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文学论文>美学论文

西方艺术美学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7 19:21


     西方艺术美学论文的标准格式大家都清楚吗?今天学术参考网的小编整理的关于西方艺术美学论文范例,希望小编整理的这些可以给大家在今后的写作当中带来帮助。

  

  第1篇:浅析西方艺术美学影响下的当代文人画

  

  一、当代西方艺术美学对中国绘画艺术的影响

  

  (一)当代西方艺术美学的特点

  

  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世界。因此当代的艺术家必然要创造和选择新的艺术语言或者艺术形式来表现自己所认识的新世界。而现代的哲学观念直接影响当代美术创造;当代美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是沿着人类发展的必然规律进行的。

  

  那么我们了解了西方艺术美学就必须了解当代西方艺术美学的特点。“当代艺术”是西方20世纪以来的占主导地位的艺术形态。随着西方社会进入现代时期之后,就出现了和古典艺术以及近代艺术不同样式的现代艺术。现代艺术的突出特征是在艺术形式上改变了以古典写实的路线,代替的是体现艺术家张扬个性的观念和形式的艺术语言。无论是何种艺术形式,作品所反映的都是现代社会变化给人们带来的社会心理特征。它们在内容上往往反映了社会现代化的进程,并且在艺术形式上体现了当代艺术精神。

  

  (二)西方当代艺术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从文艺复兴开始,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发展进程上保持着先进性,所以西方的“当代艺术”对世界的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但是这并不代表着其他国家在艺术上要临摹于西方。当我们纵观近代以来中国美术的历程,不难看出其实它也是一个不断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在学习的同时我们也在理性地借鉴西方现代艺术理念,中国需要吸收和借鉴西方当代艺术的成果,但还是要将它与中国传统的因素融合,用以创新的中国式的当代艺术。

  

  二、当代西方绘画与中国传统的文人画理论

  

  (一)传统的文人画理论

  

  国画中包含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文人画。这个概念从唐代王维生开创,北宋苏轼提出“士夫画”,到明代的董其昌称道“文人之画”,文人画作为中国绘画的一种传统形式,即是在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画面在笔墨意境中都表现了“胸中有逸气”“自由、反叛”“张扬个性”等特点。虽然传统的人文画艺术思想内容的表达非常机械化,而且把富于细节变化的事物形象简化抽象使之单一,但是这毕竟是传统思想的体现形式,具有中华传统韵味。

  

  (二)西方当代艺术影响下文人画的转变和发展

  

  传统的文人画包含了文人的闲情逸致、高古风格,以及内心的写照,因此在唐宋时期文人画对形体的要求还是相对比较准确如王维、苏轼、米芾、赵孟頻、唐寅等,但如文征明、石涛、郑板桥、尤其是八大山人和齐白石等等这些明清后的文人画家们,他们的风格则是向着张扬个性个的方向发展,画面“贵在似与不似之间”。再来看现代的文人画,由徐悲鸿开始,西方的艺术思想逐渐进入中国,开始了中西方艺术美学结合的新艺术体系。很多艺术家都对其进行过探索和研究。当代的文人画的表现形式已经由艺术家们分解成最基本的画面元素,从而不再由物象的真实感来打动观众,而是通过色块、明暗、几何形状等画面因素的各种排列组合的方式来营造艺术氛围,通过画面元素来制造出“节奏”感传递作者的意象。这种和观众沟通情感的方式和传统文人画是相同的。但是表现手法确实大相径庭。用艺术的语言来表现现实物象,在传统的文人画中通过笔墨表现的非常到位,而当代文人画作画的形式逐步被一些材料,技法,甚至抽象语言所代替,取而代之的是新表现主义下的文人画。

  

  三、当代水墨文人画发展的方向

  

  在文化方面解放思想和当代西方的绘画理论基本一致。随着西方艺术美学影响在中国的逐渐深入,传统中单一的写实为特征和呆板的规范性艺术标准,已经和当代思想格格不入,这种机械落后的审美准则必将在多元文化影响下的当代艺术格局中消亡。当代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指向是“自由”。当代西方思潮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中国文人画传统的东西——强调出个人内心文人情趣的艺术思想。精神闲适的审美观点已经不适合现代人生活的节奏。所谓的艺术突破、创新焦虑成为现代绘画的重要精神特征。而传统的那种“胸中有逸气”被今天的艺术家的“反叛和争取自由”来取而代之。“反叛和争取自由”都是另含有目的的虚张声势的呐喊,与中国传统文人画家的“自由、反叛”的精神都是悖反的,当代文人画的艺术创作不可避免地就带有功利主义的东西,甚至是为了来迎合市场。所以在当代绘画中文人画的衰落就是必然的。我们不禁为文人画的衰落而悲哀,悲哀传统形式的没落。也许正是这种悲哀将会转变成让我们进行更多的实践和探索的动力。

  

  作者:王男男

  第2篇:对比中西方艺术美学歌曲钢琴伴奏风格的基本特征

  

  中国艺术歌曲中的音乐作品主要是由中国音乐家以我国的文学作品为基础,将西方的钢琴艺术及其作曲技法融入其中创作而成;而西方艺术美学歌曲的音乐作品主要是由欧洲的作曲家在十九世纪之初以经典诗篇为题材编写而成。中西方艺术美学歌曲在钢琴伴奏风格上有着各自的特点[1]。

  

  一、中国和西方艺术美学歌曲钢琴伴奏风格的区别

  

  (一)创作题材方面

  

