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术论文知识库 > 哈佛商业评论发表

哈佛商业评论发表

发布时间:

哈佛商业评论发表

即便是在以创新著称的互联网公司中,Google的创新也是首屈一指的。无论是搜索引擎、Gmail邮箱、网络文档编辑器,还是Google地球,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以及最炙手可热的“云计算”,Google在技术方面都走在了最前沿。Google是典型的技术领先型企业,它证明了,技术不仅可以影响企业战略,当技术足够强大的时候,技术本身就是战略。 著名管理大师托马斯?达文波特和巴拉?耶尔近距离观察了google,并写成了《解密Google的创新机制》这篇文章,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谷歌创新的秘密在于——谷歌的平台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枢纽。不同的第三方都可以到这里访问,开发出融合了谷歌功能元素的新型应用产品,同时向用户测试和营销其产品。 也就是说,Google创新并不是靠一己之力,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 谷歌、第三方创新者、用户和广告商之间的积极互动,形成了对各方都有利的良性循环,尤其对Google有利。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每一笔交易都通过Google的平台,Google能够控制其生态系统的发展,并从中赚取超高比例的收益。 在时间安排上,Google制定了一个政策,将创新列入员工的工作时间预算,要求技术人员花80%的时间在核心的搜索和广告业务上,其余20%则用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技术项目上,这就迫使员工必须腾出时间来搞创新。善于利用失败和混乱谷歌快速地推出大量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并不完美,但谷歌会让市场来选择,这样创新的失败成本也是最低的。 激发创意的公司文化谷歌在行动上真正做到把员工当作最重要的资产,它为员工提供了很多激发智能的机会,并营造了很好的知识工作环境,以独特的公司文化吸引了最聪明的人才。一般来说,创意的构思过程是混乱无序的,但谷歌却以一套以数据为驱动的创意评估流程,很好地平衡了这种无序性,谷歌对于分析和数据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绝大多数公司。 好好阅读这一组文章,你会发现,Google的创新绝不是两个技术天才造就的。google确实拥有很多技术天才,但Google的创新的根源还是拥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支持。

即便是在以创新著称的互联网公司中,Google的创新也是首屈一指的。无论是搜索引擎、Gmail邮箱、网络文档编辑器,还是Google地球,Android手机操作系统,以及最炙手可热的“云计算”,Google在技术方面都走在了最前沿。Google是典型的技术领先型企业,它证明了,技术不仅可以影响企业战略,当技术足够强大的时候,技术本身就是战略。\x0d\x0a著名管理大师托马斯?达文波特和巴拉?耶尔近距离观察了google,并写成了《解密Google的创新机制》这篇文章,发表在《哈佛商业评论》上。谷歌创新的秘密在于——谷歌的平台实质上就是一个创新枢纽。不同的第三方都可以到这里访问,开发出融合了谷歌功能元素的新型应用产品,同时向用户测试和营销其产品。\x0d\x0a也就是说,Google创新并不是靠一己之力,而是致力于打造一个创新的“生态系统”,谷歌、第三方创新者、用户和广告商之间的积极互动,形成了对各方都有利的良性循环,尤其对Google有利。作为这个生态系统的所有者和经营者,由于每一笔交易都通过Google的平台,Google能够控制其生态系统的发展,并从中赚取超高比例的收益。\x0d\x0a在时间安排上,Google制定了一个政策,将创新列入员工的工作时间预算,要求技术人员花80%的时间在核心的搜索和广告业务上,其余20%则用在他们自己选择的技术项目上,这就迫使员工必须腾出时间来搞创新。善于利用失败和混乱谷歌快速地推出大量创新产品,这些产品可能并不完美,但谷歌会让市场来选择,这样创新的失败成本也是最低的。\x0d\x0a激发创意的公司文化谷歌在行动上真正做到把员工当作最重要的资产,它为员工提供了很多激发智能的机会,并营造了很好的知识工作环境,以独特的公司文化吸引了最聪明的人才。一般来说,创意的构思过程是混乱无序的,但谷歌却以一套以数据为驱动的创意评估流程,很好地平衡了这种无序性,谷歌对于分析和数据的重视远远超过其他绝大多数公司。\x0d\x0a好好阅读这一组文章,你会发现,Google的创新绝不是两个技术天才造就的。google确实拥有很多技术天才,但Google的创新的根源还是拥有一个很好的“创新生态系统”,以及相关的人力资源支持。

提出双因素论的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赫茨伯格。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1923年-2000 ),美国心理学家、管理理论家、行为科学家,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 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30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曾任美国凯斯大学心理系主任。

赫茨伯格: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30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曾任美国凯斯大学心理系主任。

赫茨伯格在管理学界的巨大声望,是因为他提出了著名的“激励与保健因素理论”即“双因素理论”。双因素理论是他最主要的成就,在工作丰富化方面,他也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主要著作:《工作的激励因素》、《工作与人性》、《管理的选择:是更有效还是更有人性》等

