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ukylukycat
一、研究背景 1950年,法国人马塞尔·比克发明了第一支一次性圆珠笔。从那时起,一次性用品就开始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一次性用品使用方便、价格便宜。于是,人们不断发明出各种各样的一次性用品:餐厅里用的一次性筷子、一次性饭盒,宾馆里用的一次性拖鞋、一次性纸杯......可是,人们渐渐地发现了不少问题:一次性用品的大量使用会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有些一次性用品对环境会造成污染,垃圾越来越多......使用一次性用品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为什么人们喜欢用一次性用品?怎样使用一次性用品不会对环境有太大的污染?带着这些问题,我要来关注一次性用品! 二、谁在使用一次性用品 快餐店:一次性木筷、一次性塑料盒、 医院: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手套、一次性皮条 办公室、家庭:一次性纸杯、一次性水笔、一次性纸巾 商店、菜场:一次性塑料袋 饭店宾馆:一次性桌布、一次性牙具、一次性拖鞋、一次性洗涤用品 三、一次性用品的利与弊 (一)利:方便――适合当前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经济――制造成本较低,价格便宜;卫生――使用前无需清洗,相对比较卫生; (二)弊:消耗资源-—例如一次性筷子、一次性纸杯等;污染环境-——例如一次性注射器、一次性手套、一次性皮条、一次性塑料盒。 举例: 一次性塑料餐具:是用聚苯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塑料制品,具有毒性较低、熔点较高、可塑性强、生产简便等特点,成为制造价格便宜、随用随弃的一次性餐盒的极佳材料。然而,一次性塑料餐具在带给我们方便的同时,还会产生多种副作用构成对人体的直接污染和对环境的二次污染:一次性发泡餐具在生产过程中要消耗大量属臭氧层消耗物质的发泡剂,从而危及地球的保护伞———臭氧层;由于我国政府已开始限制一次性发泡餐具的生产,所以市面上多有非法厂家所生产的餐盒。如此一来,产品质量尤其是卫生也成了问题;有毒有害物质(如发泡剂),在较高温度下会溶出并被食物吸收,从而对人体造成微量污染,长久沉积损害健康。如果有害物质超标,其危害更大;聚苯乙烯制造的餐盒降解周期极长,在普通环境下可达200年左右。也就是说,在很漫长的一段岁月里,它将“我行我素”,保持自己的高分子形态不变。因此它不仅破坏了环境,而且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较大的危害。 一次性木筷:我国森林覆盖率仅为16.55%,却是出口一次性木筷的大国。我国北方的一次性筷子产业每年要向日本和韩国出口木筷150亿双,耗材130万立方米,相当于减少森林蓄积量200万立方米。筷子在加工过程中均采用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熏蒸的时间越长,筷子越白,闻起来也越酸。制造者在以二氧化硫熏蒸的方式漂白后,通常忽略水煮步骤。残留的二氧化硫和其它物质结合便会成为亚硫酸盐,而亚硫酸盐在医学界被认为可能导致哮喘。同时一次性筷子运输、批发工序繁杂,整个过程多次由不同人经手,而且在运输储藏中为了防潮、防虫等,撒上不同的药品。一次性筷子不仅感官和理化指标达不到,即使最基本的细菌含量等卫生指标也很难达到,存在很大的卫生隐患,是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和传播的媒介。 四、一次性用品的再利用 一次性用品是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极大的方便和卫生安全。但在资源储量较为贫乏且人口众多的我国,对可否能“持续发展”的影响是大的。因此减少一次性餐具的使用量,本身就是一个利于环境保护的行为。除此以外,还应树立用后的废弃物不要随意丢弃;有回收利用系统的应协助做好回收利用工作的崇高的社会风尚。 事实上,许多一次性用品回收后可以生产出新的产品。比如,塑料制品回收,重新再加工成塑料袋、塑料盆等。现在最新工艺可作成装饰布。这不仅能节约资源,还能减少对能源的消耗。一次性用品废弃后,可以用自己的手制作一些精美的工艺品,比如,回收3双一次性筷子可以制造1张明信片,回收10个废餐盒可以造出1个漂亮的笔筒,回收20根吸管可以制作成各种形状的相框。 五、我的倡议 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是我们每个人不容辞的责任。如果我们平时自觉不用或少用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快餐盒、一次性塑料袋,外出购物尽量用布袋;外出旅游时,自备水壶装水喝,少用纸杯、纸盘、塑料保鲜膜等,减少塑料饮料瓶等产生的垃圾;将用过的信封,或贴上新标签在内部传递时重复使用,或翻面后再用;用毛巾代替纸巾;少使用木杆铅笔,选择自动铅笔,尽量用钢笔,少用一次性圆珠笔……全国1亿3千万少先队员会节约多少自然资源,减少多少垃圾啊!同学们,让我们人人行动起来,加入到环保的队伍里,积极参加环保地球村活动,主动清除白色垃圾,打起小队旗,开展丰富多彩的环保活动,为我们拥有一个空气清新、水体清洁、树木葱郁、花草遍地的大自然,拥有一个自然和谐的生存空间,从拒绝使用一次性物品开始,做一个新世纪的环保小主人。 参考资料:
