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现实、困境与对策

发布时间:2023-12-09 04:02

  [摘要]推动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促进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上是积极的,但缺乏深入理解;具有学习的意愿,但实际践行不足;学习方式多元,且更青睐参与体验式学习。学校、家庭和社会缺乏渗透传统文化的机制和环境,使得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诸多困难。为此,应该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整合家庭与社会的各种资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关键词]青少年;传统文化;价值观


  作者:何芳(上海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这意味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成为新时代我国青少年教育的重要内容。全方位推动青少年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十九大提出的重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曾在多个场合发表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讲话,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等精辟论述,将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识推向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全面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行了整体规划。其中,《意见》提出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青少年教育,增强青少年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


  然而,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信息渠道的日益丰富多元,各种外来文化尤其是西方文化在我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传播,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核心内容和行为模式造成较为强烈的冲击。当代青少年在开放的文化环境和网络环境中成长,受到不同性质的文化的影响,他们的知识构成、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与前几代人大不相同。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态度如何?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如今面临怎样的困境?新时代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可以采取哪些措施?这些都是亟须青少年研究者和教育研究者探索和回答的问题。本文在近5年来国内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归纳当前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实状况,分析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主要困境,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促进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成为学术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围绕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现状开展了不少调查研究。从近5年来国内相关的调查数据来看,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态度与行为呈现以下特点:


  (一)态度上普遍认同,但缺乏深入理解


  当前,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总体是积极向上的,绝大部分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持肯定态度。但是,调查也反映出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比较有限,缺乏深入理解。例如,2016年一项对全国35所高校的3500名大学生的调查发现,95.6%的大学生“为中华文化感到自豪”,91.1%的大学生认为“中华民族一定能创造文化新辉煌”,89.6%大学生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但是,大部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熟悉和了解程度明显不足。57.8%的大学生未完整读过“四书”中的任何一本,完整读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比例分别为12.8%、9.6%、38.3%和12.5%[1]。与此相似,在另一项对云南省3所高校的240名大学生的调查中,9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为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而自豪”,77.7%的大学生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很大或较大贡献,93.7%的大学生认为学习中华文化对自身的发展和适应社会的需求有大作用,85.2%的大学生认为应加强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增强民族文化认同。但是,当问到大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情况时,只有近四成(36.3%)的大学生自认为“非常了解”和“较为了解”,近六成(56.1%)大学生只是“一般了解”,甚至还有7.6%的大学生完全“不了解”[2]。一项对青岛8所大学的调查也支持这样的结论:在312名受访者中,阅读传统经典原著超过5本的只有27.7%,54.3%的大学生认为阅读传统经典原著“比较吃力”[3]。大学生是接受了完整基础教育且学业较为优秀的群体,他们对传统文化尚且缺乏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可见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群体中的传播和影响非常有限。


  (二)学习意愿浓厚,但实际践行有限


  随着教育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等文件的出台,以及“国学热”“汉服运动”“诗词大会”等文化现象的不断推动,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意愿不断提升。中国青年报社2017年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但是,尽管有学习的意愿,但传统文化在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不占有很高比重。只有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61.0%的受访青年偶尔会,17.9%的受访青年很少会,还有2.6%的受访青年表示从不接触古典诗词[4]。在另一项对福建几所高校大学生的调查中,喜欢看传统戏曲演出的人数比例只有16%,过半数(55%)学生选择了“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近三成(28%)学生更是直接表示“不喜欢”。而对看传统戏曲演出的原因,84%的学生表示自己是“陪大人去看”,出于喜欢而去看戏的学生只占12%[5]。2014年,共青团上海市委对上海3000名14-35岁的青少年的调查也发现,从不去看传统文化文艺表演的受访者所占百分比最高,为43.3%,去过一两次的为33.7%,偶尔去看的占18.9%,经常去看的仅占全体受访者的4.2%[6]。这说明,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参与和践行实际非常有限。