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美国心理学家、管理理论家、行为科学家,双因素理论的创始人。赫茨伯格曾获得纽约市立学院的学士学位和匹兹堡大学的博士学位,以后在美国和其他30多个国家从事管理教育和管理咨询工作,是犹他大学的特级管理教授,曾任美国凯斯大学心理系主任。

在激励因素取得成功以后,经过一段时间的间歇,赫茨伯格回到了与他于1968年在《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过的一篇论文的争论上,这篇论文的题目是:“再问一次,你如何激励员工?”重印后共售出100万份的成绩是其成为该刊有史以来最受欢迎的文章。赫茨伯格还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发表了《再论如何激励员工》等100多篇论文。

在美国和其他30多个国家,他多次被聘为高级咨询人员和管理教育专家。访问主要围绕两个问题:在工作中,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并估计这种积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又有哪些事项是让他们感到不满意的,并估计这种消极情绪持续多长时间。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表的

超Y理论是1970年由美国管理心理学家约翰·莫尔斯()和杰伊·洛希()根据复杂人的假定,提出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它主要见于1970年《哈佛商业评论》杂志上发表的《超Y理论》一文和1974年出版的《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一书中。

基本观点是: 人们带着许多不同的需要和动机加入组织,但最主要的是实现其胜任感; 由于人们的胜任感有不同的满足方法,所以对管理要求也不同,有人适用X理论管理方式,有人适用Y理论管理方式; 组织结构、管理层次、职工培训、工作分配、工资报酬和控制水平等都要随着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及人员素质等因素而定,才能提高绩效; 一个目标达成时,就会产生新的更高的目标,然后进行新的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

传说中的“老总包装美女”的典故来自于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期刊里面发表的一篇名为《老板如何包装美女》的文章,里面主要是讲述有一位上司要给新晋的美女员工进行适当的调整,涉世未深,完全是要耐心地给她指导,让她习惯公司的文化,施展她的才华,老总不得不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包装她,以便让她熟悉公司的环境,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同事们,最终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员工。

美女涉世未深,老总答应包装她,下一秒就随了心愿!是那部电视剧?回答如下:美女涉世未深,老总答应包装她,下一秒就随了心愿!是那部电视剧是我的兄弟叫顺溜。

哈佛商业评论期刊

如何订阅哈佛商业评论英语版,我觉得我没,订阅哈佛商业评论因为百度要通过,网络上的网络平台来订购如果真的不好订购我们可以去这些大型的大型书店去查阅一下看看能不能订阅的这种关于你说的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的,资料。

以下是目前为止中国最贵的十本杂志《钟表研究》 200元/期(双月刊)《罗博报告》 100元/期《西藏人文地理》 99元/期《北大商业评论》 80元/期《IDN》70元/期《哈佛商业评论》 70元/期《中国金融家》 50元/期《生活》 50元/期《Design360°》 45元/期《高尔夫》 40元/期

哈佛商业评论《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将致力于为商业管理提供世界级价值参考标准,推进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国际化。为中国商业人士和全球思想领袖提供缜密的商业见解和最佳实践,提升中国社会及华人世界的管理理念、改进实务运作,对管理者以及他们管理的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必将成为中国商业精英的必备思想伙伴!发展90年后,HBR已经成为先进管理理念的发源地,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总体来说这本杂志还是比较适合那些对商业经济比较敏感想要从事这方面工作的人。如果想详细知道相关信息你可以到杂志云官网上自己查阅

订阅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杂志,上杂志网或者杂志铺网站。杂志简介 《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 建立之初,它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发展90年后,HBR已经成为先进管理理念的发源地,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HBR在全世界有10种语言的11个授权版本,包括在台湾地区发行的繁体字版和2012年7月起在大陆地区出版的简体中文版。 《哈佛商业评论》由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旗下的HBR在中国大陆地区独家授权出版,每月一期,精选HBR最新当期文章以及最受欢迎的经典文章,并逐步增加对中国工商管理界的报道。HBR在美国境外还和日本、中国台湾(繁体中文)、德国、俄罗斯、波兰、匈牙利、西班牙以及拉丁美洲地区(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的共八个地区进行版权合作。

哈佛大学商业评论论文

一切管理的通用工具就是沟通。基于现在是高中理科生,太深奥的看不懂。这里郑重推荐卡耐基的《人性的优点》、《人性的缺点》。只要你理解了,我想管理学的真谛你也触摸到了。愿进步有成!

