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多义的影视教育理念与实践趋向

发布时间:2023-12-09 08:24

  【内容摘要】“影视教育”是一个应用广泛的概念,也指涉着广泛的教育实践领域,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巨大的模糊和差异。通过厘清“影视教育”概念和梳理电影教育理念及实践发展,就影视教育的目的、结构、手段及其理念的实施等实践中难以回避的问题进行探讨;并从培养目标入手,对影视教育进行分类,梳理不同类型的影视教育发展经验,以期还原多义的影视教育理念与实践趋向。


  【关键词】影视教育;培养目标;教育理念;教育实践


  一、培养目标设定不同导致理念与实践分途


  影视教育是以电影电视为主的活动影像为对象的教育活动的通称。电影(motionpicture)是最早出现,也是迄今影响最广泛的活动影像媒体。电影教育也自然成为活动影像教育的最重要部分,并长期成为这一教育领域的代名词。随着电视媒介的兴起,电视媒体对人才的巨大需求给这一领域的教育内容和训练方式等都带来了很多变化。虽然影视在媒体自身和运作方式上有明显差异,但是同样作为视听媒介,又有着很多共同与共通之处。这也使得影视教育成为一个特点鲜明而又内涵丰富的教育领域。而当代数字媒体技术发展和网络新媒体的出现,又给影视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使之面对活动影音媒介更广泛深入发展变革,与时俱进地发展演变。


  今天所说的“影视教育”,其实已经超出了影视媒体本身,而是面向整个现代影音媒体的多种形态和广泛发展需要的综合性影音媒体教育。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影视教育以活动影像和声音构成的基本规律为教育的内容主体,培养这一媒体发展所需各类人才的核心任务并未发生根本变化。这一点也从相关教育机构的一些变化中反映出来。以往的电影学院很多都陆续改名影视学院或影音学院,以适应教育内涵与需求的变化。但是由于以故事电影为主的创作生产在影像和影音媒体的发展中,对于媒体的表现规律进行了最广泛和开拓性的探索,这也使得在直至今天的影视教育的实践中,电影一直是最主要的素材和经验资源。


  从培养目标分类,广义的“影视教育”包含三个相关而又内涵不同的领域。第一类是培养影像生产人才、特别是以影视为主的影音媒介的从业人员;第二类是以影视为主的活动影像生产和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教育,或称为电影理论人才的培养;第三类是对影音媒体更广泛的科学教育应用,包括电影化教育的技术人才培养、利用影音资料进行科研与教育、对非影音专业人群的影音知识及文化教育的普及应用等。不同目的的影视教育是差异很大的学术领域。在电影诞生后的一百多年里,这三种影视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侧重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


  影音生产人才、特别是以影视为主的影音媒介的从业人员培养与教育,长期以来一直是影视教育的主体。


  而影音生产人才的培养教育机构出于不同的教育目的,也可以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类型。第一类即最基础的是以基本影音媒体素质、技术培训和专业学习准备为目标的中短期非学历教育。从电影诞生不久就出现的培训学校,到现在还广泛存在的各种艺校、技校,专业院校和社会机构举办的各种进修班和训练课程、甚至为应付影视相关专业的艺考出现的大量培训机构等大都属此类,还包括大学中为非影视专业学生开设的影视素质课程等。这类教育的性质属于影视媒体素质教育和专业人才的准备或补充性教育。


  第二类以影视专业本专科学历教育为主,在数量上占了当前影视教育的最大部分,其主要内容是培养影视人才所需的基本专业知识技能和文化素质。这类教育虽然与专业精英人才的培养教育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很接近,但是专业的针对性和训练强度都有一定差距。其特点是教育思路中知识结构建构设计比较均衡、侧重专业所需的综合素质教育,为进一步学习和在工作中成长打下扎实基础。这类教育的目标设计主要是为更高层次的学习,从网络及电视媒体相对外围从业开始逐渐成长。而学生在专业领域的快速成才更大程度上还需要依靠个人的选择性努力和教育实践中的因材施教。


