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政治论文

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

发布时间:2016-03-29 16:13

  在我国各民族漫长的历史演进历程中,各族人民交相互动,不断磨合、吸纳与涵化,最终形成了一个你来我去,我来你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随着我国民族国家建构的纵深推进,历史意义和文化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更进一步地成长为具有主权国家形态和共同利益基础的政治共同体。不过,在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断成长巩固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地缘政治形势的变迁、境外宗教渗透的炽热、全球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的复兴,以及中国社会急遽的转型,各种新型民族事务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不断冲击和解构既有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妨害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巩固与良序运转。有鉴于此,我国民族事务治理必须髙度重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完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多维建构之道。

 

  一、中华民族历史命运共同体的煅造

 

  中华民族并不是一个想象的共同体,而是一个有着共同历史叙事、集体记忆和命运关联的历史命运共同体〇中华民族的形成,是各民族在长期历史演变中经过自在生长和文化自觉复合作用的结果。费孝通先生曾经对此作过十分经典的解读:距今三千年前,若干民族集团汇集和逐步融合成华夏一族,并像滚雪球一般地越滚越大,把周围的异族吸收进人了这个核心,形成汉族。汉族继续不断地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而日益壮大,而且渗人其他民族聚居区,构成起着凝聚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以一个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的不可分割的统一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成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在自主成长和自觉构建的过程中,各民族经过不断地接触、磨合、交融和涵化,一些民族的核心特质虽依然清晰,但是民族群体的边界在很多时候都已经模糊不清。各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中也形成浓厚的情感依恋,形成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民族格局。中华民族形成与演变的悠久历史为当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奠定了深厚的时空基础。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各民族交相互动的历史流变与集体记忆在当代不仅没有能够得到良好的关注、发掘与弘扬,而且还遭遇到了历史虚无主义和多元民族话语的解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国家对市民社会的松绑,思想文化领域赢来了思想的春天,与此同时,原初潜流暗涌的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也随着思想解放而粉墨登场。一些历史虚无主义者在反思历史'“解放思想'“重新评价理性思考范式转换还原真相的名头下,全盘否定中华传统文化的渊源、内涵及其存在价值,否定传统文化在中华文明传承中的历史意义,否定中华民族自强不息、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和民族精神。他们否定了真实的世界存在和神圣的思维方式[3將一切真实历史的存在当做是远景式假象,颠覆性重构中华民族发展史,试图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价值导向自我贬黜、自我放逐和自我毁灭。

 

  此外,当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流变与集体记忆,还遭遇到了民族多元话语体系的侵蚀和挤压。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格局中,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两者辩证统一而动态均衡,皆不可偏废。然而,在当前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中,为了矫正少数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格局的边缘地位,国家以民族身份作为政治资源和社会资源倾斜性分配的基本理据,极大地保障了少数民族集体权利,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赶超型发展,却也在一定程度上招致了民族认同强化、民族利益敏感等外溢效应。一些少数民族精英在既有制度提供的资源里热衷于多元话语的表达,而排斥一体的理论。

 

  面对中华民族历史认同的双重压力,我们不能数典忘祖、妄自菲薄”,[5]而应该有的放矢地针对中华民族历史认同建构中的问题,创造性地激活各民族历史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

 

  首先,加强中华学的学科建设。中华学是一门站在历史与时代高度,通过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的宏大历史叙事,反观和内省中华民族的历史真身与文化精神,定位中华民族在历史时空和国际文化体系之坐标的学科。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强化中华学的研究,不仅是传承中华文明的深层次的学术遵命,而且构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理性自觉,更是粉碎历史虚无主义,培育中华民族历史共同体意识的客观要求;还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抵御西方文化话语霸权挤压,矫正国际社会西强东弱文化格局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加强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整体性研究,改变传统单纯注重族别史的研究倾向,注重民族关系史与中华民族形成史相关方面的研究,深化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涵化成一个统一的中华民族历史进程方面的研究,实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话语均衡,再现民族多元融合为一体的历史理据。

 

  最后,强化中华民族历史观的教育与宣传,通过一体化的教育体系和多元化的宣传策略,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渊源共生的历史感知和理性认同。如果一个民族对其以往历史了无所知,此必为无文化之民族,此民族中之份子对其民族必无甚深之爱,必不能为其民族有奋斗而牺牲,此民族终无争存于世之力量,因此,要培养各民族成员对中华民族深厚情感,就必须让各民族对国家民族历史有深厚之认知。为了建构和强化各民族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认同,我们应该不断调整和完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推动各民族超越原生的情感体验和心灵归属式民族认同,实现各民族对政治国家的理性信仰和政治效忠。

