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发表知识库 > 关于学校体育的文献

关于学校体育的文献

发布时间:

关于学校体育的文献

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本人自教学以来,一直担任体育教学工作。近几年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多种原因下,导致不少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但是,我本着教育学生的职能,结合课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改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下面谈谈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做法。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正确认识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人的兴趣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有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和动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兴趣在学习动机中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向。所以,在许多心理学、教育学及教学论等著作中都谈到兴趣的问题,卢梭就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作为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赫尔巴特则认为,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提出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引起多方面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多方面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社会和新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经过教育,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小学体育工作肩负着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各种基本能力、打好基础的任务。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二、从思想上端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 端正学生学习体育的思想态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各种不正确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校的升学,而忽视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科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为此,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对所学内容的意义、作用、价值有完全正确的认识,达到有目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揭示体育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把体育学习与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学习好与将来终身受益的关系;把体育课的学习与其它文化课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走向社会,难以发挥应有才能的道理。激发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积极锻炼,打好身体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引导,防止学生单纯从兴趣出发进行锻炼。对那些学生不喜爱而对身体的全面发展又十分重要的项目,教师要耐心教育,讲明学习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他们学习,利用兴趣迁移规律把学生对某一学科或项目的兴趣迁移到体育学习上来。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它包含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主体作用)两个方面。这两者的结合是教学过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能不能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面、自主、探究、合作”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快乐的学习情绪。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者。让他们在学会动作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就能够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的作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引导和组织之中,而不是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教法手段和教学步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敢于改革旧的教学模式,重视因材施教,教法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教者得心应手,学者心情愉快。五、设计新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首先在设计教学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相反,如果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生动、精彩而带有激励性方法来教,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总是按“讲解——示范——讲解——练习——纠正错误”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来教。结果不单没有给学生带来好的效果,反而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厌学的负面影响。那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快速跑”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有活泼好动、寻求新颖的特点。于是,在组织教学上,采用分组“迎面接力跑”和“30米往返接力跑”等竞争性游戏来组织教学,使得课堂气氛出现你追我赶,争当上游的活泼气氛,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六、教学中运用表扬与批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少,好动,自制力差等特点,违反纪律,做错事情的现象是难免的。所以,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表扬、批评结合德育渗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道理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和应用。但要讲究方法,注意场合,方式要因人而异,运用得好能鼓舞学生士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七、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组建一些体育兴趣小组,如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适时给予技术上的指点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并组织他们平时举行各种体育友谊赛,让他们感受和认识体育更多的乐趣与意义,同时诱发更多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利用每年举办的“校运会”、“篮球赛”、“拔河赛”等比赛项目,促进同学们平时涌跃参与体育锻炼,树立终身的体育锻炼意识观念。 八、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我有时播放一些有关体育比赛录像给学生观看,如NBA、世界杯等;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收集有关体育资料。使学生对体育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指导学生做好有关体育知识小画报,大力宣传体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九、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例如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多在学生中间参与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要经常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 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关怀、尊重、信任学生的情感,与他们交朋友,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师生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关于学校体育的文献综述

