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从“世界历史”理论看全球化

发布时间:2015-07-21 10:35

全球化是近年来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讨论的热点问题,也是当今时代的重大现实问题。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我们这个时代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全球化。或者说,能够把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与其他时代区别开来的,就是整个人类越来越生活在一个由相互交往而形成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依赖状态中的历史画面。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不容否认的客观事实,一种不可抗拒的发展趋势。但与此同时,人们对全球化的认识和评价又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甚至是根本性的分歧,在全球化的概念、内容、表现、特征、本质、后果和对策等问题上,远未达成一致的意见。本书前面各章已经对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现在需要说明的是: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与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全球化”是什么关系?马克思所描述的“世界历史”与今天的“全球化”之间有无历史的联系?从而,今天的“全球化”讨论是否可以从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寻求合理的资源?
  我们认为,虽然马克思所说的“世界历史”与今天在狭义上使用的“全球化”概念不完全是一回事,但二者之间有着历史的联系。马克思分析“世界历史”时代的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全球化时代的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 全球化的概念和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今天的全球化是历史上与之相似的社会变迁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因此首先应该明确的就是全球化的概念,这包括对全球化的起始时间、发源地及其运行方式等问题的厘定。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把握到当今时代全球化的新特点,而这有赖于将今天的全球化与历史上的全球化(如果可以这么说的话)进行比较。弄清全球化的概念,把握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是进一步探讨有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无论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发展趋势,还是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都发源于西方,有关全球化的理论探讨也是首先在西方学术界开展起来的。但是,全球化的实际影响绝不会局限于西方,而必然扩展到世界范围,全球化的字面意思就是世界化。事实上,虽然20世纪60-70年代才出现“全球的”(global)、“全球性”等用语,到80年代中期才正式形成“全球化”(globalization)的概念,但80年代以来,这个概念在哲学、经济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化学乃至国际关系、军事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①领域中得到了普遍的传播和使用,并逐步演变为一个描述人类社会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的基本概念。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关于全球化的讨论也达到了高潮,并且扩展到世界各地,成为各国政治家和学者乃至公众和媒体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人们对全球化的反应也各式各样,议论纷纷。仅就中国的情况来看,80年代在全球化问题上还几乎听不到中国学者的声音,但90年代后局面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不完全统计,90年代以来召开的全国规模的以全球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就在10次以上;中国学术期刊网上收录的各种报刊上发表的以全球化为题目的文章,从1994年到2001年,高达3000多篇,这些文章几乎涉及到人文社会科学的所有学科,有的还涉及到某些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数字不能说明一切,但它足以表明,全球化已经成为中国学术界多学科共同关注的问题,有的学者甚至明确提出要建构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为了确立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正确方略,在全球化进程中保持理性、冷静、清醒与自觉,应该说这是一项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对于任何理论或学科的建构来说,概念问题都是真正的起点。要建构中国特色的全球化理论,确立中国应对全球化的正确方略,都应该从弄清全球化的基本概念开始。
  1.全球化的概念
