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101

爱紫色的射手
首页 > 毕业论文 > 托管中心设计毕业论文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felicity03

已采纳

大学的意义就是在一个四年左右的时间里,从你的能力、情感、知识与人际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的发展,提升自我认识、专业奠基、人际培育和社会交际。而大学生活动中心又是大学重要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拟定设计一个大学生活动中心。 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大学设立的组织指导大学生进行文化艺术娱乐活动,丰富大学生课余生活的场所。南工大学生活动中心由校学生会办公室用房、主要活动用房、辅助用房三个主体部分组成,位于建筑学院东、南临梦溪湖、西临校园主干道,景色优美,交通便利。 一、设计总要求 (1)设计总用地3500㎡、层数1~3层、结构不限制; (2)设计思想:创新思维、提现高校文化思想、绿色建筑思想及建筑实际功能思想; (3)设计要求:在满足功能条件下,使建筑造型简单大方、朴素明快,提现当代大学生风貌,总体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协调。 二、设计立意 (1)建筑总体外形为“6”的变形,整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采用窗户、过廊和中庭采光,造型简单明了,功能布局合理化; (2)多功能厅以其功能的多样性为特点,有会议厅、表演厅、报告厅、培训厅等,是大学生活动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次设计多功能厅300㎡,采用仿木纹地砖及仿真外墙石漆,内部采用隔音板,灯光采用电脑控制灯光。 (3)活动室下设音乐活动室、舞蹈活动室、乒乓球活动室、桌球活动室等,每个活动室面积达到60㎡,里面设备齐全,空间充裕。 (4)健身房健身器材充裕,空间大;展览厅光线好,观看流程设计合理。 (5)缘茗茶室:茶室紧临梦溪湖畔,趁闲暇之余来此饮茶聊天。沉浸在这一季的温婉里,期待能再赏暮梦溪湖景;沉醉在这个暮秋的缘茗茶室,沐浴着校园的淡淡秋香,静赏那渐去渐远从容和美的诗意夕阳,紧紧攥着手心里的温柔,相依相伴到终老。  三、功能分区 (1)各个功能用房之间用过廊连接,而过廊采用钢化玻璃,增加透光度,是房间的亮度增加。 (2)中庭:近似矩形中庭,底层设置一个喷泉,四周采用玻璃材质。给建筑总体带来美敢,让人在内部享受了喷泉带来的快乐,可以在走路的时候欣赏喷泉景色。 (3)功能分区:文学类活动房间和运动类活动房间分工明确,互不影响。各个活动区间布置合理,连接方便便利。多功能厅单独处在一个地方,但是又不和其他房间隔离太远,突出了多功能厅在大学生活动中心整体中的重要位置。 (4)茶室和附近的梦溪湖紧挨,更加突出景色美,让茶室的幽深与静谧和梦溪湖的平静与清秀相互映衬,突出了建筑与环境的协调统一。 (5)大学生活动中心的“动”部分与“静”部分分工明确,互不影响。 (6)对多功能厅、展厅、报告厅等用房对外设置安全出口。 四、交通组织 (1)总体建筑北临校园主干道,西临医药园,南临梦溪湖。交通便捷,流动空间大。消防通道、绿化通道、通行通道分工明确,互不干涉。 (2)在建筑物附近,设置有小道,供学生散步游玩和散心使用。 (3)建筑内部采用走廊时交通,采光的同时也可以供行走。 (4)在入口门厅处设置一个楼梯,在活动空间设置一个楼梯,在入口门厅外设置坡道,且符合相关规范设计要求。 (5)在内部相关地方设置消防通道和安全通道,以防出现紧急情况。 五、空间组织 (1)建筑整体呈变形“6”形状,立面采用一层二层等不等高的高度来衬托建筑美。 (2)建筑屋顶借鉴屋顶花园别墅,采用花园绿化。 (3)雨棚、阳台、窗台的凸出给建筑立面增加美感。 (4)在多功能厅设置灯光效果,内部采用钢架结构,增加美感。 (5)集中区和分散区相结合,增加露天场地和竖向空间的利用。 六、景观组织 (1)整体建筑紧临梦溪湖和教学楼。梦溪湖景色宜人,而大学生活动中心将现在元素和古典元素结合。 (2)建筑外围空地采用绿化分布,大量种植绿草和树木。 