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2

  • 浏览数

    231

你跑这么慢
首页 > 期刊论文 > 子宫内膜癌干细胞研究进展论文

2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帅帅老牛

已采纳

台湾三大妇科癌症为子宫颈癌、卵巢癌、子宫内膜癌,其中子宫颈癌已有疫苗可预防、子宫抹片的检测也相当广泛,而卵巢癌也有基因检测,可以切除提早预防,然而现今子宫内膜癌却无完好的筛检方法。由台北医学大学研发成果衍生的新创公司于今年(2018)五月成立,专注于表观遗传学,不断在DNA甲基化领域中探索,历经多年研究,找出子宫内膜癌的关键基因(BHLHE22、CDO1、CELF4)。

子宫内膜癌为三大妇科癌症 却无完善筛检

日常生活中常听见的子宫癌化大多是子宫颈癌,在先前的统计资料上,子宫颈癌的罹患人数大约是子宫内膜癌的40倍,但现今子宫内膜癌罹患人数已经超过子宫颈癌,因为有 *** 大力宣传子宫颈癌的抹片检查,以及研发子宫颈癌疫苗的出现,从而忽略了子宫内膜癌的可能性。其实子宫内膜癌容易发现,早期治疗可以手术切除痊愈,但多数人着重在子宫颈癌的发生,因此等到发现是子宫内膜癌时可能中后期,而酷氏基因也因此着重在子宫内膜癌的基因研究,期望可以让子宫内膜癌被重视。

新体外诊断试剂的出现 能让子宫内膜癌多被重视

子宫内膜癌近年罹患人数逐渐上升,林淑娟博士说:停经后或有家病史妇女出现子宫异常出血的症状,医师常以超音波观察子宫内膜厚度,结果大多评估为巧克力囊肿,而忽略了癌症的可能,为了提倡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口号,北医研究团队开发第一项子宫内膜癌体外诊断试剂,希望向子宫颈抹片检查一样普及,为女性癌症出一份心力。

研究团队指出,子宫内膜癌是先天基因受后天影响,如肥胖、压力、贺尔蒙、环境污染等,在DNA上出现甲基化,导致基因沉默而不表现出正常的功能,进而引起癌细胞生长。他们分析350个子宫内膜癌病患检体,筛检出多个基因并证明该基因甲基化的程度,最近也确定子宫内膜癌是受BHLHE22、CDO1、CELF4这三个基因所控制。从抹片检查中可得知此三个基因中任两个基因的检测结果为高度甲基化,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的236倍,此项检测也有高达95%准确度。

商品已完成试验 可望两年后推出

新体外诊断试剂透过子宫颈抹片上的检体来进行基因检测,现已经完成试验阶段,林淑娟博士表示:希望能尽早完成研发技术商品化,提供稳定的产品,做为将来子宫内膜癌诊断及追踪的辅助参考指标,正在积极争取IVD许可证,预计商品可于2年后上市,她们也预计接下来会以卵巢癌的研究为方向,期望造福女性。

