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高中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策略

发布时间:2023-12-07 15:38

  【内容摘要】本文分析了新时代学生德育的现状,论述了高中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必要性,提出了高中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策略:在阅读鉴赏中渗透德育、在作文训练中渗透德育、在梳理探究中渗透德育、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教书育人是老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教好书、育好人,要深刻领会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意义,积极研究语文教学中立德树人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关键词】语文教学立德树人策略


  立德树人就是在教育教学中重视学生德行、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道德对于人、对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的意义,做人做事的第一位就是崇德修身。立德树人,首先要立德。一个人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其才方能用得其所。立德树人能使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语文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母语教育和人文教育,语文课程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课程;语文课程的目标是德育、智育、美育的统一。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立德树人,要立足于“人”的发展,侧重于学生德行、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要在听、说、读、写及语文实践活动中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一、学生德育的现状


  目前不少高中追求的是一切为了成绩,一切为了高考,学生德智体美没有得到均衡的发展,导致部分学生缺乏对社会的责任,缺乏对父母的感恩,缺乏对学习的热情,缺乏对他人的诚信,缺乏对同学的和善,个别学生的“灵魂”落下了。李克强总理说“教育走得太快,请等等落下的灵魂”。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其人文性决定了语文要发挥学科优势,在日常教学活动中要渗透德育教育,坚持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引导学生转向真、善、美。


  二、高中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必要性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在课程基本理念中指出“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立德树人,弘扬民族精神,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热爱中华文明、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以及热爱美好生活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使学生逐步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增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的历史使命感、社会责任感”


  三、高中语文学科立德树人的策略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信息载体。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其多重功能,决定了它在立德树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高中语文教学要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不断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要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在日常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德育渗透。


  1.在阅读鉴赏中渗透德育


  阅读鉴赏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用的文本,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通过对这些文章的教学,可以弓领学生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鉴赏深厚的历史文化、领悟深刻的人生哲理、激发感恩的人文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融合德育,坚持立德树人教育。现行的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德育素材,教师要善于个性化解读教材,善于从教材中提炼德育因素。如教学《小狗包弟》时首先教师结合学生预习介绍巴金,“文革”中他是受害者之一,“文革”后他勇于反省,对包弟表示深深的歉意和忏悔,他严于解剖自己,敢于讲真话,为人真诚正直,是一个值得人们敬佩的作家。其次让学生感知文本,朗读课文5~10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朗读,包弟与家人亲密交往,要读得欢快;“文革”中不知如何安排包弟,要读出忧虑;送走包弟时,要读出轻松;送走包弟后,要读得沉重,在今天作者表示歉意。通过朗读使同学们读出感情,理出叙事线索和感情线索,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巴金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和忏悔,这种反思和忏悔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巴金的伟大,更能唤醒人们对自己的反思,对自己错误行为的忏悔。最后教师布置作业:想一想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让你难忘的事,使你心存歉疚;请以书信形式向受到过你伤害的同学或亲人或朋友表示歉意。“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在教学中,从引发学生情感共鸣出发,唤起学生的热情,要做到教学实效和立德树人的统一。


  2.在作文训练中渗透德育


  正是“言为心声”,一篇作文是学生思想的反映。鲁迅说过:“写作固然要有精熟的技巧,但更须有进步的思想与高尚的人格”。这是说写好作文,不仅要精心安排结构、组织语言,还要有高尚的人格。在平时的作文训练中,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引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白居易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就是说写文章就要写社会时事、写现实生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文中抒写对国家、民族的忧患意识,表达对社会、学校、家庭的感恩之情,还可以抒发对祖国美丽河山的赞美之情。比如在国庆节前后,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为主题,紧紧围绕“庆祝国庆”的主线,以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为内容,启迪和引导学生唱响时代主旋律,集中展现青少年热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进取的精神风貌。


  3.在梳理探究中渗透德育


  如在梳理“优美的汉字”“奇妙的对联”“新词语”等时渗透德育。在教学“优美的汉字”时,要告诉学生汉字是中国文化的“活化石”汉字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标志,书写了中华的文明的灿烂画卷。许多汉字都与典故、轶事联系在一起,学习汉字的同时要让学生了解一些与之相关的故事,这样不但会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而且会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4.在语文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古人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高中语文教学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现象发表自已的看法,并内化为自己的行动,由此来指导自己良好品德的养成。教师要指导学生开展多样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高中语文教师要用心设计课内外活动,通过活动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在《我有一个梦想》课堂教学结束后,我开展了两项实践活动:第一是让学生问一问自己父母或亲人的梦想;第二是写一写自己的梦想,并举行小型的演讲比赛,每位学生的演讲时间控制在1~2分钟。就这样,学生开始着手自己的语文实践活动,他们在与父母的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了梦想的内涵,也意识到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应该怎样走好自己的人生路。演讲比赛中,学生将课文中“我有一个梦想……”的句式灵活运用,整场比赛高潮迭起。语文课程的综合实践活动内容多样:可以组织学生五分钟演讲、辩论赛、朗诵比赛、知识抢答、书法展评、写日记周记等方式进行德育渗透。语文课外活动的形式更为多样,参观红色遗迹、清扫烈士陵园等,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区特有的资源,将教材知识和乡土.民情结合起来,创造性地设计课外活动,让学生快乐的参与。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其活动的形式多、内容新、空间广。只要语文教师多动脑筋,就能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品质。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最根本的任务,教书育人是老师的神圣职责。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教好书、育好人,要深刻领会语文学科渗透德育的意义,积极研究语文教學中立德树人的方法,努力提高学生的品德素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

上一篇:浅议普通高中语文课本剧教学的得与失

下一篇:例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渗透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