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中专畜牧兽医毕业的论文(共4篇)

发布时间:2023-12-12 05:26

 

 第1篇:防城港市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探讨


  1防城港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1.1机构设置情况


  防城港市成立于1993年,建市后,县、乡2级均相应成立了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20世纪90年代按照“三定”(定职、定编、定员)方案和在2006年进行兽医体制改革,明确了县、乡2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设置、职责和人员编制。县级技术支持单位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同时挂畜牧站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全市各乡镇水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从原来农业服务中心分离出来,成立了2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


  1.2人员、经费情况


  目前,4个县(市、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畜牧站)共有52个编制,2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有108个编制,全部实现了人员工资、办公经费财政全额拨款。另外,有336个村级兽医室,343名村级动物疫病防治员,村级防治员实行财政定额发放防疫补助,人均每月550元,由中央、自治区、市、县4级财政全额拨款。通过兽医体制改革和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机构职能理顺,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办公条件逐步改善,改革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1.3基础设施情况


  近年来,国家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增加了对防城港市边境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投入,先后投资建设了2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办公楼,并投资配备了电脑、传真机和乡村动物防疫物资冷链设备,使该市乡镇畜牧兽医站的基础设施得到了较好的改善。


  2主要做法和成效


  2.1抓技术创新,加速畜牧兽医科技成果转化


  近年来,防城港市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立足实际,贴近“三农”,加快畜牧业科技创新步伐。2010—2013年实施的《防城港市规模养猪场粪污治理示范技术研究》和《防城港市生猪组合免疫技术的建立与推广研究》2个课题的研究工作,均获得了广西科技成果登记证书;2015年,由各级畜牧兽医技术骨干研发的《养猪场污水处理系统》《一种雏鸡保温装置》《一种自动投药装置》3项发明专利和《养猪场污水处理装置》1项实用新型专利均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受理。通过科技创新,有效地推动了防城港市畜牧兽医事业的技术进步。


  2.2抓科技培训,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2011年以来,全市各县(市、区)通过选择具有中级以上职称、长期从事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组成专家服务组,采取集中举办培训班、座谈答疑、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进村入户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畜牧业实用技术培训和养殖技术咨询服务活动,实现每户都有一个技术明白人,切实提高了全市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同时,还组织编写《科学养猪技术》《科学养禽技术》《实用养牛技术》《动物疫病防治实用技术》等技术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使他们能够随学随看,随看随用,收到了良好成效。


  2.3抓优势产业,加快畜牧经济调整


  防城港市地处十万山区,耕地少,草山草坡多,山区丘陵地带土地肥沃、雨量充沛,适宜各种牧草生长,可利用的林间牧地和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发展草食畜禽潜力巨大。近年来,各县(市、区)围绕生态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采取草山草坡的开发利用、荒地种草、秸秆资源利用等措施,大力发展草食动物等优势产业,切实抓好山区种草养畜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牧草资源,不断扩大优质肉牛、肉羊等草食动物的养殖规模,并大力实施牛羊品种改良,提高牛羊产品品质,走出一条符合防城港实际和具有地方特色的草牧业发展之路。


  2.4实施“聚才扬帆计划”,破解人才缺乏的瓶颈


  一是举行“百名博士行”活动,铺就招才引智“新车道”。2012年以来,防城港市以社会实践基地为平台,率先在广西举行“百名博士行”活动,并连续成功举办了4届,先后有10多家国内知名学府和研究所521名专家教授、博士生积极参与,提出建设性意见建议近600条,提交调研报告200多篇,活动加强了校企合作,增进防城港与各地高校友谊,展示防城港良好形象,吸引了更多的高层次人才来防城港创业发展,给该市政企发展注入了新活力,达到了服务与需求双赢硕果丰的目的。二是加强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在东兴市共建研究生科技服务和就业实习基地,为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智力、科技支撑,通过基地为学生创造科研活动机会,提高企业科技培育和种植水平,努力建成现代农业科学示范基地。三是实施“白鹭英才计划”,公开引进的高层次人才。防城港市各级水产畜牧兽医部门过去一直希望引进高层次人才,但苦于没有空缺编制,人才进不来。2013年市委、市政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防城港市决定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一批“白鹭型”专业人才(工资福利待遇按所聘岗位结合本人实际情况比照机关、企事业单位同等条件人员确定),市水产畜牧兽医系统先后招聘博士生1名、硕士生5名,破解了水产畜牧兽医系统高层次人才缺乏的瓶颈。