  第三类则是以培养相对精英化的职业从业人员为目的的专业影视教育。这包括少数专业影视院校的创作类高学历人才培养,和有一定从业经验和创作成就的从业人员的回炉进修、创作工作坊等。学习电影制作,学校的技术设备基础、训练经验和创造力培养的经验显得更加重要。这类教育入学筛选比较严格,专业划分比较细致,训练的强度和针对性都比较高。在以前相当长的时间里,由于电影产业从业门槛相对较高,这类专业院校的本科或相似的教育训练都是高端专业从业者的重要培养途径。近年来随着影视教育和媒介产业的发展变化,专业人才教育也开始出现向更高学历层次发展的趋势。但专业影视教育不仅包括专业学历教育,有发展潜力的从业人员的再教育和非影视专业高层次人才的影视专业培训,也逐渐成为高层次专业影视人才教育的重要途径。国外一些高水平的专业院校很多以研究生教学为主,而且不少学生甚至入学前就有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学历。较高的文化素质和较丰富的社会经验都为他们从相对高起点切入创作学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不同类型的教育模式相辅相成,形成比较完整的影视人才培养机制。


  二、影视教育理念、方法的变迁与教育实践的历史互动


  “影视教育”中的影像生产人才教育、影视理论人才教育和利用活动影像进行更广泛的教育应用,是三个相关而又内涵不同的领域。而其中最重要的还是对影像生产人才的培养。在电影诞生后的一百多年里,这三种影视教育在不同时代的发展侧重有所不同,但是他们之间又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其中影视生产专业人才的教育在其中起着主导和引领的地位。同时,由于世界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活动影像文化的普及与流行程度的差异,国际影视教育的发展也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现象。影视教育的成长道路多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影视教育的某些性质和特征。①


  电影首先诞生于欧美发达国家,对于电影人才培养的需求也首先产生于这些地区。电影诞生之初,知识阶层普遍把电影看作是一种新奇的技术噱头而予以鄙视。人们对于电影的艺术与文化价值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历史进程。在最初,电影人才需求主要是这一新娱乐媒体技术人才。电影教育就是从二十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出现的短期摄影技术培训学校开始起步的。某些大学早年也开设过类似的技术培训类课程,并逐渐发展成电化教育类的专业教育。然而真正把电影作为一个有艺术和文化表现力的媒介,有意识系统培养影像生产人才,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电影的发展表现出具有巨大的文化影响力之后。


  比较正规系统进行专业电影人才培训的学校最早出现在欧洲。现在公认的历史最悠久的专业电影学校是1919年成立的莫斯科电影学校,即今天的莫斯科国立格拉西莫夫电影学院(VGIK,也称为莫斯科电影大学)。“十月革命”之后的俄国,面对新社会文化建设的需要,最早认识到要更好地利用这一新媒介的重要性。在列宁惊叹“电影是最伟大的艺术”的同时,一批极具先锋精神的苏联艺术家首先开始了电影艺术的探寻和电影艺术人才培训的教育尝试。100年来,电影蒙太奇艺术的开拓者库里肖夫,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及格拉西莫夫、塔可夫斯基、舒克申等一代代苏俄大师都曾工作学习于此。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欧洲一些电影大国相继成立了培养电影艺术人才的专业性学校。1926年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公司和政府联合创办了路易·卢米埃尔电影学院。如今该校与在同年创办的IDHEC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法国高等国家影像与声音职业学院(LaFEMIS)是法国仅有的两所国立影视学院,也是国际顶尖水平的电影院校。1935年意大利成立了由国家电影资料馆和国立电影学院组成的意大利电影实验中心,其中的电影学院(SNC)也是至今仍负盛名的优秀电影院校。安东尼奥尼等电影大师也出自于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随着电影的发展,专业电影院校在更多国家出现。1946年米洛斯·福尔曼的母校布拉格表演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FAMU)创立。接着是1948年建立罗兹的波兰国立戏剧影视学院,这里也诞生过安杰伊·瓦伊达、基耶斯洛夫斯基、罗曼·波兰斯基等诸多大师。虽然1930年代中国也在高校中有过电化教育类的相关教学,但直到1950年北京电影学院成立,专业电影院校始在欧美地区之外出现,也是亚洲第一所专业电影院校。1958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前身北京广播学院成立,这也是世界最早明确以广播电视人才培养为目标的影视专业院校。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英国、德国、瑞典、荷兰、以色列等许多国家也相继建立了专业电影院校。日本导演今村昌平也于1975年创办了今天日本映画大学的前身横滨放送映画专门学校。


