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答数

    3

  • 浏览数

    226

分享奇闻怪事
首页 > 期刊论文 > 彝族文化研究论文下载

3个回答 默认排序
  • 默认排序
  • 按时间排序

狂想妄想不想

已采纳

专著:1.《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2.《彝族天文学史》(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3.《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观》,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4.《哈尼族简史》(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5.《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历》(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6.《彝乡沙村社区研究》,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7.《彝族文化放言》,(编著),湖北教育出版社,2007年论文:1.《南诏统治者蒙氏家族属于彝族之新证》,《历史研究》,1954年2.《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一个典型实例》,《历史研究》,1958年3.《彝族的火器——“葫芦飞雷”》,载《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中国青年出版社,1978年4.《羌戎、夏、彝同源小议——兼及汉族名称的由来》,《思想战线》,1979年5.《从凉山彝族系谱看它的父系氏族制和氏族奴隶制》,《凉山彝族奴隶制研究》,1979年6.《“十二兽”历法起源于原始图腾崇拜》,《中国天文史文集》科学出版社,1979年7.《一部罕见的象形文历书——耳苏人的原始文字》,(合著),《中国历史文物》,1981年8.《彝夏太阳历五千年——从彝族十月太阳历看<夏小正>原貌》(合著),《云南社会科学》,1983年1月9.《彝夏太阳历在世界文化史上的地位和展望——彝族阳历和玛雅阳历的共性与亚、美两洲远、古文化的关联》, 《贵州民族研究》 1983年2月10.《中华民族的原始葫芦文化》,《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3年3月11.《道家和道教与彝族虎宇宙观》,《贵州民族研究》,1984年1月12.《彝族和土家族同源于虎伏羲》,《吉首大学学报》,1984年2月13.《彝族文化对国内外宗教、哲学、科学和文学的影响》,《彝族文化》,1984年14.《中华民族龙虎文化论——联结中国各族的龙虎文化纽带渊源于远古女娲、伏羲的合体葫芦》,《贵州民族研究》,1985年1月、2月15.《中国考古天文学的重大发现——彝族向天坟的结构与功能》,《彝族文化》,1985年16.《汉代“白狼夷”的族属新探》,《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5年4月17.《彝族占卜与西方未来学》,《彝族文化》,1985年18.《现代系统论的历史渊源——伏羲先天<易>与彝族阴阳观》(合著),《彝族文化》,1985年19.《彝族十月太阳历的发现和证实过程及其与中华文化的普遍联系》(合著),《彝族文化》,1986年20.《峨山彝文古籍和民间传说中的十月历及其向天坟“团坟”》(合著),《彝族文化》,1986年21.《彝族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彝族文化》,1988年22.《中国历代“太一”神与彝族虎图腾——兼释彝族据以观测十月太阳历节气的向天坟与中国历代郊祀“圜丘”》,《彝族文化》,1989年23.《中国彝族和墨西哥玛雅人的十八月太阳历法》(合著),《云南社会科学》,1990年4月24.《中华彝族十月历和十八月历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彝族文化》,1992年25.《昆明市居民的古羌遗俗与国内外的关联》,《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年3月26.《中国史前神话传说时代》,《彝族文化》,1993年27.《“伏羲与中国文化──关于中国文化发生的符号学研究”序》,《云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5年3月28.《中国文明的又一源头:金沙江南北两侧彝族山乡》,《寻根》,1995年629.《我的学术生涯——寻找“彝族山野妙龄女郎”,创建中国彝族文化学派》,《彝族文化》,1995年30.《彝族在人类学五个“认同”中的变化》,《彝族文化》,1996年31.《老庄“无学”与彝族“无说”》,《彝族文化》,1997年第1期32.楚雄州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一项重大举措——建立彝族文化研究所》,《彝族文化》,1998年第1期33.《“彝族六祖分支故址”碑题记》,《彝族文化》,1998年第2期34.《育人才 见成果》,《彝族文化》特刊,2001年35.《文明中国的彝族十月太阳历及其重要意义》,《彝族文化》,2004年第4期主编:1.《彝族文化研究丛书》截至2004年已出版43部,云南人民出版社,1985-2004年2.创办并主编《彝族文化》期刊,1984年-2004年已出版50期,约500万字

232 评论

阳光365家具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在云南红河州就是彝族的聚居地,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云南南部,以蒙自为州府。在红河州有一个地方叫石屏,石屏有一个异龙湖,湖上种满了荷花,当夏季来临,荷花盛开,人们会到那去赏荷,品尝石屏荷花宴,在船上做此生意的农家就会唱歌,以欢迎人们的到来,渐渐形成风俗,当地一些作曲家就把农家唱的歌编制,就形成了海菜腔。它里面夹杂了当地的地方语言。