中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调查分析  摘 要:本研究对我校在读学生共207人的篮球运动损伤进行问卷调查,对损伤类型、引起损伤的原因、常见损伤发生的场合进行归类分析,旨在探讨引起损伤的原因以及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方法。  关键词:篮球 运动损伤 预防措施  篮球运动是深受学生喜爱而且开展广泛、参与的人数远远超过其他活动的项目。篮球运动是学校体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课外活动的热门项目。篮球运动的开展对活跃中学生校园生活、健康学生身心有重要作用。篮球运动强度大,对抗激烈,运动中容易产生损伤而影响学习与锻炼效果,也给伤者带来了痛苦和精神负担。因此认识篮球运动损伤的特点与规律,预防与避免篮球运动损伤的发生,对中学生篮球运动健康、高质量的开展,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有积极意义。本选题对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损伤发生的情况进行调查,旨在研究各学生群体在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发生原因,探讨引起损伤的规律,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为指导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提供科学的参考。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 研究对象  汕头市鮀滨职业技术学校在校学生,其中包括:学校篮球队队员、篮球选修班学生、一般篮球爱好者(除篮球队队员、篮球选修班学生之外喜欢篮球运动的学生)。  2 研究方法  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查阅有关篮球运动及运动损伤的资料,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设计调查问卷,分别对上述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发放问卷采用当场发放当场回收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07份,收回有效问卷199份,有效回收率14%。将收集的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对比分析。  2结果分析  1 篮球运动损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点(见表1、表2)  由于不同的运动项目有不同的特殊技术要求以及身体某些部位的解剖生理弱点,因此,不同运动项目有着不同的易伤部位及专项多发病。[1] 对于篮球运动来说,最常见的创伤是因跳起抢球落地不正确、跌倒、急停、急转、冲撞或场地不平,或场地过滑而引起的急性创伤。外伤最轻的仅仅是轻微的擦伤,重的会造成关节脱位或骨折。[2]另外在篮球运动中也可以发生慢性创伤。[1]现就各常见损伤主要发生的部位及其原因分析如下:  1 急性损伤  1 关节扭伤  关节扭伤是在间接外力的作用下,使关节发生超范围的活动引起的关节韧带损伤。[2]从调查的结果看(见表1),共有129人发生过踝关节扭伤,损伤率达82%居于首位;有109人发生过手指扭伤,损伤率次之达77%;有49人发生过膝关节扭伤,损伤率62%居于第三位;其次是腕部、腰背部、肩部、肘部和颈部。可见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踝关节、手指关节和膝关节是关节扭伤的多发部位。篮球运动员易伤踝、手指和膝关节,[2] 这主要与篮球运动的技术特点和这3个关节的解剖生理弱点有密切关系。[3]  2 皮肤擦伤  皮肤擦伤是皮肤受摩擦所致,它是外伤中最轻又最常见的一种。[2]从表1的数据可以看出擦伤多出现在头部及四肢,手臂、膝部、头部分别占前三位。这些部位擦伤的主要原因是倒地后与地面的摩擦或受别人的指甲擦伤。  表1 各急性损伤发生部位的分布特点  损伤类型 头部 颈部 肩部 腰背 手臂 肘部 手指 腕部 大腿 膝部 小腿 踝部 其他  关 节  扭 伤 n 12 17 20 16 109 34 49 129  % 03 54 05 04 77 09 62 82  皮 肤  擦 伤 n 19 8 3 3 44 11 6 2 15 31 8  % 55 02 51 51 11 53 02 01 54 58 02  软组织  挫 伤 n 2 2 19 7 9 7 19 8 56 41 13 6  % 01 01 55 52 52 52 55 02 14 6 53 01  肌 肉  拉 伤 n 14 11 16 4 29 15  % 04 53 04 01 57 54  撕裂伤 n 4 1 1 2 1 1 1  % 01 5 5 1 5 5 5  骨 折 n 4 1 1 2 2  % 01 5 5 1 1  脱 臼 n 3 1 4 1 2  % 51 5 01 5 1  其 他 n 1 1  % 5 5  注:其他包括1人鼻梁软骨骨折、1人内脏受伤;百分比按调查总人数计算。  