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论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渗透

发布时间:2023-12-11 20:33

  德育有广义的德育和狭义的德育之分,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所谓学校德育即是指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与践行,以使其形成一定社会与阶级所需要的品德的教育活动,即教育者有目的地培养受教育者品德的活动。


  语文教学是指“语文”和“教育”的综合,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中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进行思想教育。思想教育要依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在语文训练中进行。要着重于思想感情的陶冶、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学生提高社会主义觉悟,初步具有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德育渗透,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挥语文教学在德育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


  一、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


  高中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而语文教学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时,对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语文课程的内容非常丰富,又有着母语独特的优势,正是这些因素决定了由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德育有着得天独厚的地位,所以语文教师也要充分利用这一个难能可贵的地位,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进行教育以免学生进入歧途。


  当前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不仅需要具有专业知识技术能力的人才,更加需要的是品学兼优的高素质人才,那么在这个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与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里,德育教育的渗透就变得尤为重要。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单要传授学生课堂知识,还要对学生进行信念、理想以及价值观等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健全和完善学生们的人格。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探究


  古语有云:“文以载道。”文学作品中承载着许多丰富的人文内涵,蕴藏着大量的德育因素,而这些文学作品恰好就是语文教学内容的主要文体,作者通过艺术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变成自己的审美理想和道德情操。


  教材中所体现的浓浓人文气息,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接受真善美的思想。因此,作为语文老师就应该充分利用好语文学科的德育优势,积极探索在语文教学中用好教材、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找准德育切入点,加强德育渗透。这样,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能掌握一定的语文学习技能,又在潜移默化中逐渐确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


  在教学中,语文老师不仅能依照教材进行上课,还可以把生活中的一些例子和课本上的知识结合起来。通过对教材透彻的理解和整体上的把握,能够把语文这门课的系统知识结构互相有机串联,并让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自己的观察与思考。让学生在理解真善美的同时,识别假恶丑,在自己未来的人生之路上做一个有高尚情操的人。


  三、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以粤教版语文教材为例)


  高中语文教材每一篇课文都是编者经过周全筛选出来的作品,其中选取了大量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有塑造人物豁达开朗、大爱无疆,心灵崇高的;有描写祖国大好河山,表现自然美的;有展示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表现语言音乐美,文字建筑美,诗句音律美的古今诗词等等。


  (一)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是指树立热爱祖国并为之献身的思想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教学《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千秋祭》一课时,我们除了可以让学生欣赏作者卞毓方的文字、感受他抒发的情怀,还可以让学生知道:文天祥是南宋末年的民族英雄,他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烈的英雄史诗,为后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样的佳句。我们除了要铭记这样的英雄,还要将文天祥的伟大人格以及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杀身成仁,舍生取义”“养吾浩然之气”的铮铮精神铭记于心。


  在教学《离骚》一文时,让学生明确:屈原深爱自己的祖国,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虽九死其犹未悔”,宁死不易其操,最终选择以身殉国。这种对祖国强烈的爱深深根植在中华民族儿女的内心深处。除此之外,还有如艾青的《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叶佳修的《我们拥有一个名字叫中国》等,都是渗透着爱国主义教育的优秀课文,值得教师们去挖掘、去传授。


  (二)真挚感情暖心


  在进入高中阶段,学生们对感情的认知有了更深的层次,在高中语文教材里,也不乏有关爱情的篇目,如选自《诗经》的《静女》,是美好而纯真的爱情,让人向往;还有《孔雀东南飞(并序)》里刘兰芝和焦仲卿的爱情悲歌,还有不少人认为这是中国古代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林觉民的一封《与妻书》更是催人泪下,让人不得不为他与妻子之间的生离死别感到悲痛……在此便可借课文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爱情观,理智看待高中恋爱现象,劝诫学生切勿辜负家人的期望,也要清楚自己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为了自己的学业,远离不切实际的爱情幻想。


  除了爱情,我们教材里也有不少包含亲情的篇目,如老舍先生的《我的母亲》、归有光的《项脊轩志》等,我们可以让学生多从细腻处品尝亲情的浓稠,让学生懂得感恩、懂得珍惜,同时学会体谅自己的父母,懂得父母的不容易。甚至还有面对知己的珍之重之,就如同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抒发的那句“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让我们不禁为之感动不已,就像康震老师曾说:“白居易这样一个大诗人,他愿意俯下身来和那个琵琶女平视,这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啊,所以《琵琶行》会成为千古名颂绝不是偶然。”


  (三)感慨人生,领悟真谛


  在确立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我们的教材也选入了不少充满着正能量的课文,让学生可以自由徜徉在思想之海里,找到自己的航线。在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一第一单元的课文中,第一篇就是毕淑敏老师的《我很重要》,相信这篇文章已经成为许多人耳熟能详的文章了,作为初中生刚升入高一接触和学习的第一篇课文,实在是恰到好处。除了让学生能尽快走进新阶段学习,还可以增强其信心、肯定自己存在的价值、找到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意义;第二篇文章就是一位高考状元王海桐写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同样对于鼓励学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让学生明白:努力学习是可以改变自己的未来的,即便是众人仰望的高考状元,在曾经也是不自信、不完美,让学生产生共鸣并以之为标杆,向其看齐。


  还有冰心的《霞》,她告诉我们“愿你的生命中有够多的云翳,来造成一个美丽的黄昏”,我们也会慢慢体会她所说的“云彩更多,霞光才愈美丽”,也就可以明白“生命中不是只有快乐,也不是只有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互相衬托的”。


  (四)感受大自然之美,保护环境


  我们国家地大物博,拥有丰富的资源,幅员辽阔,风景秀丽,南有大海、北有沙漠、西有雪山、东有平原,就是这样一个美丽的国家引无数中华儿女为她竞折腰。例如徐迟在《黄山记》中的描写、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叙述、王维在《山居秋暝》里的夜幕,都让我们发现了景色美丽的一面。除了我们的国家之外,还有不少国外的风光一样令人心驰神往,如节选自亨利·梭罗所写的《瓦尔登湖》,一样美好。所以我们有义务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坏境,保护祖国环境,乃至地球环境,否则就会像雷切尔·卡森笔下的《寂静的春天》一样,令人心碎。


  四、语文教师在德育教育渗透中的要求


  韩愈在《师说》中说过,“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作为一名教师,当然在教育学生这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是除家长以外,最容易影响学生的人物,这就要求了教师也要注意自己言传身教,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而在利用课堂教育学生的同时,教师应该同时以自己所教育的理念来规范自己,如此一来,才能做到言行一致,也更容易在学生中树立正面模范形象,更容易打动学生的心,自然也在学生面前有威信,这也有利于自己平常的授课的秩序,等于一举两得。


  总而言之,教师素质在德育工作中起着关键引导作用,这就不单止是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了,而是要求着人民教师这一支庞大而充满力量的队伍。只有培养出热爱祖国、有追求、有爱心、有正确三观的栋梁之才,才可以称得上“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方能实现我们中华儿女期盼已久的“中国梦”。


  语文教学拥有着得天独厚的德育教育平臺,是素质教育中的核心部分,要充分发挥语文这一门课程的优势,将德育教育渗透到语文各项教学活动之中。深入研究高中语文教学标准,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教育,利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优秀的现代化人才,促进德育教育在高中语文中的实施,为处在人生重要转折点的学生们点亮一盏不灭的明灯。


  作者:黄维娜

上一篇:浅谈高中语文课堂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论藏区高中语文教学如何处理显性和隐性的语文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