影响世界进程的100位管理大师 1.亚当·斯密(Adam Smith,1723-1790): 主要贡献: 劳动分工、“共同利益”的观点,提出分工理论,著有《国富论》 2.罗伯特·欧文(Robert Owen,1771-1858) 主要贡献:提出空想社会主义的思想、最早注意到人的因素对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性。人本管理的先驱 3.查尔斯·巴贝奇(Charles Babbage,1792-1871) 主要贡献:进一步发展了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思想;体力和脑力劳动分工主张;劳资关系协调;发明计数机器。著有《论机械和制造业的经济》 4.弗雷德里克·W·泰勒(Frederick W. Taylor)(1856-1915) 主要贡献:理论集中在科学管理方面,制订工作定额;选择第一流工人;标准化管理;差别计件工资;精神革命。著有《科学管理原理》等。 5.卡尔·巴思(Carl G. Barth,1860-1939) 主要贡献:执行泰勒制的正统的忠实信徒。著有《作为泰罗管理制度一部分的机械厂计算尺》 6.亨利·甘特(Henry L. Gantt,1861-1919) 主要贡献:发明了甘特图,著有《甘特图表: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工具》、《工业领导》 7.弗兰克·吉尔布雷斯(Frank B. Gilbreth,1868-1924) 主要贡献: 主要贡献是时间和动作研究、计时轨迹摄影技术。 8.莉莲·吉尔布雷斯(Lillian Moller Gilbreth,1878-1972) 主要贡献:吉尔布雷斯的妻子。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 9.哈林顿·埃默森(Harrington Emerson,1853-1931) 主要贡献:效率的大祭司,提出效率的十二个原则,著有《十二个效率原则》 10.莫里斯·库克(Morris Cooke,1872-1960) 主要贡献:主要贡献是在大学和市政管理方面 11.亨利·法约尔(Henry Fayol,1841-1925) 主要贡献:古典组织理论,提出了职能原则和管理原则,著有《工业管理与一般管理》等。 12.马克斯·韦伯(Max Weber,1864-1920) 主要贡献:古典组织理论,权力论;研究组织的官僚模式,著有《社会与经济组织理论》。 13.林德尔·厄威克(Lyndall F. Urwick,1891-1984) 主要贡献:国际管理协会的首任会长;研究综合古典管理理论,最大的贡献是对经典的管理理论进行了综合。提出了组织的八项原则,著有《行政管理原理》、《管理的要素》 14.卢瑟·古利克(Luther H. Gulick,1892-1993) 主要贡献:综合古典管理理论,提出管理的七项职能说,著有《管理科学论文集》 15.玛丽·帕克·福莱特(Mary Parker Follett,1868-l933) 主要贡献:过渡期,架起古典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理论的桥梁,主要思想集中在行政管理,提出整合与责任分担问题,著有《动态的行政管理》等。 16.雨果·孟斯特伯格(Hugo Munsterberg,1863-l9l6) 主要贡献:过渡期,工业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17.乔治·埃尔顿·梅奥(George Elton Mayo,1880-1949) 主要贡献:提出霍桑实验,人际关系理论。著有《工业文明的人类问题》、《工业文明的社会问题》 18.弗里茨·罗特利斯伯格(Fritz J. Roethlisberger,1898-1974) 主要贡献:突出人际关系理论,与梅奥合作20余年。 19.赫伯特·西蒙(Herbert A. Simon) 主要贡献:决策理论学派,提出了决策理论。著有《行政管理行为》和《人工科学》两个系列论著。他的经典著作《管理行为》(1947)的基础是其关于管理决策制定的博士论文。他既是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又是计算机科学图灵奖的得主。 20.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l970) 主要贡献: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提出需求五层次理论,著有《激励与个性》、《良好精神管理》等。 21.克莱顿·阿尔德佛(Clayton Alderfer) 主要贡献:提出需要层次的ERG需要理论 22.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land) 主要贡献:提出需要层次的成就动机理论 23.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1906-1964年) 主要贡献:人际关系学方面的思想家,提出X-Y理论,著有《企业的人事方面》等。 24.约翰·莫尔斯(John Morse)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超Y理论,著有《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 25.威廉·奥奇(William G. Ouchi)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Z理论,著有《Z理论——美国企业界怎样迎接日本的挑战》 26.克里斯·阿基里斯(Chris Argyris)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不成熟-成熟理论,著有《人性与组织》等 27.库尔特·卢因(Kurt Lewin,1890 - 1947) 主要贡献:提出团体行为理论:“团体力学”和“非正式组织”,著有《人格的动力理论》、《社会科学中的场论》 28.利兰·布雷德福(Leland Bradford) 主要贡献:提出群体行为:“感受性训练”- 实验室训练 29.斯金纳(B. F. Skinner) 主要贡献:提出行为修正的强化理论,著有《有机体的行为:一种实验的分析》《科学与人类行为》 30.阿尔伯特·班杜拉(Albert Bandura) 主要贡献:提出行为修正的自我强化理论 31.莱曼·波特(Lyman Porter) 主要贡献:提出综合激励模型,著有《管理态度和成绩》 32.维克多·维鲁姆(Victor H. Vroom) 主要贡献:提出效价-手段-期望理论,著有《工作与动机》 33.弗雷德里克·赫茨伯格(Frederick Herzberg) 主要贡献:提出双因素理论,著有《工作的激励因素》 34.斯塔西·亚当斯(J. Stacy. Adams) 主要贡献:提出公平理论,著有《工人关于工资不公平的内心冲突同其生产率的关系》、《社会交换中的不公平》 35.哈罗德·凯利(Harold H. Kelley) 主要贡献:提出归因理论,对海德的归因理论进行又一次扩充和发展。