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有效开展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发布时间:2015-12-17 10:43

 近些年来,国家和各级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办学的支持力度,更加关注职业教学办学的改革创新,不断加快了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更新换代速度。新一轮技术革命和信息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加速了社会车轮从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过度的步伐。世界在进步,中国在发展,急剧变化的大环境、大背景对高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高职教学面临巨大的改革机遇和挑战,如何开展艺术类高职院校就业工作值得我们深思、探索。

  一、认识就业指导与服务在艺术类高职院校中的重要性

  与一般本科院校不同,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国家高等教育与社会职业教育的结合,既具有高等教育的整体性,又具有职业教育的实用性。

  艺术类高职院校在就业指导工作中要在全面把握学生自身发展特点和未来职业计划与需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艺术类学生的自我优势,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与职业规划,从而让学生及时走出择业与就业的误区,及时准确地对自身价值进行客观定位,寻找到适合自己的最佳工作。近年来“艺考热”的逐年膨胀和升温,将艺术类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再一次推到“风口浪尖”上。然而起步晚、经验少的艺术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就业市场,仍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做好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意义重大:有助于增强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指明学习目标、方向,为就业打好坚实的基础;有助于强化学校的质量意识,提高学校的教学水准,以社会需求为基准培养优秀的毕业生;有助于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

  二、分析当前艺术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身的矛盾性

  艺术类高职生具有强烈的个性特点,观察能力较强,创新思维比较活跃,视野相对比较开阔,但心理承受能力和价值取向相对脆弱。学生学习意识片面重视专业技能、轻视人文学科,文化结构不合理。职业规划意识淡薄,求职能力较弱,不少学生存在择业目标不明确,人云亦云,好高骛远,或过分自卑,一味强调专业对口等不良求职心理、及求职意识。求职中处于焦虑、失落、困惑、迷茫之中。随着近年来全国就业市场竞争的不断升温,各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一再亮起红灯,而其中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面对高投入、低回报的就业市场环境,就业积极性被严重挫伤。

  2.就业指导工作不连贯

  在大力强调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应当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应该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的每一个过程中,只有这样,大学生才能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树立良好的职业规划意识,学到相关的就业、求职技能和知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完善自我、提升自我。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往往作为教育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在学生学习的最后一年甚至最后一个学期进行开展,难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顺利走向社会。

  3.就业指导随意性强,形式单一枯燥

  就业指导应当根据当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形势,引导、帮助学生从多方面、多渠道,多层面做好择业与创业的准备,及具备求职就业应有的能力。而大多数艺术类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讲座、授课方式进行,形式较为单一,授课方式死板、枯燥,不但无法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重视,提升学生职业规划意识及求职能力,授课内容更难以跟随社会、职场发展现状。

  4.就业指导队伍不合理

  艺术类高职院校中负责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往往是辅导员、院系书记等党政干部,他们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培训与实践,欠缺就业指导方面的知识,实践经验,理论知识结构不合理,就业指导队伍人员配备不合理,与就业指导工作的职业化和专家化的要求之间还有很长一段距离要走。

  三、开展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的对策

  1.与时俱进,更新就业指导与服务观念

  在素质教育盛行的今天,艺术类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应当转变就业指导与服务观念,突破就业指导工作中季节性、临时性和阶段性的限制,运用思想教育的形式将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社会最关注的问题、企业最看重的问题表达出来。思想教育工作形式上要多种多样、立场上要有针对性。

  2.将就业指导的个性化与全程化相结合

  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的思维活跃、性格活泼好动,实操动手能力强,个性突出、差异性比较明显,所以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必须要避免空洞的说教与公式化的理论指导,要重视个性,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与教学相结合,进行个性化教育教学,同时,就业指导工作不应是毕业末的临时性工作,应把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学生教育的全过程,从学生大一起就开始着手职业生涯规划,在大二强调学生基本素质与能力的培育,大三着重职业定向指导与择业指导服务工作,形成较完善的就业指导体系。

  3.加强就业指导工作的对外联系

  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不仅仅与院校的就业指导机构息息相关。还应当密切与社会、与企业相联系,与用人单位、社会公共就业机构和政府部门相沟通,拓宽学生的就业信息资源渠道,把握最新的人才需求动向,避免信息造假与资源浪费,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与锻炼平台,促进学生稳定、可靠、安全的流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做好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显得意义重大。我们要正视艺术类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不足,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促进学生就业水平和就业能力的不断提升,进而推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戴先福.新形势下艺术类大学生的特点及管理浅析[J].文教资料,2011,(01).

  [2]史琼,卓美红.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就业心理特点及就业指导模式的探索研究[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1,(4).

  [3]王建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及对策[J].河南教育,2006,(6).

上一篇:论《旅行社运行实务》项目化课程的教育方法和

下一篇:基于“实训”教学在中职数控教学中的问题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