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文献总结论文(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9 00:40


第1篇: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总结


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严重的慢性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临床表现为蛋白尿、高血压、水肿等,如不进行控制则会发展为严重的肾功能衰竭[1]。西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本文就近3年来有关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方面的文献作一综述。


1病因病机


中国古代医书中并无明确的糖尿病肾病的病名,历代医家对糖尿病肾病进行长期研究和总结后,认为糖尿病肾病属于“消渴”、“水肿”、“溺毒”、“消瘅”、“尿浊”、“关格”等范畴。对于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各医家各有其看法。黎晶晶等[2]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为气阴两虚,兼有瘀血、水湿、痰浊诸邪阻伤肾络,正虚邪实,脏腑皆虚,“痰、瘀、毒”是导致糖尿病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机是脏腑内虚,导致血瘀痰浊,并贯穿于糖尿病肾病的始终。扈丽萍[3]总结刘文峰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认为肾是病位所在,糖尿病肾病的病因是是糖尿病久病致虚、久病致瘀、久病生痰、久病入络、久病及肾。正虚邪实,虚实相兼,交互为患,损伤肾络,耗伤肾气,肾之气化、固摄功能失常,导致肾关开阖失度,引发糖尿病肾病。杨芳等[4]认为糖尿病肾病的病机指为标瘀血阻络,根源是脾肾亏虚,肾虚和血瘀关系密切,肾虚导致血瘀,同时瘀血又会加重肾虚。牛丽娜等[5]根据李建民教授的“肾络瘀痹”理论,认为消渴病病程过长引发肾络损伤,肾脏虚损,肾用失职,气化不利,气血运行不畅,血行迟滞而成瘀,导致致肾络痹阻不通,引发糖尿病肾病。于晓辉等[6]从浊毒学说论述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认为脾肾是糖尿病肾病病变的关键脏腑,脾虚丧失运化水湿的机能,肾失封藏,精微泄露,导致尿检出现蛋白尿;脾虚丧失运化水湿的机能,肾虚丧失化气行水的机能,同时久病瘀血阻络,引发水肿。


2辨证分型


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比较复杂,尚无统一标准,临床医家各有侧重。吴国庆等[7]总结皮持衡教授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根据临床表现和病机可以辨证分为四型:脾肾阳虚型、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肝肾阴虚型。脾肾阳虚型表现为体倦乏力,面浮肢肿,小便频数混浊,畏寒肢冷,面色微黄,舌暗胖、有齿痕,脉沉细;阴阳两虚型表现为神倦乏力,腰膝酸软,面色萎黄,形体消瘦,畏寒肢冷,口干不欲饮,舌质黯淡,苔薄黄,脉沉细;气阴两虚型表现为神疲乏力,食欲不振,腰膝酸软,手足心发热,口干舌燥,舌暗淡,苔薄白,脉细弱;肝肾阴虚型表现为体倦乏力,腰膝酸软,口干咽燥,头晕耳鸣,目涩视昏,舌质暗红,脉沉弦细。沙鑫等[8]总结孙伟教授诊治糖尿病肾病的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可以根据病程的3个阶段分为3个证型,3个阶段分别为微量白蛋白尿期、临床糖尿病期、肾功能不全期,3个证型分别为肾阴亏虚、湿热内蕴证,脾肾亏虚、湿瘀内滞证,脾肾亏虚、浊毒内阻证。肾阴亏虚、湿热内蕴证表现为小便频数混浊,烦渴多饮,多食善饥,舌边尖红,苔薄黄少津,脉细数;脾肾亏虚、湿瘀内滞证表现为小便频数混浊,湿热水肿,舌苔黄腻,脉弦滑;脾肾亏虚、浊毒内阻证表现为小便不利,神疲乏力,面色少华,下肢水肿,苔黄腻或灰腻,有齿痕,脉濡或滑。张亮等[9]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气阴两虚型,阴虚热盛型和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表现为多饮多尿,形体消瘦,神倦乏力,头晕耳鸣,畏寒肢冷,面色少华,阳痿早泄,月经失调,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阴虚热盛型表现为烦渴多饮,多食易饥,大便干结,尿色混黄,舌红少津,苔黄而燥,脉滑数;阴阳两虚型表现为腰膝酸软,食欲不振,体倦乏力,口干不欲多饮,畏寒肢冷,下肢水肿,面色萎黄,阳痿早泄,舌淡暗,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