  关于“全球化”的概念,目前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用法。广义的全球化泛指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和产生以来,至今仍在继续的世界各国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日益拓展和加深的过程。有人据此把全球化划分为三个时期:1450-1815年,是全球化孕育和形成时期;1815-1917年,是巩固时期;1917年至今,是加强时期。狭义的全球化则特指20世纪70年代第三次科技产业革命以来,特别是80年代西方世界普遍奉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世界经济政治关系向着一体化方向变化的趋势。
  如上所述,与全球化相关的一些名词如“全球的”、“全球性”等等,在英语世界的语汇中是在20世纪60年代才出现的,而“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个概念是在80年代中期才正式形成的②, 以至1991年出版的《牛津新词词典》,仍然把“global”(全球的)作为新词收入。但是,概念是对事物的反映,与事物本身的实际存在相比较,概念的形成往往是滞后的,就像我们并不是在有了语言的概念之后才学会说话,有了营养的概念之后才懂得消化一样。从这种意义上看,全球化的实际存在肯定早于“全球化”概念的形成。诚然,由于全球化本身是一个正在进行和发展中的过程,很多东西还处在变动之中,还没有最后成型,在这种情况下,一开始就要给“全球化”下一个精确的定义是不可能的,但是对这个概念有一个大体明确的认识又是绝对必需的。在全球化讨论中,确立一个内涵准确外延清晰的“全球化”概念是讨论的基本前提。


  由于全球化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现实过程,人们对它的认识和评价也各式各样,因此在全球化讨论中存在着诸多在内涵和外延上交叉吻合或互有差异的“全球化”概念。为了叙述的方便,这里综合相关文献,简要介绍西方学术界关于“全球化”概念的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看法。
  (1)施密特对全球化的描述。前联邦德国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1998年出版了《全球化——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挑战》一书,本书对全球化现象作了具体描述。施密特认为 ,全球化既是一个实践政治命题,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命题,还是一个思想文化命题。他列举了世界性的人口爆炸和环境破坏,参与世界经济的国家日益增多,贸易、资本流通和金融流通的自由程度迅速提高,技术进步及其传播速度越来越快,劳动岗位从传统工业国家转移到新兴工业国家,世界力量对比发生变化,各种文化、文明之间存在着发生冲突的危险等多方面的事例,说明“在20世纪的进程中,世界五大洲之间 、近200个国家之间的交融和交往发生了巨大的量的飞跃,同时也发生了重大的质的飞跃。总的说来,2000年的世界与1900年的世界的差别,要比1900年的世界与1800年的世界的差别大得多;现代交通技术(不仅包括飞机,也包括集装箱运输船和大型油轮)、现代通讯技术、现代贸易技术以及现代金融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这种发展势头早在19世纪就已开始加速,在20世纪的历程中,特别是在20世纪的下半叶则明显加快。”①
  施密特把全球化笼统地界定为世界五大洲之间、各国之间联系与接触在数量与质量方面的巨大飞跃,但他没有给全球化下一个明确的定义。
  (2)达伦多夫对全球化原因的分析。德裔英籍学者、曾经担任伦敦经济学院院长的着名自由主义政论家拉尔夫·达伦多夫1998年发表了《论全球化》一文,分析了全球化产生的原因。达伦多夫认为,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危机,80年代的核武器辩论 (特别是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以后),使人们产生了全球意识。“信息革命把人类居住的整个世界变成现实的空间。从电话经过电子计算机到国际互联网的发展道路消除了人们的空间界限,这是以前的任何技术发展所无法实现的。”他强调,除了技术因素以外,80年代以来西方各国普遍实行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放松控制、私有化、自由化 )是推进全球化的前提条件。“新的技术能力首先是在一种广泛流行的放松控制的气氛中实现的。”“这种情绪在大国中,首先是在美国、英国这些国家中渗透,但是远远超出了这个范围。美元作为拟议的储备货币身份的终结——1971年取消美元与黄金的固定兑换比价——是一个重要步骤。伴随汇率浮动开始了一个至少有利于金融市场全球化的发展过程。而且开始了两个贸易自由化的多轮谈判。当时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组织的乌拉圭回合在某种范围内还包括了服务业。它导致了一个新的调节机构的出现,这就是 1945年人们曾经努力追求,但是当时毫无结果的世界经贸组织,或者世界贸易组织。”在这种条件下,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变化。“在 90年代经济发展不再是少数几个国家的事情。它实际上已经成为全球性的事业。”②
  达伦多夫同样没有对全球化作出明确定义,但是他比较具体地分析了全球化产生的原因。此外,他还批评了人们对于全球化的片面认识,从多方面分析了全球化的后果。
  (3)哈贝马斯论经济全球化的表现。德国着名的社会哲学家于尔根·哈贝马斯1998年发表了《超越民族国家 ?——论经济全球化的后果问题》一文,明确地把经济全球化界定为“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转变”。哈贝马斯认为,对于经济全球化必须要作出概念的专门界定,因为现在还没有一个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目前人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主要有四个显示指标:
  第一,国际贸易在地域上的扩大,相互作用的密集程度日益增多。首先是工业商品的贸易,把各个局部市场上的各国国民经济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一个世界经济的附属品。与此同时,这种贸易的结构组成也在发生变化:新的通讯交往技术的引进使得各大洲之间能够借助服务业进行国际贸易,在相隔很远的地方进行生产、储存与消费 (如软件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


  第二,金融市场的国际网络化促进了短期投资,加快了资本流通。运动中的资本很容易摆脱各国税务机构的干预,在国际交易所的压力下,政府陷于一种局外人的地位,这些交易所可以对于各国政府的利率政策、财政预算政策等方面的决策作出反应。结果使得外汇投机与金融衍生物投机组成了一种独立的“符号经济”。
  第三,在其他国家越来越多的直接投资归功于跨国协调合作的发展。这种协调合作在决策中越来越独立于本国生产基地,因为它们可以使用资本外逃的选择权 (并以此进行威胁 )。在这方面,关于所谓“劳动岗位的出口”,例如从西欧转移到东亚、拉丁美洲以及中欧、东欧等低工资国家,正在引起人们的争论。在发达国家,这首先冲击到技术装备较差的工业中技术水平较低的劳动力。
  第四,从“门槛工业国家”出口的工业商品直线上升。这加强了对于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国家的竞争压力,推动它们在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部门的方向上,对本国经济进行改造。
  这里列举的四个指标基本上局限在经济范围,但哈贝马斯用很大篇幅讨论了全球化的后果问题。他说:“今天 ,社会科学绝对没有对于全球化这个已经引起人们惊慌失措的事实状况和影响置之不理 ,而且少数几位社会学家已经用他们的时代预言向广大公众发出警报。” ①
  (4)罗伯森对全球化的规定。当代文化社会学家、美国匹兹堡大学教授罗伯森(Roland Robertson)受麦克卢汉“地球村”思想的启发和影响,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全球化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概念,全球化既是指世界的压缩 (compression),又是指对世界作为一个整体的意识的增强。”换言之,全球化指不断增长的具体的全球相互依赖的事实和全球整体的意识。显然,罗伯森用这个观念是想表明,以往个人用来描述和划分现象的各种方式,已越来越有可能针对整个世界,而不再是他原本所属的那一个地方领域或国家领域。属于这种情况的不仅包括像大众传媒和消费偏好这样明显的文化现象,能够比较直接地觉察到具有全球化的品味,而且还包括我们站在全球化的角度上,从文化的方面来重新阐明各种话题。比如,我们用“拯救地球”来重新阐明环境污染与净化环境的话题,用“****”来重新阐明公民权话题等等。全球意识的这种提升使得世界更有可能作为一个单一系统而被重新生产出来。因此,在罗伯森看来,世界正在变得愈益统一,全球化社会正在形成。而全球化社会首先是指多元社会文化构成的全球文化系统,它不仅指目前全球日益增大的相互联系的种种客观事实,而且也指文化和观念上的问题。罗伯森基于这一点强调文化对于全球化的首要性和基本性。全球化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社会问题或国际关系问题,而首先是一个文化问题,因为全球领域作为一个整体首先是一个社会文化系统。全球化正在使所有社会文化形态相对化,并使它们“平等化”。②
  (5)吉登斯对全球化的理解。英国社会学家吉登斯 (s)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了全球化概念,他从制度转型的角度把全球化看作是现代性的各项制度向全球的扩展。吉登斯认为全球化概念最好理解为表达时空距离的基本样态。他说:“全球化是指一个把世界性的社会关系强化的过程,并透过此过程而把原本彼此远离的地方连接起来,令地与地之间所发生的事也互为影响。全球化指涉的是在场(presence)与缺席 (absence)的交叉,即把相距遥远的社会事件和社会关系与本土的具体环境交织起来,其目的就是考察它如何减少本地环境对人民生活的约束。”因此,在吉登斯眼里,全球化是与“时空延伸”、“地域变革”、“现代制度转变”、“在场与缺席”等概念联系在一起的。③
  (6)贝克的全球化定义。德国着名社会学家、慕尼黑大学教授乌尔利希·贝克在1997年出版的《什么是全球化 ?》一书中,对广义的全球化及其成因作了全面的分析,并给“全球化”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全球化描述的是相应的一个发展进程,这种发展的结果是民族国家与民族国家主权被跨国活动主体,被它们的权力机会、方针取向、认同与网络挖掉了基础。”“全球化指的是在经济、信息、生态、技术、跨国文化冲突与市民社会的各种不同范畴内可以感觉到的、人们的日常行动,日益失去了国界的限制。归根结底,无论人们是否相信、是否理解,这些都与可以感受到的日常暴力一起从根本上发生变化。一切都被迫适应这种变化,并作出回答。金钱、技术、商品、信息、毒品都超越了国境。这些原来都是无法设想的。甚至政府也情愿让一些东西、人物、思想 (毒品、非法移民、对于破坏****的批评 )在国外寻找出路。按照这种理解,全球化指的是空间距离的死亡。人们被投入往往是很不希望、很不理解的跨国生活形式中。根据安东尼·吉登斯的解释,这是超越空间距离 (由不同民族国家、宗教、区域、大陆组成的似乎是相互隔绝 )的世界。”①


  作为全球化社会学的创始人 ,贝克的全球化定义得到西方学术界的广泛认同。
  (7)里斯本小组的全球化概念。90年代初,欧洲委员会自然科学与技术评估预测计划的领导人、比利时勒芬天主教大学经济学教授里卡多·比德雷拉倡议建立了由欧洲、北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近20名专家学者组成的“里斯本小组”,集中研究全球化问题,1995年出版了《竞争的极限——经济全球化与人类未来》一书,对全球化的概念作出了比较权威的界定。该书写道:“在最近15至20年内,在如此众多的领域发生如此重大的变化 (金融、通讯交往网络、基础设施、公司企业的组织、交通运输业、商品与服务的流动、消费行为、价值体系、民族国家的作用、人口增长、土地政策 ),诸如国际化、跨国化之类的概念已经不能准确地描述目前的发展和它的意义。全球化这种新概念的普遍流行绝对不仅仅是一个时髦现象,它反映了人们要求理解这一发展进程的需求,这个进程使得传统概念已经变得毫无意义,或者变得很不明确。