  欧洲许多国家的这些专业院校长期归属文化部门而非教育部门管理,不以学历教育为目标,而是努力满足影视产业的人才需要,至今仍有部分院校仍未完全纳入高等教育体制。这也使得其毕业生虽然在业内广受欢迎,但是要进入唯学位是尚的高校就会有点困难。因此到近二十年这类院校大部分陆续转入学历教育体系,甚至为了适应高等教育体系对人才学历的要求开始尝试培养与创作制作专业相关的博士层次人才。


  这些专业电影院校,除了欧洲一些小国和日本等一些规模较小的院校之外,大多在专业设置结构上与电影工业体系相对应。专业划分较细致,对专业训练水平的要求也较高。这种专业电影院校主要致力于电影创作和制作的精英式人才培养,专业特征鲜明,训练系统严谨,对于专业创作方面的创新能力训练也高度关注。这种严格的专业训练对于设备、人员的要求都很高,至今这类院校大多仍坚持精英教育的方针,招生规模都不大,入学考试一般比较严格,学习要求也较高,同时毕业生专业技能质量评价较高,行业就业率和成才率相对都较高。就教育理念而言比现在世界上存在更广泛的美式院校更强调精英化。


  美国也在1967年根据总统要求建立了类似欧洲体系的培养非学历高级创作人才的专业电影院校美国电影学院(AFI)。该校近年也开始了从本科阶段进行学历教育。但是主流的美国电影教育从结构、方法和理念等方面都与欧洲有所不同。其主体是附属于综合大学和综合艺术院校的二级学院。开展电影专业教育最早的是南加州大学电影艺术学院(USCSchoolofCinematicArts,简称SCA)。该校1929年便与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共同创建了电影学院。大卫·格里菲斯、恩斯特·刘别谦等都曾在其中任教。此后电影专业几经波折,到20世纪50年代后开始稳定发展,并带动了美国大学电影教育的逐渐普及。该校培养了卢卡斯等不少好莱坞大亨,也靠着他们的捐赠和与好莱坞的紧密联系越办越红火。20世纪50年代之后,美国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发展的阶段,综合大学纷纷开始建立电影系科,并逐渐形成了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影视学院、纽约大学帝势影视学院等高水平电影名校。除了综合性大学之外,美国还有不少高水平的综合艺术院校,在电影教育发展的环境下,这些学校利用其综合艺术优势,也在影视教育方面发展颇有建树。如芝加哥哥伦比亚艺术学院、加州艺术学院、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等,都在电影教育方面表现出其独特性。