 

QQ截图20160324141333.png


  首先,改革传统政治吸纳式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建构多元共治的民族事务治理模式。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将王朝国家时期的民族精英绥靖模式实现了创造性重构,形成了以政治吸纳为核心的精英主义治理模式,即通过各种制度建构和政治安排,把民族精英分子吸纳到主流政治生活之中,并通过民族精英率先垂范的作用,优化民族事务的治理。在传统总体性社会时期,少数民族社会分化并不明显,传统民族精英拥有极高的权威性,精英绥靖和政治吸纳在民族事务治理中取得了不俗的绩效,但是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刻转型,民族社会分化与社会分层日趋严峻,普罗大众与民族精英的利益取向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歧异,传统行之有效的精英绥靖和政治吸纳,并不足以满足民族个体性的利益期待和民族权利集体性诉求的真实表达。171因此,当前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应该由精英吸纳型向多元共治型实行转型与重构。这种多元共治型模式,更加注重的是民族事务治理的民意基础和民主理念,它更加强调民族事务治理中整个社会共同而理性的、生动而有序的政治参与和意见表达。民族事务多元共治模式由于能够更加真实而深刻地体现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立国理念和协商民主的治理精髓,必将更为深远地贏得各民族对国家政治共同体的特定支持散布性支持'

 

  其次,改革传统应急式民族事务治理模式,开启前瞻式民族事务治理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社会的急遽转型,社会利益结构日趋紧张,民族二元结构也更趋凸显,利益分化、利益矛盾与分配正义的缺失直接导致整个社会都弥漫着逐利的饥渴与越轨的躁动,再加上地方政府对民生福利患有程度不一的体制性迟钝,在我国多民族聚居之地,涉民族宗教的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而当涉民族宗教群体性事件引爆之后,当地政府往往迅急地开展各种应急式公共危机治理,要么在政治权力高压之下强力寻求局面之掌控,要么通过无原则利益赎买以求息事宁人,而忽视了从根源上化解民族利益紧张和关系紧张,导致越维稳,越不稳的治理怪圈。因此,当前民族事务治理要改变传统撞击——反应式应急治理,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的前瞻性转向,从源头上切断民族事务治理风险滋生蔓延的可能性。综观我国民族事务治理中的诸多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缘于民族利益之争和民族文化敏感,这就决定当代民族事务治理一定要注重民族正当的个体权利与集体权益的保障,要通过制度化的民族利益协调机制和民族意识调控机制,化解民族相对剥夺感和不满情绪,促进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和包容性发展。也只有实现各民族利益分配的正义,实现民族协调发展,切实保障各民族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才能从深层次上树立各民族对国家的认同,抵御全球化时代民族国家神圣性消解和境外敌对势力宗教渗透的双重压力。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中,文化共同体的模铸具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意义。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团结之魂严没有对中华文化的深层次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就失去了安身立命的根基。也因此之故,我国向来十分重视中华文化认同的建构,党和国家通过传统伦理文化的创造性转换、各种民族文化的普世性阐释和世界多元文化的批判性吸收,着力建构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p膜铸和强化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不过,由于时代、社会、民族等因素的影响,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模铸依然面临着难以摆脱的复合性压力。

 

  其一,西方国家文化霸权的人侵与挤压。在当今世界,全球化的推进和现代性的发展将整个世界纳入高度关联的一体化场域,也将多样化差异的国家文明推向了交流、碰撞与角力的前台。一些西方国家以高度的物质文明为后盾,将其国家文化标榜为普世性价值,并通过现代化的媒介不断放大、推销和输出文化理念,形成了对东方文明的压倒性优势。当极具现代气息而个性张扬的西方文明以强势之姿侵蚀和冲击我国中庸而内敛的传统文明之时,很多国人深陷文化迷失的困境而不自知,倾心仰慕西方的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却日益疏远传承千年而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

 

