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学术参考网 > 影响因子的统计不排除期刊的自引
总体说来,自引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或曰“收益”)是非常有限的。. 博主: 目前,世界各国都有一些期刊编辑部在用“威逼利诱”的方式,让作者多引用本刊。. 上述实证研究表明,自引对期刊影响因子的贡献很有限。. 不把精力放在吸引高水平稿件上,而 ...
影响因子虽然计算方法简单且易于理解,但它只直接计算引用的总数,不排除期刊的自引,不考虑每条引文的价值 ,忽视引文所在期刊的质量,因此在用途上更适合做为期刊普及程度和人气的指标;特征因子的计算则将期刊的声望和引用强度 纳入算法中,例如被 ...
正因为期刊自引往往会抬高影响因子,这对其他期刊相当不公平。所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会对这些自引率高的期刊进行警告、镇压或者直接剔除。与此同时,一些期刊还会统计期刊的非自引影响因子。笔者通过查看看到, BJBS期刊的非自引影响因子一直在0
最新影响因子出炉,10本期刊因过度自引等问题丢掉了影响因子,期刊,自引,引用率,journal,出版商 影响因子一发布,有人欢喜有人忧,有的期刊的影响因子大涨,而有的期刊则丢掉了2020年的影响因子。
2 正确计算方法的提出通过上述分析可知,他引影响因子主要受前2年发表的论文在统计年被他刊引用的影响。笔者拟用2 年他引率来反映期刊被他刊引用对他引影响因子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 从他引率、2 年他引率的定义可以看出,它们在研究时长和研究对象上同样差别很大,但在数值上,2 年他 ...
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JCR中各学科的平均期刊自引率与学科大小(期刊数目)呈微弱相关(r = 0.1); 对部分学科期刊的对比分析表明, 影响因子的计算中如果排除期刊自引, 对期刊按影响因子排位的序次影响不大。例如, Cell Biology领域中排名前10位期刊的IF和AIF (Adjusted Impact Factor, 删除期刊自引的IF)相 …
影响因子虽然计算方法简单且易于理解,但它只直接计算引用的总数,不排除期刊的自引,不考虑每条引文的价值 ,忽视引文所在期刊的质量,因此在用途上更适合做为期刊普及程度和人气的指标;特征因子的计算则将期刊的声望和引用强度 纳入算法中,例如被
The Journal of Dermatology杂志的影响因子近年来处于上涨的态势,2015-2019年的SCI影响因子分别为1.577、2.094、2.788、3.377、3.072,虽然2019年的影响因子有所下降,但仍然保持在3分+的水准,预计明年的影响因子继续保持3分+。自引 率 我们计算了下 ...
154ACTAEDITOLOICA200720419以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数据库收录的70种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为样本通过计算得出这些期刊去除自引后的影响因子,并对去除前后...
33本期刊影响因子被撤,部分期刊自引率超过70%在科睿唯安6月29日公布的最新版期刊引证报告(JournalCitationReports,JCR)中,33本期刊因自引率过高被撤销影响因子,还有15本...
A、创收B、扬名C、创作D、创新正确答案:D5.关于影响因子,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可用于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B、指期刊2年内发表的文献在第3年被平均引用的次...
(1)【◆题库问题◆】:[单选]关于影响因子,以下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可用于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B.指期刊2年内发表的文献在第3年被平均引用的次数C.影响因子的统计不排除期刊...
内容提示:编辑学报自引对科技期刊影响因子作用的量化研究李建辉’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编辑部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王志魁’...
自引影响因子通过对我国3302种自然科学类期刊2005~2007年自引率的统计分析,确定了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各年度自引率的正常参考值,从而为界定我国自然科学类期刊的过度...徐自...
影响因子虽然计算方法简单且易于理解,但它只直接计算引用的总数,不排除期刊的自引,不考虑每条引文的价值,忽视引文所在期刊的质量,因此在用途上更适合做为期刊普...
A.A、可用于评价学术期刊的质量B.B、指期刊2年内发表的文献在第3年被平均引用的次数C.C、影响因子的统计不排除期刊的自引D.D、指期刊当年发表的文献在当年被平均引用...
BCRT期刊的影响因子曾经最高突破5分,此后便缓慢下降到3分+水平。2019年影响因子为3.831,较上一年有所上升,预计2020年影响因子会维持在3分以上。4自引率BCRT期刊2019年自引率为6.05...
学术期刊影响因子过度自引的修正研究*——自然影响因子●俞立平,万晓云,琚春华【摘要】为了防止学术期刊过度自引,文章提出了自然影响因子,本质上是个二元选择函数,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