当然,并不是所有关于全球化的理论都是很正确的,简单地把各种各样的概念混合到一起也无法接近真理,我们的定义依据安东尼·迈克劳和他的助手的建议:全球化涉及了国家与社会之间多种多样的纵向与横向联系,从这些联系中产生了今天的世界体系。全球化由两种不同的现象组成:作用范围 (或者横向扩展 )与作用强度(或者纵向深化 )。这个概念一方面解释了一系列发展进程,这些进程或者席卷了这个星球的大部分地区,或者在世界范围内产生影响。所以这个概念具有一种空间内容。另一方面,它还意味着在组成世界共同体的国家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横向联系、相互依赖关系的强化。横向的扩大与纵向的深化同时进行。——因此全球化远远不是一个抽象概念,它说出了现代生活的众所周知的典型特征。——当然,全球化并不意味着这个世界已经从政治上实现统一,经济上已经完全一体化,文化上已经同文同质。全球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十分矛盾的过程,它的影响范围十分广大,它的结果又是多种多样的。”“经济与社会的全球化是一种新的现象,它可以采取各种不同的形式与表现方式。其中一些形式与表现方式在今后10至15年内也许会消失,或者失去意义。民族的因素,还有国民经济与社会的变化都不断受到全球化的影响。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全球化模式,所以今天人们很难找到一个普遍承认的定义。”“对于全球化所作的任何一种类型划分都不能示范性地概括出全球化的全部本质与特点。任何一位居于领袖地位的理论家都不能说自己能够比别人更准确地说出这一伟大真理的内容。”②
  里斯本小组概括和归纳了全球化的多方面内容,如金融与资本占有的全球化、市场与市场战略的全球化、技术和与它相联系的科研与发展以及知识的全球化、生活方式与消费模式以及文化生活的全球化、调节能力与政治控制的全球化、作为世界政治统一的全球化、观察与意识的全球化,等等。
  里斯本小组对全球化概念的界定,不仅突出了“全球化”作为一个新概念的特点,揭示了全球化所包含的“横向的扩展与纵向的深化”双重规定及其他多重内容,指出了全球化在当今所达到的程度(限度)及其矛盾性,而且特别强调了全球化是一个处在变化中的过程,因而现在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全球化模式”,也难以找到一个普遍承认的“全球化定义”。这对于我们准确理解全球化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不难看到,西方学术界所使用的“全球化”概念,在基本涵义上是大体一致或吻合的,同时无论在内涵和外延上又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中国学术界对全球化的研究起步晚于西方学术界,其所使用的“全球化”概念与西方学术界的情况类似。
  2.对全球化的理解
  如前所述,“全球化”是当今国内外社会科学界使用频率最高、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也热衷于谈论和使用的名词或术语之一,但这并不意味着已经形成了合理而准确的“全球化”概念。事实上,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目前人们所使用的“全球化”是一个多元概念,它具有许多层次。就字面而言,全球化是一个无主语的模糊概念,包含了“成为全球性的”、“扩展到全球范围”、“上升到全球水平”、“在全球范围内紧密联系在一起”、“在全球范围内组成一个整体”、“着眼于全球范围进行思考”、“在全球范围内采取行动”等多种含义。这反映了“全球化”作为名词术语和作为科学概念之间的差距。一般来说,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反映,而名词或术语则是概念的表达形式。二者之间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从一般性的术语过渡到概念,是对事物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表现。在一定意义上,只有当术语达到了概念的明确性之时,才真正掌握了事物的本质,才能澄清各种分歧,而这有赖于对构成概念的各种要素的深入理解。


  人们在“全球化”概念使用上的分歧,主要与对全球化的下列因素的不同理解相关。
  (1)全球化起始的时间。这个问题关系到全球化的历史起点,对它的不同认定是对全球化的概念采取广义用法还是狭义用法的关键。从现有资料看,排除一些过分离奇的观点和过分宽泛的说法①不计,人们对全球化起始时间的认定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大致有以下几种不同意见:第一种看法,认为全球化起始于15世纪,标志是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从此之后,全人类才真正知道了彼此的存在,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才开始了全球范围的相互交往。因此哥伦布远航美洲使东西两半球的人们会合之时起,全球化过程即已开始,迄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随之而来的是探险的热潮 (地理大发现 )与贸易的热潮 (商业革命 ),终于导致了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地球上彼此隔绝的各个民族国家,也终于走上了“相互依存与相互作用”的时代。第二种看法,认为全球化起始于18世纪,标志是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完全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打破了农业经济时代的地方狭隘性,表现出一种向外的,突破国界、洲界限制走向全球的趋向。工业革命所提供的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以及资本全球扩张所形成的世界市场,开辟了真正意义上的全人类普遍交往的时代,是全球化的历史起点。第三种看法,认为全球化起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标志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出现了金融资本的统治,并形成了帝国主义的世界体系。第四种看法,认为全球化起始于20世纪70年代,标志是1972年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崩溃,美元与其他货币实行浮动汇率,西方资本跨国自由流动,这时才真正实现了资本流动的全球化。第五种看法,认为全球化起始于冷战结束以后,标志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的剧变和苏联的解体以及中国宣布实行市场经济,因为从那以后,市场经济体制在全球范围才取得了绝对的优势,全球一体的市场经济才得以形成。