  (三)学习方式多元,更青睐参与体验


  在当今网络化、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渠道也向多元化发展。一项对安徽某高校400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54.9%的学生通过广播、互联网、手机以及电视等媒体来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通过学校的课程学习和阅读书籍来获得传统文化知识的比例分别只占11.3%、4.7%[7]。在另一项对广东省1000名高职学生的调查中,日常习俗学习(67.2%)、观看纪录片和影视(63%)、参观历史遗迹或博物馆(45.9%)等都成为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8]。2014年,对上海3000名青少年的调查还发现,过去传统文化枯燥灌输式的传播方式难以吸引青少年的学习兴趣,他们更倾向于参与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青少年认为,传统文化“内容枯燥乏味,看不懂”的占25.5%,“学习形式单一”的占23.2%,“缺乏有效的学习渠道”的占20.4%,“认为不重要”的占19.2%,“宣传不够”的占11.7%。而他们乐于接受“旅游、探访文物古迹”与“参加民俗活动”的比例最高,分别为37.4%和25.1%[9]。一项对山东某高校的900名大学生的调查也发现,参与体验式学习传统文化更受学生青睐。64.4%的学生认为应到敬老院、福利院参加社会关爱活动,53.5%的学生认为应开展国学知识竞赛和经典诵读、“日行一善”等传统文化实践活动,44.3%的学生认为应开设传统文化相关课程或讲座[10]。这说明,新生代的青少年并非刻意排斥传统文化内容,而是传统文化内容在当下的表现形式过于单一和枯燥,无法与青少年的现实生活接轨,无法让青少年产生对传统文化的正向体验感,进而难以接受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


  二、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困境


  在当今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要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着许多困难。无论是学校、家庭还是社会,都缺乏对青少年学习、理解、践行传统文化的机制与环境。


  (一)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方式有待进一步明确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意见》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要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可见,传统文化进入国民教育势在必行,但如何进入国民教育体系,目前并没有清晰的规划,有待进一步明确。


  对于传统文化融入学校教育的方式,一般认为有两种:一是将传统文化融入相关课程,即《意见》中所说的“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在学科学习中潜移默化,逐渐领悟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是传统文化渗入学校教育的理想方式。但是,这种方式对各学科教材的内容和任课教师的教学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短期内较难实现;另一种方式则是开设传统文化的专门课程,编制专门教材,配备专职教师讲授。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有利于学生系统学习传统文化知识,且可以较快推行,但这种方式容易将传统文化教育变成知识教育,甚至变成应试科目,不仅加重青少年学业负担,也未必能真正实现价值观的内化,达到知行合一的目的。


  可见,传统文化教育究竟采用何种方式进入学校教育,是当前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一个困境。在学校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是要让新一代青少年学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建立文化自信,而不仅仅是传统文化知识点的学习。要实现这一目标,现行教学内容、教育方法、考试制度等都要进行相应调整,无法一蹴而就,必须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二)中小学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传统文化教育主要依托于语文、历史等学科中的古代诗词、国学经典、历史故事等内容,由语文、历史教师承担相应的教学任务。尽管中小学不乏优秀的语文、历史学科教师,但总体上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非常缺乏。教师水平和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如果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问题得不到解决,很难在中小学层面顺利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活动。


  首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不仅仅有古文、诗、词、曲、赋,还包括民族音乐、民族戏剧、曲艺、国画、书法、武术等,中小学中能够胜任这些传统文化教学的教师可谓凤毛麟角。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校教师队伍中,那种具有综合传统文化学养、有能力将传统文化作为一门课程开发实施的教师非常少见。其次,过去几十年来的师范教育不重视传统文化教育,没有培养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队伍的机制。从事传统文化教育和从事传统文化研究不同,它不但要求教师具有传统文化的基本素养,还要求其受过教育学的基本训练,才能将传统文化转化为传统文化教育。目前,无论是在师范院校还是综合性大学,都未将培养传统文化教育师资作为重要的教育目标。第三,和城市中小学相比,广大的农村中小学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就更无从谈起。可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的教育和培训,已成为当前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三)家庭与社会缺乏学习传统文化的环境氛围


  “90后”“00后”青少年的成长嵌入在中国现代化与全球化的进程之中,他们习惯于通过网站、即时通信工具、移动智能终端等渠道获取信息,网络游戏、欧美大片、日韩时尚、西式快餐等也已成为这一代人驾轻就熟的生活方式。相形之下,社会为青少年提供的亲近传统文化的机会则少之又少。在家庭中,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往往没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只加强对学生统考科目的辅导,不关注传统文化教育,更有甚者扼杀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值得欣慰的是,前述多项调查表明,造成青少年远离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可能正是家庭、社会缺乏相应的环境氛围,而非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缺乏兴趣。近年来,全国各地的大中小学纷纷推出“传统戏曲进校园”“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民俗艺术进校园”等活动,都在青少年中广受欢迎。“诗词大会”“诗书中华”“国家宝藏”等致力于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也在青少年群体中收获了大批拥趸。但是,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仅靠一时的活动、节目来实现,必须形成可持续的、常态化的、生活化的环境和氛围,而这正是当前的家庭与社会所缺乏的。


  三、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对策与建议


  推进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调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的各种资源,以学校为主阵地,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合力,营造整合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青少年成长的方方面面。


  (一)以学校为主阵地,在全国大中小学开展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把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2014年教育部印发《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具体措施。但由于《纲要》未将传统文化教育列为专门必修课程,各地中小学的传统文化教育比较零散,缺乏专门、深入和持久的安排。对此,建议教育部组织编制《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将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列为中小学必修课,纳入考试科目。