  3防城港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存在的问题


  3.1基层专业技术力量薄弱


  目前,全市有2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共有108个在编人员,承担着全市的动物防疫、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边境防堵、科技推广服务、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畜禽屠宰监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监管等繁重任务。近年来,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的病种增加了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和羊小反刍兽疫,且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大大地增加了基层人员的工作量。近10年来,工作职能、免疫病种及免疫数量不断增加,而人员编制从未增加。此外,虽然乡镇畜牧兽医站在2006年兽医体制改革后划归县水产畜牧兽医局直接管理,但大部分乡镇站工作人员都还要兼顾乡镇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专业技术人员成了兼职人员,一岗多责的现象普遍存在,工作难免顾此失彼,科技推广工作面临人少事多、新技术推广难的局面,上下联动的管理机制难以形成。


  3.2基础设施条件甚差


  投入不足,基础设施简陋是防城港市县、乡2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存在的首要问题,原因在于防城港市上思县和防城区均属于贫困县(区),而这2个县(区)就有18个乡镇,占全市24个乡镇的75%,上思县和防城区本级财政财力吃紧,无力保障畜牧兽医科技推广所必需的设施设备,乡镇也只能配备简陋的办公用房和办公桌椅。此外,乡镇站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的仪器设备也得不到配套完善,开展动物疫病诊断、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基本是以“肉眼观察、经验诊断”为主,常常造成误诊、漏检现象。


  3.3工作经费不足


  在建设基层畜牧技术推广体系中,乡镇畜牧兽医站是位于第一线的组织机构,其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工作经费,但在2006年兽医体制改革后,全市24个乡镇畜牧兽医站每年只安排几千元的办公经费,没有专项工作经费预算,导致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大多还停留在“一张嘴,两条腿”上,推广人员所用的交通工具和通讯设备全靠私人费用开支,入村培训没有电脑和投影机播放培训课件,靠技术人员口头讲课难以达到培训效果。县级技术推广机构每年本级财政也只是安排动物防疫经费和疫情监测经费,而没有安排畜牧技术推广经费,“科技三下乡”在一些地方成为空谈。


  3.4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的素质不高


  2006年兽医体制改革后,防城港市4个县(市、区)、24个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机构基本建立,关系得到理顺。但目前在岗人员年龄结构断层、知识老化、业务水平不精、岗位设置不合理、竞岗机制不健全等问题仍然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人员第一学历不高。目前,全市县、乡2级在岗的160人中,全日制大专以上学历仅18人,只占总人数的11.25%。部分人员入职前没有经过畜牧兽医专业系统培训,工作后也很少有机会参加继续教育培训;二是人才引进机制缺乏,年龄结构偏大。现有在岗人员中40岁以上的107人,占总人数的66.9%,且大多数的第一学历是中专以下学历。三是岗位设置不合理,留用人才的保障机制建设滞后。每个乡镇4~5个人员编制,大多数只设置技术岗位3个,其中高中级技术岗位1~2个,许多获得技术职称的人员没有获聘相应的技术岗位,目前上岗人员中有71人获畜牧师(兽医师),1人获副高级兽医师,占在岗总人数的45%,目前还有28名畜牧师(兽医师)没有获聘中级技术岗位,获聘的43人大多数只是技术十级,一些年青的技术人员看到难以获聘高中级技术岗位,纷纷改行,人才流失严重,导致人才队伍后续力量严重不足。四是基层技术人员对外交流少,缺少外出参观和学习培训的机会,新技术得不到推广应用。


  3.5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薄弱


  近年来,乡镇畜牧兽医站先后增加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和生猪屠宰监管等职能,但人员和经费投入都没有得到增加,经费收支严重失衡。缺乏购置必要的检测仪器设备经费,因而导致必要的检测手段缺失,畜禽产品加工、流通环节自我检测能力与市场对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不适应,动物及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现状令人担忧。