3 软组织挫伤  软组织挫伤是由钝性暴力直接作用于身体某部位引起的闭合性损伤。[2]从表1的数据显示,大腿、膝部、肩部以及手指的挫伤的损伤率分别居前三位,表明篮球运动中的挫伤多是发生在大腿等部位。篮球运动多数动作都是在身体接触下完成的,因此身体之间的相互碰撞是难免的,而超出规则允许的碰撞容易引起挫伤。  4 肌肉拉伤  肌肉拉伤是指在外力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使肌肉猛烈主动收缩或被动过度拉长时所引起的肌肉损伤。[1]从调查的数据(见表1)看,我校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所出现的肌肉拉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腰背、和小腿,其损伤率分别是57%、04%、54%。篮球动作中要求起动和制动的突然性以及转身的快速性,这些技术动作对大腿、腰背和小腿的负荷都很大,使这些部位较易发生损伤。  5 撕裂伤  撕裂伤是指伤部受外力打击而使皮肤及皮肤组织出现裂口。皮肤撕裂伤多发生于头部,尤以额部和面部较多见。[2]从调查的结果看,共11人发生过撕裂伤,其中头部4例,占总调查人数的01%,篮球运动中多是由于头部互相碰撞,或被他人的肘部碰撞而引起撕裂伤。  6 脱臼、骨折  骨折和脱臼是篮球运动损伤中较重的损伤。调查数据表明(见表1),学生在篮球运动中脱臼和骨折的损伤率较小。  2 慢性损伤  从统计的数据显示,发生慢性损失的人共有15人,其中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各占6人,小腿疲劳性骨膜炎2人,1人踝关节劳损。从调查结果看,发生慢性损伤的多是篮球队的学生,其主要的原因多是由于急性损伤治疗不当转变而来或在运动中不断劳损,由小创伤逐渐积累而成的。  2 各群体学生篮球运动损伤原因分析(见表3)  表3 各群体篮球运动损伤主要原因分析  人数 原因群体 准备活  动不足 违反规则  动作粗野 技术  错误 身体心理  状态不良 气候场  地不良 思想不  够重视 运动量  过 大 组织  不当 其  他 合计  学校篮球队 n 23 12 8 9 15 11 15 1 1 167  % 1 86 57 14 57 29 57 57 57  排序 1 3 6 5 2 4 2 7 7  篮球选修班 n 25 11 10 16 14 13 17 4 4 114  % 53 36 41 06 18 34 50 76 76  排序 1 6 7 3 4 5 2 8 8  一般爱好者 n 87 32 68 25 38 43 55 23 3 374  % 50 38 64 25 74 39 15 79 19  排序 1 6 2 7 5 4 3 8 9  注:百分比按调查总人数计算  从表3可知,不同群体在篮球运动中引起损伤的原因既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从学校篮球队学生的损伤主要原因统计中可以看出,准备活动不足而造成损伤的占首位,为1%;之后依次是气候场地不良(57 %);运动量过大(57%);违反规则、动作粗野(86%);思想不够重视(29%);身体、心理状态不良(14%);技术错误(57%);组织不当、其他。而对于篮球选修班的学生来说准备活动不足也是造成损伤原因的首位,为53%,之后依次是运动量过大(50%),身体、心理状态不良(06%);气候场地不良(18 %);思想不够重视(34%);违反规则、动作粗野(36%);技术错误(41%);组织不当、其他。对于一般篮球爱好者来说准备活动不足也占造成损伤原因的首位,为50%;其次是技术错误,为64%;之后依次是运动量过大(15%);思想不够重视(39%);气候场地不良(74%);违反规则、动作粗野(38%);身体、心理状态不良,组织不当、其他。  1 准备活动不足  准备活动不足是引起3类群体发生运动损伤的首位原因(表3)。准备活动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中枢神经兴奋性,提高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功能活动水平,使机体能更快进入运动状态,减少损伤的发生。在课外活动或比赛中,经常可以看到学生对准备活动不重视,或不做或马虎应付,这些状况都可能因准备活动不足,身体机能未能达到相应的水平而增加了运动中发生运动损伤的可能性。究其原因有思想上对准备运动重视不够,也有可能对准备活动的作用认识不足。因此要加强中学生体育基本理论的学习,提高科学体育锻炼的意识,切实做到运动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  2技术动作错误  技术动作错误是一般篮球爱好的学生引起损伤的第二个主要原因。技术动作的错误,违反了人体结构功能的特点及运动时的力学原理而造成损伤,[1]由于一般篮球爱好者的篮球专项技术训练不够,对动作要领掌握不好,都可能是一般篮球爱好者发生损伤的原因。