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乡土教育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共2篇)

发布时间:2023-12-08 11:30


第1篇:当前农村幼儿园乡土教育研究



  农村幼儿园教育主要以游戏为主,将常规教育融入游戏之中,注重促进幼儿心智发展,培养幼儿主动探索、敢于实践的精神。乡土教育指农村幼儿园应合理利用地域优势,将乡土资源作为教育载体,积极创建独具乡土特色的主题环境与实践活动。农村幼儿园实施乡土教育,主要应从自然中取材,使教育更加形象化、具体化,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一、乡土教育的理论与背景

  乡土教育主要指将某些乡土现象作为教学资源,注重联系生活实际,从而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经验相结合,乡土资源主要包括生活环境、历史背景、自然景观、乡土艺术和文化。该教育模式改变了传统幼儿园教育中实际生活与教学内容相脱节的现象,一方面注重加强幼儿学习、探索、认知等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注重增进幼儿对乡土文化的认识,培养其热爱家乡的情怀。农村幼儿园与城市幼儿园相比,在教育经费、教学设备与师资水平等方面有明显差距,想要提高教学质量有一定难度。因此,乡土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充分利用农村天然的优势,將自然环境与乡土文化作为教育资源,拓宽幼儿学习空间,同时针对幼儿学习特点使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实践性与综合性,这无疑是实现农村幼儿园教育优质化的有效途径。

  二、乡土教育在农村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

  (1)自然取材。人对事物的认识,通常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与认知能力相对较弱,但他们却有着较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因此,农村幼儿教育应充分发挥农村的乡土优势,以自然资源作为“活教材”,使自然、生活、学习相互整合。例如春天万物生长,百花盛开,也是农民春耕时节。此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简单有趣的户外活动,带领幼儿感受乡间田野的绿意,引导幼儿观察农民如何劳作,并根据当时的情境结合相关知识,将农村幼儿教育直观化,以此提高幼儿对事物的理解能力。同时,农民所种植的各种农作物,也是幼儿教育的活教材。教师可根据农村季节变换的特点,指导幼儿观察各种农作物在各个季节生长的特点,一方面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热情与能力,另一方面让学习与生活相融合,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

  (2)加强实践。农村幼儿园实施乡土教育的关键在于加强实践,实践的目的在于通过一系列的创作活动调动幼儿的学习兴趣,以培养幼儿丰富的想象力,拓展其思维能力。而实践的主要方法,是以乡土资源为主题,将农村的各种自然景象融入教育活动。例如,可以按照春耕、夏长、秋收、冬藏的顺序,进行一项完整的种植实践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幼儿动手播种、浇水,然后除草、松土、施肥,通过感官接触,增强幼儿动手与动脑能力,让其在实践中探索植物生长的奥秘。还可以组织幼儿给户外活动中所观察到的景象设定一个合适的主题,如“美丽的春天”,并让幼儿设计一幅关于春天的图画。图画可以自己画,也可以利用各种材料进行粘贴,或将户外活动中收集的树枝、叶子等拼接起来变成一幅画。这样,可以丰富教学内容,增加幼儿学习乐趣,提升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

  (3)合理应用乡土文化。农村蕴含着丰富的乡土文化,合理利用这些教育资源,是培养幼儿热爱家乡的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农村幼儿比较熟悉乡村生活,能够了解一些乡土文化,这些乡土文化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的成长。因此,将适宜的乡土文化融入课堂对农村幼儿教育具有重要意义。教师应挖掘本地区丰富的乡土资源,并将其合理地应用到幼儿教育中,在增强幼儿感知、发现、探究等能力的基础上,培养其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主要方法有:在幼儿入园或早餐时间,教师可以播放具有地方特色的民歌、民谣;在自由活动时间,组织一些民间游戏,如“钻绳”“跳水沟”,或开展简单的民间艺术创作活动,比如以农村常见的稻草或竹签为材料,指导幼儿进行编制活动,以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午休前,选择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民间故事作为睡前故事进行讲述。教师将乡土文化渗透于幼儿的日常生活与学习中,让教育情境化、生活化,能够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合理运用乡土文化,可以使农村幼儿教育的内容更为丰富、更为有趣,可以加深幼儿对家乡的感情,为幼儿将来弘扬家乡文化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教育源于生活,真实的生活是幼儿教育生动的教材。农村幼儿园虽在硬件设施上无法与城市幼儿园相比,但农村具有的丰富自然资源以及独具特色的乡土资源为农村幼儿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资源。农村幼儿园借助乡土资源,将学习内容直观具体地展现在幼儿眼前,能够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乡土性,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探索能力和发现能力,培养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第2篇:农村幼儿园教育管理的分析与探讨


  《幼儿园教育研究新探》一书中,试图阐明幼儿园教育研究的的性质、特点和意义,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旨在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效率、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要结合幼儿园和幼儿教师的工作实际、强调幼儿园教育研究与幼儿教师实际工作的紧密结合,其主要目的是解决保教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寻求真实的答案或改进性的措施。

