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职服装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论文 (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12 05:41



第1篇:浅谈新时期中职服装专业信息化课堂教学


  任何知识的传授都是以课堂作为主要载体实现的,服装专业信息化教学也不例外。新时期中职服装专业信息化教学由于赋予了职业教育以及时代发展的新内容,其课堂教学组织的和谐、有效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服装知识的程度。鉴于此,以时代发展为契机,新时期中职教育的目标为起点,组织开展多样化服装专业信息化课堂教学,是当前中职服装专业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

  随着我国网络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已成为当前中职服装专业应用较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这在增强学生的视觉感,提升服装专业课堂教学效率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服装专业又是操作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只有学生在前期对理论知识以及设计图完全领悟的情况下才能为后期的实践打下基础,对此,信息化教学就成为必不可少的有效教学手段。而经过有关部门的调查和了解,我国中职服装专业信息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不甚理想,这其中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情况。本文就从我国中职服装专业课堂教学的现状以及新时期信息化课堂多样化教学两大方面展开研究,探讨。

  一、我国中职服装专业课堂教学现状

  (一)教师专业技能不高

  教师专业技能的高超,是实现服装专业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因素。教师技能高,就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拘泥于课本表面的知识,而是可以由浅入深,把更深层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在服装方面的眼界也会更加开阔。但目前我国很多服装教师的技能普遍不高,只能把课本表面的、较浅显的内容教给学生,即使想要把内容讲解的难度更大一些,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信息化教学更是无从谈起,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有限,课堂教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教师教学思路较狭窄

  服装课堂教学有效与否,多样性的教学方法是基础所在,而这又取决于服装专业的教师是否具备广阔的教学思路,尤其是服装专业这种实践操作性较强的学科。而目前我国大部分服装专业课堂教学依然采用的是传统教学法,即教师台上讲解,学生台下听讲,记笔记,学生的学习兴趣较低,教学效果有限。

  二、新时期中职信息化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新时期服装专业信息化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人从以下几个主要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提升教师的信息化和专业化双重技能

  教师是学生学习道路上的领航者,教师技能水平的高超,直接决定着学生掌握服装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俗话说“名师出高徒”即是这个道理。虽然每个服装教师并不都能成为名师,但是必须要把成为名师作为自身教学奋斗的目标,这就需要我们的服装教师不断加强学习。首先,可以通过网上在线学习,向名师专家请教自身教学中的问题以及实践操作过程中不到位的地方。其次,通过课外学习班提升信息化技能等。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服装教师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以过硬的专业知识以及信息化技能武装自己,并把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实现课堂教学的完美效果。

  (二)转变教师教学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只有教学思路多样性,才能营造丰富多彩的信息化课堂,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提高。教师思路多样性并不意味着要抛弃传统的课堂教学,而是仍以课堂为教学主阵地,只是在教学方法方面进行延伸即可,如,采用问题教学法,在信息化教学的过程中设置各种服装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如果学生最终不能解答,教师再给出正确答案,从而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施微课教学

  网络的普及以及移动网络终端设备的使用引领人们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微时代。微商,微信,微电影等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微课也已逐渐进入教学的领域,并成为教师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助手。由于服装专业知识点众多,内容较抽象,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微课的出现正是利用学生使用频率较高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进行视频播放,选取众多内容中的某一知识点进行学习,同时微课程的时间较短,仅仅为5~10分钟,这样不但能有效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而且学习内容简短、明了,深受广大学生喜欢,值得服装专业教师研究、运用。

  中职服装专业是一门实践性强的学科,教师需要从学科、学生以及自身教学的特点出发,以就业为导向,充分利用信息化的现代教学手段,与时俱进,努力创设新时期多样化服装信息化課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达到服装专业信息化教学的预期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第2篇:浅谈中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


  本文主要对在服装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重点针对服装专业的招生现状和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阐述了中职服装专业与社会人才需求的矛盾,结合当前中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措施,包括改革知识结构体系、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开展模块式教学和运用订单式教育模式等。

  一、服装专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服装专业是惠州地区20世纪90年代各类中职学校的骨干专业,为珠江三角洲等广东地区服装行业提供了大量服装专业人才。根据笔者从事职业服装教学多年的经验,对本校服装专业的发展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服装行业的就业形势

  技术落差大,毕业生难以适应用人单位的需要。服装企业用人,要求的是具有完成某工种工作的从头到尾的工作能力,它可能涉及服装材料、服装心理学、服装工业管理、服装结构等多门学科知识中的一部分。而中职服装教育大都采用学科课程教学。对于所授知识在企业中是如何组合、如何运用的不甚关心,与企业人才需求多样化形成矛盾。

