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5

  • 浏览数

    101

卷毛咕咕
首页 > 期刊论文 > 包容性的论文素材

5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虾米啊1

已采纳

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大殿的一角,一家美国“星巴克咖啡店”已开设了六年。这家披着西服的洋店,鹤立在长袍马褂的建筑群里,绽放着刺眼的光芒,显得格外醒目。 星巴克咖啡店是美国消费主义的象征,而故宫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圣地。将星巴克开到故宫,确实别有一番滋味。 近年来,这种外国文化的渗透事例比比皆是:一家家耸立在大街小巷的国外品牌服饰店;一部部占据着百万电视屏幕的日剧韩剧以及那西式快餐店、日本料理...... 欧风美雨,铺天盖地,日剧韩剧,遮天蔽日。 于是有人说,面对着种种软力量的强大攻势,许多国人都在不知不觉中丧失了自我,甚至喊出了这样一则话——科学落后,一打就垮;人文缺失,不打自垮。严厉批判这是一种文化的侵略。 一间几十米的咖啡屋,就能把沉重的故宫大殿给破坏了吗?面对以上种种话语,我不得不说这是危言耸听。 中华文化能够绵延几千年,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具有极佳的包容性。她能像雪球那样,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将她变为己有,不断完善、壮大自己。 远的例子不胜枚举,就说改革开放近三十年来,中国吸收了多少外来饮食文化?麦当劳、肯德基遍布中国主要城市,成为中国人一种新的饮食选择。 说得更近一点,残奥会的举办重新激活了“奥运效应”,让国人再次体会到中国的世界化和世界的中国化。奥林匹克文化的内涵就体现了一种文化的包容和融合,而中国文化也具这一特点。中国人向来强调“有容乃大”,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只要有利,就吸收。海纳百川,成就了中国文化之大。 正如英国哲学家罗素所说,中国文明本身就富有包容性。 传统中国社会曾存在多样化的文化体系,不同的价值曾共处一炉而相得益彰。儒、释、道三家并存,伊斯兰教信仰长期受到尊重。 中国文明的胸怀,在于“和而不同”,而不在于“合众为一”。任何文化系统都可以“化”入中国文化的内在多样性中而各安其分。 说到“星巴克”,举国上下更多的是排斥、批判的话语。然而“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星巴克能在故宫生存六年,说明它迎合了游客的消费心理,更是体现了中国文化所具有的包容性。 所以,我很希望故宫能以她深厚的文化底蕴,将星巴克温暖地拥进怀中,真正地彰显出中国文化的坚固、久远与博大!

