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护理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中带教方式

发布时间:2015-07-04 21:26

【关键词】  护理;临床实习;带教

            临床实习是护理专业学生至关重要的一个学习环节,是他们在正式走上工作岗位以前非常宝贵的一次锻炼、学习的机会,在有限的实习期内,实习生与带教老师的接触是非常密切的,他们所学到的临床技能及职业道德等绝大部分都是从带教老师那里传授下来的[1]。临床带教老师又因某些主客观因素及各方面素质存在着参差不齐,因此必须在带教老师相对固定、带教方式、方法合理的情况下,才能提高临床实习的效果。笔者根据临床观察和体会,总结如下。

  1 现状调查

  调查发现,临床上一般有两种带教方法:①一批实习生到达实习科室,由护士长安排给1位带教老师,且在该科室实习过程中始终跟同一位老师学习;②根据科室工作安排,哪里忙就安排到哪里,有时1周就跟 2位或3 位老师,实习 4 周就跟了 3位~5 位老师[2]。

  2 分析

  在以往的研究和论述中,人们往往只重视从“教”的角度对教学过程进行研究而忽视了“学”的方面。但教学过程是师生互动共同迈向目标的过程 。长期以来,有教学任务的单位都是采用第1种方法安排学生的带教任务。它的优点是带教老师可以专心的针对所带教学生进行系统的带教安排,上什么班该教什么知识,怎样才能让学生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联系起来,尽快掌握临床知识;也有利于老师观察学生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指导护生使其提高实习效果。而且学生固定与一位老师接触,对老师的工作方式较熟悉,对老师本人也较熟悉,有利于学生大胆提问,从而提高实习效果。但其弊端也日益显露,固定带教老师对提高护生的临床技能有一定的阻碍。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实习生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临床护理工作,双重的任务造成带教老师有时忽略临床教学工作。临床教学与课堂教学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灵活性和多变性,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有计划地控制教学活动,而在临床教学中,老师面对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问题,他们要和学生一起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环境。临床教学对每一位老师的压力是不言而喻的。另外,现在实习生越来越多,临床上的带教老师有限,往往出现一位老师带两位学生的情形,如此繁重的带教任务是带教成绩不佳的原因之一。带教老师除了要有较好的综合素质以外,更要有教书育人的观念,要清楚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初次接触临床的学生有非常重要的首因效应。对刚刚进入临床的学生而言,教师言行对他们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而且临床上的带教老师知识层次、带教经验、临床经验等都高低不同。如果定一个老师带教,该老师师德好,知识渊博,带教经验丰富,对实习生而言是最好的老师;但如果老师是一个知识层次低、带教经验少、师德也欠佳的老师,那么学生能学到的东西很有限了。

  频繁更换带教老师的利与弊:实习1周就跟 2位或3位老师,实习 4 周就跟了 3位~5 位老师这显然与临床工作忙、护理人员紧缺有很大的关系。但是这种带教方法对学生很不利,频繁更换带教老师导致老师与学生互相陌生,老师也觉得无从教起,甚至助长某些老师的使用观念。

  3 临床带教的几种方式

  3.1 “雇用劳工型” 把实习生当作廉价的劳动力,呼来喝去,特别是病患多、工作忙的科室,绝大部分的基础护理和临床治疗都是由实习生来完成的,有些带教老师甚至连护士站都不出,就坐在里面指挥,还美其名曰“多给学生锻炼的机会”。不错,学生到临床实习期间就是要做到不怕脏、不怕累,但是下临床实习更是一个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多动手,更要多动脑,不仅要知道怎样做,更要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如果只是让学生做一些换液体、换湿化瓶等既繁琐劳累又没有多少技术含量的机械操作,带教老师不仅给学生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使学生心生抵触情绪,从而对临床工作产生厌烦,更是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对临床工作的认真思考,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只含机械执行医嘱,而不是社会需要的全方位高素质的护理人才。

  3.2 “过度小心型” 这一类型的带教老师正好跟上一种相反。什么都不敢让学生做,学生做什么都不放心。临床工作的大部分内容都是要动手去做才能真正体会的,老师给学生说一百遍,都不如让他去亲手做一遍来的印象深刻。比如静脉输注,无论你是用多么形象的语言、多么生动的图示、多么智能的模型来描述针头刺入血管的“通透感”,都不如让学生自己穿刺一次体会得更深刻、更真实。因此,这类老师带出来的学生多半是缩手缩脚,基本操作技能不熟练,甚至稍有变化就不敢动手了,不能胜任临床灵活多变的工作。

