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老人护理建设问题思考核心论文(共5篇)

发布时间:2023-12-10 12:31

 

 第1篇:慢性病老人护理问题初论


  一、老龄化与慢性病


  2000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12998万人,占总人口比例首次达到10%,标志着我国进入“老年型”社会。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将上升到25%,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


  人口老龄化不仅使老年人口的基数加大,而且使高龄老人的数量和比例也大大增加。据估计,到21世纪中期,我国高龄老年人口占老年人口的比重将达到20%,老年人口年龄中位数也将达到71岁以上。


  人口老龄化使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病已经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而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1993年的调查资料,60岁以上老年人群60%~70%有慢性病史,慢性病患病率是总人口的2.5~3倍。


  慢性病有如下基本特征:


  第一,持续时间长,症状一般要持续一年或更长,且需要持续不断的用药。它限制个人的日常行动能力,而且,慢性病患者易引起多种并发症,因此也带来各种危险后果。


  第二,慢性病人一般都身缠复杂的多种病症。赵晓华对苏州市1213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调查显示,经医生确诊的慢性病患病率为61.0%,其中一人多病者占22.8%①。


  第三,一般地,年龄越大,身缠多种慢性病的可能性就越大。国家卫生服务研究也表明,增龄是慢性病患病率增高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年龄每增加10岁,各种慢性病患病率都大幅上升。60岁以上年龄组与20~29年龄组相比,恶性肿瘤增加了131倍,高血压增加了115倍,糖尿病增加了100倍,脑血管病增加了135倍②。


  第四,慢性并发症越多的人,有越多的处方。笔者的一次调查③显示,最近一年里,身患5种及其以上慢性病的患者一般有4个医生和25张处方。


  第五,慢性并发症越多的人,越有可能住院。在笔者的调查中,住院的慢性病患者平均有3.6种并发症,非住院的慢性病患者平均有2.3种并发症。以并发症数量为自变量、是否住院为因变量做Logistic回归,发现并发症数对是否住院有显著性影响(sig=.006),每增加一种并发症,住院的发生比就将是原来的3.39倍。


  第六,慢性并发症越多,越可能导致行动障碍、患者的生活依赖率就越高,死亡的危险性也增加。越来越多的调查已经证明,老年人的生活功能障碍会随着慢性病病情加重、种类增多而逐渐加重,进而导致老年人的心理状况减弱,参加社会集体活动的机会减少,对生活现状的满意程度降低,最终导致其生活质量下降。笔者以世界卫生组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④(WHO-ADL),测量慢性病老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发现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与并发症数量呈高度正相关(r=0.732,sig=.000)。


  二、来自多种慢性并发症的挑战


  1.对患者的挑战。由于问诊多家医院、多个医生,容易造成处方冲突、诊断不同,使慢性病症者受到信息的冲突或重复;容易使服用的各种不同药物发生反应,甚至住院死亡;各医院给患者提供的护理服务不协调,更有可能住院,甚至无法使患者维持健康;并发症增多显然也使个人生活更加苦痛,更有可能残疾或者导致行动障碍,因此也需要更多护理。


  尤其明显的是,慢性病患者及家庭的医疗费用和经济负担大大增加,照顾的成本包括用于照顾的物品、医药费、调整住房、额外的加热或特殊设备。笔者的调查证明,各类慢性病的医疗费用昂贵。表一列出了调查五类慢性病老年人的年平均医疗费用。


  2.对医护人员的挑战。慢性病患者增多,护理需求的增加,首先,导致护理人员的不足。2000年,我国护理人员约为203.9万人,与实际需要量相比尚缺336万人。1998年,我国医护人员比例为1∶1.1,远低于1952年的1∶2.26,也未达到卫生部规定的1∶2。其次,有多种并发症的慢性病人对护理质量和护理工作者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患者病情复杂、患者的需求增加,而护理人员所受培训有限,难以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3.对家庭护理者的挑战。对家庭护理者的挑战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多种慢性并发症使患者需要更多的家庭护理者,另一方面家庭护理者却正在逐渐减少。


  家庭成员是老人非正式照顾系统的主体,为老人提供主要的日常生活照顾。在家庭照顾的背景下,子女与父母之间的日常互动和支持对老人的身心健康有很明显的影响。有多种慢性并发症的老人由于在日常生活中存在更多的行动障碍,其独立生活能力下降,不得不部分或完全依赖他人生活。


  家庭护理者的减少,主要来自于社会中人口年龄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首先,随着整个人口群体的老龄化和家庭核心化,社会中的老人越来越多,年轻人所占的比率则相对减少,家庭规模减小,家庭网络缩减导致社会的赡养比不断提高。其次,在老人照顾过程中基本上以女性照顾者为主,呈现出照顾角色的性别不平等。而现代女性已经越来越多地参与工作,职业女性在老人照顾过程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她们所具有的“多重角色”,在家里中年妇女可能既是母亲,又同时是女儿和儿媳,在工作单位则是一名职员或负责人,对老年父母而言,她们是期待中的照顾者。女性照顾者的多重角色给她们带来了角色紧张,造成角色冲突。更为严重的是,由于老年人的照顾需要,一些成年子女不得不放弃他(她)们的工作岗位。最后,家庭护理者年龄偏高,自身素质下降。笔者的调查发现,48%的家庭护理者年龄超过45岁。


  三、提倡新的护理制度,实现健康老龄化


  在老龄化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唤要实现健康老龄化。联合国把健康老龄化纳入了《2001年全球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方面的奋斗目标》,提出:开展健康老龄化运动旨在从整体上促进老年人的健康,从而使老年人在体力方面、才能方面、社会方面、感情方面、脑力和精神方面得到平衡发展。