  西方艺术美学歌曲的题材以欧洲的经典诗篇为主,注重典型性和写实性,表达方式较为直接;而中国艺术歌曲的题材则以中国古典诗赋为主,注重意境和写意,表达方式较为含蓄。例如,在西方艺术美学歌曲《魔王》和中国艺术歌曲《大江东去》中,虽然都有刻画人物形象和性格的相关乐章,但《魔王》中的钢琴伴奏直接塑造了人物的特性,用旋律线条及声织体变化将父亲对孩子的关爱和焦虑、孩子的恐惧和无助进行了直接而充分的展示;《大江东去》中的钢琴伴奏则缺少对人物性格的直接表现,而是通过旋律的跌宕起伏,生动地描绘了诗画般的历史长卷,间接地展现了羽扇纶巾的英雄形象。

  

  (二)审美方面

  

  由于西方传统美学非常注重美和真相的结合以及对艺术的认同,因而西方艺术美学歌曲更加注重模仿和再现艺术形象,其钢琴伴奏通常以较为具体和直接的形式对艺术形象进行刻画;中国艺术歌曲的审美价值来源于儒家和道家的美学思想,注重美和善相结合,以人性与自然的协调统一为追求,通过音乐抒发情感和表达道理是中国音乐主要的审美标准,同时还具有内敛含蓄的特点。因此其钢琴伴奏通常更注重对韵味深长和朦胧遐想意境的追求,对艺术形象进行表现时追求意会和神传,常常去实就虚。

  

  (三)钢琴伴奏的地位

  

  在西方艺术美学歌曲中,钢琴伴奏总是紧紧跟随着演唱步调,能够进一步强化和加深歌曲中的艺术形象,如《鳟鱼》、《魔王》、《多么幸福能赞美你》、《恒河上阳光灿烂》、《让我们痛苦吧》等艺术歌曲都充分地体现了这种写实的伴奏风格;中国艺术歌曲的钢琴伴奏对独立于演唱部分的“潜台词”描绘得更多一些,这些“潜台词”能够对演唱起到渲染、烘托和补充的作用,如在《大江东去》中,对赤壁风光和英雄气概进行了生动的描绘,其钢琴伴奏更烘托了豪情氛围,让古战场的烽火狼烟与作者的英豪情节相互映衬并得到升华,钢琴渲染填补了演唱部分诗词意蕴的缺失,使作品得以展现豪放浪漫的艺术古风,并能穿越时空震撼人们的灵魂[2]。

  

  二、中国和西方艺术美学歌曲钢琴伴奏技术上的特点

  

  由上述分析可以得知,西方的艺术歌曲强调写实,钢琴伴奏着重对歌曲的音乐形象进行描写,重点刻画其精神与性格。西方的钢琴伴奏常常能够实现与歌曲演唱的融合,演奏技法具有传统性及规范性,创造性及夸张性相对较弱。钢琴演奏时柔美且相当圆润,力度均进行细微的控制使节奏更为严谨及流畅,例如:舒伯特的《鳟鱼》,钢琴演奏时鳟鱼欢快、灵动的身姿由连续滑动且节奏较快的六连音进行描绘,演唱阶段时,钢琴伴奏音用左手将歌曲节奏点稳健地敲打出来,同时节奏延伸感由变换音体现出来,弹奏时音调的准确性及律动性把握较好,增加了演唱节拍的稳定性。在乐曲中段,层层紧逼的16分音符推送及密集的6连音跟走,鳟鱼遇到危险的紧张气氛被充分体现出来,六连音及和声始终贯穿于整个歌曲中,弹奏时以快速滑动的方式来进行体现,曲目的结尾、开头、间奏部分中钢琴音以轻盈且富有弹性的音调为主,加上滑动变奏的配合,鳟鱼在不同水域嬉戏畅游,活泼跳跃的场景被描绘得淋漓尽致。

  

  中国的艺术歌曲较西方的艺术歌曲而言写意感更为强烈,因此,艺术曲目的钢琴伴奏着重对曲中的潜在台词及曲外之音进行填充及扩展,钢琴演奏的特点主要体现在节奏及音色上,演奏时务必要做到形散而神不散,要运用多元的手法对触键音色进行处理,使其更为丰富化和多样化,演奏时有很多对其他乐器进行模仿的部分,例如:《枫桥夜泊》曲目中的前面三个小节,钟声响起的方式是从远到近,此处的钢琴演奏对手指的力度要求较高,主要使用由弱渐强的表达方式进行弹奏。滑音于歌曲的第三小节出现,并贯穿于整个曲目中,演奏时需采用轻薄灵巧的弹奏方式对其进行表现,指尖迅速触及长音,将江南渔火、袅袅青烟的画面充分呈现,并借此画面表达作者孤寂的乡愁[3]。

  

  三、结语

  

  中国艺术歌曲与西方艺术美学歌曲在审美意识、伴奏风格及文化内涵上有写意与写实的区别,这种区别决定了中国和西方艺术美学歌曲在钢琴伴奏技法上的特色。在艺术歌曲的伴奏中,钢琴伴奏者要对艺术歌曲的文化内涵、创作背景、艺术风格及演奏技巧进行充分的了解,掌握不同类型艺术歌曲的伴奏技法,准确表达出歌曲的精神实质及艺术内涵。

  

  作者:尹娜

上一篇:探讨国内外建筑美学差异论文范例赏析(共2篇)

下一篇:现代服饰服饰美学论文范例鉴赏(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