  目前我国各大中职学校的服装设计专业课程教学均普遍存在培养目标不清晰、办学层次模糊,专业设置结构单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学形式枯燥的不良局面。往往中职学校培养出来的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缺乏较强的实践能力、变通的设计思维与敢于拼搏的实践创新精神,因此他们很难适应服装行业瞬息变幻的发展趋势,与社会对综合服装设计人才的需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二)服装专业招生现状

  就服装业而言,即便是简单的纯加工也较难接单,即便是接到了外单,但原材料、辅料、包装用料不能本地取料,在成本控制上不得不让商家头疼,落在一线操作工手上的利润就更是少之又少,此外,由于服装行业的季节性十分明显,导致服装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时间长,每天的工作时间常常在13、14个小时以上。

  对于服装专业这样一个以女生居多的专业来说这些因素自然使得考生们对服装专业望而止步,使其逐渐成了学生报考的冷门专业。因此,服装专业招生一度困难,还差点因招生人数不足而面临停办的命运,即使是在学校教育转机的这两年间招生人数也未见有较大的增长。

  二、服装专业教学改革方案

  (一)整合专业课程

  对于服装结构课程,根据服装企业基层的管理人员、样板工等职业岗位实践的内容开发校本教材。以针对企业工作岗位的服装工作流程为教学主线,由简单到复杂,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提供模拟的情境教学环境,内化教学目标,培养学生从头到尾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

  对于服装设计课程,将服装色彩与服饰图案、服装构成基础、服装美学、服装材料、服装画技法、服装设计、服装服饰史、手工染绘、形象设计知识拢和在一起。这有利于学生从各个方面去掌握服装设计的专业知识、更好地促进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对于服装缝制工艺课程,依据服装企业基层的管理人员、样衣工等职业岗位实践的内容开发校本教材。删去原有授课内容中难度较大而不实用的部分,加入工艺单的编写等内容。以针对企业工作岗位的服装工作流程为教学主线,并结合相应的理论知识讲解;给学生提供模拟的情境教学环境,培养学生从头到尾实际操作的直接经验。最后参考职业技能鉴定的要求,以标准化目标教学的标准定人、定时进行考核。

  (二)整合选修课程

  在第一、二学期开设服装设备、服装市场营销等课程作为限定选修课。限定选修课程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学习。在第三、四学期开设自选选修课,培养不同个性、不同发展方向的学生获得几项不同的专项技能。这些自选选修课以职业资格导向,以模块形式组合,以考取相应的技术等级证书为考核内容之一,使学生掌握多个单项技能,从而达到技能的复合性,满足就业市场的需求。

  (三)整合实习课程

  实习课程要“仿真”企业生产的实际,运用模拟的情境,促进学生掌握完整的制作工艺流程。这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意义上理解每一个工作任务,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四)相关检验及考核

  实践教学环节的考核重点是考查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实践教学的考核方法主要采取现场操作等综合考核方法,单纯笔试的形式应该减少;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核与社会技能证书考核相结合,以职业技术中级工证书作为主要考核项目来评价教学效果。

  三、服装专业教学改革的反思

  在进行服装专业教学体系改革的过程中,笔者认为职业教育改革的根本在于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实践环节。关键要抓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师资建设

  双师型师资力量的建设是教学改革的前提,专业教师必须了解企业生产的最新工艺和技能,必须深入到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单位和部门的任务情况等,了解这些任务是通过何种技术手段以及何种技能来完成的。

  (二)定单式教育模式的筹建

  定单式教育的培养目标明确,教育内容吻合企业要求。学校根据市场需要来培养人才,学生一旦进入就业岗位,就能进入状态,适应能力强。同时减少学生的就业压力,使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三)多样化培养目标的教学体系的构建

  从培养人才的精细划分入手,使学生能够适应社会的需要。在统一修完必修的课程内容后,根据其自身的特长及优势再选择专业不同方向的学习内容。

  传统的服装职业教育体系运行多年,易使人产生思维定势,大幅度的教学改革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如校企合作不顺畅、管理制度不完善等。学校要与用人单位一道努力,把教师引向或推向社会和企业,要充分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的经验,结合专业的特点努力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四、结论

  综上所述,中等职业教育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职业教育正面临着机遇和挑战。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一定会不断进步,走出一条既符合社会需要,又利于自身发展的成功之路。

上一篇:中职法制教育情况调查分析论文(共2篇)

下一篇:中职会计教学中微课的应用(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