  3.6乡镇畜牧兽医执法与经营服务不分


  现有的乡镇畜牧兽医执法人员绝大部分属于事业单位编制工作人员,而非行政执法人员,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等执法工作是委托性质,由于执法与服务合为一体,难免发生执法商品化和执法不到位的现象[1]。


  4加强防城港市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的对策


  4.1进一步深化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


  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是国家设在基层的公益性服务组织,是各级政府为农民提供畜牧兽医技术服务的桥梁和纽带,是推动畜牧业科技进步、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重要力量。因此,各地要以实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深化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明确公益性职能,加快实用技术的推进步伐,培育和造就一大批思想观念新、生产技能好、既懂经营又善管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畜牧科技示范户,建立健全运行高效、服务到位、支撑有力、群众满意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从而为农业、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2]。


  4.2采取措施,稳定畜牧兽医队伍


  各地要合理设置岗位,由县(市、区)水产畜牧兽医局统一设置本辖区内水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的岗位,择优聘用,使更多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获聘相应的技术职务,激发技术人员积极性,达到“用事业留人、用感情留人、用适当的待遇留人”的目的,进而调动和激发大家投身于畜牧兽医事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增加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防城港市乡镇畜牧兽医站现有人员编制,乡镇平均不到5人,而防城港市地处中越边境,大多数乡镇属山区,加上近年来增加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和生猪屠宰监管等职能,造成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多多,因此要适当增加乡镇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人员编制,确保每个乡镇站人员不得少于6个,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稳定、健康、持续、快速地发展。


  4.3加大培训力度,提升人员素质


  建议各级业务主管部门在加大优秀人才引进力度的基础上,加强现有人员的培训,科学制定培训规划,创新培训方式,健全培养机制,多层次地开展教育培训工作,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多种形式,每年定期开展针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工作,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学习交流平台,使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充实和深化,实现乡镇畜牧兽医队伍综合素质的提高。此外,适当安排科研项目给基层单位实施,使他们有机会获得更多的科技成果。自防城港市成立22年来,除上思县1名兽医师与上级单位合作获得科技成果而晋升高级兽医师外,其余70多名畜牧师(兽医师)均因为没有科技成果而未获得晋升职称。因此,建议每年在安排科研项目时适当向基层倾斜,调动广大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开展科技创新的积极性[3]。


  4.4完善经费保障机制


  资金支持是基层畜牧推广工作的经济基础,畜牧兽医推广工作的成效与资金投入的多少息息相关。因此,各县(市、区)不仅要确保人员工资、办公经费由财政全额预算,还要安排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动物防疫、动物检疫、畜产品安全监测等专项工作经费,并按时拨付,满足业务工作经费的需要,有效改善基层工作条件,合理配置基础设施,使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能够正常有序地开展。


  4.5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能,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


  为适应畜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要求,各地要针对行业特点,对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应承担的公益性职能进行细化,建设成具有防城港市特色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把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成为养殖技术通往村屯、走进千家万户的“集散地”和“桥梁”,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上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同时,要培养技术推广员使其成为把畜禽养殖实用技术传递到养殖场户的“二传手”,使他们在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上起到主力军的作用,确保公益性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职能的履行。


  作者:严小东等

  第2篇:对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


  1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1.1基层畜牧兽医专业人员少


  基层畜牧兽医人员是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农村基层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数量多,但是专业知识薄弱,大部分都是非专业人员,间接影响着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程,也间接制约着农村畜牧业的发展。


  1.2畜牧兽医设备简陋、陈旧


  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需要最新且精致的设备来装备畜牧兽医站,这样才能适应在新形势下农村畜牧兽医的发展需要。但是目前农村畜牧兽医站设备陈旧且简陋,没法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更不能适应农村畜牧兽医的发展需求。