167 评论

哈哈超man

1.推销广告指生产或营销单位通过人员散发,电话,网络,甚至当面与人宣传推销产品等宣传或销售其产品. 2.营销广告是企业推销产品、塑造形象和传播文化的重要手段,现代营销广告又是专业性很强的企业实务,涉及心理学、美学、市场营销和法律等多方面的知识。营销广告大多是通过媒体来宣传产品,要付一定的广告费. 3.链接报道又称链接新闻: 链接新闻是当代纸质媒体上出现的一种新的报道方式,它借用了网络媒体的链接功能,与主体新闻一起构成了深度报道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丰富和赋予了新闻报道新的内涵,必将对新闻文体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链接新闻在纸质媒体上兴起的原因 在当代纸质媒体上大盛其道的链接新闻滥觞于报刊上早已存在的“新闻资料”。“新闻资料”也是配合主体新闻而采编的背景性、知识性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体新闻;所不同的是链接新闻既可以是背景性、知识性的资料,又可以是相关的言论、消息,它的包容性比“新闻资料”宽广得多。例如以下一段文字:今年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第81周年。1909年3月8日美国芝加哥女工举行示威游行,要求男女权利平等。1910年在丹麦哥本哈根召开了国际第二次社会主义妇女大会,会上决定,为了促进国际劳动妇女的团结和解放,以后每年3月8日为全世界妇女的节日,也叫国际妇女劳动节或三八节。(《法制日报》1991年3月8日的一则“新闻资料”) 用现在对链接新闻的理解,上面一则“新闻资料”完全可以编为一则链接新闻。事实上,链接新闻发展到如今,“新闻资料”这种配合报道形式已成为链接新闻的一种形式。另外,在报刊上具有较悠久历史的短评、编者按与链接新闻也颇有渊源。这两种言论形式也是依附于主体新闻,为主体新闻服务,起到深化和加深理解新闻主旨的作用。 然而使链接新闻这一报道形式真正得以确立的却是网络媒体的兴起及其对纸质媒体的冲击。网络的最大魅力是超文本链接功能。在超文本结构中,文本中的每一个关键人名、地名、时间、甚至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都可以链接到相关的文本,以及声音、图表或影像上。通过链接从一个站点就可以获得多个站点拥有的相关信息。网络新闻媒体首先充分使用了这一独特的功能,确立了新闻链接的概念:围绕一篇(一组)新闻报道的主题,把有助于向宽度、深度、厚度拓展的相关内容的资料,包括新闻、背景、图表、言论等,加以链接起来。①网络媒体不受纸质媒体在版面上的限制,可以发表详尽的深度报道和背景资料,这种优势给传统媒体,特别是纸质新闻媒体产生了极大冲击,促使它们加快了与网络媒体的整合速度。 在整合过程中,纸质媒体不但要分析和借鉴网络媒体的优势,而且要注意所借鉴的东西要有利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纸质媒体的优势是能给予读者充分的回想空间,报道更详尽、更深入,也便于保存和携带,因此纸质媒体适合于做深度报道。在与网络媒体的激烈碰撞过程中,纸质媒体融合、引进了一种新的报道形式:链接新闻。纸质媒体借鉴网络的链接功能将相关的人物、事件、背景等链接起来,更容易用昨天的新闻背景与今天的事件发生联系,以获得对今天(事实)的了解。由这种整合而产生的链接新闻更深喑深度报道的主旨,它与主体新闻一起,在“五W”理论的基础上,将一“HOW”的内涵加以扩大。具体地说,就是要使何人扩展到其他人和相关人,使何事扩展到相关和其他事,使何时扩展到现在、过去和将来,使何地扩展到这里、那里和更加广袤的地域,使怎么样扩展到原来怎么样、现在怎么样和将来怎么样。②经过链接新闻的配合,主体新闻的深度、宽度和厚度大大拓展了。 综上所述,报刊上链接新闻的崛起,一方面是报刊在网络媒体的冲击下,为应付竞争而不得已的措施;另一方面也是报刊发挥自身优势,及时开发深度报道的优势,与网络媒体整合、溶合的结果。它反映了传统媒体在与网络媒体竞争碰撞过程中,实行先“拿过来”再“打进去”的基本策略。 二、链接新闻在网络媒体和纸质媒体上不同的特点 既然纸质媒体上的链接新闻是向网络学习和借鉴的,那么它们之间有何相异之处吗?根据笔者的考察,尽管它们之间相同处很多,如在链接的形式上,都可以是消息、背景、图表和言论;在链接的内容上,都可以是关于人物、事件、法规等等,但是仍存在许多不同。主要表现在: 1、链接新闻在网络上是超树型结构而在纸质媒体上是单层结构。网络新闻采用的是“超链接”技术,超链接是一个分层模式(Distributed model),可以将素材组织成多个层次,第一层的材料是粗线条的,只介绍一个主要的框架,而具体细节可以通过关键字的超链接去展开,一些背景材料也用这种方式进行。并且这种超链接可以无限地展开下去,形成了网络链接的超树型结构(如下图)。这种特性充分反映了网络的信息海量。纸质媒体与此相反,由于版面的有限,它不可能也无法做到多层结构,并且在唯一的层面上,它所连接的新闻数量也大大少于网络媒体。主体新闻 链接新闻1 链接新闻2 …… 链接新闻N 链接新闻1 链接新闻2 …… 链接新闻N 链接新闻1 链接新闻2 …… 链接新闻N …… …… (网络链接新闻的超树型结构) 2、网络链接的无序性和纸质媒体链接的选择性。网络上的信息流通就象在一个四通八达的“网”上流通一样,每一个“结”就是一个关键字,从一个“结”可以到达千千万万的“结”,输入一个关键字就可以获得与此相关甚至无关的无数条信息,这就是网络的无序性。网络链接的无序性在扩大信息查找范围的同时,很多无用的或不相关的信息也给精确地查找信息制造了麻烦,浪费了受众大量宝贵的时间。与此相反,纸质媒体上的链接新闻,是编辑、记者在大量相关的资料中,选择哪些“拾”主体新闻之“遗”,“补”主体新闻之“缺”的材料,能正确地反映和解释主体新闻的主旨。因而,纸质媒体上的链接新闻是经过编辑、记者精心选择并加工而成的。 3、在与主体新闻的配合上表现鲜明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版面或时势的强势。在编辑手法或版面安排上,纸质媒体上的链接新闻与主体新闻有机结合,往往形成强烈的版面或时势的强势。这种情形在版面编辑上体现为将多篇链接新闻组合在一起,常常出现整版甚至版与版打通的文章组合,用醒目的标题(通常为大黑体的或者通栏的标题),并且注意多篇链接新闻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例如《文汇报》2004年3月20日刊登的《我国下一代互联网诞生》,内容讲的是我国第一个下一代互联网主干网——CERNET2试验网在京正式开通并提供服务。为了说明其意义,编者播发了3篇链接。