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异化理论比较

发布时间:2015-08-06 10:32

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一书提出的异化劳动理论是自己历史观的探索,是用正在形成中的唯物史观对处于上升时期的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的解剖。马尔库塞于1964年在《单向度的人》一书中提出的异化理论是对晚期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描述。这两种异化理论的提出相隔了一百多年,所以其内容也有相当大的差距,这一差距在本文的比较中可以看出。  
一、关于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论述的异化劳动理论,明确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其中第一个规定阐发的是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异化关系。马克思说:“工人对自己的劳动的产品的关系就是对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1卷第41页。)是一种异化关系,这种异化关系的表现是:工人生产的越多,他的产品的数量越大,自己占有的产品越少、就越贫困;工人创造的产品价值越高,他自己越成为廉价的商品。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劳动产品成了自己的对立物,成了统治自己的力量,他们创造的产品的力量越大,统治自己的力量就越强,自己就越没有力量。在这种异化关系中还出现了这样的情况:工人只有作为生产资料的奴隶,作为他产品的奴隶才能得到工作,以获得维持生命的生活资料,因而工人为了生活,必须作为生产资料的奴隶才能实现自己的劳动。工人在劳动过程中遭到了双重的丧失,即劳动者自身肉体生存的生活资料和劳动者进行生产的生活资料。马克思说:“工人越是通过自己的劳动占有外部世界、感性自然界,他就越是在两个方面失去生活资料:第一,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成为属于他的劳动的对象,不成为他的劳动的生活资料;第二,感性的外部世界越来越不给他提供直接意义上的生活资料,即维持工人的肉体生存的手段。”(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41卷第42页。)  
马尔库塞在新的条件下提出的异化理论,也阐发了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问题,他认为在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强迫工人去消费劳动产品,工人成了消费产品的奴隶。在马尔库塞看来,生产的发展“超出生物学水平的人类需求的强度、满足乃至特性,总是被预先决定的。获得或放弃、享受或破坏、拥有或拒绝某种东西的能力,是否能当做一种需求,取决于占统治地位的社会制度”。“最流行的需求包括,按照广告来放松、娱乐、行动和消费,爱或恨别人所爱所恨的东西,这些都是虚假的需求。”(注:《单向度的人》,重庆出版社1988年版第6页。)马尔库塞这一番叙述表明了工人和产品的关系是一种强制性的消费的关系,工人受消费品的压抑没有任何自己选择的自由,在强迫性的消费过程中完全处于一种被奴役的地位,完全受到自己创造出的产品的支配,是自己创造出的产品的奴隶。  
由此看出,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论述了工人与劳动产品的关系。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中阐明的工人与产品的关系是,由于生产力不够发展,劳动产品被资本家无偿占有,资本家利用占有的生产资料去剥削工人,获得利润,工人由于失去了劳动产品而处于奴隶地位,马克思强调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关系。而马尔库塞讲的工人与产品的异化关系是在新的条件下形成的,是资本家利用他占有的产品强迫工人去消费,推销他的产品获得最大的利润,使劳动者成了产品的奴隶,他强调的是强迫工人消费的关系,这的确是马克思那时没有的新现象,马尔库塞指出来是有意义的。但是他忽视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的关系,这相对于马克思是一个倒退。  
二、工人与统治阶级的关系  