3中医治疗


3.1辨证治疗仝小林等[10]认为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应当以补虚补气为主,因此采用黄芪建中汤为主方,在根据糖尿病肾病的辨证分型加用其他方剂。气阴两虚证加用参芪地黄汤,肝肾阴虚证加用杞菊地黄丸,气血两虚证加用当归补血汤,脾肾阳虚证加用真武汤。元胡、枳壳、川芎行气活血,地龙、水蛭、大黄活血通络,三棱、莪术、[]虫破血逐瘀,制附子、泽泻、大黄、牛膝温阳利水,桂枝、茯苓、猪苓行健脾利水消肿之功。刘玉宁[11]从中医络积辨治探讨糖尿病肾病的治疗,将糖尿病肾病分为肾阴亏虚、脉络失养证,气阴两虚、肾络不荣证,气阳两虚、肾络失煦证,湿热伤肾、络脉阻滞证等证型。肾阴亏虚、脉络失养证,表现为口干咽燥,腰膝酸软,头晕耳鸣,舌质红少苔,脉弦细数,治疗以滋阴清热为主,采用知柏地黄汤加减,方药由北沙参、生地、山药、知母、山茱萸、黄柏、紫草、僵蚕、地龙、丹皮、龟板等组成。气阴两虚、肾络不荣证,表现为头晕耳鸣,胸闷气短,口干咽燥,体倦乏力,下肢水肿,腰膝酸软,舌质红,少苔,脉细数无力,治疗以益气养阴为主,采用参芪地黄汤加减,方药由生黄芪、丹参、茯苓、山药、西洋参、山茱萸、地龙、生地黄、僵蚕、枸杞子等组成。气阳两虚、肾络失煦证,表现为面色苍白,畏寒肢冷,周身水肿,小便短急,舌质淡,苔薄或腻,脉沉细微,治疗以温肾通络,化气行水为主,采用济生肾气汤加减,方药由山药、制附子、茯苓、泽泻、山茱萸、白术、干姜、僵蚕、车前子、地龙等组成。湿热伤肾、络脉阻滞证,表现为尿末增多,腰膝酸软,肢体重滞,口干而不欲多饮,大便黏滞,舌质红,苔黄而腻,脉弦数,治疗以清热利湿、泄浊通络为主,采用三仁汤加减,方药由厚朴、白豆蔻、炙杏仁、茵陈、法夏、黄芩、薏苡仁、络石藤、僵蚕、土茯苓、滑石、地龙等组成。刘苏[12]等总结龚丽娟教授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根据糖尿病肾病的病情进展,将糖尿病肾病分为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对应气阴亏虚证、脾肾阳虚证、阴阳两虚证3种证型。气阴亏虚证以健脾益肾、活血化瘀为主,采用实脾饮加减,方药由白术、茯苓、厚朴、陈皮、木瓜、木香、大腹皮、甘草等组成。脾肾阳虚证以温补脾肾、扶阳利水为主,采用真武汤加减,方药由白芍、炙黄芪、白术、茯苓、山茱萸、生姜、熟地、山药等组成。阴阳两虚证以清利湿浊、化瘀解毒为主,采用五皮汤加减,陈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蒲公英、白头翁、白花蛇舌草、茯苓皮、冬瓜皮、生大黄、三棱、莪术等组成。姚芳[13]总结方水林名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经验,认为蛋白尿的产生是脾肾亏虚、脉络瘀之、精气下泄导致的,治疗应以活血化瘀为主,采用扶正祛浊方,方药由当归、黄芪、石莲子、麦冬、白花蛇舌草、太子参、茯苓、地骨皮、红花、桃仁、制大黄组成。同时需辨证论治,气阴两虚证,表现为体倦身乏,头眩耳鸣,舌淡红,少苔,脉濡细,加用生地黄、山茱萸、五味子;阴虚热盛证,表现为潮热盗汗,纳呆恶心,舌红,苔黄而腻,脉细数,加用知母、生地黄、生石膏;阴阳两虚证,表现为畏寒肢冷,阳痿早泄,精神萎靡,舌淡,苔白,脉沉迟,加用牡丹皮、山茱萸、熟地黄、肉桂、龟甲、制附子;血瘀脉络证,表现为胸痹心痛,肢体麻痛,舌紫暗,苔薄,脉涩不利,加用赤芍、地龙、川芎。