80年代之后
PVC食品保鲜膜可能致癌,只是食品包装不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据调查,早已被质量检测部门列入“黑名单”的不合格一次性餐具,仍然在北京市场上“大行其道”……是监督部门没有把好关,还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而作为不合格一次性餐具的受害者,消费者对此又有什么反应呢? 有毒餐具泛滥市场筷子、餐盒等一次性餐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街边小吃店、大排档、快餐店等一些档次不是很高的就餐场所,用的餐具大多是一次性的。而各个写字楼以及大多数办公场所的垃圾桶里,每天也都会"收到"大量这样的垃圾。 按规定,生产餐盒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含量在80%左右;工业碳酸钙作为填充料,含量不能超过20%。聚丙烯的可塑性强,生产出来的餐盒使用强度很好,不易变形。但工业碳酸钙是一种石头粉末,可塑性比较差,超量使用时粉末很难黏合在一起,因此,生产出来的餐盒容易出现软化、渗漏等质量问题。 手感较软,轻轻一撕就破,有异味,是这些不合格一次性餐盒的共同特点。手感较软,使餐盒用起来很不方便,甚至会造成进餐时食物或汤之类的东西外溢;而有异味,则是制作餐盒的材料中含有毒物质的明显标志。但就是这样的不合格餐具,为什么如此大量地流通于市场呢?为什么有那么多餐饮公司使用,有那么多消费者不予以拒绝呢? “这种一次性餐盒,每天都能卖七八箱。”记者近日在北京的东郊市场、来广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现,这种劣质餐盒在多个摊位都有出售。一位摊主表示,因为价钱低,这种餐盒销路非常好。记者注意到,一次性餐盒最常见的有4种,价钱最高的为每个元,最低的只有元。一位摊主向记者介绍,卖得最快的是价格在每只元的,一般每天都能卖出七八箱。每箱的一次性餐盒大致在800个左右,分别销往市区的各个餐馆。而且很多批发餐盒的摊主都表示,价钱低是这种劣质餐盒畅销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批发市场是北京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集散地。来自北京周边的一次性餐盒生产企业在这个市场都设有批发点。记者转了一圈后发现,每个出售一次性餐盒的门市前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一次性餐盒的样品,有可降解型的、有环保型的,价格也从9分钱到4毛钱不等。这些环保产品真的有可降解功能吗?一位厂方的销售人员告诉了记者真正答案。原来这里销售的所谓可降解餐盒大部分是假冒品,是用一些塑料废品和化工原料制作的。当记者询问是哪些原料制作的时,该销售人员先是闷声不答,最后才从嘴角蹦出两个字:石蜡。销售人员说,只有这样成本才会降低,如果用真正的可降解材料制作餐盒,每个餐盒的成本要将近2角钱,太贵了,很难卖出去。他们做这种石蜡餐盒已经好多年,以前在大钟寺批发市场里卖,现在在新发地卖,从来也没有人检查过。 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他们这有更加便宜的餐盒,问记者要不要。当记者跟她走进库房后发现,所谓更加便宜的餐盒原来是早已被淘汰的塑料发泡一次性餐盒。而该种餐盒早在2001年被国家严格禁止生产和销售。 据了解,不合格的一次性餐盒主要是含大量工业碳酸钙、石蜡等有毒物质,有些还使用废旧塑料。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昭介绍,长期使用含有大量工业碳酸钙的不合格一次性餐盒,会对人体的代谢系统有影响,首先是很容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另外,工业碳酸钙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因为它含有铅,铅对人体的消化道、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儿童,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神经系统处于形成过程中,食用大量的铅以后,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会造成影响,会有诸如多动症等情况出现。 