七、设计思想 (1)本人喜欢贝聿铭大师和林徽因建筑女神。 贝老的建筑设计有三个特色:一是建筑造型与所处环境自然融合。二是空间处理独具匠心。三是建筑材料考究和建筑内部设计精巧。 所以:①我在设计中,注重大学生活动中心与周围环境的相互融合,景色相宜。②我在空间结构处理上,我注重层数、高度及横向宽度的不同,来衬托建筑美。 林徽因是诗人、作家、才女,更是建筑师。作为建筑师,她的足迹几乎遍布中国各地。 林徽因注重诗意美,所以我借鉴了梦溪湖这个美景,让在缘茗茶室饮茶畅聊时,亦可欣赏梦溪湖美景,而且梦溪湖后便是图书馆。可以在大学生活动中心玩累后,去图书馆读读书。 八、场地设计要求 (1)基地选择与环境规划:①设计基地处于校园东南校区中轴线,基地处于教学楼和梦溪湖胖,南边有图书馆,北边有教学楼。② 九、总体简介 此次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以交流与学习之余活动为出发点,借用廊坊连通各个活动空间,强化不同空间的体验。建筑总体旁边设置草坪,学生们可坐在上面交谈聊天。办公室以及展廊架空,以便将室外广场扩大,同时营造一个室外的廊柱通道。 经过展廊旁边的楼梯进入二楼,进入建筑的过程便成为了一个先压抑后开阔的过程。门厅上空的二层因为是长廊形式,采用了彩色玻璃以增强光感,展廊则是先升高再降低,配合屋顶的条状开窗,做到不同的光影效果。建筑立面的散窗配合广场的散布的方形水池,做到建筑与环境的交流,同时在半围合的广场设置了下沉的空间,与对面的台阶的上升形成对比。这是大二刚完成的一份作业,完成时有些赶,细节有些还要继续完善。十、设计过程 从第一天拿到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任务书开始,我一直在图书馆与网上查询相关资料,并且做好相关笔记。在第一次批改一草时,因为没有理解单元,所以设置的空间布局相当不合理。 所以结合一草的教训,我再次研究活动单元的布置。经过一周的时间,我彻底改变了一草的方案设计。在老师批阅二草时,我的方案得到了老师的认同,我很开心。 后来,我修正草图,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 最后,我来谈谈我和建筑的缘分: 高三那年,某个早晨,天才微亮,天际边挂着一轮明月。天气微凉,透着些许寒气。那一刻,我感触到远处梦中的灯光随着脚步的前进越来越近。七年前,一个偶然机会让我在书中结识林徽因,从此一发不可收拾,迷上建筑,迷上林徽因。高三一年的刻苦拼搏,我终于结束了12年的学习生涯,来到了梦中的象牙塔,人生从此驭长风。在大学的一年多时间里,认识很多人接触了很多事,也从腼腆害羞的小男孩变成了有些成熟的少年郎。曾经的幼稚可爱被成熟稳重所代替,也知道了作为男子汉,当顶天立地以天下为己任。 人们常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的确如此,爱上建筑的我,很痴迷建筑,只要有课余时间就泡图书馆,在书本中寻找知音。尽管我们时常画图画到深夜,尽管我们时常都顾不上吃饭,尽管我们时常忙着连休息时间都要推迟……但是每当我们图画完那一刻,作品被老师肯定,成就被同学称赞时,我们总是很开心,很满足。也许快乐就是我们能够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并且慢慢地实现最初的向往。永远都那么不忘初心! 每当我们建筑系的学子们看到其他系的同学轻松悠闲,甚至有的同学画图画到深夜,我们为了一个更好的方案改了又改,被老师修改的惨不忍睹,尽管有时候我们内心有一些抱怨和动摇,但是我们都坚持下去,因为我们对建筑都有那份最初的责任和向往。 都说大学很自由,没有高中的繁重学业,也没有初中的朦胧,更没有小学的幼稚天真。但是我们都有对自己梦想的坚持,都能结识很多兴趣相投的好友,都会慢慢学会如何生活,如何挣钱。 就拿我自己来说吧,发过传单、做过代理、打扫过卫生、搬运过货物……尽管一开始我很腼腆,但是我慢慢地熟练了,变得有信心了。因为我知道,我的大学不能浪费,我要舍得花时间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一直很喜欢那句“择我所爱,爱我所择”。 既然我选择了建筑,我就不会退缩。我在学习建筑之前,我妹妹送我一句话:“筑物之前先筑风骨,心中没有坚持,只有献媚和哗众取宠建造出的东西,也不会有灵魂。  ” 而且,我在上发表了《遇建》与《一建倾心》等文章,均可百度到,所以我会越来越喜欢建筑。