著有社会心理学的归因理论》 36.哈罗德·孔茨(Harold koontz,1908-1984) 主要贡献:西方现代管理理论形成的标志、管理过程学派代表、强调管理的概念、理论、原理和方法,著有《管理学》 37.切斯特·巴纳德(Chester Barnard,1886-1961) 主要贡献:社会系统学派创始人、主要研究经理人员的职能、组织与管理,著有《经理人员的职能》 38.斯坦利·西肖尔(Stanley E. Seashore) 主要贡献:当代经济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提出“组织有效性评价标准” 39.坦南鲍姆(Robert Tannenbaum) 主要贡献:领导连续体理论,著有《如何选择领导模式》 40.俄亥俄州立大学研究小组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行为的二维构面理论 41.伦西斯·利克特(Rensis Likert)(密执安研究) 主要贡献:支持关系理论的创始人,提出四种领导体制,著有《新型的管理》、《人类组织》 42.罗伯特·布莱克(Robert R. Blake) 主要贡献:提出管理方格理论,著有《管理方格》 43.弗雷德·菲德勒(Fred E. Fiedler)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创始人,提出领导类型权变理论,著有《权变模型一领导效用的新方向》 44.罗伯特·豪斯(Robert J House)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45.保罗·赫塞(Paul Hersey)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行为权变理论:领导生命周期理论,著有《情境领导》 46.理查德·约翰逊(Richard A. Johnson)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63年与卡斯特、罗森茨韦克合写《系统理论和管理》 47.弗里蒙特·卡斯特(Fremont E. Kast)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70年与罗森茨韦克合作发表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系统管理理论。提出卡斯特模式:组织变革的6个步骤, 48.詹姆斯·罗森茨韦克(James E. Rosenzweig)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代表人物之一,1963年与约翰逊、卡斯特三人合写《系统理论和管理》、1970年与卡斯特合作发表的《组织与管理—一种系统学说》比较全面地论述了系统管理理论。 49.詹姆斯·格黑尔·米勒(James Grier Miller)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0.梅萨·罗维奇(M. Mesarovie) 主要贡献:系统管理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1.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和管理咨询人员,被认为是当代西方影响最大的管理学家之一。突破思想是从目标管理到管理知识工人的过程,著有《管理的实践》、《管理:任务、责任和实践》等。 52.欧内斯特·戴尔(Ernest Dale)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主要贡献是比较管理经验研究,著有《伟大的组织者》、《企业管理的理论与实践》 53.威廉·纽曼(William Newman)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管理学家,著有《经济管理活动:组织和管理的技术》、《管理的过程》、 54.阿尔弗雷德·P·斯隆(Alfred ) 主要贡献:经验主义学派代表人物,美国高级经理、长期担任通用汽车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首创事业部制组织结构。著有《我在通用汽车公司的年代》 55.保罗·劳伦斯(Paul R. Lawrence)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著有《复杂组织的分化和整体化》、《组织和环境》 56.弗雷德·卢桑斯(Fred Luthars)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系统地介绍了权变管理理论,提出了用权变理论可以统一各种管理理论的观点。著有《管理导论:一种权变学说》 57.琼·伍德沃德(英国,Joan Woodward) 主要贡献:权变理论学派代表人物,英国女管理学家。组织设计权变理论主要代表人物之一,著有《经营管理和工艺技术》、《工业组织:理论和实践》、《工业组织:行为和控制》、 58.亨利·明茨伯格(Henry Mintzberg) 主要贡献:西方管理学界经理角色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主要贡献在于对管理者工作的分析,著有《经理工作的性质》。 59.埃尔伍德·斯潘塞·伯法(Elwood Spencer Buffa) 主要贡献:研究现代化生产管理方法和管理科学的著名学者,西方管理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提出决策的四种类型。著有《生产管理基础》 60.W·爱德华兹·戴明(W. Edwards Deming) 主要贡献:主要是“质量管理”和质量管理十四法,有力指导了丰田汽车公司管理。著有《走出危机》。 61.约瑟夫·朱兰(Joseph Juran) 主要贡献: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质量三元论,把80/20原则引人质量管理,著有《质量控制手册》、《朱兰论质量领导》等 62.戴尔·卡耐基(Dale Carnegie) 主要贡献:突破性思想是:推销、交流和诱导问题。著有《如何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等。 63.詹姆士·钱皮(James Champy) 主要贡献:突破思想为经营的重造思想,与哈默提出BPR(业务流程重组),著有《重造企业》对工作流程进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并彻底改革。 64.马文·鲍尔(Marvin Bower) 主要贡献:现代管理咨询之父,开创管理咨询行业,缔造了麦肯锡咨询公司的传奇故事,主要理论是公司文化和价值、团队工作和计划管理、管理顾问的专业化等领域。著有《管理意志》、《领导意志》。 65.大前研一(Kenichi Ohmae) 主要贡献:日本战略之父,是企业家的战略头脑,提出成功的战略和关键因素,是40多本书的作者。