检测结果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每年使用的餐盒超过120亿个,平均每人就会用掉近10个。它的消费场所比较集中,除了写字楼,旅游景区、商场、游乐场所和车站等也是消费量比较大的地方。而11月6日,央视曝光天津生产的一次性餐盒所用的"废料"竟超标160多倍,大量的工业碳酸钙、废旧塑料和工业石蜡就这样被消费者吃进口中。 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月9日所发的2005年第12号文《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袋/膜产品情况汇报》透露,2002年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52%;2003年在河北省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3%;2004年北京市工商局联合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场进行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0%。 报告指出,一次性餐饮具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主要是,第一,卫生性能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在生产原料中添加了大量碳酸钙、工业石蜡、回收废料,导致产品的蒸发残渣(正己烷、乙酸)严重超标;第二,使用性能差,负重不合格,容积偏差大,有渗漏现象;第三,降解性能不合格,有的企业将填充碳酸钙的产品作为降解产品,而这样的产品不能真正降解。 据了解,一次性餐具有两种,一种是大部分采用木质纤维材质,属于环保产品,可降解;另一种则是由化学原料制成,可能含有毒填充物,不可降解。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工业石蜡以及废塑料等违禁材料,将导致饭盒中所添加的矿物质和添加剂等与食品中所含的水、醋、油等相互溶解,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局部疼痛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多种疾病,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严重的会导致胆结石、重金属中毒,甚至细胞癌变。
joanna0727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做什么事都讲究效率!吃快餐已经成为人们最普通的生活方式,既省钱又快速,很方便又很实惠,可是在方便实惠的背后却隐藏着危机。那就是白色污染——快餐盒诞生了。人们发现了快餐盒很方便也很实惠,却没有想到要怎么去处理这些生活垃圾,等到它产生很大的危害的时候才想到要去处理它。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将会被越来越多的废旧塑料所占领——一次性饭盒的改进刻不容缓。一次性饭盒主要由 聚苯乙烯,乙烯等高分子化合物组成,它具有难分解,有毒,被埋在土壤里一百年不会降解等特点。由于难以降解�因此也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它是白色污染,在燃烧时会放出大量有毒的气体,并且两百年不腐烂,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同时,由于一些发泡餐具的原料中有害物质浓度超标,加工过程中工艺控制不好、使用过程中温度过高,都会导致餐具"带毒"。国外的研究结果表明,聚苯乙烯高分子在合成过程中如果不完全聚合,会合成苯乙烯单体、二聚体、三聚体溶出,用它来包装食品,对健康的危害也很大。特别是用它装较热的食品时,它内部的有害物质就会被吸出来,凝结在食物上,人吃了这样的食品,不仅肝脏、肾脏受损,而且机能还会发生变异。发泡塑料已被科学证明是危害健康最严重的杀手之一。现在一次性饭盒随处可见,如果一个在校的学生每天要用两个饭盒,假如一个学校有1000个学生,那一天就得产生 2000个饭盒,想想整个国家,一年将产生多少个饭盒,数字是惊人的,目前,上海的垃圾日产量平均为每天1.1万吨,其中废旧塑料占了约7%,每年排入环境的废塑料总量包括一次性快餐盒、塑料袋,饮料瓶和塑料薄膜等达29万吨。