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西医结合诊治病毒感染

发布时间:2023-12-06 04:02

  摘要:病毒造成的疾病属于感染,但并不仅限于感染,还会衍生出众多非感染性疾病。通过西医的诊断技术,对于绝大多数病毒感染可以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西医在预防病毒感染上主要应用疫苗,其针对性强、效果好,但研发的疫苗十分有限;中草药可预防的病毒感染种类多,预防的面广,有很大的潜力可以挖掘。在西医方面抗病毒药物种类少,疗效不够理想,目前尚缺少特效治疗药物。但在中医方面却能寻找到很多有效的治疗方法和药物,在治疗病毒感染上有其巨大优势和潜力。因此,病毒感染的诊疗中西医结合更合理。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诊治,预防,病毒感染


  作者:夏惠文


  doi:.1007-614x.2010.22.018


  病毒属于非细胞微型生物,引发疾病种类繁多,许多病毒引发的疾病传染性强,死亡率高,某些病毒感染与肿瘤、先天畸形等密切相关,目前对绝大多数病毒感染可以从西医角度准确的诊断,但缺乏可用于治疗的理想西药,实践证明中草药在治疗上有独特之处,由此看来中西医结合诊治病毒感染会更合理。


  病毒感染


  病毒感染的特点是病毒进入人体细胞,首先就造成了被感染细胞的一系列损害,如细胞变异、细胞代谢紊乱、细胞死亡等。人体不同的组织细胞在遭受病毒侵袭时,就发生了多种多样的疾病。其次,病毒同时又是一种抗原,因此伴随病毒感染就会发生一系列免疫反应,如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简单概括病毒感染就分为上述两类,即细胞损害和免疫病理,在细胞损害中除了常见的传染病,还有细胞变异出现的肿瘤以及因淋巴细胞凋亡出现的免疫缺陷等。病毒感染不仅发生在个体间,还存在于母体与胎儿间,胎儿在遭受病毒感染时可能会出现先天畸形、流产、早产、死胎等现象。综上所述病毒造成的疾病属于感染,但并不仅限于感染,还会衍生出像恶性肿瘤、自身免疫病、变态反应、先天畸形等众多非感染性疾病,因此对于病毒感染我们更应重视其诊疗。


  病毒感染的诊断


  病毒感染的诊断在临床上取决于3个方面,第1是病人的症状,第2是体格检查,第3是实验室检查。综合这3个方面大多数常见的病毒感染可以做出准确的诊断。在这3个方面的诊断依据中尤其重视实验室检查。比如甲、乙、丙型肝炎,目前可以通过对被检测者血液中的抗原、抗体的测定,直接得出诊断结果,其他诊断依据甚至可以忽略。又比如上呼吸道感染可分为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2种,实验室检测血常规时白细胞升高提示细菌感染,不升高则考虑是病毒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室检测方法有病毒抗原、抗体的测定和病毒核酸的测定2种方法。抗原、抗体的测定方法又有中和试验、沉淀试验、凝聚试验等。病毒核酸的测定方法有PCR技术,核酸分子杂交技术等,这些方法对病毒感染可以做出准确、快速的诊断,它们均属于西医的诊断技术。


  病毒感染的预防


  病毒感染的预防可分为免疫预防和药物预防:免疫预防主要指人工自动免疫,可分以下几种:


  ⑴减毒活病毒疫苗选用抗原性与野毒株一致而稳定无毒或显著减毒的活病毒突变株做为疫苗。可筛选自然减毒株,或在多种宿主中连续传代培养诱导出减毒株。接种活病毒疫苗近似自然感染,在宿主中可繁殖,仅接种1次便可较长时间刺激抗体产生及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并可产生局部抗体。目前推荐使用的减毒活病毒疫苗,如脊髓炎质炎疫苗、麻疹腮腺炎疫苗、风疹疫苗、乙型肝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等。活疫苗的不利之处在于:①在接种者体内增殖中有恢复毒力的潜在危险性;②野毒株感染可干扰疫苗株的免疫效果;③老年人、免疫缺陷者不宜接种;④保存期、有效期有限。目前研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减毒活疫苗,如使用无毒的牛痘苗病毒作载体,将期望表达的外源基因插入,构建成重组痘苗病毒,发展为安全有效的多价减毒活毒疫苗。现已构建出表达HBSAg、HSV-gD、HIV-gp120等重组痘苗病毒,动物试验安全有效。


  ⑵灭活病毒疫苗:将纯化的病毒用甲醛处理灭活其感染性,而不损伤病毒结构蛋白。做为一种疫苗,灭活病毒疫苗是完整的病毒,可诱生循环抗体,获得一定程度的免疫力。应注意的是:①制备中确保无残留的活病毒;②加强免疫或后续病毒感染时可能出现对外源性蛋白质的超敏反应;③对呼吸道、消化道感染的病毒病预防效果不佳,不能产生足够的局部免疫力;④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较差。


  ⑶亚单位疫苗用化学试剂裂解病毒,提取囊膜或衣壳的蛋白质亚单位,除去核酸而制成亚单位疫苗。目前用基因克隆到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中,并在原核或真核细胞中得到表达,经纯化制备出亚单位疫苗。在酵母菌中表达的HBSAg已投放市场。


  常用免疫制剂有高效价免疫血清、病人恢复期血清、胎盘(2种)球蛋白及细胞免疫有关的转移因子等。常用于甲肝、麻疹及脊液灰质炎的紧急预防,可使病情减轻或不出现症状。


  药物预防主要考虑应用中草药,许多中草药对病毒性疾病有预防或治疗作用,或直接抑制病毒增殖,或通过增强机体特异和非特异性免疫力而发挥抗病毒作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中草药种类较多,有待深入研究与开发。


  病毒感染的治疗


  在西医方面,抗病毒药物种类少,疗效不够理想。病毒性疾病目前尚缺少特效治疗药物,原因是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凡能杀死病毒的药物,同时多对宿主细胞也有损害。随着分子病毒学研究的进展,目前能对药物抑制作用的确切靶位作出鉴定。理论上,病毒复制的任何环节均是抗病毒治疗的作用靶位。现已发现一些�药物有治疗价值,允许使用的有无环鸟苷、金刚胺、碘苷、三氟尿苷、腺苷、病毒唑、叠氮胸苷等,使用范围有一定局限性,且或多或少有细胞毒性作用。


  中西药在治疗病毒感染的原理不同,所以效果就有差异,总体上来说中医药在治疗病毒感染方面尚有其巨大优势和潜力。比如目前治疗乙肝的药主要是中药,非典病毒感染也考虑从中草药方面寻找有效药物。


  结论


  病毒感染的诊断主要靠西医方法,但治疗和预防却要依赖中西医结合,才会取得更好疗效,如果能把抗病毒的西药与中草药合理地结合使用,那么就会使病毒感染的治疗事半功倍。由此看来,病毒感染的诊疗需要中西医结合。相信通过中西医结合,病毒感染的诊疗会更合理。本文来自《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上一篇:《中医药法》:助力中医药“走出去”

下一篇:糖尿病肾病的中医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