  老年人群在急性和慢性症状之间、患病与失能之间的界限往往是模糊不清的。老年人所患疾病通常是复杂的,往往处于慢性病状的突然恶化,需要康复和调适,需要积极维持,需要复杂技术的高级护理条件以及姑息护理⑤。这种护理是协调一致的,不会因为患者的多种并发症导致多头护理和各种护理之间的冲突。专业社会工作中的个案管理模式对提供协调一致的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个案管理是指提供给那些正处于多重问题且需要多种助人者同时介入的案主的协助过程。美国社会工作者协会在1987年出版的《社会工作百科全书》中认为,当提供案主所需的服务必须经由许多不同的专业人员、福利机构、卫生保健机构或人力资源来达成时,个案管理即可发挥其协调与监督的功能。护理者针对慢性病老人的个案管理工作,包括帮助患者及其家人确认他们的需求、协调服务和监督正在提供的服务。


  这种护理是专业化的。慢性病老人往往需要集专业性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因此传统的家庭照顾者以不能很好地满足老人的护理需求,需要对家庭护理者及护理工作者进行专门的培训。要推动建立老人照护专业教育培训体系,发展老年护理专业教育,同时要建立培训机构,对从事长期照护服务工作的人员进行不同层次的培训和再培训。


  这种护理是长期的、连续的。慢性病的主要特征就是病症的长期性,因此也需要护理者的长期、连续跟踪护理,以更好地了解老人病情发展状况,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研究和制定“长期护理保险办法”,在调查的基础上,做好长期护理的预测,研究长期护理保险缴费起始年龄,缴费标准,划分长期护理等级,制定适合我国实际的长期护理保险办法。


  作者:张朝雄

  第2篇:86.4%的受访者期待未来十年国家加大老人护理投入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据全国老龄委公布的数据,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近两亿,约占总人口的14%。但现有的养老服务、护理康复机构数量、养老保障等还远不能满足需求。未来十年,我们如何养老?国家在养老保障上应该有什么作为?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通过题客调查网和民意中国网进行一项调查(8476人参与),受访者来自31个省(区、市),90后占14.4%,80后占48.7%,70后占25.6%。民企员工占28.4%,国企员工占16.2%,事业单位员工占13.8%,外企员工占9.9%,农民工占5.2%,农民占4.9%,党政机关人员占3.9%。


  调查显示,当前年轻人的养老问题具体表现在:工作压力大,照顾父母力不从心(54.1%);承担多位老人的养老负担(53.4%);生活成本高,无力负担(52.7%);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照顾(39.7%);养老机构无法让人放心(36.4%);护理、康复医疗短缺(32.8%);无法满足父母情感需要(31.5%);父母老年生活过于单调(27.9%);养老机构不足(24.7%);医疗费用异地结算太麻烦(23.2%)等。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青年教师童潇指出,现在大部分青年是独生子女,很多和父母不在同一座城市,即使有能力把父母接到工作地,异地医保等手续也比较繁琐,要先在父母原居住地办理“居外就医”手续,然后到子女居住地盖章开证明,将来报销再回原居住地。知识水平不高或行动不便的老人很难办好。


  当前青年打算如何为父母养老?排名前三的是:让父母住在附近,就近照顾(45.0%);和父母住在一起,亲自照顾(44.8%);定期看望父母(27.3%)。接下来还有:给父母赡养费(20.3%);把父母接到工作城市照顾(16.7%);为照顾父母回老家(10.3%)等。仅5.5%的人选择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


  不同类型单位的人对养老的预期有很大不同。“养老预期已经影响年轻人的职业选择。”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研究员张翼说,进入不同类型的单位,不光现在待遇不同,退休后差距更大。这使得青年在职业规划上产生逐利动机,并一味求稳,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家劳动力资源的配置。张翼指出,目前改革到了攻坚阶段。一般企业的员工是社会养老,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职工则依然是单位养老,未来十年国家应该下决心下力气解决这种差异,缩小不同单位、不同行业、不同地区的养老差距。调查显示,52.4%的人期待缩小城乡养老待遇差距;43.3%的人希望破除退休养老双轨制。调查显示,86.4%的人期待未来十年国家加大老人护理康复方面的投入。64.1%的人希望扩大养老保障覆盖范围;49.2%的人希望医疗费用可以异地结算;35.6%的人建议准许老人户口随子女迁移。


  我国未来会以哪种养老模式为主?调查中,50.9%的人首选“居家养老”(老人自己在家生活或与子女住一起);27.7%的人选择“社区养老”(在社区建立日托机构或提供其他养老服务);21.4%的人选择“机构养老”(老人住养老院或其他专业护理机构)。


  第3篇:城市失能老人护理困境及对策建议


  一、研究背景


  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六十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8亿,占总人口13.26%,人口老龄化浪潮中最汹涌的洪峰是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迅速增长,我国城乡失能和半失能老年人约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在近年内呈现剧增态势,到2015年,我国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将达40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年人口将超过1200万。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


  当前,社区、养老机构、非政府组织以及政府构成了完全失能老年人家庭以外的责任主体,但从失能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来看,他们从家庭以外能够获得的支持是非常有限的。虽然近几年我国的社区养老事业蓬勃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尤其在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方面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和挑战。为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改善失能老人生活现状,寻求长期性、可行性的解决方案、建立健全城市社区长期护理体系显得尤为迫切。


  二、城市失能老人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法律制度不健全、社区资源利用度不高


  首先,我国还未出台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失能老人的合法权益,这就是得失能老人护理体系的建设缺乏制度框架。其次,由于社区养老体系建设缺乏政策支持和政府的监督,使得社区养老服务建设和管理缺乏具有活力的运作机制,社区资源没有很好地利用起来,社区内的非营利组织难以培养、力量薄弱。


  (二)养老护理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和社会支持不足


  2012年末,养老服务机构4.2万个,床位381万张。共有社区服务中心1.6万个,社区服务站7.2万个。相对1.94亿的老年人口及超过3000多万的失能与半失能老人来讲,现有的养老护理资源缺乏;城市中很多公办养老机构对老人入住不以失能作为限制条件,养老资源分配不合理;由于政府对养老机构尤其是民办养老机构的资金支持不足,致使其收费比较高,大部分失能老人由于经济能力不济无法进入养老机构。由于社会关注度不高,相关的非营利组织或志愿者组织难以给予足够的社会关怀和支持。


