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浅谈护理安全隐患及护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3-12-11 21:34

  【摘要】本论文中通过对我国护理专业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影响安全隐患的因素,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因素,提出对应的管理对策。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护理安全隐患,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的出现。


  【关键词】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1前言


  所谓护理安全指的是医护工作者在实施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法规以及相关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之外的,机体结构、心理或者功能上的障碍、损失、缺陷或死亡。护理管理人员应当认真查找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根据不安全因素制定管理对策,从而排除安全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管理。此外,针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汇总分析,采取有效地管理对策,以期取得好的管理效果。


  2护理安全隐患分析


  2.1护理人员因素:护士是一个多角色、多元化的存在,其有特定的行为规范和标准、特定的职业内容,重复性的夜班、长期繁重的工作以及由于科室设置不合理引起的超负荷运作等因素,使得一些护士身心疲惫,对护理工作产生厌烦情绪,迫切希望调离护理工作。因此存在:1)护士的法律意识薄弱,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在工作过程中往往会护士患者的知情权,对于因未履行义务导致的严重性后果认识性不够,缺少必要的防范措施。2)基础护理不到位,主管护士对于自己辖区内患者的姓名、床号、护理、诊断、治疗、饮食、心理等的掌握程度不够。晨间护理不彻底、床下有杂物、床头柜物品摆放不齐整、不能及时更换有污迹的被服,巡视病房不及时,对于一级、特级护理没能按要求进行,查房无记录,一些诸如坠床、跌倒、压疮等护理不仔细的问题都会诱发重大护理安全隐患。3)服务态度差,服务意识不足,与患者缺少有效地沟通方式,对患者解释不够耐心。4)专业知识理论薄弱,随着新技术、新项目的大量开发与引入,有些护理人员对新设备不够了解,又不注重学习,因而使用不当导致护理安全隐患的产生,尤其是一些新上岗的护理人员,他们技术不够熟练、经验不够、操作规范度不够、缺乏协作能力,在遇到紧急问题时容易忙而无序。


  2.2质量监管因素:质量管理体制作为护理安全管理的核心,管理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都会引起护理不安全。十四项护理核心制度未落实到位、护理人员业务培训不到位、护理人员编制不足、职业道德教育不到位,管理者缺乏预见性。


  2.3医院环境因素:医院的设施布局等都可能导致护理安全隐患,比如:医院地面过滑导致患者跌倒;急救物品器材不到位引起的故障;医院床位户档不利造成坠床事件;药品监管不严格导致的药名、药效等失误等等。因为医院射线防护措施不当或者消毒隔离不严格引起的环境污染。因为盗窃、失火、犯罪活动等引发的病区治安环境不良。危险品管理不到位,比如毒、麻、氧气等管理不善。


  2.4患者自身因素:患者自身因素造成的护理安全隐患主要有: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不足,对医院的期望过高,担心收费高,拒绝常规治疗,无视医院的规章制度,擅离病房等。


  3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3.1提高护士整体素质:医院应高度重视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律教育,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对医护人员进行经常性的法律教育,使得“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观念根植于他们的理念中,引导他们学习法律、了解法律、依法从业、恪守各项规章制度、熟悉技术操作流程,鼓励护士接受继续教育,掌握最先进的护理技术,了解前沿护理知识。结合护士的绩效工资,建立合理的奖惩制度,根据他们的表现予以激励,促进医护人员责任心的增强,改善护理服务态度,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


  3.2健全并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制:健全并完善现有的护理安全管理体制,实施切实有效的质量监控措施。针对护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各科室应当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规范其护理工作流程,护理工作重在落实,护理管理人员要加强监控力度,最大程度上提高薄弱环节的护理力度。管理人员应当针对实际护理工作,多观察、勤思考、早发现,从而尽早采取防范措施。


  3.3完善医院环境:完善医院的基础设施、各种医疗器材都要备齐、做到药品齐全。加强医院感染控制,采取措施防止交叉感染,毒麻药品上锁、加强水电安全管理,注意防火、防盗、防可疑人员进入,设立贵重物品登记本,确保住院环境安全。


  3.4增强护患沟通:患者往往迫切需要知道自己的病情以及相关的检查、治疗、住院费用等,护理人员应当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细化自己工作中的任务,应当尽到告知义务,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充分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建立有效地沟通渠道促进护患沟通。对于特殊检查以及手术的患者,应当告知其检查治疗目的、方法、手术时间、效果以及注意事项,对患者提出的问题应当耐心回答,同时做好指导工作,最大程度上减少护患纠纷。本文来自《中华护理》杂志

上一篇:眼科手术的护理配合

下一篇:糖尿病健康教育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