在工人与统治阶级的关系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和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也是根本不同的。马克思认为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工人与统治阶级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因为异化劳动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异化劳动造成了一个异化的世界,主要表现在价值形态的剥削、货币统治和人类的两极化的发展上。  
1.关于价值形态的剥削  
社会的剥削关系并不是从异化劳动的形成开始的,而是自阶级产生以来就存在的。它指的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剩余劳动的无偿占有。但是在异化劳动的关系下,剥削出现了特殊形态即价值形态的剥削。马克思认为,这种利益的物质表现就是金钱,它代表一切事物,人们和社会关系的价值。(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这种剥削体现为人对人的剥削,意味着把人当成一种商品,人遭到了无限的盘剥和残害,这种剥削不仅限于阶级之间,而且还延伸到阶级之内。如劳动力的买卖扩展到人类的一切能力的买卖,大资本家吞并小资本家等。  
2.关于货币统治  
在异化劳动的条件下,货币成了市民社会的万能之神,货币把人类的本质化约成抽象的数量,把人的个性和价值变成了一切可交换的价值。货币实现了物性对人的个性的绝对统治,货币具有使物与人的本质倒转的力量,它既是连结人们的扭带,也是离间人们的手段。“货币就已经是个性的普遍颠倒:它把个性变成它们的对立物,赋予个性以与它们的特性相矛盾的特性。”(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11页。)  
3.关于人类向两极化发展  
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导致了人类向两极化发展。首先,财富和贫穷的两极化,资本家成了财富的集中者,而工人成了贫穷的集中者,工人为资本家生产了财富而为自己生产贫穷。生活资料出现了两极化,资本家需要的生活资料精细化和多样化,而工人的生活资料粗陋和简单化;智慧上也出现了两极化,工人创造了智慧,却被统治阶级占有,而工人成了“愚钝”的人。  
由以上分析可看出,在异化劳动条件下,工人与统治阶级形成了尖锐的对立。工人被排挤在人类正常生活以外,不成其为人,这种状况工人是无法忍受的,他们在实际斗争中认识到劳动者和资产阶级是势不两立的两个阶级,他们之间的矛盾是根本利益对立基础上的矛盾,是不能调和的,只有工人阶级团结起来****资产阶级才是出路。  
马尔库塞认为,在生产和科学技术大发展的今天,财富增多了,产品多种多样,任人消费,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讲的,工人与统治阶级矛盾已不存在了。不仅如此,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出现了同化的趋势,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融合为一体,没有任何反抗力了,成了资本主义社会一种肯定的力量,而不是否定的因素,原因  
1.科学技术发展改变了劳动者的地位。马尔库塞认为,科学的高度发展使体力劳动者从被奴役被剥削的地位中解放出来,这种解放改变了工人的概念,因为在马克思看来,所谓工人主要是指出卖体力劳动的人,而资本家就是靠买到这种劳动力而起家的,是靠无偿的占有工人的剩余劳动而发财的,工人也因此落到了商品的地位。工人不满意这种地位而起来反抗。但现在不同了,原来的这种状况不存在了。“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仍维持着剥削,但日臻完善的劳动机械化改变了被剥削者的态度和境况。”(注:《单向度的人》,第23页。)但这不意味着从要本上改变了工人阶级受奴役的地位,而只是改变了奴役的形式。可以说,过去对工人的肉体的奴役,现在是心灵和灵魂的奴役,这种奴役形式的改变对工人是一个很大的麻醉,使他们感觉不到受奴役之苦,因而他们的反抗情绪也很少了。  
2.科学技术的发展使职业分层显示出了同化的趋势。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本身变成了机械工具和关系的体系,并因此而远远超出了个别劳动过程”。(注:《单向度的人》,第25页。)这种变化使工人参与并指挥这个技术组合的各种职业融合为一体。马尔库塞认为,今天的自动化改变了各行业的差别,也就改变了工人和资本家的这种不平等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在马尔库塞看来,今天决定生产力的不是别的产品,而是机器,今天的这种关系不是工人同其他阶级关系的问题,而是技术进步同发展工业的根本制度相适应的问题。在这个适应中,个人的作用就微不足道了,人同机器浑为一体,被机器同化了。