  不难看到,确定何时为全球化起始的时间,并不单纯是一个物理时间的计量问题,实际上是一个判断的标准问题。按照不同的标准去衡量,就会得出不同的结论。对全球化起始时间的不同认定,是人们对全球化概念采取广义用法还是狭义用法的主要依据所在。
  (2)全球化发源的地点。在这个问题上几乎没有不同意见,人们一致认为全球化发源于西方,具体说是西欧,是与西欧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相伴而生的一个历史过程。因为从历史上看,正是西方文明在近代把自己扩张到了全世界,其他文明都还没有做到这一点,或者至少在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无法和西方文明相比。但是也有人对此提出异议。他们认为把全球化的发源地确定在西欧带有“欧洲中心主义”的意味,因为每种文明从价值上看都有普世关切或世界倾向,或者说都有传播和扩张自己的愿望,并非只有欧洲文明才是普世文明。针对把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作为全球化起始的观点,他们指出:“哥伦布横跨大西洋的壮举对推动洲际交流过程的确功不可没。但是人类通过海洋的跨洲际交流活动并不始于哥伦布,比他早半个多世纪的我国郑和,从1405年 (永乐三年 )至1433年 (宣德八年 )的二十八年间,七下西洋,历经30余国远达非洲南端。所乘的最大的‘宝船’载重量约1500吨,可容千人。船队每到一地,都以精湛的中国手工艺品换取当地特产,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文化交流。使中国与亚、非两大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友好关系。郑和的远航比15世纪末哥伦布、达·伽马等的航行早半个多世纪,航海规模与船只之大,都远远超过他们。直至15世纪中叶,西方造船业最发达的热那亚,制造的大帆船最高吨位也不过1400吨。实际上,中国的航海技术一直到18世纪中叶在世界上仍然是先进的。这个史实表明,郑和的壮举时间早于、规模大于、人数多于、距离远于后来的哥伦布探险。由此可以看出,西方中心论所强调,以哥伦布探险成功作为‘全球化’开始是不确切的。”①这种看法并非没有道理,从其反对“西方中心论”的意义上看也不无积极意义,但是它拓宽了全球化的外延。如果把任何跨国的交往都叫做“全球化”,那么古代的战争也会具有“全球化”的意义了。


  (3)全球化的动力和主体。一般认为,生产力,尤其是知识的积累普及和技术的发展是全球化进程向前推进的根本动力。知识的积累和普及提高了人类的认识能力,开阔了人们的视野和眼界。在知识创新基础上的技术创新,特别是交通工具和通讯技术的不断革新缩短了空间距离,人类活动的范围和想象空间的扩大,相互交往的深入,改变了人们的时空观念,出现了吉登斯所说的“时空压缩”。至于全球化的主体,则有民族国家、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曾经是全球化进程开始以来最主要的活动主体,但是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其地位和职能受到了挑战,甚至引起了一些人对民族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地位的怀疑,成为全球化研究中争论的焦点之一。我们认为,至少在可以预期的未来,民族国家依然是人类最重要的制度形式,也是全球化过程的实际承受者和参与主体。国际组织被认为是全球化活动规则的主要制定者和全球治理的执行者,其地位和作用将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突出。跨国公司是资本扩张的载体,从而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承担者和集中体现者,它们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活动范围和影响上都在不断扩大。②
  (4)全球化的维度和限度。大多数人都承认,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的内容,其中首要的是经济全球化。全球化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因为全球化建立在生产、商品、市场、资本、技术配置的全球一体化之上,而所有这些要素都是经济要素,所以全球化首先就是经济全球化。在这一点上几乎没有分歧,分歧主要是对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相互作用的,全球化虽然直接在经济领域中表现出来,但它决不仅仅是经济概念,经济全球化必然会反映到政治和文化上来,因此认为现在不仅存在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全球化和文化全球化也已经是既成事实。与之相反的意见认为,政治、文化与经济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当前还只存在经济全球化,而且经济全球化也只是初见端倪,至于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现在还不是一个客观现实。例如有人说,全球化是有修饰语的,是指经济全球化,不应该把这个概念无边地扩大到各个领域。经济全球化是用来概括世界经济如何在商品、资本、技术、服务和投资等方面突破国家的界限而走向全球化,也就是资本或跨国公司的全球化。而政治就不能全球化,我们坚持搞政治多极化。至于文化全球化的时代,并没有到来,它还相当遥远。由此也就相应地引出了全球化的限度问题。一些人主张,不仅政治和文化的全球化还是一个遥远的梦幻,而且经济全球化也没有达到人们预期的程度,在许多方面都有自己的边界。有的学者提出,应该把“全球化”与“一体化”两个概念区别开来,因为今天的全球化远没有达到全球一体化的程度,“全球一体化”是一个十分超前的概念。