146 评论

beetleleon

您的开题报告有什么要求呢

开题报告是需要多少字呢

开题报告 任务书 都搞定了不

你可以告诉我具体的排版格式要求,希望可帮到你,祝顺利

开题报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论文名称

论文名称就是课题的名字

第一,名称要准确、规范。准确就是论文的名称要把论文研究的问题是什么,研究的对象是什么交待清楚,论文的名称一定要和研究的内容相一致,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准确地把你研究的对象、问题概括出来。

第二,名称要简洁,不能太长。不管是论文或者课题,名称都不能太长,能不要的字就尽量不要,一般不要超过20个字。

(二) 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研究的目的、意义也就是为什么要研究、研究它有什么价值。这一般可以先从现实需要方面去论述,指出现实当中存在这个问题,需要去研究,去解决,本论文的研究有什么实际作用,然后,再写论文的理论和学术价值。这些都要写得具体一点,有针对性一点,不能漫无边际地空喊口号。主要内容包括:⑴ 研究的有关背景(课题的提出): 即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这项研究。 ⑵ 通过分析本地(校) 的教育教学实际,指出为什么要研究该课题,研究的价值,要解决的问题。

(三) 本论文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

规范些应该有,如果是小课题可以省略。一般包括:掌握其研究的广度、深度、已取得的成果;寻找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从而确定本课题研究的平台(起点)、研究的特色或突破点。

(四)论文研究的指导思想

指导思想就是在宏观上应坚持什么方向,符合什么要求等,这个方向或要求可以是哲学、政治理论,也可以是政府的教育发展规划,也可以是有关研究问题的指导性意见等。

(五) 论文写作的目标

论文写作的目标也就是课题最后要达到的具体目的,要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也就是本论文研究要达到的预定目标:即本论文写作的目标定位,确定目标时要紧扣课题,用词要准确、精练、明了。

常见存在问题是:不写研究目标;目标扣题不紧;目标用词不准确; 目标定得过高, 对预定的目标没有进行研究或无法进行研究。

确定论文写作目标时,一方面要考虑课题本身的要求,另一方面要考率实际的工作条件与工作水平。

(六)论文的基本内容

研究内容要更具体、明确。并且一个目标可能要通过几方面的研究内容来实现,他们不一定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大家在确定研究内容的时候,往往考虑的不是很具体,写出来的研究内容特别笼统、模糊,把写作的目的、意义当作研究内容。

基本内容一般包括:⑴对论文名称的界说。应尽可能明确三点:研究的对象、研究的问题、研究的方法。⑵本论文写作有关的理论、名词、术语、概念的界说。

(七)论文写作的方法

具体的写作方法可从下面选定: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经验总结法、 个案法、比较研究法、文献资料法等。

(八)论文写作的步骤

论文写作的步骤,也就是论文写作在时间和顺序上的安排。论文写作的步骤要充分考虑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和难易程度,一般情况下,都是从基础问题开始,分阶段进行,每个阶段从什么时间开始,至什么时间结束都要有规定。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和时间安排包括:整个研究拟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起止时间 希望可以帮你。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

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称、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费的估算等等。

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就是“伦教文化研究”。

第二就是内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比如我曾指导的一个课题“伦教文化研究”,背景说明部分里就是说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伦教作为珠江三角洲一角,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她的文化发展怎么样,有哪些成就,对居民有什么影响,有哪些还要改进的。当然背景所叙述的内容还有很多,既可以是社会背景,也可以是自然背景。关键在于我们所确定的课题是什么。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内容,顾名思义,就是我们的课题要研究的是什么。比如我校黄姝老师的指导的课题“佛山新八景”,课题研究的内容就是:“以佛山新八景为重点,考察佛山历史文化沉淀的昨天、今天、明天,结合佛山经济发展的趋势,拟定开发具有新佛山、新八景、新气象的文化旅游的可行性报告及开发方案。”

三、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课题研究的目的,应该叙述自己在这次研究中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想要得到的结果。比如我校叶少珍老师指导的“重走长征路”研究课题,在其研究目标一栏中就是这样叙述的:

1、通过再现长征历程,追忆红军战士的丰功伟绩,对长征概况、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艰难险阻、什么是长征精神,有更深刻的了解和感悟。