对于学校篮球队和选修班的学生来说,在专项技术训练这方面相对于一般篮球爱好的学生多,因此由于技术动作错误而引起损伤的比率相对较小。  3运动量过大  运动量过大在各群体引起损失的原因中所占的比例都很高,分列学校篮球队、一般篮球爱好者的第二、第三位。在课中或训练中都可能由于运动量安排不科学,引起局部负担量过大而造成损伤。  4气候场地不良  气候场地不良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中占的比例较高。场地不规范,气候变化无常,这些条件都可能增加造成运动损伤的发生。  5 违反规则、动作粗野  在比赛中,不遵守规则,不服从裁判,动作粗野,故意犯规或搞小动作,或在教学训练中互相逗闹,动作粗野,故意犯规等是篮球运动中发生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  6身体、心理状态不良  身体、心理状态不良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中占的比例较高,其主要的原因跟训练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选修班的学生身体和心理状态不良这一原因也排在第三位。另一方面,身体状态与休息有关,如果休息不够,身体反映不灵敏,会加重机体的负担,容易发生损伤。  7思想不够重视  思想不够重视这一致伤因素,在各群体中都居于中间的位置。学生对预防损伤认识不足,有时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对损伤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在上课、训练和比赛中没有积极采取各种有效的预防措施,发生损伤后也不认真分析原因、吸取教训,使损伤时有发生。[1]  8 组织不当  组织不当因素在各群体中所占的比例较小,而三类群体中一般篮球爱好者所占的比例高一点,多出现在组织方法不当方面及训练上不够重视,没有遵循教学原则、缺乏指导。这提示,在体育课中,要注意运动竞赛组织的教学,掌握课外体育竞赛组织原则、方法,避免由此造成的损伤,无论对在校学生自己的体育活动,还是对学生毕业以后面对社会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3 各群体学生发生损伤的活动类型分析  调查表明,不论是那类群体的学生,受伤最常见的活动类型是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时,常常是几个人凑合起来就开始比赛。而且队与队之间竞争意识强烈,为了赢得比赛使得对抗性加强,再加上超负荷运动,使损伤极易发生;在篮球课发生的损伤居次,这与课堂的要求有关;在比赛中损伤的发生率低,其主要原因是参加比赛的人数较少。  3 结论与建议  1结论  1学生在篮球运动中关节扭伤的多发部位是踝、手指、和膝关节;擦伤多发生在头部及四肢;挫伤主要发生在大腿、膝部、肩部及手指;肌肉拉伤以大腿、腰背、小腿为多发部位;撕裂伤以额部和脸部较多见;脱臼、骨折在学生中的损伤率较小;慢性损伤主要发生在学校篮球队的学生,其中腰肌劳损和髌骨劳损占的比例较高。这些都与篮球运动这个项目的特点及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情况有很大的关系。  2 群体不同,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也有不同之处。准备活动不足是引起三类群体发生损伤的主要及共同的原因,学校篮球队的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气候场地不良、运动量过大;篮球选修班的学生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运动量过大、身体、心理状态不良。一般篮球爱好者造成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依次是准备活动不足、技术错误、运动量过大。这和他们各自的身体素质及参与的活动特点关系密切。  3课外活动是三类群体损伤发生的最常见的活动类型;其次是篮球课、比赛;这些都跟各类型活动的特点有密切的关系。  2建议  1加强学生的体育基本理论教育,普及科学锻炼与健身知识,避免盲目运动而导致的运动损伤。  2加强学生的体育道德教育,明确“友谊第一”,树立“宁失一球,不伤一人”的思想。在比赛中应做到遵守规则、尊重对方、尊重裁判,杜绝有意伤人现象,杜绝粗野动作,维护球场秩序。  3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认真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时间和运动量要根据每次训练内容或比赛场地、气候因素而定,并注意自身的身体状况,有针对性地做好准备活动,特别是易伤部位。  4充分认识篮球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的重要性,加强篮球基本技术和专项技术练习,规范技术动作,减少技术性动作损伤的发生。  5合理进行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训练,循序渐进地加强易伤部位或相对薄弱部位的训练。