  1.会宁县幼儿教育“大班额”现状的形成

  1.1县城幼儿园的现状:近年来的教育“跟风”和“陪读”教育日益盛行,接受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进城读书的势头越来越大,空闲了乡下教室拥挤了城镇学校,大班额的形成与发展“势不可挡”,相反也造成了教育质量的下滑。甘肃省会宁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干旱山区,虽然“干苦甲天下”,但是也是“西北高考状元县”,这里的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一点也不低于沿海发达地区,加之会宁县自古以来民风淳朴、崇文尚德、人才辈出。幼儿园的班级基本情况应该是大班不超过35人、中班不超过30人、小班不超过25人,而我们会宁县幼儿园的大班64人、中班62人、小班58人(会宁县幼儿教育属于简托班,每个年龄段上浮5个人),都是“教育热”、“进城热”、“成才热”引发的严重后果。

  1.2乡村幼儿园的发展:由于上述原因,我县农村大多数小学已经关闭,相应的学前(农村以前都是学前班)教育也就不会存在;自2015年以来,随着国家对幼儿教育的高度重视,我县已经计划全覆盖三百多所村级小学附属幼儿园,对于缓解幼儿园大班额,提高幼儿教育质量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3据“好孩子育儿园”网转载《人民日报》记者调查的文章看出:天津、贵州、哈尔滨、珠海等等地区均出现学前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而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方面由于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希望幼儿早学知识、多学知识,幼儿园为了争取生源、为了在竞争中生存,逼迫迎合家长的心愿;另一方面小学一年级在入学采取测试招生的办法。“小学化”倾向的制约是幼儿教育的巨大弊端。

  2.时下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制约

  2.1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就是指幼儿园将小学办学理念、管理模式、课程资源、教育规范、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等渗透或者运用于幼儿教育实践中,使之常规化、教学化、状态化,进而普通化、趋势化的教育现象。

  2.2误区:幼儿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走进了误区,幼儿教育“小学化”拔苗助长式的“填鸭式”教育、各种名目繁多的专项技能训练得了家庭家长的追捧,家长的一些违背幼儿教育规律的要求,驱动一些幼儿园的所谓专项特长教育,代替了幼儿园的教育计划,严重危害了幼儿的游戏权、发展权,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

  2.3制约:“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健康有害无益,其危害主要有:

  2.3.1使幼儿还没有上小学就产生厌学情绪;

  2.3.2妨碍幼儿天性的形成和幼儿的快乐成长;

  2.3.3不利幼儿身体和身心健康。

  3.幼儿园教育“超常态”认识否定与反思

  3.1对大班额教育教学的认识: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学前(幼儿园)教育备受关注,对优质学前教育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学前(幼儿园)教育资源不均衡,促使许多办园规模、收费合理、保教质量好的公办幼儿园普遍存在大班额情况。幼儿园大班额现象衍生出一些教育弊端,如:安全隐患、个性化的指导不够、教师工作压力大等等。

  3.2对家庭的教育观念的否定:学前幼儿园教育中,教师队伍相比较十几年前已经有了长足发展,但是时下时髦的一句话是“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转变家庭家长教育观念,树立起教师与家长共同的正确的儿童观、育人观、成才观,是实现幼儿教育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

  3.3大班额教育环境的弊端:大班额教育教学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使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更加严重;转变家庭家长的教育观念,优化大班额班级管理,是解决大班额问题的必要措施。明晰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界限,加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是“让幼儿教育中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关键所在”。

  4.幼儿园教育管理理念的本质、模式、体会和基础

  4.1本质:两千多年前,伟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以约驭博、寓教于乐教育理念,分析其教育思想对当今的幼儿园教学具有重要启示,正确运用因材施教、启发诱导是教育与管理永恒的主题;毛泽东在不断的革命实践中,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教育理论,提出了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的社会现象,培养什么样的人,培养目标是什么,这是教育性质的最终体现,独辟蹊径地阐发了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为核心的“德、智、体”三育并重;卢梭的自然教育思想明确提出教育要服从自然的永恒法则,尊重儿童天性的发展,把儿童当作儿童来看待,强调在活动中进行学习。

  4.2模式: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事关个体幼儿园的成功与否,在总结了多家幼儿园的发展模式以及我园的发展历程和个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三加一”联创发展模式。即:自身发展、政策发展、农村发展。

  4.3体会:因材施教、平等教育、依法治教、服务社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因此为我国的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化人才是学校教育的重心,在启蒙教育阶段,就应该适时的有计划化的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存储后备人才服务社会,服务大局是教育的重大使命,百年发展,教育为本,只有遵循服务社会的原则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提高幼儿未来的发展素质。

  4.4基础:运用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改革观,形成正确的办学理念,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为幼儿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4.4.1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更新教师理念,以幼儿发展为本,培养幼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素质教育总目标,形成正确的儿童观,评价观,课程观,教学资源观,正确处理知识与能力关系,德育与教学关系,幼儿园与家庭、社会的关系;

  4.4.2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教育教学工作方法,改变传统行政层级管理方法,变幼儿园为学习型组织,变教师为幼儿园教育改革主体;

  4.4.3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落实幼儿园发展规划。

上一篇:高校英语教育专业毕业探析(共2篇)

下一篇:幼儿园安全教育的渗透分析(共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