最为惹眼的便是一次性饭盒,每天的产生量达184万只,全年6.7亿只,重量超过3300吨。人们经常可以看见河面上、绿化带中、铁路两旁以及中小道路上,一只只白色的发泡塑料饭盒被随意乱扔,“白色污染”的名称便由此而来。这些一次性的发泡塑料餐具在65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中将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毒素和致癌物二恶英,“二恶英”是一种有毒的含氯化合物,它是世界已知有毒化合物中毒性最强的,致癌性极强,能够引起严重的皮肤病和伤及胎儿,还有可能男性雌化;一吨一次性发泡塑料垃圾的直接、间接处理费用是其原产值的10倍以上。因此,这些“白色污染”不仅给国家和人民增加了无端的经济压力,还给子孙后代留下了一大堆难题。而且泡沫饭盒在生产中运用氟里昂作为发泡剂,制作主要原料是聚苯乙烯。大家都知道,氟里昂是消耗臭氧层物质,它会使大气产生臭氧层空洞。而聚苯乙烯是一种致癌的物质,它会造成生殖机能失常。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泡沫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去年青海湖畔有20户牧民共有近千只羊因此致死,经济损失约 30多万元。羊喜欢吃垃圾堆中夹裹着的油性残留物,却常常连泡沫一起吃下去了,由于吃下的泡沫长时间滞留胃中难以消化,这些羊的胃被挤满了,再也不能吃东西,最后只能被活活饿死。这样的事在动物园、牧区、农村、海洋中屡见不鲜。如此一个十恶不赦的泡沫饭盒,不仅在生产和使用中带给我们危害,在处理中也将带来更多新的问题。现时,处理泡沫饭盒一般采用焚烧、埋掉、扔掉的方法。如果用埋掉的方式,泡沫饭盒在环境中200年左右才能分解,还会妨碍植物根系生长,还可能污染地下水。扔掉,则提供了蚊子、苍蝇和细菌生存繁殖的温床。还有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就是使用可降解饭盒,但其成分解不彻底,还存在一些缺陷。要让饭盒的危害远离我们,必须从每个人做起,我们在学校要避免使用一次性饭盒,最好是自己带饭盒去打饭,每个人都少用一个,每天将会减少很多的垃圾,希望能够尽快研究一种成本较低的环保型饭盒,国家政府要加大整治的力度,投入一些资金让成本降低一些,让环保饭盒得到普及。保护我们的环境也关注我们的健康,让我们能够生活在一个舒适的环境里。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也无论是家庭、国家,还是世界,环境永远是我们的朋友,善待朋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保护我我们的环境也迎接奥运的到来。
sunshine哒哒哒
PVC食品保鲜膜可能致癌,只是食品包装不安全问题的冰山一角。据调查,早已被质量检测部门列入“黑名单”的不合格一次性餐具,仍然在北京市场上“大行其道”……是监督部门没有把好关,还是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责没有履行到位?而作为不合格一次性餐具的受害者,消费者对此又有什么反应呢?有毒餐具泛滥市场筷子、餐盒等一次性餐具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街边小吃店、大排档、快餐店等一些档次不是很高的就餐场所,用的餐具大多是一次性的。而各个写字楼以及大多数办公场所的垃圾桶里,每天也都会"收到"大量这样的垃圾。 按规定,生产餐盒的主要原料是聚丙烯,含量在80%左右;工业碳酸钙作为填充料,含量不能超过20%。聚丙烯的可塑性强,生产出来的餐盒使用强度很好,不易变形。但工业碳酸钙是一种石头粉末,可塑性比较差,超量使用时粉末很难黏合在一起,因此,生产出来的餐盒容易出现软化、渗漏等质量问题。 手感较软,轻轻一撕就破,有异味,是这些不合格一次性餐盒的共同特点。手感较软,使餐盒用起来很不方便,甚至会造成进餐时食物或汤之类的东西外溢;而有异味,则是制作餐盒的材料中含有毒物质的明显标志。但就是这样的不合格餐具,为什么如此大量地流通于市场呢?为什么有那么多餐饮公司使用,有那么多消费者不予以拒绝呢? “这种一次性餐盒,每天都能卖七八箱。”记者近日在北京的东郊市场、来广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现,这种劣质餐盒在多个摊位都有出售。一位摊主表示,因为价钱低,这种餐盒销路非常好。记者注意到,一次性餐盒最常见的有4种,价钱最高的为每个元,最低的只有元。一位摊主向记者介绍,卖得最快的是价格在每只元的,一般每天都能卖出七八箱。每箱的一次性餐盒大致在800个左右,分别销往市区的各个餐馆。而且很多批发餐盒的摊主都表示,价钱低是这种劣质餐盒畅销的重要原因。 