  二是组织编写《中华传统文化》,作为中小学中华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教材。建议由国家教材委员会牵头,会同传统文化专家、教育科研机构、优秀一线教师、专业出版机构,在评估、借鉴民国以来以及全球“汉字文化圈”的传统文化教材的基础上,编撰出一套分学段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材。在小学低、中年级段,选取蒙学经典《弟子规》《三字经》《千字文》《声律启蒙》等内容,同时辅以传统节日、节气、民间艺术等。在小学高年级段,选取四书等儒家文化经典,并辅以书法、国画等。在初中阶段,选取诸子百家思想,并辅以戏曲、民乐等。高中阶段则为传统文化通识教育,着重提升文学艺术修养,更为深入地学习经典文献。在编排方式上,尽量以历史文化发展为线索,选取不同时代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及文学代表意义的经典之作,使学生了解到我国历史的演进与文明的传承。


  三是加强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传统文化教育素养。建议在有条件的综合性大学和师范院校开设国学院或传统文化本科专业,培养一批精通传统文化的教师后备人才。从中小学教师队伍中选拔一批具有传统文化基本修养和学养的教师,组织传统文化专家对他们进行系统培训,探索对学生有效地进行传统文化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解决传统文化师资队伍不足的难题。


  四是在全国大中小学设立“传统文化周”,以每年端午节和中秋节所处的星期来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活动内容可包括民俗文化学习、中华诗词诵读、传统礼仪讲座、传统曲艺演出、汉服唐装表演,邀请皮影、剪纸、编织、绣花、舞狮等等,以这些活动来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体验。


  (二)以家庭教育为载体,大力推动家庭参与传统文化教育


  一是在国家层面设立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家庭教育立法。立法的主要功能是明确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在家庭教育中的责任义务,规范健全家庭教育服务与支持系统。通过家庭教育立法,将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家风、家训、家规、礼仪传承下去。


  二是建设社区书院,打造贴近青少年和家长的传统文化普及平台。中央文明办等职能部门可出台有关鼓励创办社区书院的政策,支持民间机构和社区自主建设社区书院。目前,各地已有不少优秀的现代书院活跃在社区之中,如上海的江东书院,以家教家风课堂、国学讲堂、琴棋书画课程、文化体验活动、游学活动、读书交流活动等课程和活动为载体,不只让青少年学习传统文化,亦要让家长学习传统文化,让每个家庭形成良好的家教家风。同时,推动社区书院与学校的互动,在社区书院中建立青少年学习基地,形成社区、学校和家庭的整体合力。


  三是创建仁爱社区,培养青少年的仁爱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社区党组织以开展公益活动的形式,把仁爱社区的建设与党建工作结合起来,让社区形成仁爱文化氛围。通过仁爱社区的创建,让传统文化的精神走近家庭、走近青少年。


  (三)设立专项资金,支持面向青少年的公共文化服务


  一是要支持博物馆、美术馆、展览馆、纪念馆等公共文化场馆建立完善面向青少年的长效教育机制。资助市级以上场馆实现展现方式的数字化、网络化展示传播。要求博物馆通过微博和微信公众平台、手机应用等方式,加强与青少年的互动,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系列手机应用,让用户以现代的方式体验传统文化生活,广受青少年喜爱。建设传统文化传播基地和青少年教育基地,各地中小学将学生定期参观有关传统文化的公共文化场馆纳入教育教学活动计划。重点扶持贫困地区的公共文化场馆,努力实现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的均等化、便利化和全覆盖。


  二是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电影、电视、动漫、音乐、绘本、文学作品等给予资金支持。对运用戏曲、音乐、美术等多种文艺创作样式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项目加大资助力度。对有利于推进戏曲和高雅艺术进校园的相关创作项目予以大力支持和扶植;鼓励文艺工作者在新媒体上利用动漫、音乐、短文章、短视频等形式传播介绍优秀传统文化。支持传统文化在传播形式上与其他文化创意行业结合,增加传统文化的娱乐性和吸引力,如近期中央电视台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朗读者》,就是在娱乐的基础上,吸引大众对文化原典产生兴趣并予以关注。


  三是要扶持资助致力于向青少年传播传统文化的社会组织和企业。把传统戏曲演出、书法国画讲座、传统节日庆典、经典阅读推广等优秀的文化活动纳入政府购买范围。简化审批登记流程,促进自发从事传统文化传播的团队升级成为具备较强文化公共服务供给能力的社会组织;提供税收减免优惠政策,鼓励文化类企业参与开展各种形式的传统文化传播活动。

上一篇:充满西方情调的东方越南

下一篇:汉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