  其二,社会转型中文明裂变与文化解构。改革开放之后,传统中国的总体性社会日益转型为一个多元而异质的现代性社会,传统社会中被压抑的利益意识迅速觉醒,各种众语暄哗的社会思潮也开始抢占民众的思想高地,并日益侵蚀和解构着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和主流价值文化,旧的道德秩序已然礼乐崩坏,新的道德秩序尚未涅槃重生。在这样一种思想文化转型的过程中,整个社会出现了集体性的利益亢奋、道德失范、理想式微、信仰缺失、人格物化、生存焦虑,中华民族曾经引以为傲的诗意的栖居的精神家园,遭遇到了生存的物化的强力解构。

 

  其三,多元文化异质同构中的整合困境。中国是一个民族原生性异质性和后致性异质性都比较突出的多民族国家。多元异质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中华文化的构成,使得中华文化图谱更加斑_,但多元异质的民族文化也使得我国的族际政治整合始终面临一个国家建构与民族权利保障之间的均衡问题。如果民族国家同质性建构过度,就容易导致政治文化的同一性戕害民族亚文化的多元性”;而民族国家如果建构不足,多元异质文化下的族性张扬又将导致政治文化同一性裂变。多元异质文化同构中的困境使得当前我们难以达成各民族的重叠共识,也难以建构公认的国家精神,以致有学者不无感慨地说:“今天中华民族所缺乏的,正是那种崇高的精神、价值、制度,能够超越多个不同族裔的歧异,又使他们乐于成为中华民族一份子并感到自豪。

 

  在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中华文化认同困境的突围和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是国家软实力建构中不得不予以直面和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面对当前中华文化认同中的种种问题,我们应该着力解决好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政治文化的顶层设计,既具有世界性普适价值的理论阐释,又具有中国独有的伦理价值意蕴,它的凝练与建构为各民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底板上描绘各具异彩的民族文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当前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建构,一定要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讲与传播。在各种现代媒介日益丰富的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一定要特别注重精心选择传播载体和追求宣传艺术,要改革既往脸谱化的、简单粗暴的、标语口号式宣传,以各民族喜闻乐见的、润物无声的方式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人脑人心。在当前各民族跨区域大流中,如果说异域融人主要解决的是生计重构和地域认同的问题,那么他者认同主要解决的就是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各民族跨域大流动是一种生存空间位移和生活境遇改换,是社会网络重构和文化图式切换。当各民族成员在跨区域大流动中置身于与传统乡土社会迥然不同的现代文明图式之中时,传统熟人社会养成的民族文化心理习性遭遇到了陌生人社会生存法则的强烈挑战多人产生了强烈的文化休克现象、他者认同危机和心理融人难题等问题。当前各民族流动中心理疏离的疗救和他者认同的建构,需要政府、社会与公民通力合作,建构一种相互尊重、彼此包容的社会文化氛围。具体而言,一方面是民族文化通识教育与他者认同建构。在中华民族渊远流长的发展历史中,各民族都形成了丰富的民族传统和独特的文化隐喻。这种民族传统和文化隐喻在某些方面存在文化意蕴指向的歧异、冲突甚至是背反的问题,如果在跨文化交流中因为民族文化常识的无知而不自觉地产生冒犯行为,就很容易诱发现实中的民族心理隔阂。因此,面对民族交往交流持续走髙的趋势,地方政府必须强化民族文化通识教育,让各民族的我者他者对彼此的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有一个最为基本的了解,从而在跨文化交往中自觉地规避文化禁区和进行文化调适。

 

  另一方面是刻板印象的消解与他者认同的建构。当前我国各民族对彼此的总体印象虽然是积极正向的,但一些民族成员彼此观照之时也难免对他者存在刻板化印象。核心区域的一些民众想象少数民族时,常常带一种难以名状的傲慢与偏见”;一些少数民族在看待核心区域民众之时也带有浓厚的文化隔阂和心理戒备。而当各民族都以他者感知为坐标建构自我镜像之时,彼此刻板化印象就不可避免地更进一步强化了我者他者界别意识、身份意识和心理距离。鉴于我国族际刻板印象的滋生主要来源于彼此了解的缺失,个体认知的偏狭和媒介宣传的偏颇,为了消解事实上存在的族际刻板印象,我们有必要强化民族知识的补课和民族互惠的教育,加强各民族公共理性的建构和公共德性的培育,充分利用媒体引导各民族多看民族团结的光明面,不断推动各民族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建构奠定坚实的基础。

上一篇:论文风与政治政党政权

下一篇:开展集中视察广泛汇聚民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