北京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新发地批发市场是北京一次性塑料制品的集散地。来自北京周边的一次性餐盒生产企业在这个市场都设有批发点。记者转了一圈后发现,每个出售一次性餐盒的门市前都摆满了各种各样的一次性餐盒的样品,有可降解型的、有环保型的,价格也从9分钱到4毛钱不等。这些环保产品真的有可降解功能吗?一位厂方的销售人员告诉了记者真正答案。原来这里销售的所谓可降解餐盒大部分是假冒品,是用一些塑料废品和化工原料制作的。当记者询问是哪些原料制作的时,该销售人员先是闷声不答,最后才从嘴角蹦出两个字:石蜡。销售人员说,只有这样成本才会降低,如果用真正的可降解材料制作餐盒,每个餐盒的成本要将近2角钱,太贵了,很难卖出去。他们做这种石蜡餐盒已经好多年,以前在大钟寺批发市场里卖,现在在新发地卖,从来也没有人检查过。 销售人员还告诉记者,他们这有更加便宜的餐盒,问记者要不要。当记者跟她走进库房后发现,所谓更加便宜的餐盒原来是早已被淘汰的塑料发泡一次性餐盒。而该种餐盒早在2001年被国家严格禁止生产和销售。 据了解,不合格的一次性餐盒主要是含大量工业碳酸钙、石蜡等有毒物质,有些还使用废旧塑料。北京友谊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昭介绍,长期使用含有大量工业碳酸钙的不合格一次性餐盒,会对人体的代谢系统有影响,首先是很容易形成胆结石、肾结石。另外,工业碳酸钙含有大量的重金属,而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可能更大。因为它含有铅,铅对人体的消化道、神经系统也有很大的危害。特别是儿童,处于发育期,他们的神经系统处于形成过程中,食用大量的铅以后,对儿童的神经系统会造成影响,会有诸如多动症等情况出现。 检测结果令人堪忧目前我国每年使用的餐盒超过120亿个,平均每人就会用掉近10个。它的消费场所比较集中,除了写字楼,旅游景区、商场、游乐场所和车站等也是消费量比较大的地方。而11月6日,央视曝光天津生产的一次性餐盒所用的"废料"竟超标160多倍,大量的工业碳酸钙、废旧塑料和工业石蜡就这样被消费者吃进口中。 与此同时,国家质检总局下属的国家环保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9月9日所发的2005年第12号文《一次性餐饮具、食品包装袋/膜产品情况汇报》透露,2002年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52%;2003年在河北省对一次性餐饮具进行国家监督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3%;2004年北京市工商局联合北京环保餐具联合组织对北京市场进行抽查,抽样合格率为40%。 报告指出,一次性餐饮具存在非常严重的安全质量问题,主要是,第一,卫生性能存在较大问题,由于在生产原料中添加了大量碳酸钙、工业石蜡、回收废料,导致产品的蒸发残渣(正己烷、乙酸)严重超标;第二,使用性能差,负重不合格,容积偏差大,有渗漏现象;第三,降解性能不合格,有的企业将填充碳酸钙的产品作为降解产品,而这样的产品不能真正降解。 据了解,一次性餐具有两种,一种是大部分采用木质纤维材质,属于环保产品,可降解;另一种则是由化学原料制成,可能含有毒填充物,不可降解。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工业石蜡以及废塑料等违禁材料,将导致饭盒中所添加的矿物质和添加剂等与食品中所含的水、醋、油等相互溶解,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局部疼痛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多种疾病,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严重的会导致胆结石、重金属中毒,甚至细胞癌变。
福嘟嘟的脸
一次性餐具本为卫生、方便,但是现实生活中我们经过进行网络调查与实地调查发现其卫生已大打折扣据国家质检局人员介绍,在生产中大量使用碳酸钙、滑石粉、工业石蜡以及废弃塑料等违禁材料,将导致饭盒中所添加的矿物添加剂等与食品中所含的水、醋、油等相互溶解,随食品进入人体后,可能引发消化不良、局部疼痛以及肝系统病变等多种疾病,影响儿童智力发育,严重者会导致胆结石、重金属中毒甚至细胞癌变。很多人喜欢用一次性筷子,认为它既方便又卫生,使用后一扔了之。然而,正是这种吃一餐就仍掉的东西加速着森林的毁坏。森林是二氧化碳的转换器,是降雨的发生器,是洪涝的制器,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区。这些功能决不是生产一次性筷子所得的效益能替代的。市场对一次性餐具的大量需求,带来的巨大利润使商家的目光紧盯着一次性餐具,商家们在生产环节和销售上都会经过精心计算,看是不盈利,算出利益的大小,以谋取更大利益,追取利益的最大化。