3.2中药专方孔令新[14]等观察活血护肾汤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将6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活血护肾汤(方药由茯苓、党参、炒白术、生地黄、山萸肉、枳壳、川芎、丹参、水蛭、黄芪、当归、山药、制大黄组成),对照组予以基础治疗,治疗8周,结果显示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着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定量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据此作者认为活血护肾汤可以显着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蛋白尿的产生,保护肾功能,延缓病情发展。郭家安[15]等探讨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汤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将100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汤(方药由黄芪、积雪草、太子参、丹参、天花粉、当归、泽泻、草决明子、水蛭、甘草组成),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管内皮素、糖化血红蛋白、24h尿蛋白量、总胆固醇、三酰甘油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据此作者认为益气养阴补肾活血汤祛痰而不伤正,使气复阴生,治疗糖尿病肾病疗效显着。张彤[16]等益气软坚泄浊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将88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治疗组采用益气软坚泄浊方(方药由鬼箭羽,土茯苓,黄芪,黄柏,制大黄,僵蚕,炒白术组成),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的24h尿蛋白排泄量、足细胞标志蛋白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据此作者认为益气软坚泄浊方益气升阳,解毒软坚,可以改善足细胞损伤,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控制疾病的进展。


3.3单味中药及提取物治疗杨宏山[17]等研究红景天最细粉对糖尿病肾病大鼠的保护作用,红景天具有补气养血、扶正固本、清热润肺的功效,可以抗衰老、抗疲劳,对心、肝、肾等脏器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治疗糖尿病肾病可以调节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保护细胞损伤,改善肾脏血流动力学障碍,缓解氧化应激,抑制炎症反应,延缓糖尿病肾病向肾功能衰竭的发展。


程玥[18]等观察姜黄素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姜黄素可以促进组织器官对葡萄糖的利用,增加胰岛素的敏感度,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肾小球滤过率,对大鼠的肾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陈丹[19]等探讨山茱萸颗粒对糖尿病肾病的防治作用,认为山茱萸颗粒可以抑制DN复杂细胞因子网络中的核心引资TGF-β1,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的进程,减轻对肾组织的损伤。


4小结与展望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疾病,糖尿病肾病早期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贯穿病程始终。中医在治疗糖尿病肾病、延缓病情发展、保护肾功能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辨证分型尚不统一、无统一疗效判定标准等问题,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中医药物作用机制上的研究,以提高中医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水平。


作者:王宁宁,王小勇,何雄


第2篇:糖尿病疾病中中医的治疗方法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的慢性疾病,可由环境、遗传以及自身免疫力不足等原因导致。主要是由于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使得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度降低,从而影响到糖代谢的正常运行[1]。西医对本病采取的是补充或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能在短时间内起到显着的降血糖效果,但同时也会产生酮症酸中毒等副作用;而中医治疗则是从根本出发,通过食疗、针灸、推拿等物理手段,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降血糖、调理机体,效果明显且无副作用,但降血糖的疗效显现较慢,需要治疗的较长[2]。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从本门诊选取2015年2~12月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男74例,女46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中阴虚燥热型12例、气阴两虚型20例、阴阳两虚型11例和血瘀型17例。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经检测符合确诊为2型糖尿病,主要临床症状有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尿糖;口干舌燥且易饿多食多饮;多尿;全身乏力等。排除标准:遗传导致的先天性胰岛素分泌不足的患者;确诊为1型糖尿病的患者。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患者服用格列喹酮片(糖适平)降糖药,并通过注射胰岛素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从而促使胰岛素分泌增加。7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跟踪观察60d。


