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双高计划”下提升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三全育人”有效性探索

发布时间:2023-12-09 08:40

  摘  要:“双高计划”旨在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给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更大平台和机会,借助该平台,艺术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在教材同质化、师资结构单一化、生源文化基础薄弱的现状下提升“三全育人”的效果。以“三教”改革作为切入点,从教师的结构、双师型建设改变开始,补充育人主体;从从实践教学的表现形式以及与社会服务融合度改变开始,丰富育人的途径;从从混搭式教学和教法开始,完善育人的方法。

  

  关键词:双高计划;三全育人;思政课;艺术院校

  

  一、引言

  

  我国职业教育呈现出健康发展的态势, 一些地区的职业院校,正在向着现代化高水平目标迈进,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已达到或接近世界领先水平。与此同时,我国职业教育也开始由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发展阶段,正处在创新理念、完善体制、提高质量、拓展空间的改革攻坚期,“双高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双高计划”是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是指2019年国务院发布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简称“职教20条”),教育部和财政部出台《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二者简称“双高计划”【1】。

  

  中国特色高水平的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为学校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的重要指导和参与者,如何在艺术类(美术)学生中有效开展“三全”育人工作,是本文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分析和解读教职成〔2019〕5号文件,其中指出改革任务中:加强党的建设,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臺,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提升信息化水平,这几个方面的改革任务,每一项都可为思政课教师借助和所用,帮助其更好实现“三全育人”的教学和实践效果。“三全育人”综合改革既是对当下育人项目、载体、资源的整合,更是对长远育人格局、体系、标准的重新建构。【2】

  

  二、艺术类(美术与设计类)院校思想政治课现状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开展情况,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院校不同,高职高专艺术类和非艺术类的院校又有差异,本文就主要针对艺术类(美术与设计类)的学校进行普遍性的分析。

  

  课程情况:高职高专思想政治理论课主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3学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4学分)和《形势与政策》(1学分)。三门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年级、大二年级的三个学期完成。

  

  师资力量:2020年2月教育部出台了《新时代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规定》:要配齐建强思政课专职教师队伍,高校应当根据全日制在校生总数,严格按照师生比不低于1:350的比例核定专职思政课教师岗位。在学历上,高职高专思政课教师,之前以硕士研究生为主,本科和博士学历为辅,现在博士学历比例增大。专业上,以哲学、政治学、法学、等哲学社会科学为主,辅以其他专业。双师培养上,大部分思政教师无跟岗访学、顶岗实训的经历。

  

  生源情况:据中国高校招生网高校库中统计,招有艺术类(美术与设计类)的高职院校有39所。其中,2020年高考投档分数算法:美术与设计学类投档成绩=文化成绩×50%+专业统考成绩×450/450×50%(以上海市为例),也就是说,高职高专艺术类高考招生的成绩普遍远低于非艺术类考生。由于高考需要考专业课,所以,考艺术类高职高专的学生需要花费一大部分时间在专业学习上,因此在文化课学习上,所占用的时间和热情都低于非艺术类学生,必然会造成文化课基础知识普遍薄弱的结果。

  

  学情分析:艺术院校学生视觉型占比高出非艺术院校学生 9.4个百分点,这意味着艺术院校学生相对于非艺术院校学生思维更活跃,更擅长记住他们所看到的东西,如图片、图像、影片和演示中的感性的内容。【3】一方面,他们强调个性追求,敢于竞争,自我意识强;敢于冲破常规,易于接受新事物,思想开放复杂,奉行求新、求异、求变的创作观。另一方面,他们的专业意识和专业危机感强烈,普遍重视专业技能训练,轻视文化理论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他们对政治不太关心,政治理论修养不足,不喜欢“灌输式”的理论教育,缺乏学习积极性;【4】

  

  教法分析:目前思政课统一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简称马工程)统编教材,遵循统一的课程标准、统一的教学内容,采取标准化的课题形式、考核方式、实践形式等,同质化的思政课教学模式难以适应个性化的发展需求。【5】

  

  三、结合“双高计划”,提升艺术院校思政课“三全育人”有效性策略

  

  “双高计划”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简称“三全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6】其中,双高计划中还提到要打造人才培养高地,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就要推动职业院校教师、教材、教法的“三教”改革,分别对应解决“谁来教”“教什么”“如何教”三个核心问题。

  

  本文就以“三教”改革作为切入点,以“双高计划”的发展为契机,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进一步提升思政课“三全育人”的有效性。

  

  “谁来教”从教师改变开始,补充“三全育人”主体。

  