  1.3不同地区对畜牧兽医的意识不同


  农村畜牧兽医的知识,在全国农村的贯彻执行情况不同,有的畜牧业发达的地区农民对畜牧兽医意识很强,而有的地区农民对畜牧兽医意识薄弱。农村农民对畜牧兽医的意识会直接影响动物检疫与防疫工作的大规模开展及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工程。


  1.4农村畜牧站适应市场发展的能力弱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市场经济日趋激烈,农村畜牧站需要很强的能力才能适应当今的市场发展。农村对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重视不够,农村畜牧站适应市场的发展能力较弱,对进一步推进畜牧兽医社会化服务带来一定的难度。


  1.5部分地区乡镇畜牧兽医站体制不顺


  由于部分地区农村对畜牧兽医不够重视,导致农村畜牧站疏于统一管理,没有健全的管理体制。农村党委和乡镇政府管理畜牧站工作,畜牧站没有独立的管理体制,缺乏管理的针对性。而且农村畜牧站的经费不能保障按时、完整的下放,对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1.6农村畜牧兽医站竞争和服务意识不强


  由于农村畜牧兽医站适应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能力弱,在市场竞争激烈的当今社会,其开拓市场的能力弱,导致竞争意识和服务意识低下,严重阻碍着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顺利建设。


  2建立适应农村畜牧兽医体系发展的对策


  2.1加强培训,提高素质


  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需要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都高的人力资源作为建设队伍。因此,建立适应农村畜牧兽医体系发展的关键在于重视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努力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素质。


  2.1.1举办业务培训要想提高基层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素质,首先从业务培训开始,加强对他们的培训,组织其参加畜牧兽医专业知识学习,按照“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应具有中专以上专业知识水平和技术员以上的业务能力”的要求培养兽医人员,尽快让他们达到被要求的业务能力。


  2.1.2进行政策和法律法规学习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农村畜牧兽医人员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非常重要。因此,畜牧业主管部门定期组织农村畜牧兽医人员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畜牧兽医推广和畜牧业发展等政策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便提升广大畜牧兽医人员适应市场经济的能力。


  2.1.3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培训提高畜牧兽医人员的专业水平与素质还要重视动物检疫员、畜牧检验员和兽医防治员等专业人员的技能鉴定培训,培训考核通过的颁发证书,激励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对于培训结果不合格的专业人员加强培训,努力整体上提高兽医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为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储备更多的专业技能高的后备人才。


  2.2综合办站,增强实力


  农村畜牧兽医站必须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有关法律,为完成国家指令性的防疫检疫任务采取合适的措施,抓好工作重点,发展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建设。其日常工作必须依照它的职责来进行,综合考虑一切职责,这样才能完成任务。另外,农村畜牧兽医必须围绕畜牧生产的各项工作,抓好技术服务质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从而不断壮大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经济实力,增强其综合实力。


  2.3增强管理力度,强化体制创新


  农村畜牧兽医站对技术性和专业性的要求高,是主要负责基层畜牧兽医站推广工作的事业型单位。其管理体制需要加强管理力度,县级畜牧部门和农村畜牧部门要分工负责,同时还要团结合作,促使畜牧行业快速健康发展。另外结合当地的区域特点,在管理体制上进行相关的创新,从而增强农村畜牧兽医管理部门的管理力度。


  3结语


  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经济收益的工作目标,因此,必须重视其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实现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快速健康发展。


  作者简介:黄焯新

  第3篇:对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综合素质问题的思考


  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对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的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一支综合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生产实践经验丰富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队伍是提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是高职院校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条件。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职业技术教育驶上了改革发展的快车道。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在结构调整、招生规模和培养人才质量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一大批各类高等职业技术院校的相继成立,以普通高中毕业生和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为生源,以培养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中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为目标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势头良好。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是高技能、毕业后能很快融入社会并能独当一面的复合性人才。这就要求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该具备丰富扎实的理论基础,又要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和过硬、正确的操作技能,所以高等农业职业技术院校对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必须进行长期的培训,提高其综合素质,以适应我国高速发展的经济形势。