观察组采用中药降糖汤剂药方基础上针对不同类型的患者增加不同的药方。对于阴虚燥热型患者用白虎汤合消渴方加减进行治疗;对于气阴两虚型患者则采用玉液汤、玉泉丸或生脉散合增液汤加味来施治;对于阴阳两虚型就用金匮肾气丸加减来养肾固本;对于血瘀型患者宜用黄地吉仙汤加活血类药丸进行治疗;此外,还用食疗和运动进行配合。30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3]①显效:血糖、尿糖稳定降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无并发症;有效:血糖、尿糖降低有较明显降低,临床症状有改善,并发症较少;无效:血糖、尿糖没有变化,临床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21d内降糖为有效,否则为无效。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8.3%,高于对照组的8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降糖有效率为95.0%,高于对照组的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从中医角度来看,糖尿病属于“消渴”之症,其致病原因既有先天的不足,也有后天饮食控制不当、劳累程度大等多种情况。从发病原因来看,糖尿病可分为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对胰岛素依赖性强,对于这类患者,必须采用胰岛素治疗,目前中医药对这类患者尚无明显的治疗效果;2型糖尿病对胰岛素的依赖性不强,可以采用中成药进行治疗。主要的病症表现为血糖升高甚至出现尿糖、口干舌燥、易饿多食、饮水增多、多尿以及全身乏力。中医辨证其病机为阴虚气亏,其病位主要在脾肾,可分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以及血瘀型;在病变过程中还可能发生脏腑受损或经脉瘀阻等一系列并发症。历来中医认为,糖尿病除了有消渴之症外,还兼有中满和内热,因肾脏的不足影响了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使得肾虚气亏;进而导致机体调养失衡,影响了全身的各系统的功能减弱,使得身体乏力,气郁成痰[4]。


由于中医对糖尿病的治疗采取的是治养同施的方法,其有无副作用,标本兼治的功效。因此中医治疗糖尿病有着自身的特色和优势:①中医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对患者的病症有很强的针对性,能根据患者不同病症对症下药,甚至能根据时节和气候环境的不同来对基础方进行适当的加减,从而做到专病专药,在治疗过程中还可以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进行药方加减,使得药物更适应病情,灵活性强。不仅对改善患者症状有着显着疗效,降低血糖,还能对患者身体进行调理,提高其免疫力。②与西医直接注释胰岛素不同,中医给患者服用的中药有类似胰岛素的作用,还通过用刺激胰岛素的药物改善其抵抗性,提高其敏感性,从而达到降血糖的作用。由于中药还有治本调理之效,因此可以使血糖水平长期稳定,再用中药滋阴健脾益气活血的功效从根本上治愈糖尿病患者。③中医具有整体调理的作用,从根本上治疗糖尿病,中药具有治补同施的功效,在有效缓解糖尿病症状的同时还有补气养肾、健脾、活血、化瘀的作用,这有利于调节机体的整个分泌系统,促进机体微循环,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使其进行自我防治,从而减少糖尿病复发的可能性。④中医的治疗手段多样,能有效促进患者症状改善。药方治疗是中医的主要方法,此外还可以对患者进行食疗,通过控制饮食来帮助药效发挥;同时,针灸、推拿以及运动也是中医治疗的特色,针灸和推拿可以帮助患者通经活络,化瘀活血,而合理的运动更是有助于身体健康的恢复[5-7]。⑤中医治疗无副作用且能有效缓解并发症。糖尿病复杂难治的慢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引发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以及糖尿病足等并发症,而中药对此类并发症有较好的缓解治疗作用,这有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素质,促进患者康复。⑥中药的药性温和,对机体的副作用少,有较强的耐受性,适合治疗糖尿病这种慢性疾病[8]。


中医治疗糖尿病虽然有着自身特有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①辨证施治会因医者的水平不经验不同而存在不同,这会影响对症下药的效果。而且,中医界对于糖尿病疗效的评价和标准不统一,这也使得辨证施治没有规范化标准,也正因为中医的药方因人而异,因此治疗方法的可复制性差,不利于其推广使用。②中医药治疗以调理平衡为主,其降糖作用比西医缓慢,治疗时间长。而且中医药只对于后先形成的糖尿病2型有明显的疗效,而不能适用于糖尿病1型患者,因为目前中医药中还没有能够替代胰岛素的药物。


总之,中医治疗糖尿病存在着特有的优势,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作者:王清全

上一篇:中医治疗颈椎病的临床分析论文(共2篇)

下一篇:中医治疗冠心病的临床体会论文(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