  第一、“引进来”从思政教师队伍的构成改变开始。目前,思政教师主要是专职教师和学生管理、党团工作等兼职人员共同组成,基本都属于思政类、党团口的专兼职。从以技能为学习主的职业院校来看,教师队伍的结构略显单一,会降低全员育人的效果。因此,充分挖掘和利用职业院校专业教师的优势资源作为补充尤为重要,比如可以挖掘大师工作室中的大师们、校企合作中的劳模们,将他们引进来,补充到“思政队伍”中,形成双主体育人。将思政教师的思政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有机融合,以达到全员育人效果。

  

  第二、“走出去”从双师型队伍建设开始。职业院校很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但这个双师型基本以专业课教师为主,思政课教师很少有实习、实训、顶岗等相关下企业经历。因此,借助“双高计划”,学校在顶层设计双师型教师培养方案时,将思政教师也纳入到计划中,让思政教师能“走出去”,到与学校专业相关的企业中去。同时,学校能给与他们考察、考评、晋升等一系列配套的考核,以此来激励思政教师参与相关双师型培养。参与双师型培养,既能丰富思政教师对艺术专业的了解、认知、认同,又提高了思政教师在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政课上的感同身受和吸引力,以达到全方位育人效果。

  

  “教什么”从实践教学开始,丰富“三全育人”途径。

  

  目前,高职院校和本科院校使用的思政课教材都是马工程统一编写的教材,该教材于2018年重新修订,是集中全国最优秀的教学和科研力量,成立专门的教材课题组编写而成。教材既具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气质,又符合新时代的实践特点。从马克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兼具有理论性和时代性。但是基于学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学校的层次和专业等实际情况不同,赋予了思政课教师“教什么”的个性化设计。比如在艺术类(美术和设计类)院校,教师通过丰富实践教学方式,兼顾思政课的共性和艺术院校个性特点,形成“三全育人”的新模式。

  

  第一,增加艺术表现形式,升华爱国主义情怀。艺术类学生表达爱国的情怀,莫过于用一支画笔来抒发所思所想,所以,爱国主义+时代特色+艺术专长是他们将思政内容化为实践的一种常用表达方式。学生既通过作品完成了他们对爱国情怀的表达,又能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艺,一举两得,具有可持续性。比如,2020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家涌现出一批又一批的爱国典型,美术类的学生,就用他们手中的画笔画出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设计类学生则会用制作动画片、视频等方式来表达对这些英雄们的敬重等等。

  

  第二,参与社会服务,践行知行合一。传统的思政课社会实践以学生对爱国主义场馆、红色基地、美术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福利院等进行参观、调研、考察、写调查报告为主,那么,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思政教师借助“双高计划”的平台,比如在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促进民族传统工艺、民间技艺传承创新方面,也可以与学生一起参与其中,如:非遗+脱贫、文创产品设计等实践,这样既丰富了传统实践教学的内容,又使得学生们践行了工匠精神等价值观和理念,丰富了实践育人的内涵。

  

  “怎么教”从混搭式教学和教法开始,完善“三全育人”方法。

  

  第一,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现互联网+思政教育,适应伴随网络和社交媒体成长的新一代大学生。停学不停课,是2020年上半年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流状态,教师和同学们借助云端,采用线上直播、录播、听课,在线点名、签到、小组讨论、完成作业和考试。教师们各显神通,打破了传统建班制、课堂教学、学习机制和考核机制,充分利用了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到2020年下半年,学校基本复学复课,教师在线上积累的宝贵经验,与线下协同进行。互联网上的优质资源、成熟的线上教学平台、软件,都成为线下课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多种教学方式混搭,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案例教学、项目教学、情景教学、主题教学、工作过程导向等多种教学方法,在思政课、实践课中混搭使用,比如理论课可使用案例教学法、主题教学,实践课中可使用情景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既符合理实一体的教学规律,又能克服学生单一学习模式的疲惫。

  

  第三,豐富教学资源,补充艺术类相关真实、典型案例。案例教学法,是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使用什么样的案例,案例是否具有典型性,同时又是艺术类学生喜闻乐见,所推崇的人或物,既会影响学生们的听课效果,也会影响教师们的育人水平。所以,针对艺术类学生,教师可在日常收集并建立一个艺术家人物、事迹、语录资料库,并挖掘他们身上或事件中与思政内容有关的人文、家国情怀、职业精神等内容作为案例,当然,也可补充朋辈、校友和身边先进人物事迹案例,共同丰富教学资源。

  

  “双高计划”是个整体、系统的大工程,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课程,思政教师是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年高职学生在“拔节孕穗”期,能否被精心引导和栽培,与思政教师的个人品德、人格魅力、学识涵养、教学能力密不可分。当然,如何在“双高计划”下,全面提升思政教师“三教”改革,切实达到“三全育人”的效果,一是离不开思政教师个人的学习和努力,也离不开学校对思政教师职业发展和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

上一篇:艺术学研究生思政理论课课堂教学“活”起来实现方式研究

下一篇:《历代名画记》中艺术价格理论的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