著有《战略家的思想》、《没有国界的世界》。 66.汤姆·彼得斯(Tom Peters) 主要贡献:提出变革是企业获得生存的唯一出路。著有《追求卓越》开辟了商业书籍荣登畅销书榜首的先河,《管理的革命》 67.布鲁斯·亨德森(Bruce Henderson) 主要贡献:创建了第一家纯粹的战略顾问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提出波士顿矩阵。 68.亨利·福特(Henry Ford) 主要贡献:美国福特汽车创始人,主要突破性思想是大规模生产,著有《我的生活和工作》。 69.小托马斯·沃特森(Thomas Watson Jr.) 主要贡献: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前董事长,深入探讨公司的立业宗旨,著有《一个企业和它的信念》。 70.戴维·帕卡德(David Packard) 主要贡献:惠普公司的创始人之—,著有《惠普之道》 71.盛田昭夫(Akito Morita) 主要贡献:日本索尼公司的创始人之一,突破性思想主要在“日本管理”领域,著有《日本制造》。 72.松下幸之助(Konosuke Matsushita) 主要贡献:松下是松下公司的创立者。实行水坝式经营。突破性思想是客户服务、企业家的企业天才等,著有《不仅仅为了面包》。 73.罗伯特·汤赛德(Robert Townsend) 主要贡献:美国快递公司13年的总裁,揭露了现代组织的臃肿、愚蠢和荒唐,著有《提升组织》 74.哈罗德·杰林(Harold Geneen) 主要贡献: ITT(国际电报电话公司)的总裁,公司连续买进了共计350家,其中包括艾为斯汽车租赁公司、喜来登酒店集团,突破性思想为用事实分析和管理,著有《协同作用神话》等。 75.伊戈尔·安索夫(Igor Ansoff) 主要贡献:是对战略管理学的清晰构想做系统阐述的关键人物之一,主要理论成就是战略化管理和差距分析及协同理论,著有《公司战略》。 76.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 主要贡献:全世界关于竞争战略的最高权威。提出了决定产业竞争的五种力量,三种基本的竞争战略,分析竞争对手的四种要素等具有深远影响的见解。著有《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国家竞争力》等。 77.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 主要贡献:提出了公司核心竞争力理论,”是九十年代企业战略问题的代表人物。著有《公司的核心竞争力》等。 78.理查德·帕斯卡尔(RiChard Pascale) 主要贡献:提出7S结构,提供了一种比较美国和日本管理的方法。著有:《日本企业的管理艺术》、《艰难的管理》 79.罗莎贝丝·摩丝·坎特(Rosabeth Moss kanter) 主要贡献:创立了好尺度咨询公司,主要研究战略、创新和变革方面,提出了“授权”的概念,著有《当巨人学跳舞时》、《变革大师》等。 80.查尔斯·汉迪(Charles Handy) 主要贡献:提出三种新的组织形式:三叶草组织、联邦组织、3I组织。著有《理解组织》、《非理性的年代》和《空雨衣》等。 81.阿尔弗雷德·钱德勒(Alfred Chandler) 主要贡献:主要研究战略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多事业部制企业的经营等问题,著有《战略与结构》等。 82.舒曼特拉·高沙尔(Sumantra Ghoshal) 主要贡献:印度学者,提出了全球化和公司结构思想,提出个性化公司的概念,著有《个性化的公司》等。 83.彼得·圣吉(Peter Senge) 主要贡献:麻省理工学院组织化学习中心负责人。最大贡献是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的概念及其操作要义。著有《第五项修炼》等。 84.吉尔特·霍夫斯泰德(Geert Hofstede) 主要贡献:荷兰心理学家,突破性思想为文化管理,著有《文化的重要性》等。 85.冯斯·琼潘纳斯(Fons Trompenaars) 主要贡献:讨论管理者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人们的行动的,列举几种文化的冲突,著有《跨越文化浪潮》等。 86.埃德加·沙因(Edgar Schein) 主要贡献:组织心理学领域的创始人之一,提出的“企业文化”概念,为以后企业文化的研究开辟了道路。著有《组织文化与领导》、《组织心理学》等。 87.埃里奥特·杰奎斯(Elliott Jaques) 主要贡献:加拿大裔心理学家,提出企业的管理水平应基于领导决策之前所花费的可测时间长度和根据时间长度所应获得的报酬。著有《企业文化之改变》、《时间的自由度》 88.阿尔文·托夫勒(Alvin Toffler) 主要贡献:美国未来学家突出贡献划分人类三个时期。著有《未来的冲击》、《第三次浪潮》 89.约翰·奈斯比特(John Naisitt) 主要贡献:未来学领域的权威人物,探讨了十个方面的结构性改革,著有《大趋势》该书销售了800万册。 90.玛丽·帕克·福列特(Mary Parker Follett) 主要贡献提出了管理培训和领导者要接受教育的观点,指出了处理冲突的三种手段。 91.华伦·本尼斯(Warren Bennis) 主要贡献:组织发展理论的先驱者,突破性成就是对组织理论的发展,在组织动力学框架下论述领导。著有《领导者:掌管的策略》、《组织天才》等。 92.劳伦斯·彼得(Laurence Peter) 主要贡献:研究的重点集中于企业和管理等级制度方面,核心是“彼得原理”。著有《彼得原理》 93.西奥多·莱维特(Theodore Levitt) 主要贡献:美国研究院研究员,近三十年来主要的营销大师。指出,企业优先考虑的中心应是满足顾客而不应是简单的生产商品,主导公司的应是营销而不是产品。重点理论在全球化和市场学领域,著有《营销中的改革创新》、《营销近视》等 94.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主要贡献:营销学领域的主要权威人物之一。提出,“营销者的任务是推销产品实体中所包含的利益或服务,而不能仅限于描述产品的形貌。”提出将市场营销看作经济活动的中心环节,著有《营销管理》等。 95.杰伊·洛希(Jay W. Lorsch) 主要贡献:提出人性假设的超Y理论,著有《组织及其他成员:权变法》。 96.爱德华·劳勒(Edward Lawler) 主要贡献:提出综合激励模型,著有《管理态度和成绩》 97.沃伦·施密特(Warren H. Schmidt)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连续体理论,著有《如何选择领导模式》。 98.简·莫顿(Jane S. Mouton) 主要贡献:提出管理方格理论,著有《管理方格》 99.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 主要贡献:提出领导权变理论:途径-目标理论; 100.肯尼斯·布兰查德(Kenneth Blanchard)