  1高职畜牧专业教师队伍现状


  目前,高等农业职业技术院校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还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究其原因:一是大多数高职农业院校是从原来的专科学校或中专学校升格而成,在一线专业教师队伍中,由于大部分人员是以前的中专教师,普遍存在着专业知识、学历结构、实践技能、科研水平等跟不上时代发展要求的现象。二是为了解决专业教师匮乏问题,不得不从普通高校引入部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由于教学任务的需要,直接进入教学第一线承担起教学工作任务,几乎没有或很少参与畜牧业生产实践活动,对畜牧业生产了解不深,更谈不上实际生产和管理经验。有资料表明,职业技术院校66.6%的教师从大学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有的学校甚至高达96.0%,大多数教师的实践工作年限不长,尤其是青年教师缺乏生产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日常教学工作过程中来自生产实践的信息量少,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多,拿不出更多的生产实际案例传授给学生。三是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很多专业教师已很难胜任教学工作,但是由于大量的扩招,这些专业教师又不得不坚守在教学第一线,合格的专业师资力量更显薄弱。四是师资队伍建设力度不够,现有教师的资格认定管理不到位,很多院校引进人才只是为了迎接评估,忽略了对已有专业教师综合素质的规范培养和管理。


  2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素质构成


  2.1高尚的职业道德


  从职业教育领域来看,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当前值得重视的问题。职业教育中德育承担着培养学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态度,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等任务。而政治思想与职业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则是重要的途径和措施,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新世纪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爱岗敬业,忠于职守。其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基础,对职业以及学生的热爱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从事教育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成为合格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前提。二是为人师表。其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条件。为人师表不仅要体现在教师的思想与道德品质等方面,也要体现在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等方面,如教师的自我学习与业务钻研及科研等,对学生而言,具有很好的教育意义和价值。三是锐意进取。其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职业道德的首要条件。


  2.2先进的教学理念


  教育理念是指教师在对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和理性信念。教育理念具有理想性、持续性、综合性和范式性,它指引着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整个教育教学活动,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内容、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对受教育者采用什么态度等。知识经济时代的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具有与时代同步的现代教育理念,用最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指导教育教学实践,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真正转变,任何改革措施、任务、教学方法和手段都很难产生真正的效果。因此,专业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是课程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教育理念主要可以从教育观、课程观、学生观、学习观、教学观以及评价观6方面进行探讨,即要确立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创新教育观,确立既要提高学生的智力品质又要提高学生非智力品质的课程观,树立独特的、发展的、能发挥主体性的学生观,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学习观;突出科学探究的教学观,并注重多样化学习评价方式的评价观。


  2.3丰富的知识结构


  教育是运用知识来传承文化、传播文明、培养人才,所以教育离不开知识,否则教育无内容;知识也离不开教育,否则,知识也无从相传,教育与知识相辅相成。作为教育者的教师,知识结构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从事专业课教学工作的前提条件。教师的知识是指教师所具备的科学文化知识及其掌握程度,包括各种文化科学的基础知识、专业学科知识、教育科学和心理科学知识。新形势下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宽广厚实的知识应包括普通文化知识、学科内容知识、教育教学知识以及生产实践知识。其中,普通文化知识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教育教学的文化基础;学科内容知识是高职专业教师教学的专业基础;教育教学知识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职业的必备条件;生产实践知识则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完善教育教学的重要保证。


  2.4复合的能力结构


  专业教师的能力是指从事教师职业的人所应具备的能力。要使学生能够适应迅猛发展的社会,教师应具有的能力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问题。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能力结构指教师在完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具备的完善合理的基本能力,它能充分发挥畜牧兽医专业教师主导作用,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素质中最能动、最活跃的部分。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许多方面的内容,其中主要是了解和分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对象的能力、处理和控制专业教学内容的能力、掌握和实施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工具的能力、组织和管理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活动的能力、完善与发展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自我的能力等。


  2.5健康的身心素质


  教师担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年青一代的历史重任。在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不再是被动的课程执行者,而是课程改革的推动者、研究者、设计者以及实践者。教师工作相当劳累,所以需要教师有健康的体质、充沛的精力、健全的脑机制,这样的身体素质既是工作的必需,也是教师素质结构的物质载体。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21世纪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身心素质合格的标志。


