在父亲的干预下,冯·卡门便和各种数学科目断绝来往,直到十几岁才重新开始学习数学。父亲让他读地理、历史、诗歌来代替做数学习题,他始终很感激父亲。因为他一生崇尚人文主义文明,这与父亲让他在童年时代摆脱数学游戏是分不开的。
父亲对冯·卡门最大的帮助和培养是启发他对知识的好奇心。他常常向父亲问一些宗教问题。他从来就看不出科学和宗教之间有什么矛盾,这可能跟早年和父亲讨论宗教问题有关系。
1898年11月,16岁的冯·卡门进了皇家约瑟夫大学。冯·卡门在大学初期,就能够关起门来思考问题,往往沉湎于丰富多彩的科学思索中,把一切杂念都抛在脑后。当他头脑中有一个科学问题急于解决时,就会像妇女照料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日没夜的干下去。在解决问题的思路理清之前,决不肯从座椅上站起来。
他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主要是在大学里向唐纳·班基教授学的,他的第一篇论文就是在班基先生指导下完成的。这篇论文分析了发动机的一种常见故障——进、排气阀门的振动和噪音。第一篇论文发表后,他开始发现自己在科学理论方面颇有点才华。而数学竞赛奖、难题的解决、学校师长的赞誉以及家里的期望,所有这一切则使他意识到,搞科学理论和逻辑思维才是他的真正的事业。此后,他决心做一个真正的科学家,一个在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方面有所贡献的人。1902年,冯·卡门以优异的成绩大学毕业,随后进奥匈帝国军队的陆军部队。一年后复员,到布达佩斯工业大学给班基当助教。
1906年,冯·卡门来到哥廷根大学深造,那里高雅的学术气氛使他着迷。起初,他跟随现代空气动力学之父普朗特尔教授研究材料力学,又和德国物理学家玻恩合作搞过晶体原子结构模型。在普朗特尔·希尔伯特·克莱因、龙格等科学大师的熏陶下,在哥廷根大学,他打下了雄厚的基础。两年后,他又去了巴黎大学学习。在巴黎,有一次,他陪一位女友去观看欧洲首次2公里飞行表演,那架简陋的早期飞机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于是他开始悉心研究空气动力学。1908年秋,冯·卡门又回到哥廷根大学,连续当了三年编外讲师。他在应用风洞解决流体运动问题的过程中,对风洞的兴趣与日俱增。在那激动人心的岁月里,航空的冒险活动和实验室的重大科学发现正齐头并进,他的注意力已逐渐转移到了航空科学上来。
经过一系列周密的研究和试验,冯·卡门在1911年推出了他生平最著名的论文,阐明了第三个,也是最后一个阻力源,叫做型面阻力。他发现当气流和物体之间附壁作用失效,并在物体后面乱成一股尾流时,就会产生型面阻力。后来,这个伟大的发现被定名为“卡门涡街”。它成了飞机、船舶和赛车设计的理论基础。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冯·卡门被征入伍。大战期间,他曾设计制造了世界上最早的系留式直升飞机。战后他又回到德国,在亚琛工学院当航空系教授。上世纪20年代,冯·卡门经常到世界各地讲学。他到过美国、苏联、日本,曾两次到中国讲学。1930年,他提出了关于“紊流理论”的论文。紊流定律在教育上影响更大。由于大学规定讲授紊流运动原理,从而使一代一代工程师愈来愈相信,任何复杂的自然现象都可以解决,而且用数学来加以阐明。用冯·卡门自己的话说:"紊流概念今天说起来并不深奥,不过对我来说,它却是宇宙间伟大和谐的一个环节。这一伟大的和谐在背后支配着宇宙的一切运动。"
1930年,纳粹在德国的阴谋迫使他离德去美。从此,他便一直在帕沙迪纳加州理工学院执教,并加入了美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之间和之后,他为美国空军建设绞尽了脑汁。美国空军直接得益于冯·卡门的远见卓识。在他的智慧和个性的推动下,美国空军已经成长为一支科研领先、按电钮式的作战部队。