150 评论

小阿殷-

期刊:Cell;影响因子:   发表单位:德克萨斯州休斯敦贝勒医学院等         子宫内膜癌是源自子宫内膜的恶性肿瘤。2020年2月13日在《Cell》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有关子宫内膜癌的大规模多组学研究报道,描述了95例子宫内膜癌的特征,包括83个子宫内膜样肿瘤和12个浆液性肿瘤,以及49个正常组织。研究人员对每个肿瘤和正常样品进行了全外显子组、全基因组、全转录组和miRNA测序、以及DNA甲基化分析,并量化了样品中蛋白质和翻译后修饰(PTM)位点的相对水平。         肿瘤分为四个基因组亚型:POLE,一种罕见的超突变亚型,具有子宫内膜样组织学和良好的预后;微卫星不稳定性(MSI),一种超突变的子宫内膜样亚型;低拷贝数(CNV),由其余大多数子宫内膜异位病例组成;高CNV,包括所有浆液性和最具侵袭性的子宫内膜样肿瘤。该队列包括7个POLE、25个 MSI、43个低CNV和20个高CNV肿瘤,蛋白质和PTM水平在基因组亚型之间有所不同。         研究小组报告说,所有的体细胞突变中约有61%发现于7个POLE肿瘤中,而MSI肿瘤携带了该队列中所有InDel的88%。此外,他们还确定了INPPL1、KMT2B和JAK1作为MSI亚型的推定显著突变基因(SMG)。在另一项分析中,研究小组检查了TP53突变,在该队列的23个肿瘤中发现了它们,包括所有浆液性癌。没有将所有TP53突变的肿瘤分组在一起并寻找单一的分子表型,而是通过突变类型和位置将它们分开,并鉴定了一些蛋白质组学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学特征。         研究小组还比较了癌症亚型之间的蛋白质组学和转录组学变化。他们根据DNA损伤反应(DDR)标记磷蛋白为每个样品产生了分数,发现DDR高样品富含浆液性肿瘤,因此富含CNV高亚型;而子宫内膜样肿瘤来自高CNV、POLE和MSI基因组亚组。这表明活性DNA损伤信号转导很大程度上不依赖于基因组亚型。         作者强调,将蛋白质、磷酸化和乙酰化的全面定量测量与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测量相结合,不仅为与癌变相关的基本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颖的见解,而且还为子宫内膜癌的潜在治疗方法提供了有趣的线索。         对95个子宫内膜癌进行了全面的蛋白质组学表征,包括83个子宫内膜样癌和12个浆液性肿瘤。这项分析揭示了扰动对p53和Wnt /β-catenin途径的可能新结果,确定了circRNA在上皮-间质转化中的潜在作用,并提供了有关临床和基因组肿瘤亚组的蛋白质组学标志物的新信息,包括与已知的关系可药物化途径。广泛的全基因组乙酰化调查对连接Wnt信号传导和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机制产生了深刻见解。研究还表征了肿瘤免疫状况的各个方面,包括免疫原性改变、新抗原、常见的癌症/睾丸抗原和免疫微环境,所有这些都可以为免疫治疗决策提供依据。 蛋白质基因组学为子宫内膜癌的致癌信号传导提供了新的见解; 全乙酰化组和磷蛋白组的调查发现了新的调控机制; QKI、circRNA和miRNA形成一个潜在的反馈环,促进EMT; 抗原呈递缺陷可使MSI肿瘤对检查站封锁产生抵抗。         95个子宫内膜癌肿瘤(83个子宫内膜样和12个浆液性)中,包括7个POLE、25个MSI、43个低CNV和20个高CNV肿瘤。基因组亚型之间的蛋白质和PTM水平有所不同,低CNV亚型的细胞周期蛋白相对磷酸化相对较低,且磷酸化与细胞转运和代谢蛋白的增加有关。高CNV高亚型在参与ATM信号转导的蛋白质上具有增强的磷酸化作用。POLE,MSI和高CNV亚型通常会抑制错配修复。浆液样品具有最高上调的核糖体生物发生,这与癌症的预后不良有关。         大约所有体细胞突变中的61%出现在7个POLE肿瘤中。MSI肿瘤携带了队列中所有InDel的88%,并且微卫星InDel分析发现该亚型中的显著突变基因(SMG)的突变率更高。所有JAK1移码突变都在MSI样品中,并且来源于微卫星插入缺失,其与高肿瘤等级相关并促进MSI样品中的免疫逃逸。         第一部分首先通过多组学全局关联的方式,概况所有样本特征。在下文中,则更侧重在2-3个组学的局部关联,并在特定的分子或通路水平上阐释某些细节特征。以显著突变基因(SMG)入手,讨论对蛋白质组(关注突变与蛋白表达量的联系)和磷酸化蛋白质组(关注突变与蛋白活性的联系)的影响。在具有TP53突变的肿瘤中观察到p53自身水平以及p53途径中的其它蛋白质(例如CDK1和CHEK1)的水平增加。顺式磷酸化的ARID1A、MAP3K4、KMT2D和INPPL1的水平降低,但磷酸化的β-catenin和p53的水平升高。截断突变导致ARID1A,INPPL1,JAK1,PTEN和RBM27蛋白水平降低。突变对队列中蛋白质水平的影响往往与磷蛋白水平相关,结合RNA水平的无差异性表明了强有力的翻译和蛋白质稳定性相关的调节。    患者来源的癌症组织乙酰酶组的表征受到限制,观察到乙酰化蛋白质在参与剪接、转运RNA、蛋白质合成和降解以及代谢途径的子宫内膜癌肿瘤的富集。组蛋白乙酰化模式存在很大程度的异质性,但与离散的基因组亚型或临床特征无强关联。BRD3蛋白水平与几个H2B N端乙酰化位点之间存在正相关,表明BRD3可能与H2B N端乙酰基残基结合防止其脱乙酰。IRT1和SIRT3与H3乙酰化之间的负相关性表明这些组蛋白脱乙酰基酶可以调节H3K27和K36乙酰化水平。     评估突变如何影响组蛋白乙酰化,强调了乙酰化驱动机制在Wnt信号传导中的重要性,CTNNB1热点突变体中BRD3和SIRT1蛋白水平的增加,具有高H2B乙酰化水平的样品中的几个Wnt途径基因中的基因表达上调。     FOXA2-K274在脱乙酰基时会降低FOXA2的稳定性,低CNV亚型中增加的FOXA2乙酰化可能表明该蛋白的稳定性和活性得到改善,这可能会促进低CNV的子宫内膜癌肿瘤的增殖。     该部分是乙酰化和基因组变异的局部关联分析,结果突出了子宫内膜癌中乙酰基的异质性以及显著突变基因(SMG)对组蛋白乙酰化水平的潜在影响,可能通过与Wnt信号通路、BRD蛋白和甲基化蛋白相互作用对肿瘤生物学产生总体影响。还确定肿瘤特异性上调翻译延伸因子和甲基转移酶蛋白中乙酰化水平的上调,以及在更具侵略性的CNV高亚型中FOXA2的潜在作用。    DNA甲基化分析显示MSI肿瘤中全基因组CpG岛甲基化升高,并导致DNA修复途径的抑制。转录组学和蛋白质组学数据对体细胞拷贝数变化(SCNA)的综合分析显示,高CNV的肿瘤中反式作用最强的SCNA 集中在1q、3q、4q和20q染色体上。1q扩增与p53途径抑制相关,与3q扩增呈正相关的蛋白质包括DNA复制和细胞周期蛋白质,受4q损失影响最大的途径包括细胞骨架和纤毛组装。联合DNA甲基化修饰,阐述DNA修复途径的表观沉默;拷贝数变异和表达谱分析的结合,阐述缺失或扩增与表达失调。    还基于ceRNA机制讨论了小部分的circRNA。circRNA调节剂QKI的蛋白质水平在EMT期间被上调,并且可以通过调控数百个选择性剪接靶标来促进EMT。由于circRNA可以充当miRNA海绵来调节miRNA活性,作者预测了circRNA中与QKI水平相关的miRNA结合位点,并发现这些miRNA的活性可能被QKI阻止,提示了促进DNA修复中EMT的机制。    大规模组学数据集的最终目的是寻找明确区分疾病亚型的关键分子。确定分子亚型标志物至关重要,以期促进早期诊断和确定可能的治疗靶点。作者联合基因组变异、转录、蛋白以及表观修饰水平寻找标记,考虑到药物靶向主要是蛋白互作结合,因此将蛋白磷酸化修饰作为重点。由于具有高CNV肿瘤的患者无论组织学如何,其预后都特别差,因此着重于寻找过度激活的蛋白质来开发新的化学疗法药物。基于磷酸蛋白质组学数据推断的激酶活性,在高CNV的子宫内膜样肿瘤中被激活的几种激酶可被多种FDA批准的药物作为靶向。        将蛋白质、磷酸化和乙酰化的全面定量测量与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测量相结合,不仅为与致癌相关的基本生物学过程提供了新颖的见解,而且为子宫内膜癌的新治疗方法提供了引人入胜的线索。这项研究在基因组,转录组和蛋白质组学水平上全面介绍了子宫内膜癌的分子系统。证实了先前在基因组和转录组学水平上描述的预测事件的蛋白水平表达,并证明了不同的子宫内膜癌亚型可以通过其蛋白质水平和随后的翻译后修饰模式可靠地加以区分。尽管本文提供的结果主要是观察性的,但它们为临床相关性的多个假设提供了基础,科学界可以进一步探索这些假说。