  (三)养老机构养老护理服务项目少、水平低


  传统的居家服务体系很难满足失能老人的护理需求,市场上的家政服务人员缺乏专业性且费用较高;家庭不具备完善的护理设施和护理条件,机构养老也同样达不到要求。虽然大多民办养老机构愿意收养失能老年人,但是由于民办养老机构普遍投资回收周期长,在享受政策待遇方面水平较低,经营环境较差,而且由于护理人员素质低,服务质量也不高,使得民办养老机构大都只提供简单的生活照料和日常护理项目,缺乏精神慰藉和专业的医疗康复。另外,护理行业中缺少统一、科学的分级护理服务规范、评价标准,对各级别护理的细则服务要求缺乏明确详细的规定,使得各个养老机构的分级护理内涵、收费标准不同,造成一种混乱状态。


  (四)护理队伍数量不足,专业人才缺乏


  目前全国至少需要养老护理人员1000万人,但从业人员仅有22万,数量明显严重短缺。当下养老院里的护工多为50岁以上的农村和失业人员,没有接受过系统的护理培训,95%的护理人员没有取得国家养老护理人员资格证书,整体文化素质偏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工作时间长、强度大、社会地位低、工资少等原因使得护理人员具有临时性和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即使具备本科学历的专业人才也不愿意从事此项工作,进而导致社区养老服务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都难以提高。


  三、解决城市失能老人护理困境的对策建议


  (一)构建以老年长期照护体系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制度和法律体系


  要发展失能老人社会化照护服务体系必须立法,建立失能老人长期照护的法律保障、明确老人出现伤害的责任主体。完善以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为中心的养老保障制度,还需加大对失能老人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福利制度等制度的支持力度;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家庭赡养制度,利用社区资源对其家属进行护理培训,对有条件的老人进行居家护理;建立统一的失能老人照护机构运营评估机制,使照护机构的运营补贴和运营状况挂钩。真正建立保障失能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的政策法规政策体系。


  (二)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照顾好“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是政府扶持弱者的执政责任。加大对失能老人的养老投入,可以通过由政府加大社区养老护理体系建设投资,规划和建设一批以收养失能老人为主的社区老年护理机构,用政策扶持的方式引导民间资本向供养型、养护型、医护型养老设施建设倾斜,以补助奖励的手段鼓励现有养老机构接纳失能老人。其次,对特殊困难家庭中的失能老人,政府应给予一定补贴,承担部分长期照料服务费用,从制度上解决失能老人的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制定老年疾病与长期护理的界定标准与支付方式,通过对老年护理需要进行评估分级,实行不同等级的支付和补贴额度,设立相应的支付项目、支付比例,重点解决生活自理困难的医疗护理问题。


  (三)建立健全失能老人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


  应积极借鉴美、日等国先进经验,尽快建立适合我国失能老年人的独立于医疗保险体系以外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结合我国国情,先从商业保险起步,待成熟后再逐步向社会保险转型,使成为社会保险涵盖的一个重要强制性的险种。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就是借助社区医保这个平台,坚持“医养结合”的管理模式,依托老年护理机构这个载体,将失能、半失能等需长期护理的参保老年人医疗护理费,纳入护理保险基金支付范围,使失能老人得到专业化、规范化的长期照料服务,从而全面保障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减轻老年人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


  (四)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大力发展多元化的社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


  随着社会的发展,实现资源统筹,建立完整的社区失能老人照护体系成为构建失能老人社会安全网的必要环节。但目前的社区养老还不健全,一般只为老人提供一般性娱乐休闲和简单的身体检查,而针对失能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体系缺失。因此,应该拓宽社区卫生服务功能,加大对社区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建立社区医疗机构,并争取实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80岁以上和失能老人配备家庭医生。进行社区居民护理培训,动员社区成员,实现社区成员互助。


  (五)提高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升养老机构护理水平


  我国急需建立一套护理人员培训体系,完善护理继续教育与职业教育,开设专业护理课程,多渠道培养多层次多等级的护理专业人员。建立长期护理准入制度,从事长期护理的人员必须获得国家认可的护理资格证书并经过系统的岗前培训才能上岗。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爱心教育,使护理人员不仅在生活上更专业的照顾老人,还从精神上、心理上关心老人。养老机构在失能老人的护理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养老护理机构要明确分级护理的级别与服务标准,针对不同等级的护理确定相应收费标准;健全机构的护理服务项目和护理设施,使失能老人可以得到真正的护理和逐渐实现康复。


  (六)加大民间团体组织的社会参度、提高社会参与意识


  可以鼓励营利性质的企业积极开拓市场需求,开设商业性质的保险服务,形成专业以满足失能老人的市场照料需求,同时要建立社会化养老准入机制,确保有实力、有爱心的社会力量参与养老事业发展。鼓励慈善、相关公益组织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来动员社会力量为保障失能老人的晚年生活提供必要的人力、物力及资金方面的帮助。加强舆论宣传,加大个人志愿者的力量,为失能老人提供心理、精神方面的帮助。实现全社会尊老孝老、为养老事业服务的良好氛围,让失能老人生活得更加幸福。


  第3篇:我国老人护理服务机器人的应用探析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服务机器人正逐渐融入到人们的生活中,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同时也提高着人们生活的水平、改善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国际机器人联合会对服务机器人的定义如下:服务机器人是一种半自主或全自主工作的机器人,它能完成有意于人类健康的服务工作,但不包括从事生产的设备[1]。近年来,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服务机器人在老人护理中的研究。


  一、国内外服务机器人研究现状及分类


  1.国内外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机器人已从工厂的结构化环境进入人的日常生活环境:医院、办公室、家庭和其它杂乱及不可控环境,成为不仅能自主完成工作,而且能与人共同协作完成任务或在人的指导下完成任务的智能服务机器人,特别是最近几年,对会清洁地面、割草或充当导游、保姆和警卫等自主移动机器人技术上的进步,大家都有目共睹[2]。