3.科学的发展改变了劳动者的意识。马尔库塞认为,由于科学的发展,自动化的实现,不仅过去又脏又累的体力劳动减少了,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消费品,使人们各种需要得到了满足,使他们越来越感到舒适、幸福,因而工人失去了他不幸的意识,而产生了一种虚假的快感,工人不仅生活上感到满足,而且意识上也感到愉快。这样,工人从生活到政治意识方面都同资本主义社会融合为一体,对资本主义社会没有否定方面,只有肯定的方面。  
在工人与统治阶级的关系问题上,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是对当时的真实关系的揭示,而马尔库塞却是对今天的真实关系的曲解。  
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问题  
马克思与马尔库塞在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问题上也有明确的分歧。马克思认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是工人阶级,而马尔库塞却认为在今天革命的主体不是工人阶级而是工人阶级以外的一些阶层。  
马克思分析了异化劳动造成的严重后果,形成了异化世界,把工人阶级降到非人的地位,消除这种异化只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立共产主义社会。进行这场革命的主体就是工人阶级。马克思说:“从异化劳动同私有财产的关系可以进一步得出这样的结论:社会从私有财产等等的解放、从奴役制的解放,是通过工人解放这种政治形式表现出来的,而且这里不仅涉及工人的解放,因为工人的解放包含了全人类的解放;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整个人类奴役制就包含在工人同生产的关系中,而一切奴役关系只不过是这种关系的变形和后果罢了。”(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8页。)从马克思的叙述中可以看出,工人受的奴役是最重的、最典型的,它是人类奴役形式最集中的体现。所以,它也是反抗旧制度的最强大的力量。工人阶级同社会化的大生产相联系,他们代表了先进的生产力。工人阶级的奋斗方向也是人类的奋斗方向,所以,工人阶级是消灭异化的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  
马尔库塞则认为,由于今天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人阶级已失去了它过去作为革命主体的作用。今天作为革命主体的是工人阶级以外的亚阶层,因为工人阶级已同资产阶级融合了,工人阶级在物质生活等各个方面都得到满足,他们不再反抗现行的制度和资产阶级了,所以他们成了资本主义制度肯定的因素。白领工人增加,蓝领工人减少,蓝领工人已失去了马克思当年描述的工人阶级的那种革命性,工人阶级已变质。所以工人阶级不能成为社会主义革命的主体。  
总之,马尔库塞认为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作用消失了,代之而起的是工人以外的亚阶层。他指出:“在这里,而不是在财富的再分配和各种阶级的平等中,出现了作为发达工业社会特征的新的分层。无论如何,在保守的大众基础之下,有一些亚阶层,如被遗弃者或被排斥在外者,被剥削被迫害的其他种族和有色人种,失业者和不能就业者。他们全都是在民主过程之外存在的;他们的生活最直接最现实的要求是结束不可容忍的条件和制度。因此,即使他们的意识不是革命的,他们的敌对行为也是革命的,他们的敌对行为从外部击中了社会制度,因而不会被社会制度所扭曲:这是一种违犯比赛规则的基本力量。”(注:《单向度的人》,第215-216页。)马尔库塞的这些论述无非是证明这些亚阶层受压迫最深,最恨现行的资本主义制度,他们的行为是革命的,应该取代工人阶级作为革命的主体。  
从马克思与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比较中可以看出,尽管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在唯物史观形成过程中提出的,有不成熟的方面,但从总体上看是马克思思想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矛盾的深刻揭露,这种异化现象至今在资本主义社会还明显存在。而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尽管晚于马克思一百多年,他也看到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些新现象,他对这些现象的分析如资本主义新的奴役形成是对工人心理和灵魂的奴役等是有道理的。但是从总体上看,马尔库塞的异化理论中不成熟的因素更多。  
1.马尔库塞关于工人阶级被融合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众所周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从总体上是会给人类带来好处的,在知识经济来临的时代更是如此。居里说:“科学并无罪,有罪的是不好的利用科学的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从某种意义上讲,科学技术的进步意味着资本家榨取工人血汗艺术的进步,它是加强对工人阶级的剥削、榨取更多的剩余价值、增强资本的重要手段,这也是资产阶级重视科学技术的目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一些科学技术的基本内容是资本,而资本累积的物质内容是科学技术。所以,科学技术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是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对抗加深的物质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深了对工人阶级的剥削程度,使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使剩余价值率增大,这便是工人阶级受剥削程度提高的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剩余价值率不断提高,如美国1949年是146%,1957年是263%,西德1950年181.4%,1960年236.3%,1976年上升到276%等。  
2.先进科学技术在生产中被利用,缩短了必要的劳动时间,实际上对劳动者的剥削加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加强了对工人生理和心理的控制,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生产自动化使劳动者的体力劳动有所减轻,但紧张程度增加,从而对劳动者的生理和心理的控制更加严格。由此看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像马尔库塞说的那样工人被融合到资本家那里去了,而从实际上看工人和资本家的矛盾加深了。  
3.马尔库塞看到白领工人增多、蓝领工人减少的现象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得出工人阶级变质的结论是错误的,因为马尔库塞没有看到,从本质上说,白领工人和蓝领工人都属于工人阶级,主要从事脑力劳动的白领工人同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工人是有区别的,但是不能夸大这种区别。因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有的白领工人同蓝领工人一样生活上没有保障,工作上也同样不稳定,生理和心理上同样受到控制。所以白领工人同资本家的矛盾也是很尖锐的。白领工人的出现不仅没有使工人阶级改变性质,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还提高了工人阶级的文化素质。  
至于马尔库塞认为,工人的革命主体作用的消失也是根据不足的。马尔库塞讲的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至今社会主义革命没有成功,这是个事实。但这个事实不能否定工人阶级的革命主体作用。因为在现实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并没有调和而是越来越激烈。这表现在罢工的次数不断增加,如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60年代平均每年罢工4000多次,70年代增加到5000多次,80年代又超过70年代的罢工次数。这种罢工斗争不仅表明工人同资本家矛盾的激烈程度,而且也体现了工人阶级的革命的主体性。 

上一篇:成熟马克思异化观疏证

下一篇:马克思哲学研究“当代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