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分析

发布时间:2015-07-04 21:10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质量管理分析

【关键词】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全面质量管理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pivas)是将原来分散在各个病区配置的静脉滴注药物转为药学监护下集中配置、混合、检查、分发的管理模式,可为临床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药物治疗服务,是现代医院药学工作的新的亮点[1]。我配置中心为河北省首家静脉药物配置中心,自2007年3月向临床科室开展工作以来,每天配置化疗药物450~550组,全胃肠外营养(tpn)50~70袋,使患者得到了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治疗,拓展了临床药学的平台[2]。由于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量大,责任性强,风险性大,所以只有把好质量关,才能为临床提供优质服务。为实现医、药、护相互结合、相互沟通、相互监督的工作环境,保证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药物治疗,我们制定了工作流程,并对配置中心的质量管理行了初步操作。

  1  工作流程

    临床医师生成医嘱→病区护士核对无误→电脑发送→配置中心→药师审方确定相容性→按时间分批次安排配置计划→打印标签→药师摆药→核对→经传递窗送入洁净室→护士核对、配置→经传递窗送入成品区→药师包装核对→专人送达病区→病区护士清点后签收。此工作流程形成了以患者为核心,药师对患者用药过程负责的全新工作模式。其具体工作的实施,必须有严格的质量管理做保证。

  2  质量管理措施

  2.1  管理规程的制订 

  标准操作规程是服务质量的保证,紧紧围绕患者用药安全这一中心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目标管理制度与操作规程,并不断进行质量改进。已制定的标准操作规程有:中央空调操作规程,净化间管理制度,洁具间洗衣间管理规程,职工健康挡案,岗前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各工作岗位操作规程与制度等。从领药、摆药、核对、配置、包装、运送等各个环节做起,制定了符合该院特色的药品管理制度。对常用的化疗药、营养药要查品名、查规格、查数量、查有效期等,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做好登记统计工作,正确评估药品的日常用量,始终保持二级库的储存量不超过一周用量,避免造成积压浪费。药品丢失率、失效率为零、药品、物品帐物相符率100%,实现了药品管理物品管理日清月盘制度化。在工作中我们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筐区分科室,按科室要求的送药时间分类配置。根据工作量的多少实行弹性工作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加快配药速度与送药次数,保证患者能及时用药。按照分工各司其职,严格执行实名制双签字制度,进一步加强了职工的自我约束机制,始终保持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工作作风,做到了临床输液反应发生率为零。

  2.2  合理用药规范 

  合理用药规范是保证药师提供优质服务的要素之一。我院已制订的用药规范有:tpn、化疗协定医嘱,用药适应证控制,药物浓度标准,滴注速度标准,合理配伍标准等。(1)修订静脉营养液集中配置协定医嘱,如脂肪乳、氨基酸不得单独使用;糖脂比例23∶1,谷氨酰胺在氨基酸中含量≥20%才能使用,协定医嘱以外的任何治疗性药物不得加入其中。(2)修订细胞毒药物集中配置协定医嘱,固定溶媒搭配,固定的辅助用药方案及用药顺序,如奥沙利铂、紫杉醇脂质体、吡喃阿霉素需用5%葡萄糖溶解,勿用0.9%氯化钠溶液;顺铂在使用前后必须对患者进行充分水化和利尿,紫杉醇和铂类药的化疗方案应先输紫杉醇,再输铂类药物,否则会引起更强烈的骨髓抑制。紫杉醇使用前需静脉推注苯海拉明、地塞米松,1 h后进行紫杉醇皮试,皮试阴性后马上静脉滴注紫杉醇,可有效防止过敏性休克的发生。

  2.3  存在的问题与改进的措施 

  充分发挥药事委员会的职能,及时修订临床静脉用药规范与不合理用药分析。(1)输入医嘱错误:医嘱中甲氨蝶呤输注163 mg误写为163 g,卡泊0.5 g误写为0.5 mg,更生霉素0.5 mg误写为500 mg。(2)给药途径错误:氟尿嘧啶2.5 g溶于12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应为化疗泵入,误选用化疗持续静脉滴注。(3)溶媒选择错误:羟基喜树碱30 mg+5%葡萄糖500 ml中,应用0.9%氯化钠溶液稀释,否则会出现沉淀。(4)超剂量用药错误:常见的是,在tpn 3 000 ml液体中,钾最多用10 ml×10支,若钾过高易激静脉引起剧痛。硫酸镁使用超量最多的医嘱一次使用30 ml,若血液中镁离子过高可导致血压下降,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依托泊苷150~200 mg溶于250 ml 0.9%氯化钠溶液中易发生浑浊沉淀,浓度不超过0.25 mg/ml,使用浓度越高稳定性越差,应选用500 ml 0.9%氯化钠溶液溶解。(5)其他常见错误:tpn是营养剂不应该也不可以在其中加入任何治疗药物,如门冬氨酸钾镁等;水乐维他2支+0.9%氯化钠溶液(或氨基酸),水溶性维生素只能选择葡萄糖(脂肪乳剂)作为载体;20%中长链脂肪乳250 ml+氯化钾0.75 g,脂肪乳剂为油水混悬制剂,是不稳定体系,加入电解质易产生破乳。

  3  体会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工作的开展为临床提供了高质量的最终输液产品;按药物临床管理与治疗学要求进行组方,提高了治疗效应;按临床药剂学要求进行配伍前审查与调整,保证最终产品的安全稳定有效,现代化配置模式展示了药学技术服务的含金量,提高了药师在医院工作中的地位,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医院现代化、信息化管理的创新,是医院制剂的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蔡卫民,袁克俭主编.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实用手册.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96.

  2 李运景,唐蕾,郭锡华.静脉输注药物集中配置与临床药学的发展.中药材,2005,28:6264.

上一篇: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猝死的临床分析及护理

下一篇:舒血宁联合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2级湿性坏疽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