  欧美国家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研发较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法国旨在帮助高位截瘫患者的Spartacus操作手项目和德国Heidelberg项目开启了服务机器人新篇章。1982年,荷兰研制了装在茶托上可以喂饭、翻书的实验用机械手RSI,为1984年的轮椅机械手Manus投入生产使用奠定了基础。英国在70年代末,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支持机器人发展,鼓励机器人的研究与应用,迎来了服务机器人研究发展的兴盛时期。1987年,MikeTopping研制的Handy1康复机器人样机,帮助患有脑瘫的11岁男孩首次独立完成就餐,此后,Handy1康复机器人的发展与功能的提升,为有特殊需求的人们提供了便利,帮助他们独立自主,更好的融入“正常”的环境中。美国进入80年代之后,政府和企业界才对机器人真正重视起来,鼓励机器人研发,制定发展计划,提高投资,在市面上推出了相当数量的服务机器人产品[3]。1985年,恩格尔伯格开始研制“护士助手”机器人,并在1990年投入生产销售,在世界各国几十家医院中使用。它可以为病人创造便利:送病历、送饭,也可以成为护士的小帮手:运送药品、医疗设备等。


  日本对于服务机器人研究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政府与企业对服务机器人的发展都十分重视。日本已将推动家用机器人发展定为国策,并制定了“技术战略蓝图”,对机器人发展作了规划。与此同时,日本的SONY、丰田也积极研制服务机器人,为服务机器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韩国启动国家级战略发展机器人,将服务机器人作为发展重点。韩国对服务机器人技术给予了重点扶持,并将智能服务机器人确定为21世纪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的9个新增长引擎之一[4]。在韩国掀起了发展服务机器人的潮流。


  我国在服务机器人领域的研究起步较晚,1995年清华大学开发了一个七自由度移动式护理机人,以高位截瘫作为护理对象,目标是在无人看护的情况下替患者完成取药、送水、翻书等工作[5]。近年来,我国在“863”计划的支持下,对于服务机器人的研究发展已经开展大量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目前,我国开发研制的服务机器人主要有医疗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娱乐机器人等。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机器人团队的“可佳”可以为人们烹饪食物,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的智能服务机器人可以为病人倒水喂药、与病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唱歌跳舞。目前,我国在服务机器人的发展上有进步,但与发达国家仍然存在差距。


  2.服务机器人的分类


  服务机器人根据用途可分为:娱乐机器人、家庭服务机器人、专业服务机器人。


  娱乐机器人是以娱乐人们、供人们欣赏为目的,它拥有机器人的外部特征,外形可以像人,也可以像某种动物。娱乐机器人不仅有一般机器人可以行走、完成动作的特征,还具有语言能力、歌唱能力和感知能力,可以通过动作、触碰反应和语音等与人交互,给人们带来欢乐。


  家庭服务机器人是可以代替人们完成家务劳动、为人类服务的特种机器人。它应用于家庭工作之中,帮助人们做一些家庭事务,如照顾老人、提醒病人吃药、可以为人们端茶倒水、收拾房屋,也可以进行防盗监测、安全检查等。家用机器人主要包括清洁机器人、保安机器人、护理机器人等。


  专业服务机器人是具有高专业技术要求、应用在特殊领域,完成特殊任务的服务机器人。如建筑机器人可以从事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的建筑作业,护理机器人“MELKONG”可以照顾不便走动的病人。从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


  二、服务机器人应用于我国老人护理的必要性


  1.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


  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根据历次人口普查资料,由于出生率的下降和平均预期寿命的延长,我国的人口老龄化现象从1964第二次人口普查后开始上升,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达到了8.87%。①(见表如下)


  伴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加,青年人压力大、负担重,以家庭照料模式为主的老年人照料方式面临着严峻挑战。与此同时,城乡发展的差距较大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使得“空巢老人”数量日益增加,根据民政部的数据显示,我国城乡空巢家庭已经超过50%,部分大中城市达到了70%;农村留守老人大约为4000万,是农村老年人口的37%。如何解决老年人的家庭照料与看护问题成为了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


  医护人力配置严重不足。目前,我国医护人员存在数量少、医护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我国护理人员配置标准是根据1978年卫生部颁布的文件而制定的,而随着经济水平的发展和医疗技术的提高,医院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质量与数量要求。根据我国医院分级管理标准规定,二,三级医院护理人员应占技术人员总数的50%,医师与护理人员之比为1:2,病房床位与病房护理人员之比为1:0.4,目的是保证护士群体的数量,能够完成各部门的基本护理任务[6]。但总体来看,许多医院都还未达到国家规定。护理人员数量少、工作量大的局面也是我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而应用机器人护理老人,可以有效的解决老年人缺人照料的局面,解决老年人生理和心理存在的问题,使得老年人安全和照顾得到很好的保障,度过一个积极、健康的晚年。与此同时,青年人没有了后顾之忧,工作压力减轻,可以专心于工作,缓解家庭矛盾促进了家庭的和谐与稳定。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可以解决社会老龄化的社会保障问题,促进社会和谐,为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2.经济稳步发展的需要


  目前,世界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面临着经济结构深度的调整。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机器人、数字化制造、人工智能化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迅速的发展,重新构造国际制造业的竞争格局。据国际机器人联(IFR)2011年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世界专业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13741台,增长4%,销售额为32亿美元,同比增长15%;在个人/家用服务机器人方面,2010年服务机器人销量约为220万台,增长35%,销售额为5.38亿美元,增长39%[7]。由此可见,服务机器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在可预见的未来将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刺激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世界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在护理老人方面应用服务机器人,不仅可以解放一批劳动力,同时还能促进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推进机器人产业化和市场化。机器人应用于第三产业,为产业结构的调整作出一定的贡献,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稳定发展。