准化营销的内涵:流程和要素的标准化1983年哈佛大学著名教授Levitt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经典论文《市场全球化》,认为企业应把整个世界看成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忽略各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差别,更多地注意到全球化背景下各国市场的相似性,实行全球标准化营销。标准化营销的好处显而易见,不但可以获得规模效应和低成本优势,并且能在全球市场树立统一的品牌形象,因此成为企业在全

egg pain

哈佛商业评论文章特点

《哈佛商业评论》月刊杂志订阅 《哈佛商业评论》杂志,杂志社,杂志广告, 杂志订阅,发表论文,期刊,中国杂志网 概要:《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 主办单位: 主管单位: 协办单位: 主编: 出版单位: 发行量: 份/期 创刊日期: 出刊日期: 9日 国际刊号: 国内刊号: 刊物版式: 发行范围: 邮发代号: 浏览次数: 43272 欢迎订阅:50元/期 月刊 我要订阅 《哈佛商业评论》( Harvard Business Review,简称 HBR )创建于1922年,是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建立之初,它的使命就是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发展90年后,HBR已经成为先进管理理念的发源地,致力于给全世界的专业人士提供缜密的管理见解和最好的管理实践,并对他们及其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目前,HBR在全世界有10种语言的11个授权版本,包括在台湾地区发行的繁体字版和2012年7月起在大陆地区出版的简体中文版。关于哈佛商学院出版社(HBSP)作为哈佛大学商学院的附属机构,哈佛商学院出版社的使命是在飞速发展的商业世界中改善管理实践。我们将最权威的学术研讨和实践管理理念相结合,通过发现、对话、交流与合作,使我们的杂志、图书、新媒体内容更具前瞻性和说服力。经典文章创刊九十年来,《哈佛商业评论》曾经孕育出许多先进的管理观念,对全球的商业管理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许多著名学者和专家常常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原创性的文章,倾听杂志读者反馈,然后改写成书,如彼德•德鲁克、迈克尔•波特、盖瑞•哈默尔和大前研一等专家的著作。《哈佛商业评论》经典文章《平衡记分卡》 作者:罗伯特•卡普兰、大卫•诺顿《战略是什么?》 作者:迈克尔•波特《蓝海战略》 作者:W.钱•金、勒妮•莫博涅《创造共享价值》 作者:迈克尔•波特《行销短视》 作者:西奥多•李维特《市场全球化》 作者:西奥多•李维特《组织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普拉哈拉德、盖瑞•哈默尔《颠覆性技术:逐浪之道》作者:约瑟夫•鲍尔、克莱顿•克里斯坦森《如何成为领导者》 作者:丹尼尔•戈尔曼《竞争能力分析》 作者:托马斯•达文波特《生命该如何度量》 作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恢复美国竞争力》 作者:盖瑞•皮萨诺《商业和社会:竞争优势和企业社会责任之间的联系》 作者:迈克尔•波特《创造共同价值》 作者:迈克尔•波特《乔布斯领导力的14位密码》 作者:沃尔特•伊萨克森《激励泡沫》 作者:米希尔•德塞《共同创造商业的新社交契约》 作者:.普拉哈拉德《迷宫中的女当家》 作者:爱丽丝•伊格莉、琳达•卡莉《大公司如何变相思维》 作者:罗莎贝斯•坎特社会赞誉“《哈佛商业评论》的信徒是世界范围内公司发展的原动力” ——摘自Mediabistro网“多年来填补了商业学术和实践管理之间的鸿沟,通过卓越的编辑将学术议题应用到真实世界中” ——摘自《经济学人》“独立承载了管理史上所有议题” ——摘自《经济学人》“不可否认的影响力” ——摘自《财富》“管理界圣经”——摘自《华尔街日报》“值得敬佩”——摘自《福布斯》 关于《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2002年进入中国,2012年7月起,财讯传媒(SEEC)推出全新的《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Harvard Business Review China,简称 HBRC)。《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是最佳管理思想的载体。《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将致力于为商业管理提供世界级价值参考标准,推进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国际化。