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职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

发布时间:2016-12-16 09:27

  培养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突破口和落脚点,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要求。职业教育应当构建以核心思维、核心能力、核心行为为主体的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国教育类型多样,不同类型教育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不尽相同。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大部分毕业后直接就业进入社会,从学校到职场、从学校人职业人、从校园到社会、从学生到员工,角色跨度变化较大。因此,职业教育要从面向未来社会变化的趋势去构建学生适应社会变迁的核心素养,赋予具有职业教育特点的内涵。笔者认为职业教育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应当以核心思维、核心能力、核心行为为主体,从这三个方面构成一个走向职场的人立足社会的最重要素养。

 

  核心思维。思维是人类特有的高级认识活动,是对新输入信息与大脑储存知识经验进行一系列复杂心智操作的过程。职业学校学生离开学校进入社会,需要面对和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的关系,这就必须具备科学的思维方式。要具有理性思维,学生进入职场,面对全新的领域、全新的职业岗位和不断涌现的新工艺、新方法、新技术、新设备,需要学生崇尚真知,能理解和掌握基本的科学原理和方法,理解和掌握职业岗位的知识和技能,有严谨的学习和工作态度,能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指导行为。要具有批判思维,现代化社会变化万千,信息量大且获得途径多,如何获取、梳理、选择、传播、使用信息,这就需要学生具有问题意识,能独立思考、独立判断,做到思维缜密,能多角度、辩证地分析问题,作出正确选择和决定。要具有创新思维,世界是永恒变化发展的,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永无止境的,这就需要学生具有好奇心和想象力,能不畏艰难,有坚持不懈的探究精神,勇于实践、不惧失败、积极寻求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要具有合作性思维,学生进入社会、走人职场,就要与人打交道,现代社会合作是主流,在人与人、人与组织、组织与组织的复杂的关系之中,要善于与各种人开展合作,主动融入集体之中,具有团队精神,而不是选择对抗与伤害。要具有可持续发展思维,学生进入社会也要与自然打交道,需要正确对待自然,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职业活动过程中要有节能减排、勤俭节约意识,倡导绿色环保。要有自我管控思维,人在生活中,要不断地与自身打交道,要形成自我管控的思维,管控自己的目标、言行、心理、情绪,不断与自身对话,具有健康积极的心态。而这些恰恰是大多数职校学生所缺乏的,因此,需要强化核心思维培养。

 

  核心能力。从心理学角度看,能力是指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是评价一个人的重要标准,它直接影响人们工作和学习的效率,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目前职校学生大多综合能力不强,制约影响着他们的学习、生活、工作,因此要加强核心能力培养。人的能力具有多样性,表现在不同的方面,但其中最核心的是学习能力、生存能力、职业能力。学习能力是为了使学生更好适应社会进步、技术变化、企业转型、岗位转换的要求,着重培养学生从事新工作和掌握新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树立起终身学习的理念,培养学生乐学善学,正确认识和理解学习的价值,具有积极的学习态度、浓厚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勤于反思,对自己的学习意识、学习习惯,认真审视,善于总结经验,适时选择和调整学习策略和方法;信息意识,能自觉有效地获取、评价、鉴别、使用信息,主动适应互联网+”等社会信息化发展趋势,具有网络伦理道德与信息安全意识。生存能力是为了使学生珍爱生命,谋求良好的生存、发展,拥有幸福人生,要教育学生珍爱生命,正确理解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具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养成健康文明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健全人格,具有优良的心理品质,自信、自爱、自尊、自强,坚韧乐观,能调节管理自己的情绪,具有良好的抗挫能力;自我管理,能正确认识和评估自我,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合理分配时间与精力,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动力;具有劳动意识,能尊重劳动,有积极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不断改进和创新劳动方式,提高劳动效率,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为社会创造财富,为自己创造成功生活。职业能力是学生在未来职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动地改造自然和改造社会的实践能力,它主要包括对从事职业活动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掌握和运用的专业能力;对于从事职业活动所需的工作方法、学习方法的掌握、选择和运用的方法能力;对从事职业活动时适应社会和融入社会的社会能力。

 

  核心行为。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行为主体在实现行为目标过程中所采取的方法或所通过的途径。大部分职校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进入职场,面临着工作、学习、生活的问题,面临着个人、集体、国家利益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关系,是职校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职业教育要让学生理解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利益关系的原则和意义,让学生理解工作、学习、生活的意义、价值和相互关系,教育和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了解国情历史,认同国民身份,自觉捍卫国家主权、尊严和利益;具有规矩和法律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维护社会公平公正,筑牢法律、纪律、规矩底线,依法办事,远离违法犯罪,勇于和善于同一切违法乱纪行为作斗争;具有责任意识,能爱岗敬业、乐业、勤业、精业,主动作为,敢于担当,履职尽责,对国家和社会负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具有道德意识,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热心公益,志愿服务,养成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具有廉洁意识,善于明是非,知荣辱,辨美丑,有较高的免疫能力,廉洁从职,远离各种不良诱惑,经得起各种考验。

 

  总之,职业教育只有注重培养学生以核心思维、核心能力、核心行为为主体的核心素养,才能使学生成为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成为社会主义事业可靠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王乃千 阳慧东 来源:成长·读写月刊 201611

上一篇:高等职业教育招生与就业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分析当前就业形势以及职业指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