  三、我国老人护理应用服务机器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目前,我国在推进服务机器人在老人护理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问题主要是在安全、技术、价格等方面上。与此同时,政府应对机器人的发展应用提高重视,并出台一些扶持的政策,引导机器人生产企业的发展。


  1.存在的问题


  技术上。首先,在技术创新上,我国与其他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不仅创新意识差,而且创新能力也很低。其次,我国在自主制造基础零部件能力方面比较差,相关零部件在质量上、产品系列上和批量供给等方面的能力也比较差。此外,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我国还尚未完全掌握,自主研发能力相比于其他发达国家较差,这些因素都导致我国零部件以进口为主,造成机器人的价格提高。


  安全上。服务机器人在护理老人方面缺少人性化理念,它可能无法真正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生理需求,因此可能为老人带来一些不便。不仅如此,服务机器人的系统需要定期的检查和长期的维护,否则,系统的差错可能危害到老人的健康与生命。


  经济上。服务机器人的价格过高,使它难以走进普通的家庭,许多普通家庭难以承担服务机器人高昂的价格。此外,老人的观念意识相对落后,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较差,对服务机器人不易接受,很可能产生排斥的态度。


  2.解决的对策


  为普及服务机器人在我国的应用,政府应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在政策上给予相关的保障。


  ①制定有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我国机器人产业尚处于发展初期,迫切需要政府的支持与保护。政府需要制定有关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为优先发展服务机器人产业创造条件和提供便利。


  ②鼓励和扶持以经营服务机器人为主的企业的发展,不断加强以企业为主导的产学研结合,不断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促进机器人技术以及整个产业的发展。


  ③政策支持。在税收和采购上,政府可以采取为服务机器人企业实行财政补贴的方式来减少税收。在企业融资上,政府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贷款门槛,提供资金支持,不断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④注重服务机器人的产品质量,确保安全无害。使用服务机器人的是否安全始终是人们关注的焦点,企业需要密切关注服务机器人的安全性,多做测试,优化系统,为老人的安全提供有效的保障。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服务机器人的人文关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更好更贴心的服务。


  作者:张婷婷

  第4篇:智慧养老,当以老人护理为核心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日益加重,政府和企业都在思考解决办法。很多投资者都看中了养老行业的发展前景,一些养老机构的建设结合了房地产、保险项目,甚至还加入了物联网、云计算、可穿戴设备等新技术和大健康的理念。


  近日,笔者在网上也看到一则新闻,某国内大型保险公司在上海花费巨资兴建了一个高档养老社区。这个养老社区无论从建筑规模、装修档次、所属地段、护理设备,还是服务项目都非常让人羡慕。但是,这些是否是老人最想要的呢?


  中国养老机构面临的问题


  养儿防老是我国的传统观念。对于很多老人来说,入住养老机构很多情况是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养老机构要想获得老人的亲睐,务必在体验上做到尽善尽美。


  NEC智慧城市解决方案事业部专家袁军学谈了他对我国老人养老意愿调研情况:老人对养老机构的选择,首先关注的是养老机构的健康护理;其次关心的是人文环境,老人都害怕孤独,儿女不在身边,养老机构里最好能够有共同语言的人群。除此之外,老人才会去关注是否建筑是否高端、住宿环境、饮食条件等。


  中国养老市场的发展前景,也促使很多养老机构的运营者,四处高薪挖人。这种情况也造成了一种非理性的养老服务和管理人才的竞争。但是,当真正运营一家养老机构之后,运营者会发现,人才有了,建筑装潢花了很多钱,引进了很多先进设备,但是仍然不能贴合老人的喜好,入住率会降下来。袁军学特别指出,根本原因是,很多养老机构忽略了最核心的东西——护理业务。不专业、不规范的护理,会大大降低老人在养老机构的体验。


  我国养老机构的整体水平都不高,甚至有些服务水平还停留在吃饱、穿暖的层次。袁军学指出,有些养老机构,老人缴纳的都是床位费,有服务员每天给居住的老人打扫房间。很多养老机构推出的服务仅仅停留在纸面上,而提供的服务又不够细致,不便于员工执行和运营者监督。例如,陪老人遛弯,这个看似简单的工作,护理员要做到耐心,耐心到什么程度,什么叫溜弯,一天溜弯多少时间,都没有量化。


  通过对中国市场客户一年多的调研,袁军学发现,我国养老机构最缺乏的不是先进的理念和技术,而是对养老理念进行最基本的改造——把养老服务流程化,把服务内容细化和量化。这是我国养老机构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标准化养老服务和工作流


  要解决养老机构遇到的以上问题,袁军学认为,必须要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建立一个标准化的体系:一方面是对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的管理标准化,另一方面是对老人服务的标准化。


  目前,养老机构运营者的理念比较模糊——该怎么样运营一家养老机构,没有具体可执行的工作流程。有时候,养老机构虽然有一些好想法,但是执行的时候发现无法量化,也无法获知员工执行的情况。对员工的考核,养老机构都是靠抽查、年终考核和听取老人的意见反馈等。而对于老人的投诉和意见反馈,养老机构的处理往往不及时、不全面,形成不了一个闭环,也不能帮助老人及时解决投诉的问题。


  NEC智慧养老信息化管理平台i-Care可以给养老机构运营者一套清晰的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工作流程,可以让运营者和从业者,尽快地把养老机构运转起来,而不用再重新梳理业务流程。养老机构运营过程中,运营者发现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流程,再修改甚至新增一些流程皆可,也可以把自己的新理念先放进去。


  NECi-Care的出现帮助养老机构把所有围绕老人的服务进行量化,做到可执行、可视化,而不只停留在纸面上。袁军学认为,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养老机构才能提高服务质量。通过NECi-Care提供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可以实现对每一个工作流和细节都能得到一个闭环的结论。例如,员工可以遵照标准的工作流程服务老人,然后根据流程的可执行度收集反馈信息,最后,养老机构根据实际情况把这套标准化体系进行修改、提升和完善。