通过其杂志、中文网、数字化内容为中国商业人士和全球思想领袖提供缜密的商业见解和最佳实践,提升中国社会及华人世界的管理理念、改进实务运作,对管理者以及他们管理的机构产生积极的影响。《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必将成为中国商业精英的必备思想伙伴!《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特色1、2012年7月起全新推出的简体中文版《哈佛商业评论》与英文版保持同步出版,中国读者可以在第一时间同步阅读到《哈佛商业评论》主要内容,分享世界最新的管理思想和商业经验。2、拥有资深的翻译及编辑团队,他们不仅拥有丰富的管理知识和经验,而且能贴近本土读者的语言要求对文章进行精到的翻译。在保持世界级管理思想原滋原味呈现的基础上,还将为中国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体验,更加适合中国读者快速、方便的阅读。3、《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60%以上的内容是来自于《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约有30%以上内容来自中国本土公司案例行业研究、管理教学等方面的成果。 更多本土内容的增加,更加适合指导中国商业管理实践,贴合中国读者需求。4、《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将按《哈佛商业评论》的标准,采集中国本土的商业管理内容,反向提供给《哈佛商业评论》英文版杂志和网站,推进中国企业管理实践与研究的国际化。《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栏目介绍《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是一本充满睿智的的现代杂志。帮助读者了解全球商业的核心话题,并从中获得启发是其内容遴选的首要要务。《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内容由以下版块构成:前沿传递最新的、基于研究的商业进展。这个栏目的文章总体篇幅比较短小,但内容精炼,对于开启商业新思维,非常有帮助。这个版块栏目包括:抢鲜读、奇思辩、研究控、数据控、新视界、幽商一默、专栏等。至于专栏,除了英文的之外,我们也将会有中文的专栏作者,来自中国顶尖商学院、咨询顾问公司乃至企业的,不定期为杂志撰写文章。对话全面走进中国乃至全球最顶尖的商业领袖,系统解读其经营理念、战略谋划以及对整个商业世界的思考。实战复盘公司CEO(或者董事长)现身说法,讲述如何完成某个具体行为(并购、渠道、创新、战略等)的故事。中国案例和商学院、咨询公司携手,共同剖析和分享中国企业遭遇到的真问题,一起探求可能的出路。大趋势关注那些真正影响到中国商业行为的技术、管理、产业乃至宏观要素。大思路每期英文版重磅,封面候选。把目光放长远一些,大思路能帮你打开视野,真正为大战略做准备。聚光灯每期英文版重磅,封面候选。针对重大商业话题,结合理论和实务的一组专题报道;无论商界还是学界,都能从中受益。全球关注企业的全球化涉及的方方面面,可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提供难得的镜鉴。经验致力于帮助个体经营者成为更有效的领导者,同时运用睿智及战略的方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这个版块包括:自我管理、案例研究、杂谈、博客、英文摘要、跨界人生等。如果要订阅,请百度搜索:中国杂志网

从员工晋升到管理者时,一定需要转换自己的思维方式,因为指导和协调团队跟自己单打独斗相比,情况不一样。 凯蒂·泰南是研究未来工作规划的专家,她在《哈佛商业评论》的一篇文章中,给那些面对新责任和新压力的管理者提了几个建议: 首先,要把眼光放长远。“个人工作时将全部注意力都放在自己的手头上,而管理者需要向前看。”建议新晋管理者,要了解部门甚至是整个公司的需求和目标,这样有助于预测高层管理者的期望;同时,也要了解团队成员的能力,这对在瓶颈期调整团队的预期目标很有帮助。 接着,帮助团队成员解决问题时,要多问他们问题,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或解决方案,因为直接给答案让人很难有机会学会自己打渔。你的提问也可能会启发员工从新的角度审视问题。 第三,懂得放权。 在制定团队目标时,最好把精力集中在“能够取得什么成果,以及何时能够完成任务”上,然后将具体的操作细节留给团队成员自己去把握。这样做还能避免微观管理,毕竟很少有人喜欢领导在自己背后进行指导。 第四,相信直觉。虽然角色的转换,需要学习新的思维方式,但你的直觉依然有参考价值。如果感到一个项目已经脱轨,不要犹豫,不要等到一切都晚了才做出反应。“你可能会不停思索如何成为一个好领导,但你对工作进展是否顺利的直觉很可能是正确的——特别是当你自己也曾经做过相同工作。” 最后,文中建议新晋管理者要保持耐心,因为思维方式的改变需要时间,大多数人都不是天生的管理者,但管理者的思维方式是可以学习并且熟能生巧的。