  3提高专业教师素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观念,提升专业水平


  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变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行启发式和互动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明确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的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在注重学生能力培养的同时,更要注重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以学生今后的发展为出发点,充分尊重和发挥他们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着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使专业教育真正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转变,时代呼唤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时代需要高素质创新人才。作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通过必要的学习和自觉的反省,更新教育观念,树立“以生为本”的现代教学理念,从而达到自然、社会、精神诸属性的浑然一体,因而专业教育要培养人、发展人、引导学生认识自己,并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育的核心,就在于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创造思维能力和灵活运用新技术的能力。3.2拓宽知识面,提高专业素养


  教师的专业发展首先体现在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和深化上。专业知识是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知识结构的核心,应包括各学科知识和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是其畜牧兽医专业的基本出发点,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是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支撑,作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学科的教师,不仅要提高自身素质和专业能力,还要注重提高自我反思意识和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畜牧兽医学科的发展,才能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为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课堂教学要改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教师不能只充当“教书”的角色,还应以高水平的学识为基础,建立广博和精深相统一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视野和更高的教学设计能力,不断提高授课水平。同时,在教材选择和教学内容重组上要认真把握,打破统一教材、统一教案的框架,根据畜牧兽医专业特点选用教材或进行教学内容的重组,编写不同的教学大纲和教案,从而在教学上既突出基础,又能加强针对性,充分体现应用性,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创新教学方法,彰显专业特色


  现代教育强调,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个体的创新是建立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创新精神的一个基本要素就是思维活动的独特性和非模仿性,而实践能力是在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改变原有的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才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主要是要突出运用“启发式”教学,善于运用“对比式教学,不断加强“直观式”教学,强化“应用性”教学。同时,在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学过程中,还要注重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主要是要采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掌握畜牧兽医专业最本质的东西,用创新思想和方法解决具体问题,并以此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


  3.4加强教学研究,促进专业发展


  要使畜牧兽医专业教学真正达到专业化,必须建立专业科学理论体系,而畜牧兽医专业科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最终要依靠从事畜牧兽医专业教育的教师,即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构建畜牧兽医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教师的教育工作必须进行全面、广泛的创新。首先,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要有自我奋斗的精神,努力克服在教学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研究主题,通过不断的学习、研究和实践,用辛勤的汗水去换取劳动的成果;其次,教师要树立主体意识,自觉地投入专业教育教学研究工作,以具备科学研究的意识和能力;再次,教学还应加强与他人、同事、专家之间的合作,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通过在与他人的共同研究、共同备课、共同反思的过程中,学会分享和交流,以促进畜牧兽医专业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为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必须具备有终身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做学习型教师,要敢于质疑、大胆创新、富有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借助学科优势,发展专业水平,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走出一条专业化发展之路。


  3.5搭建专业教师实践锻炼的平台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各产业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含量以及掌握和应用这种科技和先进技术或手段的第一线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这就要求高职农业院校畜牧兽医专业的教师,既要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有较强的畜牧兽医专业实践能力,以指导学生的生产实践,成为人们常说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只有在生产实践中才能锻炼出来。在参加畜牧业生产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或者带着科研课题到生产第一线或畜牧企业中去进行研究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产、学、研(工学)有机结合,达到既提高专业教师自身实践能力,又能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水平的目的,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作者:赵政  李旭

  第4篇:高职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其本质是教育与企业、社会需求紧密结合,把“教、学、做”融为一体,强化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建设一支满足生产实习、顶岗实习需要的高技能、高素质的校外兼职教师队伍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当务之急。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兼职教师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目前,畜牧兽医专业学生派到企业参加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没有专门的指导教师,主要是临时决定的,甚至有的实习单位没有兼职指导教师。一般情况下是学生到企业后才由实习单位临时决定,企业兼职指导教师没有工资待遇,也没有工作积极性,没有认真开展指导工作,很难保证生产实习和顶岗实习质量。