2、通过小组同学间的分工合作、交流、展示、解说,培养合作参与精神和自我展示能力。

3、通过本次活动,使同学的信息技术得到提高,进一步提高信息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的方法”这一部分,应该提出本课题组关于解决本课题问题的门路或者说程序等。一般来说,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方法有:实地调查考察法(通过组织学生到所研究的处所实地调查,从而得出结论的方法)、问卷调查法(根据本课题的情况和自己要了解的内容设置一些问题,以问卷的形式向相关人员调查的方法)、人物采访法(直接向有关人员采访,以掌握第一手材料的方法)、文献法(通过查阅各类资料、图表等,分析、比较得出结论)等等。在课题研究中,应该根据自己课题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关的课题研究方法,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实用就行。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课题研究的步骤,当然就是说本课题准备通过哪几步程序来达到研究的目的。所以在这一部分里应该着重思考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课题大概准备分几步来完成。一般来说课题研究的基本步骤不外乎是以下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查阅资料阶段、实地考察阶段、问卷调查阶段、采访阶段、资料的分析整理阶段、对本课题的总结与反思阶段等。

六、课题参与人员及组织分工。

这属于对本课题研究的管理范畴,但也不可忽视。因为管理不到位,学生不能明确自己的职责,有时就会偷懒或者互相推诿,有时就会做重复劳动。因此课题参与人员的组织分工是不可少的。最好是把所有的参与研究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民主选举的方式推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任务分派和落实。然后根据本课题的情况,把相关的研究任务分割成几大部分,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部分。最后由小组长组织人员汇总和整理。

七、课题的经费估算。

一个课题要开展,必然需要一些经费来启动,所以最后还应该大概地估算一下本课题所需要 的资金是多少,比如搜集资料需要多少钱,实地调查的外出经费,问卷调查的印刷和分发的费用,课题组所要占用的场地费,有些课题还需要购买一些相关的材料,结题报告等资料的印刷费等等。所谓“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没有足够的资金作后盾,课题研究势必举步维艰,捉襟见肘,甚至于半途而废。因此,课题的经费也必须在开题之初就估算好,未雨绸缪,才能真正把本课题的研究做到最好。