  NECi-Care可以帮助养老机构运营者固化标准的服务和流程,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养老人才的离职率。因为养老机构可以把自己的一套服务流程和理念,传递给中层、服务人员,把他们融入到信息化管理系统当中去。当一个人离职后,接任人很快就可以按照固化的工作流程去执行,养老机构的运营就不会停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NECi-Care规避了一些人员流失造成的损失。


  以老人为本的研发理念


  NECi-Care平台当初开发的核心理念是:帮中国把养老行业、养老观念,从以前的那种旧的传统观念过渡到一种新的养老服务理念,把一些先进管理和服务理念通过信息化的手段体现出来。事实上,NEC原本有一套智慧养老系统,但是考虑到中国养老行业的特殊性,NEC中国通过两年多时间的研发,重新为中国市场量身订做了NECi-Care。因此,很多养老机构最关心的本地化问题也迎刃而解了。目前NECi-Care已经被国内四家养老机构采用。


  从模块上来看,NECi-Care拥有六大智能化系统:建筑设施智能化系统、物业管理智能化系统、健康管理智能化系统、生活服务智能化系统、老年照护智能化系统、文化服务智能化系统,涵盖养老机构、老人和运营者的所有需求。


  袁军学表示,NEC智能养老信息化管理系统、NEC健康监护系统和NEC智能定位及紧急呼叫系统等是最为核心的系统。其中,NEC智能定位系统采用一种超声波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对老人的定位管理,甚至可以精确到厘米级,不管在老人卫生间、客厅,还是卧室都能够精准地定位到。


  与其他定位技术不同的是,超声波的波段对老人佩戴的仪器没有干扰,经过国家验证,这个波段对老人的身体也没有伤害。另外,为了让老人的紧急呼叫得到第一时间的响应,NECi-Care还与门禁系统相连。当医务人员接到呼叫后,通往救护现场的路上的所有门禁都会自动打开,还会为医护人员配备一个自动指路系统。


  NECi-Care还把紧急呼叫系统与医院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相连,当老人发出紧急呼叫以后,在医生的平板电脑上或者桌面电脑上弹出紧急呼叫的信息之外,还会弹出老人的详细信息,其中包括老人以往的病历,有没有潜在危险。救护人员会带着最可能所需的一些药和急救包快速赶到现场。


  从运营者的角度来看,NECi-Care给运营者提供一个管理工具,给下面的员工提供一种工作流程和工作方式。而NECi-Care给老人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服务,每一分钱都得到高价值的回报。而对子女而言,可以实时查询到父母过得是否顺心,生活是不是丰富等等。


  以往,企业的一套应用就会形成了一个“竖井”,不同应用之间数据无法共享。NECi-Care平台在底层搭建了一个通用的基础架构,使用统一的数据库,操作系统,所有应用的接口都开放,杜绝了未来的“竖井”出现。因此,当养老机构希望加入新应用时,就可以在i-Care平台快速无缝地植入,经过设置就能重新导入工作流并运营起来了。


  第5篇:加强城市独居老人护理队伍建设问题思考


  独居老人作为社会的特殊群体,容易和普通老人混同在一起被谈论,但是他们特殊的心理状况以及缺少家庭照顾、易于生病的情况值得特别关注。目前,我国城市独居老人专业护理服务需求与护理人才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的矛盾日益突出,建立一支专门的独居老人护理服务队伍迫在眉睫。


  一、城市独居老人护理服务需求概述


  很多学者对于独居老人的界定有不同的理解,本文所说的独居老人是指年龄在65岁及以上独自一人居住的未婚、丧偶、离婚或分居的,非居住于养老机构中的老年人。随着老年人口总数持续增加,城市中独居老年人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社会群体呈现,由于长期单独居住,他们成为老年群体中的弱势群体。


  (一)独居老人的一般特点


  1自理能力呈下降趋势。在日常生活活动方面,独居老人展示了良好的自立性。但随着年龄的增加,自理能力不断下降,对外界提供的生活护理有迫切的要求。


  2身体健康水平呈下降趋势。独居老人平时因缺少家庭照顾,容易生病。而且大多数独居老人随年龄上升会患有两种及以上的慢性疾病,需长期有人在身边提供护理和照顾。同时也希望有人能够指导他们加强日常的健康保健,促进身体健康。


  3心理健康水平不高。由于长期无人陪伴身边,独居老人容易产生强烈的孤独感和精神抑郁症状。他们渴望子女关心,期盼与邻里、亲朋好友的接触和沟通。


  (二)城市独居老人护理服务需求的特点


  1生活照顾需求。尽管独居老人大多数时候都是独立展开自己的日常生活,但是这并不等于他们不需要外界的照顾。这种表面的自立,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在疾病或其他突发情况发生时,他们就会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因此,应看到这种独立自主背后对外在生活照顾的渴求。


  2医疗护理需求。独居老人是医疗保健的高需求人群。进入老年后,身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退化,疾病也随之而来。而有些慢性疾病,不需住院治疗,可是又需长期坚持护理。但一些老人长期独自居住,平时无人提供医疗护理,因此独居老人的医疗护理服务需求远远大于其他老年群体。


  3精神护理需求。精神抑郁是独居老人群体中最为普遍的问题之一,不良的心理状况不仅对独居老人的精神状态产生消极影响,同时日积月累也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后果。独居老年人很有可能出现身体疾病和心理疾病两症并发的情况,使疾病的治愈难上加难。因此,精神慰藉是独居老人生活中极其重要的需求。