119 评论

小帅cgnn

彝族是中国的第六大少数民族,是一个血脉相对单纯的民族,其具有属于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特色,拥有属于自己的民族独特语言与文字,作为它们灵魂和精神支柱,它们的风俗与文化内容丰富,对后人的影响颇为较深。 那么,下面就随我一起从 彝族文化 的角度去看看吧!彝族服饰,各地不尽相同。凉山、黔西一带,男子通常穿黑色窄袖右斜襟上衣和多褶宽裤脚长裤,有的地区穿小裤脚长裤,并在头前部正中蓄小绺长发头帕,右方扎一钳形结。妇女较多地保留民族特点,通常头上缠包头,有围腰和腰带;一些地方的妇女有穿长裙的习惯。男女外出时身披擦尔瓦。首饰有耳坠、手镯、戒指、领排花等,多用金银及玉石做成。 彝族生活中的主要食物,大部分地区是玉米,次为荞麦、大米、土豆、小麦和燕麦等。肉食主要有牛肉、猪肉、羊肉、鸡肉等,喜欢切成大块大块(拳头大小)煮食,汉族称之为“砣砣肉”。大、小凉山及大部分彝族禁食狗肉,不食马肉及蛙蛇之类的肉。彝族喜食酸、辣,嗜酒,有以酒待客的礼节。酒为解决各类纠纷,结交朋友、婚丧嫁娶等各种场合中必不可少之物。 彝族的房屋结构有的地区和周围汉族相同,凉山彝族居民住房多用板顶、土墙;广西和云南东部彝区有形似“干栏”的住宅。 各地彝族盛行父系小家庭制,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妇女地位较低。遗产由诸子平分,绝业一般归近亲所有。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此俗在凉山彝族居民中一直继续到建国前。一夫一妻是彝族婚姻的基本制度,娶媳需付较高的聘金,交错从表婚比较流行,夫死实行转房。建国前云南部分彝族地区还保持着公房制度,凉山彝族保持着严格的等级内婚。历史上彝族多实行火葬,建国前,凉山及云南沿金沙江一带居民仍行此葬俗。其他地区自明、清以来逐渐改为上葬。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人们认为大自然中许多没有生命的东西都附有精灵,一个家庭中凡是祖先遗留下的一切东西如衣服、首饰、银子、用具,都可附上精灵“吉尔”,认为它具有保护家人的魔力。由于历史上长时期的民族文化交流,佛教传入彝族区已有长久历史。清代初年,道教在一些彝族地区盛行。随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天主教与基督教也于19世纪末年先后传入彝族地区。 彝族的节日主要有“火把节”、“彝族年”、“拜本主会”、“密枝节”、“跳歌节”等。“火把节”是彝族地区最普遍而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一般多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每到火把节,彝族男女老少,身穿节日盛装,打牲畜祭献灵牌,尽情跳舞唱歌、赛马、摔跤。夜晚,手持火把,转绕住宅和田间,然后相聚一地烧起篝火,翩翩起舞。

235 评论

相关问答

  • 彝族的民族文化论文

    (忽悠..忽悠..)彝族概述 彝族的禁忌 凉山彝区禁忌十七岁以上的女子上楼,如违反,家中要举行“晓补”咒仪,驱除秽气和不吉;禁忌外人、哥哥、爸爸、叔叔、叔伯兄弟

    cc江南小水龟 4人参与回答 2023-12-06
  • 研究彝族到论文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在云南红河州就是彝族的聚居地,红河州即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在云南南部,以蒙自为州府。在红河州有一个地方叫石屏,石屏

    桃源捣主 6人参与回答 2023-12-05
  • 彝族文化研究论文下载

    专著:1.《彝族社会历史调查研究文集》,民族出版社,1980年2.《彝族天文学史》(合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3.《中国文明源头新探——道家与彝族虎宇宙

    分享奇闻怪事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9
  • 彝族毕业论文

    因为他写的论文非常的友爱,也非常的令人感动,故事非常的动人,让人感觉这个世界很有爱。

    吃逛吃逛2333 7人参与回答 2023-12-11
  • 文化研究论文模板下载

    论文格式1、论文格式的论文题目:(下附署名)要求准确、简练、醒目、新颖。2、论文格式的目录目录是论文中主要段落的简表。(短篇论文不必列目录)3、论文格式的内容提

    曾在气院呆过 3人参与回答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