352 评论

相关问答

  • 成体干细胞研究进展论文

    三 干细胞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 干细胞是目前细胞工程研究最活跃的领域,随着基础研究、应用研究的进一步深化,这项技术将会在相当大程度上引发医学领域的重大变革,它已

    xiaoyimoon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8
  • 细胞膜研究新进展论文

    从痛苦难忍的烙铁止血法,到可以精准操作的手术机器人....两百年来,作为医学之花的外科学创造出了一个个生命的奇迹。注:本视频根据2019新人教版教材制作。更多知

    小小乖肉球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胚胎干细胞研究进展论文

    胚胎干细胞研究在美国一直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领域,支持者认为这项研究有助于根治很多疑难杂症,是一种挽救生命的慈善行为,是科学进步的表现。而反对者则认为,进行胚胎干细

    beckywei12266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鹿茸细胞生长因子研究进展论文

    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中附件2详细规定了可用于保健品的原料,其中有马鹿茸,具体详见附件。 新西兰鹿茸(红鹿)系

    橙橙小狐狸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细胞膜的研究与发展论文

    【材料用具】猪血,蒸馏水,滴管,吸水纸,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实验原理1.哺乳动物的红细胞只有细胞膜一种膜结构吸水。 2.红细胞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实验过程1

    一知蓝色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