  既然全球化是一个多维度的概念,那么对全球化的探讨就需要各个学科的共同关注和相互合作。约翰·迈克莱恩(John MacLean)通过对西方国际理论传统的梳理指出,对全球化的研究应该从跨学科的解释转向反学科的解释。所谓反学科的解释,就是不要局限在特定的学科视界内,而是首先要清理本学科的内在问题和缺陷,然后再把全球化纳入研究的视野和学科系统之中。①这种思路对于打破全球化研究中学科壁垒的限制,无疑具有积极意义。
  (5)全球化的面相。在全球化研究中,许多学者主张要区分全球化的不同面相,因为全球化既是一个客观事实,又是一种发展过程或发展趋势,同时还是一种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在这方面,贝克区分“全球化”、“全球性”和“全球主义”的做法很具有启发意义。我们认为,如果把全球化(globalization)理解为一个动态的过程和发展趋势,那么,全球性(globality)就是这一过程中所生成的结果,而全球主义(globalism)则是一种思想主张,一种意识形态。这三个层面的所指并不是一回事,有时甚至存在着尖锐的对立。例如,“全球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主张,一种意识形态,确实可能成为某些西方国家推行霸权主义的舆论工具和策略手段,但如果因为反对这种意识形态而拒绝承认全球化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和过程,就有可能产生偏颇。关于这一点,本书后面还要详加讨论。


  总之,对全球化的理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多种因素和众多学科,而且,正如里斯本小组在《竞争的极限》中所指出的,目前还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全球化模式,也没有一个可以为人们普遍认可的全球化定义,因此很难简单地用一句话来概括全球化所涵盖的全部内容。在这种情况下,承认“全球化”概念的多样性和各种不同用法的合理性,并通过充分的研究和交流逐步增加和扩大共识,进而寻求统一的“全球化”概念,或许是只能如此、不得不如此的选择。
  3.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
  从总体上看,全球化概念的广义用法和狭义用法各有理据。狭义用法的优点是,它与“全球化”(globalization)这一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才出现的事实基本吻合,从而有助于说明“全球化”作为一种新事物在当代的特点和问题所在;广义用法的优点是,它能够追溯到全球化的漫长历史源头,从而有助于说明今天的全球化与历史上与之相似的社会变迁过程之间的历史联系。我们采取的办法是,对“全球化”概念取广义的理解,同时把当代意义上的全球化称之为“新全球化”。这样一来,揭示新全球化时代的特征,以便把它与历史上相似的社会变迁过程区别开来,就成为一个不能回避的理论任务。
  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特别是80年代以来的全球化进程,是近代以来的全球化趋势在当今时代的延续和进一步的发展。这种发展表现得如此迅猛,并全方位地向社会生活各个领域渗透和深化,以至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1992年在联合国日致辞时宣布:“第一个真正的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了。”这个所谓“真正的全球化时代”,就是我们所说的“新全球化时代”。
  与近代开始的广义的全球化相比较,新全球化时代表现出如下一些新质特征。
  (1)从技术角度看。全球化是人类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不断克服自然地理因素的障碍而进行相互交往的过程。近代开始的全球化的第一个阶段的技术基础是以经典力学和蒸汽机的发明运用为代表的科技产业革命,即第一次科技革命;20世纪上半叶得到加速的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以电的发明和电机的运用为标志的第二次科技革命;而当代新全球化的技术基础是以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为核心的现代高新技术的大规模发明创造,即第三次科技革命。美国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在《创造一个新文明》一书中,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概括了人类文明发展在当代世界上并存的三种形态:“我们正快速迈向一个迥然不同的权力结构,这一权力结构造成的将不是一个分成两种文明的世界,而是一个为三种截然对立和相互竞争的文明所分割的世界——锄头象征着第一种文明,流水线象征着第二种文明,电脑象征着第三种文明。在这个三分化的世界上,第一次浪潮部门提供农业和矿产资源,第二次浪潮部门提供廉价劳动,从事成批生产,快速发展的第三次浪潮部门,则以创造和开发知识新方法为基础,雄居主导地位。”①
  从人类相互交往的角度看,交通和通讯技术的革新对于推进全球化的发展具有特别突出的意义。马歇尔·麦克卢汉(Marshal Mcluhan)在1960年出版的《传播探索》(Explorations in communication)一书中首次提出“地球村”(global village)的概念,就是从通讯技术的革新给人类带来的全新变化角度考虑的。信息技术、互联网和现代化交通工具突破了传统的时空局限,把各个国家、团体和个人在全球范围内联系了起来,实现了物流、信息流、知识流的全球畅通,确实使人们感受到“时空的压缩”,好像生活在“地球村”之中。可见技术因素在全球化过程起着非常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以电脑和互联网为核心的高新科技革命,使全球化发展到崭新的水平,并带来了人类生产方式、经济形态、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系列变革,以至人们在把今天的时代称为“全球化时代”的同时,又称之为“知识经济时代”、“网络时代”或“信息社会”。