尤其是要加强膝关节、踝关节、腰背部和腿部的力量和柔韧性练习,这是有效预防篮球运动损伤的重要手段。  6加强医务监督,注意检查场地设施及器材用具,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参考文献  1、姚鸿恩:体育保健学[M],北京高等教育社,2000  2、张路萍:陈国耀,运动创伤学[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耿晓伟、郭戈:篮球运动损伤的预防[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4(1);76-  4、袁志斌、时霖:篮球专项学生运动损伤原因分析[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7(1)90-  5、张新定: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规律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1)31-32  6、丁健、程礼洛:孙淑萍大学生篮球运动损伤的调查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7(1)53  7、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体育学院普修通用教材,篮球运动教程[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1  8、卢义锦、姚士硕:人体解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长春市部分高校学生体质与健康状况的分析与研究中文摘要 4-5 英文摘要 5-6 1 问题的提出 7-8 2 文献综述 8-19 1 对体质与健康的释析 8-12 1 对体质的认识 8-10 2 对体质与健康的认识 10-12 2 对《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的诠释 12-15 1 《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体育合格标准》的关系 13 2 普通高等学校开展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重要性 13-15 3 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15-19 1 国外研究现状 15-18 2 我国体质研究的现状 18-19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9-21 1 研究对象 19 2 研究方法 19-20 3 研究假设 20-21 4 技术路线 21 4 长春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的比较与分析 21-45 1 对长春市普通高校学生各项体质测试指标的横向比较与分析 21-36 1 身高 21-24 2 体重 24-27 3 肺活量 27-30 4 握力 30-33 5 立定跳远 33-36 6 台阶试验 36 2 长春市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评分及达标率的比较与分析 36-45 1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36-40 2 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各项成绩的统计与分析 40-45 5 结论 45-46 1 长春市普通高校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的发育状况与2000 年吉林省和全国同龄人相比呈增长趋势 45-46 2 长春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肺功能不理想,与2000 年吉林省和全国同龄人相比总体呈下滑趋势 46 3 长春市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没有提高,与2000 年吉林省和全国同龄人相比反而呈现下降趋势 46 4 研究假设结论 46 6 建议 46-49 1 要将“终身体育”和“健康第一”的体育指导思想落实到实处 46-47 2 改善体育知识结构,重视学生体育意识的培养 47 3 建立强化专项课为主,体育教学不间断的教学形式 47 4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易于锻炼有助增强体质的教学内容 47-48 5 全面开展好课外体育活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 48 6 树立健康的观念,培养学生用科学的体育理论知识指导自身从事体育活动能力 48 7 全面提高体育教师素质 以上是大纲,合适与我索取全文