  (二)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指导教师学历偏低。从学历层次来看,目前大多数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队伍中大专和中专学历者居多,拥有本科学历的比例约为20%,研究生或以上学历担任实训教师的就更少;从知识结构来看,有些兼职指导教师专业不对口,尽管学历满足条件但不是相关专业毕业,因而很难保证高质量地完成实训指导工作。尤其对于畜牧兽医专业而言,是一个要求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很强的专业,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影响到实践技能操作指导。


  (三)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缺乏教学经验。高职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队伍中,绝大多数没有做过教师,没有经历过师资培训,缺乏教学经验,不知道传道授业的方法和技能,难以承担教书育人的重任,难以提高教学质量。


  (四)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没有规范管理。由于没有统一标准,带有随意性,部分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还比较差,实践能力不能够完全满足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最重要的是“技高”,既要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不但要能承担实践教学,还应当能承担理论教学,传授做人做事的道理。由于没有统一要求,学生在校外实习大部分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处于“放羊”的状态。


  (五)高职院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兼职教师受到企业经济利益的影响。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受校企双方共同影响,目前大部分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励机制,不能实现“三赢”,兼职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实习,增加工作负担,企业要生产经营,追求的是经济效益,而高职院校则注重人才培养的质量,有一定的周期性。目前企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校企合作,多数是凭关系和个人感情,难以发挥积极性。


  二、畜牧兽医专业校外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措施


  (一)政府或行业协会参与校外兼职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政府或行业协会应加大在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的引导、协调作用,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目前企业只知用人,只会用优秀人才,哪个学校有毕业生,就去哪招聘,缺乏参加培养人才的积极性。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管理和监督,增强企业培养人才的责任感,大大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二)加强对校外兼职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应由学校和企业制定统一标准,统一要求,通过校企合作共建平台,推行“双岗双薪”来充分调动企业中优秀的技能型人才投身职业教育的积极性,符合条件的个人,经学校、企业和个人三方协商,在自愿的基础上签定协议,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要求,并由学校发给聘书,正式成为学校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各方都要严格履行义务,尽职尽责完成各自的任务,真正做到学生在实习单位有人管、实践技能训练有人教。学校、实习单位要对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严加管理和考核,学校应定期支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劳动报酬,同时还应当实行奖罚制度,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做得好的给予奖励,反之要给予处罚。


  (三)学校应将校外实训兼职指导教师纳入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管理。作为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指导教师,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学校应将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纳入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部分,定期支付劳动报酬,定期、有计划地开展教师技能培训,在生产实习、顶岗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教学水平。目前畜牧兽医专业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大部分缺乏教师的基本技能,只有通过培训,才能改变目前的状况,才能提高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质量。


  (四)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学历。虽然高学历并不等同于实践能力强,但高学历者在更新知识信息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自我学习能力,拥有自主更新知识的能力,也能影响和促进指导学生的不断提高。因此,应该使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具备本科及以上学历,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出台相应的激励政策,鼓励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提升学历水平。


  (五)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技能比赛制度,定期开展技能比赛,不但可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理论和技能,而且还可以扩大其影响,提高他们的知名度,从而提高其教书育人工作的积极性。


  (六)共同制订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人才的具体实施方案,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让他们感受到学校的重视,有责任感。同时聘请企业人员参与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把企业发展需要的知识和要求写入人才培养方案,这样培养的毕业生,才受用人单位欢迎。


  (七)共同制定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要符合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离不开企业人员的参与,应聘请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参与制定,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使制订的畜牧兽医专业的课程标准和实习指导书更具有实用价值。


  (八)制定有利于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成长的人事制度。学校和实习单位应共同制定激励政策,积极安排和鼓励教师参加科学研究,进行项目服务和技术开发,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实现自我价值、扩大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提高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人事部门加强对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德、能、勤、绩的全面考核,建立以业绩和能力为导向、科学合理的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考核评价机制。


  总之,要提高畜牧兽医专业生产实习、顶岗实习的教学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校外实训基地兼职指导教师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应坚持以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校企合作,服务于企业,为企业解决难题,就会不断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的能力。


  【作者简介】莫文湛

上一篇:中学语文优秀教学的实施与研究论文(共4篇)

下一篇:中专德育道德论文欣赏(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