  不同的物质技术基础造成了新旧全球化的巨大区别。旧全球化时代的产业轴心是建立在机器大生产基础上的工业文明,因此被称为“工业社会”;而新全球化时代的产业基础已经从工业文明转向以信息与通讯技术、电子、空间技术、海洋科技、生命科学等新科技为轴心的后工业文明经济体系或知识经济体系,因此被称为“后工业社会”。有的学者指出,人类进入21世纪,将迎来全球化发展的崭新阶段。这一崭新阶段将以信息的全球化作为标志,覆盖全球的信息网络将深入世界每一个角落,届时世界经济的发展将跃入一个全新的质的阶段。当前各发达国家竞相开展的“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正是为了迎接这一全球化新阶段所实施的重大战略决策。信息全球化已经出现在地平线上,由“旧经济”向新型的信息时代经济转变的革命已经开始。信息技术革命是当今世界经济的生命线,将会成为主宰现代社会的力量。
  (2)从全球性问题角度看。一系列全球性问题的凸现(首先是环境、生态、资源、能源、人口问题,然后扩大到核威胁以及现在的国际恐怖主义等问题),危及到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共同利益,要求全人类在达成共识的基础上采取协调一致的联合行动,才能避免全人类共同的灾难和危机。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发表了两篇着名的报告——《增长的极限》和《人类处在转折点》,开始使一些全球性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这些威胁整个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问题的凸现,促进了“同舟共济”的“全球意识”的形成,被认为是新全球化时代到来的重要标志。
  (3)从经济角度看。全球化被认为是经济活动的相互依赖,特别是各种生产要素,包括资金、资源、技术、管理、劳动力、市场和服务等,超越民族国家的界限,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有效配置,从而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定义,“全球化是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②在新全球化时代,金融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的全球投资具有特别突出的地位。在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跨国银行,吸收全球资金,进行全球贷放,形成了全球银行信用网络,成为国际资金的主要操纵者和使用者。以市场一体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国际化、生产跨国化、经济网络化等为内容的跨国公司的活动,大大突出了经济全球化的新特征。跨国公司的迅速扩展,使全球经济联系的密切程度急剧增长,跨国公司的分支机构及其活动形成国际交叉,组成了全球性的市场和经营网络。根据联合国《1997年度投资报告》统计,全世界已有4.4万个跨国公司和28万个在国外的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生产和销售体系。这些跨国公司控制了全世界1/3的生产,掌握了全世界70%的对外直接投资、2/3的世界贸易以及70%以上的专利和技术转让。③
  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发展是由商品、劳务、资金、技术和信息等要素的超越国界的流动决定的。这些要素跨越国界的大规模迅速流动是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全球化的原动力。现代航空技术、洲际高速公路、远程通讯技术和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运用,为这些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提供了物质技术基础。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基础和主要内容,研究较多。有的学者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先后经历了商品、劳务贸易跨国化和投资跨国化这样两个大的阶段。20世纪60至70年代,出现了商品和劳务的大规模跨国流动,形成了统一的以商品和劳务贸易为主的世界市场。到1989年,世界商品和劳务贸易额已突破4万亿美元(其中商品贸易超过3万亿美元,劳务贸易突破1万亿美元)。第二阶段从80年代开始,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一种表现形式的国外直接投资迅速增长。从1980年到1988年,世界各地的外国直接投资每年增长20%以上,比世界贸易的增长快了3倍。到1995年,美、日、德、英、法五大国在世界各地的投资总额累计达到17060亿美元,现在更多。现在每天的国际货币流量和交易为每天世界货物流量的25倍,外汇市场日交易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这一阶段,对外直接投资的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商品劳务贸易正在变成投资的函数。①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大量金融衍生物的出现,也增加了金融风险乃至金融危机发生的可能性。


  (4)从政治角度看。全球化被一些人理解为各国之间在政治价值和政治制度上的认同趋势,这首先表现在对以自由、平等为核心内容的民主价值的趋同和保障自由、平等、****。有人甚至说全球化就是民主化。国与国之间由政治对抗转向对话与合作,是当前的主要趋势,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全球关心的两大主题。但是在这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本书后面还要进一步讨论。
  (5)从文化角度看。全球化被一些人看作是各民族和地域的文化在相互交流过程中,超越本土文化的狭隘性而逐步达到文化认同和价值认同的过程。在这个问题上同样存在很大分歧,后面再做评论。