关于学校体育学的论文

你具体要什么层次的论文,是本科、硕论还是刊物发表用的?

认识现阶段的学校体育和学校体育学论文字数是多少的,我帮你吧。

关于体育的文献

拳术 最早在《诗经•巧言》当中,有这样的记载:“无拳无勇,职为乱阶”,说明当时的拳术已经出现萌芽了。

关于体育教育的文献

体育学习兴趣是小学生对体育学习活动产生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是学习参与的基本动力之一。宋代教育家朱熹说:“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可见,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得以成功的重要条件。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得知识,就必须从多方面培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教育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需要,把学生潜在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本人自教学以来,一直担任体育教学工作。近几年的体育教学有了很大的变化,在多种原因下,导致不少学生对体育失去兴趣。但是,我本着教育学生的职能,结合课改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改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下面谈谈本人在体育教学中对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做法。一、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以正确认识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人的兴趣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的,它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生活、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的学习态度,往往与他们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有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心理学研究证明,兴趣和动机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兴趣在学习动机中是最现实、最活跃的成份。学习兴趣使学生具有力求认识世界、渴望获得科学知识和不断探求真理的意向。所以,在许多心理学、教育学及教学论等著作中都谈到兴趣的问题,卢梭就把儿童的需要和兴趣作为他教育思想的主要依据。赫尔巴特则认为,教学应以多方面的兴趣为基础,提出教育者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引起多方面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使学生主动积极地获取知识,把新课程改革落到实处,就必须从多方面引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把社会和新课程提出的具体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经过教育,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小学体育工作肩负着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培养学生各种基本能力、打好基础的任务。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重要意义。二、从思想上端正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 端正学生学习体育的思想态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法,转变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各种不正确态度,使体育成为学生自觉的行动和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学校教育中普遍存在着只注重学校的升学,而忽视学生体育知识和技能教育,致使不少学生认为只要文化科成绩好,体育成绩及格就行了。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体育缺乏正确的认识,对体育学习不仅积极性不高,而且存在着严重的厌学思想。为此,作为学校的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学生思想,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 三、要使学生对体育学习有明确的目的 小学生年龄小,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过程中他们不可能,也不会对所学内容的意义、作用、价值有完全正确的认识,达到有目的学习。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揭示体育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把体育学习与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结合起来;使学生明确认识身体好、学习好与将来终身受益的关系;把体育课的学习与其它文化课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明白,没有好的身体素质就难以完成学习任务,将来走向社会,难以发挥应有才能的道理。激发学生在掌握科学知识的同时积极锻炼,打好身体基础。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对学生的兴趣加以正确引导,防止学生单纯从兴趣出发进行锻炼。对那些学生不喜爱而对身体的全面发展又十分重要的项目,教师要耐心教育,讲明学习意义,采取有效的措施引导他们学习,利用兴趣迁移规律把学生对某一学科或项目的兴趣迁移到体育学习上来。 四、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教学过程是师生双方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双边活动,它包含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主体作用)两个方面。这两者的结合是教学过程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能不能为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全面、自主、探究、合作”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建立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爱护的平等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有快乐的学习情绪。在这个环境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不是消极被动的承受者。让他们在学会动作的过程中,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由“要我学”到“我要学”,改变学习的被动局面。在这样的教学环境里就能够充分发挥两个积极性的作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设置、引导和组织之中,而不是单纯迎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在于教师善于选择合适的教法手段和教学步骤,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当敢于改革旧的教学模式,重视因材施教,教法灵活多样,这样才能使教者得心应手,学者心情愉快。五、设计新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任何一门课程要获得成功,首先在设计教学方法上是非常重要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教学方法呆板、机械,学生就会产生厌倦。相反,如果教师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生动、精彩而带有激励性方法来教,必然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快速跑教学中,我发现很多教师总是按“讲解——示范——讲解——练习——纠正错误”的“填鸭式”传统教学模式来教。结果不单没有给学生带来好的效果,反而这种枯燥无味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了厌学的负面影响。那么,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灵活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来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本人在“快速跑”教学中,考虑到小学生有活泼好动、寻求新颖的特点。于是,在组织教学上,采用分组“迎面接力跑”和“30米往返接力跑”等竞争性游戏来组织教学,使得课堂气氛出现你追我赶,争当上游的活泼气氛,从而使课堂的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六、教学中运用表扬与批评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小学生由于年龄少,好动,自制力差等特点,违反纪律,做错事情的现象是难免的。所以,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表扬、批评结合德育渗透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道理和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教师所重视和应用。但要讲究方法,注意场合,方式要因人而异,运用得好能鼓舞学生士气,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七、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根据学生的兴趣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组建一些体育兴趣小组,如篮球队、足球队、田径队等。适时给予技术上的指点和引导,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并组织他们平时举行各种体育友谊赛,让他们感受和认识体育更多的乐趣与意义,同时诱发更多同学的积极参与和对各项体育运动的兴趣。利用每年举办的“校运会”、“篮球赛”、“拔河赛”等比赛项目,促进同学们平时涌跃参与体育锻炼,树立终身的体育锻炼意识观念。 八、充分利用校内资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教学中,我有时播放一些有关体育比赛录像给学生观看,如NBA、世界杯等;同时还组织学生到图书馆阅读、收集有关体育资料。使学生对体育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指导学生做好有关体育知识小画报,大力宣传体育,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九、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新型的师生关系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关系。在体育教学中,平等、亲和、融洽的师生关系,能使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从而乐意接受教师的指导。例如在教学中,作为教师要多在学生中间参与活动,了解、指导学生的探索活动,要经常用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 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处处表现出关怀、尊重、信任学生的情感,与他们交朋友,帮助学困生树立自信心,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从而形成师生的思想交流、情感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人们从事活动的强大动力,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发展起来的。因此体育教师更应该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标的精神,及时更新观念,挖掘学生的潜力,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与爱好,为学生终身体育观的形成奉献出自己应有的劳动。

  • 索引序列
  • 关于学校体育的文献
  • 关于学校体育的文献综述
  • 关于学校体育学的论文
  • 关于体育的文献
  • 关于体育教育的文献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