  就整体而言,美国的电影教育与欧洲传统的电影教育一个重要差别是很多美国学校的电影系科只分成编剧、制作、管理和理论四个专业。在制作专业里包含了许多欧洲系统院校划分很细致的导摄录美声剪等多方面的内容。这种训练方式注重学生综合创作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专精结合,有目的地形成个性化的创作特色。这种相对综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专业设置,也为世界上许多院校所效仿。这也与大量二线影视学校的培养目标不限于电影工业中的高端创作人才,还需要适应电视和其他影像媒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有关。至今,全世界综合性大学里从事影视和相关媒体制作教育的二级学院或系科已经数以千计,已经远远超过专业电影院校,成为电影教育的主体。由于综合性大学都有各自不同的学术传统和学科重点,对于电影学科的重视程度不同,其电影院系的水平参差不齐,并且与大学本身的整体水平并不一定一致,例如多数常春藤大学都没有很好的电影制作院系。但是好的综合性大学有着整体学术环境优势,一旦着力发展,也能迅速提高影视教学水平。哥伦比亚大学的影视制作专业近20年来的异军突起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强调专业精英型和综合性培养的理念在各校对毕业创作的要求方面能明显反映出来。以同在洛杉矶的两所顶尖电影院校为例,在胶片时代南加大像欧洲院校那样,鼓励制作专业学生选择有侧重的专业方向学习,毕业作业往往是联合创作,只要参加自己侧重的专业方向(如摄影、录音)的工作即可。而加州大学洛杉矶校区由于更强调独立创作,允许制作较小规模和成本的毕业影片,但是一般要求需担任编剧导演的主创工作。这些状况虽然在进入数字时代有了一些变化,但是在教学和训练思路上还是存在不同的倾向。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和普及,影像制作的技术和经济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了影视相关教育,一些以往有较好媒体教育训练基础的院校也纷纷向影视制作领域扩张,形成了近20多年来世界电影教育规模空前发展的景象。现存的高等影视教育机构绝大多数都是1990年以后成立的。专业艺术教育院校和综合性大学里的电影系科在教学经验和师生资源等方面的合作和融合也在不断发展,一些新的现象也开始出现。变化之一是发达国家的本科教育已经进入普及阶段,带有更多素质教育的成分,对行业就业率期待有限。而一些较好的学校也开始越来越注重提高淘汰率或入学质量,培养目标重点也从行业就业率向成才率转化。另一方面,随着数字技术的普及,影像生产的方式日益多元化,对人才的知识结构也提出许多新的要求。特别是故事片之外的动画片、纪录片及实验影像人才的需求也推动了影像制作人才教育的多元化。一些与影像媒体相关的其他院校也开始介入活动影像教育,例如以数字交互和实验影像见长的罗德岛设计学院。这样在影视院校越来越多的情况下,靠差异性寻求生存和发展推动了有不同侧重和多样性的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影像制作人才的培养,与以电影为研究对象的人才培养和以影视为教育资源的应用,是两个差异很大的教育领域,并不是所有电影专业的学校都两者兼有。前者对学校的技术设备基础、训练经验和创造力培养经验的要求显得比较重要,而后者在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教育机构的综合人文科学环境及基础。电影理论专业更多是在硕士或博士阶段进行,相对起步较晚。许多学校的电影理论专业学习不仅存在于电影系科,还可能存在于许多相关的学术领域。电影在整个人文学科领域中毕竟还属于比较后起的学科,一些历史悠久的名校对此的重视可能反而不如其他一般院校。但是优秀的理论人才培养仍然需要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基础训练。而随着影像文化影响力的不断扩大,诸如芝加哥大学、加州大伯克利校区、耶鲁大学等传统名校也对影像传播给予越来越多的关注。


  国际上在本科阶段很少有电影理论方面的专业,电影理论方面的专业教学主要集中于研究生阶段。当然不少电影专业的强校虽偏向于制作创作,在理论课程学习上也有严格的要求,理论方面师资和学术基础方面的整体实力也会很强。如美国顶尖电影院校南加大、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纽约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校,对于制作人才教育的MFA学位要求中都有一定的理论学分要求,其影视系科也包含了不少专业理论教师。另一些综合性大学不太发展制作专业,但依据整体学科优势而拥有很高质量的电影理论系科,如芝加哥大学、法国巴黎八大等。但是理论教学也有其特点,除了与学校的整体人文学科水平有关之外,拥有一些突出的优秀学者显得尤为重要。电影理论进入大学并使电影研究与现代人文研究深度结合,离不开法国学者米特里和麦茨等的开拓性工作。著名学者大卫·波德维尔夫妇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成为美国电影理论教学重镇的重要原因。而著名学者达德利·安德鲁从艾奥瓦大学移师耶鲁之后,艾奥瓦大学理论学术的整体实力大损。而且各校电影理论教学的特色也与不同学者有着不同学术特点和特长分不开。但专业影视院校对制作专业的学生,出于对创作专业知识结构和创作思维方式等考虑,理论教学更加侧重史论结合,更多是通过性别、流派或类型等角度切入。