消费者的盲目使用,只图方便、省事,从不注重一次性餐具的卫生安全情况,这便极大地促使商家为了榨取更大的利润而肆无忌惮,只在生产中做到产品达到方便、省事的条件就可以了,不管产品卫生是否达标。一次性筷子的确方便,但卫生得不到确保达标,浪费林木资源也是不争的事实。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每年消耗一次性筷子450亿双,耗费木材166万立方米,需要砍伐大约2500万棵大树,减少森林面积200万立方米。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消耗量也及其巨大,据统计显示我国消耗的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达100亿只以上。目前使用广泛的一次性发跑塑料已成为污染环境的元凶之一。据有关专家介绍,在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过程中由于使用了发泡剂,破坏大气臭氧层。在使用这些餐具的过程中,一旦遇到高温则会产生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后将其燃烧则会产生致癌物二恶英,入土掩埋则需要200年左右时间才能降解,会对土壤、大气和地下水造成污染,埋在土壤中很难分解会导致土壤能力下降。 一次性餐具的安全隐患多多。首先,关于纸质餐具。一些地下工厂使用的不是食品级的纸来加工餐具;纸质餐具一般要使用粘合剂,一些地下工厂往往使用有杂质或有毒的粘和剂,甚至使用工业粘和剂;在餐具上印字,油墨应使用达到够家食品级的油墨,但一些地下工厂往往使用工业油墨,而这些油墨很容易渗透到纸餐具内壁,危及健康。其次,关于塑料餐具。国家规定,制作可以装食品的塑料制品,材料主要是聚丙烯、聚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这些原料在摄氏85度以下,基本没有问题。但在高温情况下,会产生一些浸染物,溶解出单体,如苯。第三,关于一次性筷子。其材料主要有复合材料、原木竹子等。复合材料是用一些边角料加工成粉末,在复合而成,其粘合剂遇到高温会释放毒素。仅在兰州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筷子就150万双,一年要“吃”掉2万棵大树。因廉价而普及走进市区中低档餐馆、火锅店及小吃摊点,桌上摆放的大多都是些廉价一次性筷子,如果消费者想用质量稍好的筷子或消毒筷,就只能在少许品派餐馆或高档餐饮场所了。每双筷子才元,却因为筷子的费用都算在成本里,属于免费为消费者提供,所以价格就是第一位,经营者为了赚钱,当然就去选择那些虽然粗制滥造但很廉价的筷子了。众所周知,一次性餐具打入市场的杀手锏之一,便是价格低廉。这些餐具主要有3类:发泡餐盒、塑料碗和杯子、纸杯和纸碗,它们的批发价都相差不大:塑料碗每只8分,零售价每只1角;塑料杯、纸碗、杯每只五六分钱,价格都很低廉。多年来,人们一直存在一个误区。即中国大量生产方便筷子是对环境的践踏,对自然的不尊重。是急功近利的体现,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一次性筷子的主要原料是速生杨等速生木材。中国政府大力推广的“退耕还林”计划说到实质就是对速生树种的推广之所以选择速生树种,是因为他们的的生长周期短,成材时间为2到3年,短时间内可以大面积成林如果使用的是一般的树种,生长周期长,不但不能达到“造林”的目的,短时间内也影响到了农民的经济利益,很多地方不就是因为农民得不到实际利益,发生了许多“前面植树,后面拔树”的事吗!可想而知是达不到“还林”的效果的。从宏观来说,一次性餐具的生产还是利大雨弊的。
自己看饮食营养与健康之道 □叶永铁 老祖宗曾有说教:“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以现在科学的说法称为蛋白质的“互补作用
禁毒,从我做起!每当眼前出现一幅幅美丽的罂粟花,总是令人寒颤。没想到,一朵朵美丽的罂粟花,竟是一年要夺走几万人的毒品主要材料。罂粟花的果实中其内含吗啡、可卡因等
1200字叫作文吧,论文起码1万字? 跑题了。。。。
我国考古发现,早在2000多年前,我国已有冲压模具被用于制造铜器,证明了中国古代冲压成型和冲压模具方面的成就就在世界领先。1953年,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在中国首
关于禁毒的征文6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征文吧,征文具有标题醒目,让人一目了然的特点。你知道征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我精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