  (6)从国际组织角度看。近代开始的全球化是以民族和国家自身利益为重心的,是以西欧国家掠夺他国的资源、占有他国的市场来发展自己为目的的,带有浓厚的扩张主义色彩。而在新全球化时代,国际组织的地位和作用日渐明显和突出。诸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是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主要组织者和规则制定者,而1945成立的联合国在世界政治和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虽然冷战结束后它的作用受到了挑战。同时,与国际组织相伴而生的是一些区域性组织的大量涌现,其中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等的影响最为显着。有的学者认为,真正从“地球村”的角度来看问题,“全球化”并不等于“国际化”。全球化的意义在于,它是对传统的国际关系、对国家主权及其权利、对国际标示人群活动区别的规则的一种深入持久的挑战。国际化重在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国家间的交往,而全球化概念所强调的是非国家的国际主体的行为和全球共同规范的作用。当然,在这方面也有激烈的争论,我们后面再做评述。
  二 对全球化的各种反应
  对全球化的不同理解,特别是对全球化的特征和本质的不同认识,决定了人们对待全球化的不同态度。当全球化作为一种不可抗拒的浪潮汹涌而来之时,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在社会主义国家还是资本主义国家,人们对它的反应都是各种各样的。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团体和个人在全球化进程中的位置不同,受冲击的程度或在全球化进程中获得的利益的不同,以及传统背景的差异,各自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全球化,必然会有各种不同的反应。
  值得注意的是,就像全球化浪潮本身一样,反对全球化的声浪也席卷了全球。随着全球化的加速,反全球化运动也同时发展。“令人啼笑皆非的是,抗议活动已成为真正全球化的事业。”(1999年11月27日美国《金融时报》)在一定意义上,反全球化是另一种全球化,是全球化的产物。应该一提的是,反对全球化的力量不仅包括发展中国家,也包括发达国家,而且目前主要的反对者来自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这里列举最近几年反对全球化的几个主要事例:
  1999年6月在德国科隆举行七国首脑会议期间,科隆、伦敦、纽约、马尼拉、东京、香港等城市都爆发了反对全球化的大示威。1999年12月西雅图世界贸易组织部长级会议期间,来自世界各地的男女老少举行示威游行,反对漫无边际的全球化。而在会议内部,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代表反对美国坚持把劳工标准与贸易制裁挂钩,拒绝签署背着他们达成的任何协议,使西雅图会议归于失败。2000年4月,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春季会议时,上万名示威者包围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楼,抗议全球化。示威者要求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变现行政策,通过减免穷国债务,消除贫困,保护环境,实行“全球经济正义”。继美国西雅图和华盛顿的两次抗议之后不久,世界上反对全球化的人们又先后在捷克的布拉格、法国的尼斯和意大利的那不勒斯举行了3次大规模的抗议游行,其中尼斯大游行的参加者大约有5万人,那不勒斯大游行的参加者大约有3万人。2001年1月,正当“世界经济论坛”在达沃斯举行年会之时,约3000名非政府组织成员却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召开了反对经济全球化的“世界社会论坛”。2001年7月在意大利热那亚举行的八国首脑会议,遭到了大批反全球化人士的激烈抗议。在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引起了中下层民众和知识分子的不满,90年代以来,批判全球化或反全球化运动开始成为北美大专院校、新闻媒体的热门话题。就在我们修改这部书稿的时候,2002年6月26日,八国首脑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全球经济、反恐以及援助非洲等当今世界重大问题)开幕之际,数千名反全球化的示威者在加拿大卡尔加里市中心举行抗议活动,示威者在会议新闻中心附近的街道上高呼反对全球化、反对八国首脑会议的口号,向行人散发传单。会议闭幕前夕,又有千余名抗议者在卡尔加里市中心举行抗议活动,抗议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掠夺,抗议者在街头广场表演象征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经济掠夺造成死亡的情形。


  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文化背景等各不相同,因而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纳入全球化轨道时,都会有不尽相同的战略考虑和政策取向。类似我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在进入全球化过程中,必然有一个趋利避害的“选择性进入”,或者说“创造性进入”的问题。这种“选择性进入”,或者说“创造性进入”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在全球化过程中,维护本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自身的主权和特色, 从而对人类发展和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上一篇:表现主义,马克思主义水平的试金石

下一篇:浅谈从《尚书?酒谱》看酒与商周国家的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