1963年2月18日上午,为了表彰冯·卡门对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无与伦比的杰出贡献,肯尼迪总统授予他美国第一枚科学勋章。按计划,肯尼迪总统要亲自向冯·卡门颁发勋章。当总统及其随从一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友人就向授勋地点拥去。双脚患关节炎的81岁高龄的冯·卡门,摇摇晃晃走到台阶前时,好像由于疼痛难忍,突然停下来。这时,肯尼迪总统迅速赶上去一把将他扶住。冯·卡门抬起头来朝这位年轻的总统看看,然后把扶他的手轻轻推开。“总统先生,”他微微一笑说,“走下坡路是不用扶的,只有向上爬的时候才需要拉一把。”
授勋之后仅仅过了两个多月,1963年5月7日,冯·卡门在亚琛病逝。送葬队伍中有中国人、日本人,也有欧洲人、犹太人;有伊斯兰教徒,也有基督教徒;有军事将领,也有知名科学家;还有他生前的挚友和助手们。
他对人类今天的生活的影响比当代任何一位科学家或工程师都大。正是他精心创造的那些环节,将人类征服天空的科学成就有机地联接成一根长链,由于他的努力,时速3000公里的喷气式飞机、射程1200公里的导弹和星际火箭才成为当今的现实。
冯·卡门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科学全才,他在很多方面发挥了无可争辩的天才作用。航空学和宇航学上一些最光辉的理论、概念以他的名字来命名,月球上也有一个定名为冯·卡门的陨石坑。除理论研究外,航空史上引人注目的那些里程碑,如齐柏林飞艇、风洞、滑翔机和火箭——可以说本世纪一切实际飞行和模拟飞行的成功都跟他有着密切的关系。晚年,他帮助创办了世界上最大的火箭制造企业——航空喷气公司,并为该公司指引发展方向。此外,他为组建北约航空顾问团到处奔走。
冯·卡门先后作为德国亚琛工学院航空研究所和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古根海姆航空实验室的领导,带领了两代科学家和工程师闯进了科学技术的先驱领域,为航空和航天工程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作为教师,他讲课条理分明,富有想象力,教学效果极好。有人曾把他和文艺复兴时期的科学家达·芬奇相提并论,认为达·芬奇创造了许多新奇的机件,而冯·卡门则培育出大批杰出的人才。他的学生遍及五大洲,人们称之为“卡门科班”。他们中间包括今天肩负着全世界外层空间技术领导工作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在世界各地,冯·卡门喜欢与富翁、名流和权贵们交往,但他决不是个势利小人。他会毫不迟疑地把一个花匠介绍给显赫的将军或科学家,并且一视同仁。除了一些轻松愉快的聚会外,冯·卡门还和几位举世闻名的大科学家有着友好的交往。他和爱因斯坦曾多次促膝长谈,其中最多的是谈到科学对人类的意义。冯·卡门说,在爱因斯坦身上,他发现了一个诚恳而善良的灵魂。他认为,爱因斯坦所具备的一切品质,正是他自己在探索自然的道路上毕生所追求的。
为了纪念冯·卡门,他的祖国匈牙利在1992年8月3日发行了一枚纪念他的邮票;1992年8月31日,美国也发行了一枚冯·卡门的纪念邮票。
如果觉得回答好,请采纳最佳答案喔,如果还没解决可以私信我来回答。
祝您有个愉快的一天,℡zrqwex﹎ 竭诚为您服务!谢谢 !
素材参考:
花开的声音小朋友们你们肯定听到过大自然中“叽叽喳喳”的鸟叫声,“沙沙沙沙”的风声,“嘀嘀嗒嗒”的雨声……可是你们听到过花开的声音吗?我就听到过,如果不相信,就听
普外科护士简洁总结汇报1 为了体现医院就是家的感觉,我在科室中确立了“坚持了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的满意为核心、以病人的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宗旨。 从我做起,身体力
我的成长之路还是比较好写的。可以说你从最开始学习的一项技能,到你把它学到的非常熟练。
普通人的不平凡一个普通人,默默无闻。即使并不起眼,但她并不平凡的心,那就是,不平凡了吧。午后,我坐在楼下的椅子上,想着。我面前的,是住在楼下和善可亲的老奶奶,虽
要建设,就必须有知识,必须掌握科学。而要有知识,就必须学习,顽强地学习,耐心地学习。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科学的议论文写作素材,欢迎大家阅读! 一、道理论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