245 评论

派大海绵

摘 要:我国农村地区,代写论文大量留守儿童的出现不仅给社会管理和社会稳定带来新的问题,而且由于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导致其社会化过程中出现诸多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农村儿童的健康成长。深入分析家庭教育缺失对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的影响,探索对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家庭教育;农村留守儿童;社会化;对策 一、家庭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留守儿童正处在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作为社会化影响因素之一的家庭教育对儿童顺利实现其个体社会化具有重要的奠基作用。 1.社会化的含义及儿童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是指在特定的社会与文化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于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的公认的行为方式,其最后的结果是要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社会成员,使其在社会生活中承担特定的权利和义务。 儿童时期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飞速发展的时期,这一阶段所形成的生活观、价值观等均影响个体后期的行为,因此,儿童时期是个体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儿童社会化的内容至少包括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生活技能的养成。这是儿童社会化内容的第一层面,是首要的基本的内容,它主要包括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和初步的谋生技能。 (语文网中网文秘频道) (2)社会规范的内化。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为了调整人际关系,维持正常的社会秩序,社会必须对每一个人的行为有所要求与制约,由此形成一系列的社会规范。个人的行为只有符合了所在社会的行为规范,才能参与正常的社会生活,被社会认可、接纳,社会化过程实质上也就是社会规范的内化过程。 (3)健全人格的培养和发展。人格包含着一个人道德情感、行为准则、智能、气质、意志和协调相融等诸多特质,是个体内部的心身系统的动力组织,决定着人的思想和行为,是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化过程就其内容来说是人格的形成过程,这一过程始于人的生命之初。 (4)社会角色的学习。角色主要是指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所遵循的与自己的社会身份、社会地位相匹配的行为模式。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是以各种不同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交替扮演着各种不同的角色。所以,每个人都要进行角色学习,如学习与角色有关的权利与义务,学习适合于角色行为的有关知识与技能及有关价值观念等,以便在社会生活中尽可能减少角色行为的偏差和冲突。 (5)确立生活目标和价值观念。生活目标就是个人的理想追求,而价值观念是人们关于某类事物的价值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念,表现为人们对该类事物相对稳定的信念、信仰、理想等等。价值观念一经形成,就成为主体头脑中一种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社会化,一方面要把社会目标转化为个人目标,另一方面又担负着培养个人价值观念的任务,使个人的目标和他的价值观念协调起来。 (语文网中网文秘频道) 2.家庭教育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 人的社会化是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通过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实现的。家庭教育在个体社会化中起着奠基的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社会化途径所无法取代的。 (1)家庭培育着一个人最基本的情感。“家庭是初级社会群体的典型,它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面对面的富有感情的交往”[1]。作为初级群体典型的家庭,在培养人性方面的作用远远大于邻居、同辈群体等初级群体,它对一个人正常情感的培育是至关重要的。从婴儿呱呱落地开始,他就接受着母乳的喂养、亲人的搂抱及逗乐,在这里实际上他就接受了人类生活最基本的情感:食物、温暖和互动,这种互动满足了孩子身体成长的需要,也影响着孩子的情感。随着个体的成长,这种情感的互动日渐变得重要,一个人是否懂得接受别人的爱,是否懂得给予别人以爱,这与他在家庭中的情感的互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2)家庭教育为儿童掌握基本社会规范奠定基础。所谓社会规范是指人们在相互交往和长期共同生活中确立的、为多数成员所承认和期望的行为方式,如风俗、习惯、礼节、禁忌、社会基本道德、法律等。一个人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定的社会之中,社会也对他提出各种各样的规范要求。儿童对这些社会规范的获得主要通过家庭的影响和传授才能实现的。家庭是一个人最先进入的人际群体和社会组织,也是儿童接受教育的启蒙学校。儿童的行为始于模仿,父母是他们赖以模仿的对象。父母的饮食方式、衣着风度、行为习惯等都直接影响着孩子。同时,家长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给孩子传授适应社会生活的基本规范,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能之一。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3)家庭教育为儿童的智能发展奠定基础。儿童期是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也是他们受教育的最初阶段。家庭的影响及父母的教育,最先在孩子“一片空白”的心灵上留下各种痕迹,而这些痕迹在人的一生中是最难磨灭的。因此,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环境是最基本的文化环境,是开发孩子智力的首要的基础环境,其中父母的文化水平、家长的表率作用、父母的教育方式等因素对孩子的智力开发都有重要影响。尽管学校教育及其它教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也有重要作用,但家庭影响、父母教育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它为学校教育准备了必要的智力基础。 二、家庭教育缺失对留守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影响 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长期在外,造成农村留守儿童家庭功能弱化或不完善,甚至使孩子处于“教育真空”状态,这对儿童的生理、心理、人格的发展,对儿童的社会化进程都会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1.管理缺位 据有关调查表明,在父母外出的留守儿童中,有825%的孩子与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约有6%的儿童与父母一方生活在一起,其余部分留守的儿童在姑姑、姨妈、舅舅等亲戚家或独自留守。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大致为三类:隔代监护,即由祖辈抚养监护;上代监护,指由儿童父母的同辈人(亲戚)来监护;自我监护型,即儿童自己管理自己。(网中 网公文) 2.教育滞后 留守儿童一般由祖辈照顾。由于农村老人文化水平低,有的甚至是文盲,仅能以语言传授世代间的经验,无法给孩子以先进的现代教育。因此,这些留守儿童在学前教育阶段便存在着比其他家庭的孩子更缺乏良好启蒙教育的问题,这无疑会给这些孩子以后的成长留下许多缺憾。另外,由于亲子分离,缺乏沟通,孩子们在学习方面出现的困难、疑惑不能得到有效及时的解决和疏导,致使他们的学习成绩一般都不如正常家庭儿童好。 3.心理脆弱 留守儿童正处在心理发育的重要时期,在学习、生活或人际交往中会遇到比正常家庭儿童更多的问题,产生种种心理烦恼。他们特别需要父母的关爱、理解和帮助。