  二、城市独居老人护理服务队伍基本情况及存在问题——以上海为例


  (一)城市独居老人护理队伍现状


  养老护理是指从事老年人生活照料、护理和精神慰籍的一种新型职业。独居老人与普通老人不同,这一特殊群体长期独自居住,无配偶也无子女亲人长期陪伴。对于这些老人而言,家庭照顾资源的可及性很低。在疾病或其他情况突发时,他们几乎不可能从子女等其他家庭成员那里获得及时有效的照顾。这种孤立无援的境地,让他们的处境非常凄凉。因此,城市独居老人护理人员就必不可少。但实际上现在上海护理人员的情况如何呢?通过对上海市老年护理院卫生人员尤其是医护人员的数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2个护理院共有卫生人员1262人,医生310人。护士303人,另有护工393人。医生的学历构成中以中专和大专为主,分别占521%、314%;护士以中专为主。占838%。医、护人员的高、中、初职称之比分别为1∶5∶133、1∶9∶130。”[1]可见目前的护理服务队伍不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待提高,否则无法满足独居老人健康发展的需要。


  (二)上海城市社区独居老人护理队伍存在的问题


  上海作为中国首批迈入老龄化的国际化大都市,独居老人数量也日益增多,但到目前为止,都未能建立专门的独居老人护理服务队伍。依据笔者的相关调查,其原因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析。


  1宏观层面。(1)独居老人护理业的尴尬处境。独居老人护理员是能配合医生治疗,观察和了解独居老人的生活状况,为他们提供日常护理,并能够根据需要照料他们饮食和起居的专门护理服务人员。


  本次问卷调查中,有55%的独居老人没有专门的护理人员,他们普遍为身体健康且生活能够自理的独居老人。45%的人有专门的护理人员为其提供服务,这里提到的“护理员”主要包括保姆、社区服务工作人员、义工等,而非受过系统培训和教育的专门护理人员。


  在与相关的社区干部交流中得知,街道社区提供的独居老人“护理员”也不是一个稳定的队伍,归根到底是“难留人”,因为社会上不少人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是卑微和难堪的,有些独居老人又因长期独居而变得怪异的性格也让“护理员”难以“留下”,因而对于“护理员”社会上有着这样的感叹“留下的,都很坚强,走了的,都可以理解”。


  我国护理服务业发展与老龄化的需要不相适应,更不及国际标准水平。数据显示:国际上,医护平均比例为1∶27,而我国医护比例仅为1∶061。[2]从侧面可看出护理服务业呈畸形发展形势。


  (2)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认同感缺失。职业荣誉感是每个职业人在职业范围内所产生的一种职业责任感及做好本职工作后在社会上获得的尊敬、自尊及感到光荣的感觉。在一个良好社会氛围下,认真做好自己职业份内之事,在社会上就会得到充分的尊敬,个人也能够得到职业荣誉感与幸福感,这是大多数职业人的期望。


  实际上,如前文所提,调查中得知的情况是——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业“留人难”,并且以非专业护理人员居多,有些地区聘请部分下岗人员为护理员的做法,或多或少让一些有志于此的中青年有种“被歧视”的感觉。再者,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上的确不少人认为从事这项工作是卑微和难堪的。如此下去,即使从个人的角度克服了那种“不公平感”,但是在社会大氛围下得不到对这一职业的充分尊重,也会让这些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员的职业荣誉感大大降低。


  另外,我们不妨从一个社会现象来看此问题:学医学的大学生很多,他们的目标往往都是当医生,或者从事营养师这个职业,却甚少有学生选择当护理员。同样的相比较于医学的热门,专业护理学人才虽然是21世纪紧缺人才之一,但是护理专业的招生却显得极为冷清。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笔者认为,归根到底,是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员的社会认同感缺失。


  2微观层面。(1)缺乏相关护理知识制约独居老人护理的发展。根据问卷调查,只有5%的独居老人对护理人员提供的护理服务感到满意。


  当有“护理员”照顾的独居老人被问及护理员的护理服务水平怎样时,有些老人表示“护理员”照顾自己日常生活这点做得让他们很满意,但是想要从“护理员”那里获得一些专业的保健知识还是比较困难的。例如患有高血压、胃炎的独居老人,平时饮食该注意什么同时又能够营养均衡,这些问题对于现在所谓的“护理员”来说有点困难。还有些独居老人认为“护理员”只要平时能照顾他们起居生活,能陪他们说说话就满意了,要求不高。其实调查中有很大一部分人都不是很确定知道一名专业的护理服务人员能为他们提供哪些具体的护理服务。目前,对于独居老人需要人照料这部分的情况是,多数家庭选择请保姆代为照顾老人。这一类的独居老人中多为患有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且又无需接受住院治疗,或者是出院后仅需要接受康复训练即可的“亚健康病人”。而保姆这个身份又需要兼任医疗护理员这个角色来照顾老人,负担着实有些过重。事实上,很多保姆未接受过专业培训,面对独居老人突发病或紧急状况都无从下手且又无旁人协助,难免会耽搁救护工作的实施。


  现实中,无论是保姆或者是社区、政府提供的义工志愿者,他们中接受过专业训练,能够给独居老年人提供专业护理或具备职业水平的护理员非常少,从而影响护理质量。


  目前,我国的许多高等院校虽然都已适当调整了课程设置,增设了老年护理学以及相关的人文学科,但专门针对独居老人护理的培养仍是空白,几乎没有专门的独居老年人护理服务人才,也没有系统的专业培训。即使有些高校设置独居老人护理相关专业,也很难确保其招生数量和质量。


  (2)独居老年护理控制评估体系不明确。人口老龄化使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慢性病已经取代了急性病和传染病而成为老年人健康的主要威胁。据国家卫生部统计信息中心2010年的调查资料,60岁以上老年人群60%~70%有慢性病史,慢性病患病率是总人口的25~3倍。


  目前独居老年人需要接受何种医疗或护理服务,是需要长期看护还是定时提供医疗护理服务等,都没有严格明确的标准。这也就造成不能根据独居老人的不同情况进行分级分流护理服务,以至造成护理界限不清、职责不明。即使每个护理人员都各有所长,也无法明确是提供专业的医疗护理,还是心理辅导,或是保健知识传授等,造成独居老年人医疗护理服务资源的浪费。