链接新闻《IPV6:提供无穷地址的128位编码》,向读者介绍了下一代互联网采用的纯IPV6协议,以及为什么采用IPV6协议。那么采用IPV6协议的下一代互联网有什么特性和优势呢?编者又编发了《下一代互联网更快更大更安全》,展望了下一代互联网与当代互联网的区别:更快、更大、更安全。通过这两则链接新闻,已较充分地说明了我国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因而编者又水到渠成地播发了第三则链接《下一代互联网研究我国要掌握发言权》,这条小言论把下一代互联网建设的意义提升到国家发展的高度,呼吁加大其投资和关注的力度。这三则链接新闻在逻辑上形成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关系,在版面安排上很好地扩充了主体新闻的内涵容量,说明了我国下一代互联网诞生的重要意义。 然而,在网络媒体上,每一层的链接新闻形成一个报道群。这个报道群是与主体新闻有关的多条链接新闻,它们的标题附于主体新闻之后,纸质媒体上的众多编辑技巧无法运用其中。并且,它们之间不存在什么逻辑关系,要说有逻辑的话,只能说它们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堆彻在一起的相关资料。因而与纸质媒体上的链接新闻相比,它们不能与主体新闻有机结合,不能形成版面或时势的强势。 链接新闻在网络上和纸质媒体上的差异还表现在:在称呼上,在纸质媒体上对链接新闻的称呼可谓是五花八门,如链接、相关链接、小资料、国际人物档案、时事述评等等,这些称呼多数反映了链接新闻与主体新闻的链接关系;在文字表述上,链接新闻在纸质媒体上继承了编者按的特点:片言居要,简明扼要;网络上的链接新闻只是将以前报道过的旧闻一字不差的搬过来,没有体现编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际上,链接新闻在网络上和纸质媒体上的所有差异集中到一点,就是网络不受版面的限制与纸质媒体受版面的限制。这个根本差异导致了纸质媒体的编辑记者在编发链接新闻时,必须考虑到版面资源的有限性,所选取的链接新闻不但要与主体新闻相关,并且要最大限度地“拾”主体新闻之“遗”,“补”主体新闻之“缺”。由此对记者和编辑写作、编发链接新闻提出了极大的要求,他们要在深刻理解主体新闻的基础上,猜测读者的兴奋点和需求,进而补发相关的链接新闻,赋予了记者、编辑极大的创造性。 三、编写纸质媒体链接新闻的关键:认清主体新闻与链接新闻的关系 主体新闻与链接新闻之间的关系,主体新闻应当是主角,链接新闻是配角。前者决定了整个报道的主旨,从而也决定了需要编发哪些链接新闻;后者是为主体新闻服务的,通过不同视角、不同资料甚至不同观点的资料就可以客观全面地表现出新闻事件的真实面貌和意义,读者无论从时间的纵向上或者是空间的横向上,都可以对新闻事件有一个立体的深刻的把握。链接新闻与主体新闻的关系具体表现在: 1、解释补充关系。在链接新闻里,把事件报道的前因后果,或把相关人物的背景加以补充,以增强报道的纵深感和层次感。如2004年3月20日《文汇报》在伊拉克战争一周年的特别报道专版中刊登了《临管会高官解答四大迷》,文中伊管会高官解答了人们最想了解的四个问题:如何评价伊安全局势、伊政权何时移交、占领军承担何种责任、何时何人审萨达姆。通过这四个问题的回答,一方面说明了伊临会的政策,另一方面初步反映了在美占领军的统治下,伊拉克的现状。由此,读者很可能想知道,在美占领军的统治下伊拉克人民的生活状况如何。为此,编者配了一则链接《伊拉克:失业率全世界最高》,补充说明了伊拉克社会治安仍在恶化,百姓生活缺乏保障,社会风气江河日下,宗教民族矛盾加剧,伊拉克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2、佐证关系。读者往往对主体新闻中相关的观点、事物心存疑惑,链接新闻通过详尽地引用相关的资料可以起到解疑释惑的作用。如2004年3月23日《文汇报》刊登的《年年治水百姓开颜》,讲述的是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为了解近年来上海的治水效果,记者随机采访了家住上海河道整治第一线的几户居民,说明了:近几年申城水清河畅,老百姓受益匪浅。读者可能发生疑问,上海水环境治理完成了多少工程,它们对申城的水环境改善贡献多大。编者为此配了一则链接,这条新闻追叙了众多水工程的建设,通过一个个精确的数字,消除了人们的疑虑,充分佐证了经过首个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上海水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年一个样,三年一大样”的巨大成就。 3、延伸关系。读者阅完了一则报道后,了解了某事在此地的发展情况,可能感觉到意犹未尽,想了解此事在彼地的发展情况。那么,编者为了满足读者的这种求知欲,就会在链接新闻中延伸到由此及彼、由里到外的叙述。例如2004年3月26日《经济日报》刊登的《油价飙升几家乐》,文中分析了欧佩克、俄罗斯、西方石油公司等几方从油价飙升中受益。在链接新闻中,分析了世界第一经济大国美国油价飙升的众多原因,但炼油业市场缺乏竞争、石油操纵价格是更直接的原因。 4、阐发关系。在链接新闻中,由诸如专家点评、学者言论、领导同志讲话一类资料,进而阐发主体新闻的思想观点。如2004年3月20日《文汇报》刊登的《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主任李政道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立即为余健寻找骨髓供源》,文中讲述的是《文汇报》记者联系世界上最大的华人骨髓——台湾慈济骨髓捐赠中心,为留美博士余健寻找骨髓供源的事。看了这则报道,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非得要在华人中寻找骨髓呢?在链接新闻《同宗同种配型成功率高》中,专家解释了同宗同种配型成功率高的原因,消除了读者的疑虑,并且通过专家的权威解答深化了主题“大家都是华夏子孙,血脉相通”。 5、诠释关系。链接新闻通过提供相关的知识和背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主体新闻,这是链接新闻服务于主体新闻的主要功能。例如2004年3月23日《文汇报》刊登的《上海一些有识之士就人才市场制假使假行为呼吁立法制裁“假文凭”》,文章叙述了尽管上海完善监督机制,假文凭难以藏身,但“假文凭”现象仍猖獗,对用人单位、国家造成很大的损失,一些有识之士呼吁对制假、购买并使用假证的人进行惩处,明确定罪。编者配发了两则相关链接,一则是假文凭辨别法,提醒用人单位怎样鉴别假文凭;另一则是解释依据我国刑法相关法条的规定,仅仅对伪造印章的行为进行了处罚规定,而没有对制作假证,购买假证、使用假证的人进行惩处。