而父母远在他乡,无法及时地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代养人中有些由于文化程度偏低、教育观念陈旧、教育方法简单,对孩子的照顾往往局限在生活上,而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发展,不知如何去理解孩子,长此下去,使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得烦躁、脆弱。 4.道德滑坡 一些原来各方面都不错的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放松对自己的严格要求,有的留守儿童沉溺于网吧、电子游戏厅、录像厅,极易受到社会上的一些不法分子的引诱、唆使而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三、解决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的对策 1.帮助和引导广大留守儿童家长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家长要树立高度的教育责任感,树立为国教子的家庭教育观念。将孩子扶养教育成人,不仅是宪法赋予每一个父母应尽的义务,也是一种道德行为。因此,家长应具备高度的教育责任感,在完成教育子女这项艰巨的长期的任务中,不要借口发展经济等原因,忽视家庭教育,甚至放弃教育。每一位家长应尽力承担国家赋予的神圣职责——教育好子女。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有积极的变化,也有一些消极的倾向。孩子正处于价值观的形成期,很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这就要求家长正确认识这些变化,并不断矫正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将孩子教育成人。 2.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同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合作,是实现儿童正常社会化的必由之路 在家庭教育缺失的情况下,在留守儿童的社会化教育中,尤其要加强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合作。儿童是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的共同影响下成长并逐步社会化的。因此,必须建立科学的教育体系。一般来说,家庭教育是基础,重在情感熏陶;学校教育是主体,重在理论教育,正面灌输;社会教育是前二者的延续和补充。三者只有进行合作,协调统一,优化管理,形成科学的育人体系,才能充分发挥其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3.从长远来看,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问题,应着眼于从根本上结束他们的留守生活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要使农民离土不离乡就能富裕,这样,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留守型家庭,从深层上看,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最佳路径。因此,解决农民的贫困问题,是解决留守儿童社会化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问题,是当务之急。 (2)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拆除城乡壁垒。留守儿童的大量产生和存在,是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以及与此相关的就业、教育、保障等体制的产物。家庭成员团聚在一起,这是每个家庭以及每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要求。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更是每一个儿童的基本权利和健康成长的基本条件。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必须从户籍制度以及其他相关体制的改革入手,逐步弱化乃至取消与户籍相联系的造成城乡隔离的各种制度。政府应制定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平等的权利。 (3)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让学校成为留守儿童的另一个“家”。建立农村寄宿制学校,这既是缺位家庭和缺失亲子教育儿童的渴望,也是学校人本化教育的要求。因此,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有计划地筹建寄宿制幼儿园和寄宿制中小学,把学校建设成留守儿童的大家庭和成长成才的摇篮。通过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教育和管理,不仅可以兼顾留守儿童的学习和生活,且有利于保护他们的安全。 (语文网中网摘录,版权属原作者) (4)建立“代管家长制”。代管家长制,即教师和留守儿童结对,教师代行家长职责,从学习到生活全程负责。“代管家长”在一定程度上扮演家长的角色,使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在生活上多了一些嘘寒问暖的关爱,在学习上多了一些帮助辅导,在情感上多了一些交流慰藉,使缺位家庭、缺失亲子教育的留守儿童得到较好的教育补偿,为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营造了一个和谐的空间。 (5)建立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社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组织地创建“托管中心”,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照管,为留守儿童提供看护、娱乐学习、生活指导等服务;“托管中心”要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和父母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制度,并记录留守儿童每一天的思想、品行、学习和生活等情况,使老师和家长能有针对性地掌握留守儿童的真实情况;开通亲情电话,增加留守儿童与其父母的亲子互动和亲子交流的次数,让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享受到亲情的温暖。 参考文献: [1]宋林飞.西方社会学理论[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J].人口研究,2005(1) [3]范先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5(7)(网中 网公文) 回答者声明:非原创,希望提问者可以借鉴其中的内容。

101 评论

相关问答

  • 会展中心电气设计毕业论文

    电气自动化毕业设计 ·2×300MW发变组常规保护·110-6.3KV降压变压器的继电保护·110kV降压变压器常规保护·220MW发电机组主变压器常规保护·工

    冷扇画屏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数字中心设计学院毕业论文

    3“数控技术”专业的毕业论文怎么写 亲爱的朋友,由于这里不让发网站网址,我们发了搜索结果给您,您在搜索结果页面点进去后会见到我们网站网址,然后在我们网站里即

    龙真妈妈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培训中心设计毕业论文

    说实在话,自考论文收费700元不算多,很多专业如心理学专业一般要交1200至1500,主要是看专业。

    jessica0930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
  • 生活服务中心设计毕业论文

    室内设计毕业论文 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人类寄希望于通过设计来改造世界,改善环境,提高人类生存的生活质量。 从构成世界之三大要素的自然—

    yoyoubaobao 3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高层培训中心设计毕业论文

    毕业设计论文施工组织设计文献综述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是对拟建工程施工的全过程实行科学的管理的重要手段。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可以全面考虑拟建工程的各种施工条件,

    sunjinghong 2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