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

发布时间:2015-07-07 10:35
[论文关键词] 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改变

  [论文摘要] 目的:探讨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心电图改变,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方法:对我院2004年4月~2008年4月住院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的心电图进行观察,采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结果: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是心律失常,占发病率的91.7%,低电压占28.3%,传导阻滞占21.7%,st-t改变占35.0%,q-t间期延长占3.33%。6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结论:虽然心电图检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但其对提高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
  
  本文对我院2004年4月~2008年4月住院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电图进行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60例中,男32例,女28例。年龄50 d~13岁,平均6.8岁。所有病例均经病史、体格检查、心电图、x线、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及实验室检查后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全部病例均符合1999年昆明会议所修订的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


  1.2 方法


  采用日本光电6511型心电图仪描记常规12导联心电图,走纸速度25 mm/s,增益10 mm/mv,发病第5天进行初次心电图检查,个别患者加做右室及后壁。多次心电图检查为同一种心律失常者按1次计数;≥2种心律失常、同时或先后多次出现者按多次计算。
  
  2 结果


  2.1 心电图异常情况


  2.1.1 心律失常60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心律失常55例,占发病率的91.7%。窦性心动过速32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阵发性室上速1例,心室颤动1例,心房扑动1例。各类早搏共36例,其中,房性早搏4例,交界性早搏1例,室性早搏31例(≥5次/min的频发室性早搏28例,呈联律的8例,1例为多源性、多形性早搏)。


  2.1.2 低电压低电压也是病毒性心肌炎的常见症状,本组病例发生低电压17例,占发病率的28.3%,主要表现为肢体导联低电压8例,胸导联低电压5例,广泛导联低电压4例。


  2.1.3 传导阻滞发生传导阻滞患儿13例,占发病率的21.7%,ⅰ度房室传导阻滞5例,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1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ⅱ度ⅰ型窦房传导阻滞2例,不完全右束传导阻滞1例,完全右束传导阻滞2例,左前分支传导阻滞1例。


  2.1.4 st-t改变本组病例共发生t波和st段改变21例,占发病率的35.0%,其中,st下移10例;st抬高7例;t波低平10例,平坦4例,正、负双相2例;t波倒置2例。


  2.1.5 q-t延长q-t间期延长改变较少,本组病例共发现q-t间期延长2例,占发病率的3.33%。

[nextpage]

  2.2临床转归


  2.2.1 心律失常改变60例患者经临床治疗后,出院时心电图检查有明显改善。窦性心动过缓2例,偶发室性早搏3例,频发室性早搏2例,均呈联律。


  2.2.2 传导阻滞ⅰ度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不完全性右束传导阻滞1例,完全右束传导阻滞1例,本组病例共死亡1例,死于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合并室颤。
  
  3 讨论


  心电图是心肌电活动的体表记录,使用方便、经济、无创,重复性好,诊断标准统一规范,是易被患者接受的一种检查手段。一般认为,心肌炎患者大多数有心电图改变,但也有个别病例临床表现典型而心电图却无显著改变。本组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心电图异常55例(91.7%),心电图大致正常5例(8.3%),与文献[2]报道一致。


  从上述心电图表现看,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表现与成人有所不同,异常程度明显,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以室性早搏为主,呈联律;低电压和st-t改变次之,但治疗效果好;传导阻滞发生率比成人低,治疗后改善不大,总体预后良好;也有少数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性体克,甚至猝死;偶尔也可有病情反复迁延不愈,致心脏肥大及心肌永久性损伤。由于受年龄的限制,小儿有时无法表达病史和感受,诊断病毒性心肌炎大多依靠辅助检查。由于病毒检测程序复杂,设备要求高,费用昂贵,患者难以接受;而心电图操作简便,无创,易重复,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1999年重新修订的《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明确规定,频发室性早搏呈联律可作为诊断病毒性心肌炎中最显著的心电图改变之一[1]。由于小儿肺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心脏表面没有完全被肺组织遮盖(新生儿除外),心电图不会出现导联低电压情况,如出现,则可作为病毒性心肌炎的显著标准[3]。同时参照1987年《内科》杂志编委会制订的成人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的规定:只要心电图出现传导阻滞、st-t等心电图显著改变即可诊断为病毒性心肌炎。


  综上所述,心电图检查对提高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指导用药、估价心肌受损程度及预后等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是一项不可缺少的检查手段。但是心电图异常并无特异性,对致病病原体亦无提示作用;而且,只有心肌病变已达到一定程度,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和心肌除极、复极过程时,才能得到反映,有时对于较轻的心肌炎,心电图往往表现正常。因此,临床上既要肯定心电图对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价值,又要充分认识心电图检查的局限性。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心血管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j].中华儿科杂志,2000,38(2):75.
  [2]刘桂芝,阎玉兰.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心电图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1994,9:318.
  [3]王慕逖.儿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304-306.

上一篇:海南黎族人群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基因多态性与高

下一篇: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早期干预过程中血清瘦素的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