  (3)忽视精神健康护理服务。社会交往衍生的社会支持网络与个体积极的心理健康密切关联。高质量的社会支持网络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主效应和缓冲作用,[3]而社会支持的缺乏则可能强化负面生活事件对老人的消极影响,甚至直接引发精神健康问题。[4]


  独居老人长期单独居住,他们不仅仅身体健康需要护理,相对于有配偶的老人,独居老人心理健康更需要关注。但是,目前的精神护理服务可以说是一片空白,独居老人护理中精神健康护理服务的缺失,也是现在独居老人频频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原因。独居老人护理服务的发展要求必须有高素质护理人员,不仅能够提供基本的专业的生活照顾、医疗保健护理,更需要提供越来越多的精神护理。


  三、加强城市独居老人护理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宏观方面


  1建立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体系,确定其合法地位。鉴于大部分独居老人都面临生活无人照顾和生活单调缺乏足够精神慰藉的问题,建议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承接运作”的独居老人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城市独居老人护理服务队伍,从行政构架上保障其合法地位并对其授权。为有需要的独居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和医疗护理服务,为其参与社会生活提供机会与平台。在这个体系中,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它与社会组织协调互动。


  2完善独居老人护理队伍建设制度,加强职业荣誉感。针对许多人不愿做老年护理服务工作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制度建设来解决,“制度可以调节(加速或终止)社会排斥的过程。因为个体的成员资格与身份总是由他们所处社会的相关制度所规定”。[5]第一,制定相应的激励政策吸引人才。相关政策要能够让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员的社会地位被广泛认同,促使其产生强烈的职业荣誉感。尝试将部分工作出色的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员纳入事业编制,有激励因素在就可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加入并促进独居老人护理队伍的发展。第二,制定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才等级考核制度,体现其不同于一般老人护理员的专业性、高技能性。对已经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可以设置职称、等级评定等项目,对于服务年限长、社会影响大、成绩显著的护理服务人员,有关部门可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以资鼓励。这些硬性的制度规定有助于增加从事独居老人护理服务工作者获得尊敬、自尊和荣誉感。


  另外,应当加强社会关怀独居老人的宣传教育,这有益于社会成员形成对独居老人护理服务职业的社会认同感,促使这一职业受到普遍尊重。建议电台播放关怀独居老人的宣传公益广告,通过街道、居委在社区进行宣传并对有独居老人的家庭着重宣传教育,培养社会关爱独居老人的人文情怀。当整个社会都形成一种对独居老人普遍关怀氛围的时候,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对独居老人照顾的行列,成为护理队伍中的一员。


  (二)微观方面


  1培养独居老年护理服务专门人才。目前,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的情况,势必影响独居老人护理服务工作的质量。独居老人长期单独居住,不仅仅身体健康需要护理,相对于有配偶的老人,独居老人心理健康更需要关注。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有足够的高素质护理人员。建议在大学本科、硕士开设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专业,除了传授基本护理知识,还要系统全面开设独居老人心理研究课程,以此提高社会上护理人才的素质。同时,学校可与一些企事业单位签署人才合作协议,保证该专业毕业后学生有较高的就业率,以便能够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这个行列。


  2建立独居老人护理服务控制评估体系。可将独居老人分为三类,按其各自特点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


  对于具有完全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不主张外界过多干预,也就是说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防止“过度照护”。社会应该倡导独居老人自愿和量力料理家务,适度参与各种活动,让独居老人心情愉快,促进身体健康。据调查,80岁以下的独居老人因为平时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活,他们的自理能力反而比普通的老人要强。[6]因此,对此类独居老人,护理人员提供简单的日常生活帮助即能满足他们的护理服务需求。


  对于具有半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根据量化的数据,客观判断其生活能力,科学决定护理资源的提供方式和数量。有些独居老人只是需要康复训练就可恢复健康,那么这时专业的护理人员随同看护照顾是必不可少的。当然根据需要还可以利用其它测量工具,来判断独居老人是否因长期独居出现精神抑郁问题,及时给予精神护理服务,通过聊天谈心等方式来排解消极情绪,防止由于精神不佳而引起独居老人的精神疾病和其他病症。


  对于不具有自理能力的独居老人,需要专业的医疗护理人员看护,同时进行心理辅导缓解独居老人因疾病造成的消极情绪,必要时,护理服务人员也可以帮助缓解老人临终前对死亡的恐惧心理,负责好老人最后一段路。


  护理队伍中可以对护理服务人员所达到的技能等级或特长进行分流,同时根据对照独居老人客观评估结论,合理分配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


  3建立以医疗护理为主、精神护理为辅的独居老人护理队伍。许多独居老人每天过着孤独的生活,身体一旦发生病痛,由于缺少照顾,或者是行动不便而无法及时就医,身体难以康复甚至小病会拖成大病。所以,独居老人护理服务人员中对于医疗护理这部分要进行专业培训,进行扎实的实际操作训练,帮助那些患有较严重慢性疾病的独居老人缓解病情,减轻那些需要康复护理的独居老人痛苦,促进康复,使残存功能达到最佳水平,最大限度的恢复生活能力。


  独居老人与一般老年人的最大区别之一就是其特殊的心理状态,可能因丧偶或长期不与外界接触,造成独居老人出现寂寞、失落、焦虑、抑郁和烦躁等负性情绪,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抑郁情绪,严重时可转化为老年抑郁症,甚至导致老年人自杀。因此,建立以医疗护理为主,精神护理为辅兼顾日常照护的独居老人护理服务队伍,在对独居老人生活及健康照料的同时,及时发现并排解独居老人的心理抑郁情绪,有助于他们与外界沟通,预防由于消极的精神状态而引起其他的身体病症,力图让独居老人享有健康、安心和尊严的晚年生活。


  关注城市独居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加强护理服务,是全面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各级政府主管部门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城市独居老人护理队伍建设方案,以维护独居老人的基本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曹晓燕

上一篇:老年护理实践问题对策及模式影响论文(共4篇)

下一篇:PICC护理应用效果研究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