  3.3 “只做不说型” 这种带教老师会放手让学生去做,但是并不给学生解释为什么要这样做而不是那样做。这样下来,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懵懵懂懂地去执行医嘱,势必会影响任务完成的质量,甚至由于对所进行的工作不能很好地理解而忽视其重要性。如呼吸科医生开医嘱:定时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有些实习生不明白为什么要通过由肺野向肺门叩击的方法促进排痰,也没有得到带教老师的解释说明,就乱拍一气,甚至干脆嘱咐病人自己咳嗽,连手都懒得动了。导致病人没有有效将痰液排出,堆积在肺中导致感染持久不愈,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痛苦。这就是因为不理解导致的不重视,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

  3.4 “悉心传教型” 这种模式中老师认真地教,学生虚心地学,老师正确示范操作程序,并且详细解释关键步骤的意义、原理,然后亲自监督学生进行操作练习,并及时指出操作过程中的差错与不足,耐心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指导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掌握。学生认真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勤于动手、动眼、动脑,遇到疑问及时虚心请教,这样,学生进步就会很快。显然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带教模式。

  4 改进方法

  4.1 带教老师是否固定方面 经过多年带教经验的累积及进行数届学生的调查分析,学生普遍认为在一个实习科室内最好能跟两位老师学习临床工作,有分工又有合作,各班次工作职责不同,为了让学生接触到各种班次,学到更多临床护理知识,带教排班可以这样安排。如第1周、第2周跟一位老师学习,第3周、第4周跟另一位老师学习,或者上白班跟一位老师学习,上夜班跟另一位老师学习。护士长应根据带教老师各方面素质的高低合理安排带教任务,这样可以弥补因带教老师知识经验不足带来的弊端,使学生学到两位老师的长处及优点,也可以减少频繁更换老师引起的陌生感,增进师生感情,提高教学成绩。

  4.2 带教方式方面

  4.2.1 学校、医院方面 ①实习医院在选择临床带教老师时要严格把关,要有健全的带教老师选拔制度和考核方法,不合格的老师要严肃批评教育,甚至取消带教资格。对带教老师的工作也要做出适当的安排,比如带教期间少分配些工作任务,让老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②学校要定期召开实习生座谈会,听取实习生对所在医院实习条件、带教人员安排的意见和建议。③学校与医院要保持沟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4.2.2 实习生方面 ①要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踏踏实实在临床第一线磨炼自己,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②虚心向临床中的各位老师请教,工作积极主动,做到五勤,即手勤、腿勤、眼勤、嘴勤、脑勤,实习才能学得多,学得好,学得活,学得快[3]。③与带教老师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个体心理健康和生活幸福的必要前提[4]。

  4.2.3 带教老师方面 ①作为临床带教老师,要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在带教过程中要秉持良好的职业道德、强烈的责任感、丰富的理论知识与过硬的操作技能。一个合格的带教老师,首先要是一名优秀的护士,要对自己严格要求,无论是对待自己的本职工作还是教学工作,都要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这样才能在生心中树立威信,使学生更信服。②带教老师在给学生灌输正确的理论知识与工作理念的同时,也要放手让他们去实践操作,同时加强操作监督,放手不放眼[5],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耐心予以纠正,督促学生反复练习,这样才能让实习生在不断的临床实践中学到扎实的本领。③老师带的过程,是带领学生学习的过程,同时也是进一步丰富自己理论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过程,所以带教老师也要珍惜带教机会正确对待带教工作,不断学习业务知识,努力提高带教水平。

  总之,临床带教方式对护生实习效果有着直接的影响。护生临床实习的这一年对他们以后的工作意义重大,要培养出合格的护理工作人员,必须在各部门人员通力配合下不断改善带教条件,提高带教质量。

【参考文献】
  1] 周芳.临床带教方式对实习效果的影响[j].职业与健康,2006,22(8):617.

  [2] 吴燕霞,霍明杰,邓月华.关于实习生临床带教是否应该固定老师的探讨[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6(23):162.

  [3] 支国成,李保红,付玉喜.关于临床实习教学方式方法的探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2,15(5):605606.

  [4] 史国仙.实习生与带教老师沟通交流的探讨[j].实用医学杂志,2006(24):85.

上一篇:心理治疗病房住院患者人格特征和人格障碍倾向

下一篇:益口含漱液用于头颈部放疗病人口腔黏膜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