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中职政治教学的创新思维

发布时间:2016-05-31 11:02

  政治是一门富有创新内涵的学科,其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常识等知识点对提高学生政治理论修养,开拓学生眼见,发散学生思维有着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本文主要辩析如何在政治教学中培养中职学生的创新思维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政治学科作为中职教学中一门重要的理论课程,肩负着端正学生思想理念,提高学生是非标准,活跃学生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任。

 

然而现阶段,由于中职学生文化素养不高,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之政治理论过于枯燥乏味,在传统填鸭式、机械式的教学模式下,容易使学生滋生厌倦、无趣等教学情绪,造成对政治教学的不重视,白白浪费了创新思维培养的宝贵资源。

 

另外,受应试教育机制的影响,在升学考试、分数等大棒的指挥下,老师过于重视对学生答题技巧、解题方法的教学,忽视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浅析如何在中职政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创新思维的含义和特点

 

  创新思维是指以强烈的兴趣和丰富的知识为基础,运用已有的知识对事物间的联系进行前所未有的思考,从而找到创造性地解释这些事实或解决这些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新结论的一种优良的心理品质。创新的思维具有发散性、深刻性、独创性等方面的思维特征。思维的创新需要对知识结构进行重新论证认识,这种独特的品质对推动文学艺术创新和发明创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中职政治教学的创新思维培养对策

 

1、创设温馨民主的教学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传统的政治教学中教师完全占主导地位,课堂上不少教师针对政治理论以及政治概念进行枯燥乏味地讲述,学生便成为机械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根本没有思考问题的空间,长此以往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

 创新思维

在这种高耗低效的情况下,政治教师必须坚持人本主义的原则,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与其进行沟通和交流,并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创设温馨、民主的教学情境,营造一个开放活泼的氛围。而只有这样轻松活跃的环境才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其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将传统的填鸭式课堂转变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场所,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升创新思维能力。在新课程的学习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与教师的指导地位并重,学生主动探究知识与教师传授知识同样重要。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积极性。

 

在教学实践中,一堂优秀的课不是教师讲出来的,而是学生自主发挥、主动交流、自我展示完成的。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我认为主要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是随着学生发现问题不断增长的,它需要教师为学生提供发现问题的土壤,提供适合的温度,在适宜的环境中使思维得到提升。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进行问题设计,向学生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问题的时间,让他们有更广阔的思考空间提出问题,要有思维的深度,能够引起学生思维火花的碰撞。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的矛盾冲突中去探索、去把握、去发展。

 

3、优化教学方式,培养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的总结,反复的考量,这样才能做到适时的转变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时采用辩论式教学:辩论赛是锻炼学生口才和思维反应能力的有效手段,教师在进行授课之前,先提出一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辩题,比如:初中生应不应该带手机上学

 

这样,把这项辩论赛的程序交给学生去组织,学生之间沟通较方便,这样更有利于活动的组织,而且还提升学生的兴致,开发其创新思维。

 

同时学生为了争得荣誉,会进行全面的搜索信息,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使学生的自我表现欲得到了充分展现,同时,使学生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学会了融会贯通。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在创新中阐述观点,做到学以致用。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同时提升了创新能力。

 

4、精心设疑,驱动学生的创新思维。所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而政治课堂,教师所传授理论知识是以概念或原理的形式出现的,学生的知识含量和阅历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一些理论还不甚了解,这就需要教师把理论知识与学生比较熟悉或贴切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进行设疑,使学生带着疑惑进行探索创新,这样才能激发学生认识上的冲突,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探求未知中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

 

例如,在进行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授课时老师可以适度的提出质疑:适度消费就是合理消费吗?什么才算适度消费?什么又是合理消费?这一质疑,激起学生思考的浪花,通过质疑、释疑的师生互动活动,学生创新的火花得以点燃。从而使学生能更深层的去理解运用知识,从而达到思想上的创新。

 

5、建立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思维上的创新开发,是主观心理需要(包括兴趣、爱好、好奇心、求知欲、表现欲等)和客观外界刺激(包括身边的榜样感召、相互竞争、环境熏陶、语言刺激等)共同作用的结果。

 

老师要培育和发展学生思维上的创新,就必须要了解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坚持从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出发,想方设法使自己的教法符合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要亲切友好地接触学生,与学生建立民主、和谐、平等、友善的师生关系,充分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心理特征,对学生优良的行为、新颖的思维要给予鼓励性评价,对同学们在实践中的偶然失误要持宽容态度,允许、教引同学们自我发现问题,自我矫正行为,要引导、提供自由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空间和机会,为培育学生的思维上的创新建立优良的基础。

 

  作者:李光艳 来源:读写算·教研版 20167

上一篇:于高中政治情境教学

下一篇: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