企业能力是指企业在生产,技术,销售,管理和资金等方面力量的总和企业的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组织能力,而组织能力只能来源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学习:积累相关的知识和能力并将其嵌入到企业组织中,体现在企业的运作程序上。企业组织能力主要分为三种:技术能力、功能性能力(产品开发能力、生产能力、营销能力)和管理能力。企业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点1.价值性 核心竞争力富有战略价值,它能为顾客带来长期性的关键性利益,为企业创造长期性的竞争主动权,为企业创造超过同业平均利润水平的超值利润。2.独特性 又称独具性,即企业核心竞争力为企业独自所拥有。同行业中几乎不存在两个企业都拥有准确意义上相同或相似的核心竞争力。3.延展性 它有力支持企业向更有生命力的新事业拓展。这种能力是一种应变能力,是一种适应市场不断变化的能力。4.难以模仿和不可替代性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内部资源、技能、知识的整合能力,常常难以让竞争对手模仿和替代,否则,其独特性自然也就不具备了,竞争优势也相应丧失。例如:索尼公司的产品创新特别是小型化的能力;松下公司的质量与价值的协调能力;海尔公司的广告销售和售后服务能力;科隆公司的无缺陷制造和销售产品的能力等。5.长期性 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建设取决于企业长期积累的经验、教训、知识、理念,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绝不可能一蹴而就。

《哈佛商业评论》在1964年发表了一篇《What Makes A Good Salesman》,被无数人奉为经典。

我找到了这篇文章的原文,仔细了阅读了几遍。文章不长,内容却十分重要。

研究发现,优秀的销售员,都具备两项核心素质,那就是: 1. 共情能力(Empathy) 2. 自我驱动(Ego Drive)

共情能力(Empathy) ,就是能设身处地地理解客户的感受,并根据客户感受的变化来调整销售的策略。共情能力(Empathy)区别于同情心(Sympathy),指的是销售人员可以了解到客户的感受,但不一定与客户的看法一致。具有共情能力的人可以感受到客户在想什么,并因此调整自己的销售策略,而并不是因为客户有顾虑或购买意愿不强就放弃努力。

自我驱动(Ego Drive) ,指的是销售对于赢单的决心并非仅仅来自于金钱的驱动,而是来自于实现自我的驱动。即,销售把赢单作为自我实现的方式,而不是仅仅是赚钱的途径。对于自我驱动的销售来说,失败不是对自我的否定,而是对将来的一种激励,自我驱动的人不会因为一次失败而一蹶不振,而是会“越挫越勇”。

共情能力和自我驱动这两个核心的素质是互相影响的。具有强烈自我驱动的人会充分利用自己的共情能力(无论多少)来促进销售目标的实现,而只具备共情能力缺乏自我驱动的人则很有可能会把自己的共情能力变为泛滥的同情心,当客户购买意愿不强的时候,不会试图去说服对方,他们有很好的共情能力但无法把它用来赢单。

根据共情能力和自我驱动的不同强弱的组合,可以将人大概的分为4类: ED:共情能力和自我驱动都很强的人,这一类人可以成为优秀的销售员 Ed:共情能力不错但自我驱动不足的人,这一类人可能讨客户喜欢,但是很难成单 eD:自我驱动不错但是缺乏共情能力的人,这一类人可以赢得一些销售订单,但是也会丢掉很多单,甚至有可能因为缺乏对人的理解而伤害到公司。 ed:既没有共情能力也缺乏自我驱动的人,在销售的队伍中有很多这样的人,但是这一类人不适合做销售员,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销售员。

企业对销售人员的遴选,经常是通过一些测试,而这些企业常用的测试往往都是无效的,通过了测试的人不一定是适合做销售的人,而适合做销售的,往往却被这些测试给排除了。 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在选择销售人员的过程中,企业往往会陷入两个误区当中去:

其实,只要一个人同时具备良好的共情能力和自我驱动,就有潜力成为一个优秀的销售员,无论其以前有没有做过销售,在哪个行业做过销售。反之,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的人,也许不适合做销售员,但是如果被放到其他更适合的岗位上,也许能大放异彩。

很多企业发现对销售人员的培训并没有能显著提高销售额,因此判定是培训无效。而经过研究发现,培训是否有效,关键在于被培训的人员是否具备成为优秀销售员的潜力,如果有,那么通过培训他们的销售能力可以得到显著的提高,而如果被培训的是一群本身就不适合做销售的人,那么,经过精心设计的销售进阶培训课程也只能成为一种浪费。

企业应该调整其筛选销售人员的方法,通过识别其共情能力和自我驱动去遴选销售人员,从而有效的减少销售人员的流动率、提高企业的整体销售能力。

  • 索引序列
  • 哈佛商业评论发表
  • 美国哈佛商业评论杂志发表的
  • 哈佛商业评论期刊
  • 哈佛大学商业评论论文
  • 哈佛商业评论文章特点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