285 评论

一只泡芙er

中国文化包容性的例子1.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以儒、道、释三家文化为主体的博大精深的文化体系,渗透着古老东方民族的聪明和智慧,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我国传统文化既保留了基本面貌,又以博大的胸怀、开阔的视野,融合了外来文化的优点和长处。2.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尽管各家主张不一,但是通过社会变革的洗礼,诸子百家在争鸣中取长补短,共同发展。到了秦汉时期,儒道融合,中国文化得到新的发展。3.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是道教,但是当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天主教传进中国后,中华文化就以包容的姿态使这些宗教生存了下来,并且具有了中国的特征。

317 评论

嘟嘟的Daddy

旅游景点不收门票,本地游客增多,周末旅游人数会迅速增加。旅游的六大要素:吃(小吃、正餐)住(如果旅游景点太大,一天逛不完,可以考虑在景点内设置特色住宿,比如古朴的建筑旅馆客栈等)行(交通)游(游览:尽量方便、全面、时间合适)购(购物:特色产品、纪念品,最好是多一无二的)娱(娱乐:一般休闲场所,供游人休息、喝饮料)如果这六大要素都聚集在景点周围,或都是自己所有,那么很容易进行融资、营销,再深入挖掘景点的人文要素,吸引更多的人气。气势有了,与各相关行业的融资洽谈也就多几分重量。不能说很细,因为具体操作还是要看实际情况。

289 评论

重叠的岁月

外来语、外国文化、宗教、社会时尚。等等很多。

193 评论

相关问答

  • 包容作文议论文素材

    在短暂的生命里学会宽容别人,能使生活中平添许多快乐,使人生更有意义。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包容的议论文素材,欢迎大家一起来分享!关于宽容的议论文素材

    失踪的第九个梦 1人参与回答 2023-12-10
  • 包容性的论文素材

    在故宫一座古香古色大殿的一角,一家美国“星巴克咖啡店”已开设了六年。这家披着西服的洋店,鹤立在长袍马褂的建筑群里,绽放着刺眼的光芒,显得格外醒目。

    卷毛咕咕 5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以包容为题的议论文素材

    在日常学习和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经常看到论文的身影吧,通过论文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那要怎么写好论文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以宽容为话题的议论文,欢迎阅

    中基惠通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包容的例子论文素材

    相信许多人都有过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都不陌生吧,特别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议论文,议论文是一种用于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文体。那么写这类作文时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

    密果儿小雨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相互包容的议论文素材

    互相宽容议论文3篇 中国有句老话“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宽容,自古以来都是人们歌颂的美德,它影响着一代代人,与己方便,与人方便。议论文一定要做到主题集中,围绕同

    脉脉含情阿 4人参与回答 202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