  在电影教育日益普及的今天,除了欧美传统的电影大国之外,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影视教育。甚至一些传统电影产业并不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由于电视和网络视频人才等广泛需求的推动,也产生了不少独具特色并且水平较高的影视院校。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在数字时代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随着世界性的影视教育发展,影视教育在国际间的交流合作也越来越重要。1955年铁幕两边的一些电影教育工作者为了冲破冷战的政治藩篱,推动电影教育的国际交流,在法国戛纳成立了国际影视教育联合会(CentreInternationaldeLiaisondesEcolesdeCinémaetdeTélévision-CILECT)。60多年之后的今天,这一组织已经从8个国家学校代表组成的小型交流团体,发展成为一个包括来自6大洲60个国家的180多所视听教育机构,拥有上万教师和员工,每年培训60000多名学生,并与160多万名校友网络进行交流的世界性组织。在充分支持创造性、多样性、跨文化思维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下,通过推动教学思想和经验的交流,组织多种形式的双边和多边教育合作,支持学生电影节等创作交流,举办有关影视教育发展的学术研讨会等各种活动,为国际影视教育的发展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中国的影视教育工作者从改革开放之初的1982年加入CILECT之后,一直积极参与国际影视教育交流。中国学者连续近20年担任该组织亚太分会的主要领导,帮助亚洲学校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也向世界同行展示自己的教学成果。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是需要讲究策略的。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如何组织学生进行合作探究,使得他们完成情感的准备,尽快地进入合作探究的状态中是他们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其次,学生在探究中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合作,合作是否合理有效更是他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是否紧紧地抓住问题不放,是不是能够从一个疑难延伸开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保证了探究问题的深度与广度更是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所以说,在组织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过程中,是需要语文教师去好好考虑组织引导学生的策略问题,探索出一种从具体学情出发的,能够促使学生合作探究进行得更加顺畅自然的方法。


  三、认识中国特色,寻求适切的影视教育发展思路


  在世界影视教育蓬勃发展的今天,中国的影视教育也迎来了空前的发展。国际影视教育中的不同类型在中国都有所发展,但是中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环境,简单地照搬国外经验难以建设高水平的影视教育。因此需要根据中国的现实,发现新问题,寻找解决的有效方式。


  1.注重培养三种基础能力


  我国教育理念的基础,是着力培养符合时代和社会需要的新一代媒体人,而不仅仅是艺术技术技能训练。西方教育体系中在课程结构方面基本不考虑世界观、生活观和艺术观方面,更多地是通过专业教学渗透和影响学生的人文方面素质。这在中国既不可行,也不符合我们的教育理念。因此如何培养更适合新时代影视媒体发展需要的人才,给中国影视教育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对于影视从业人才的教育培养,知识技能结构上的核心由人文品格和素养以及认识感受生活的能力、艺术想象与创造能力、对影音媒体规律的认识把握与运用媒体创作的基本知识能力三个主要部分构成。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就是探讨传授这些知识和能力的思路与方法,以及如何处理这些不同方面教学训练的关系。而这一切的培养都需要通过一系列规范有效的教育体制、规则和方法,寻找有效帮助学生主动学习和掌握这些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影视人才是影视作品的创作者,其人文品格和素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影片的思想和艺术价值的呈现。所有艺术创作人才培养都离不开对学生的人生观与艺术观的塑造。在中国,培养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的积极发展服务的影视创作人才是影视教育的首要任务。如何从教育理念和体制上有效保证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高质量的影视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我们的教育结构体系中有不少专门的思想教育课程,但是依靠这些课程要想完成影视人才人文品格与素质培养的任务肯定是远远不够的。除了必要的专门人文课程之外,更重要的是在专业训练的过程中贯穿正确的人生观和观察生活认识社会的教育与训练。如何在专业教育中贯穿积极的人生观和艺术观的教育,尤其是辨析西方艺术观念与经验,防止这些因素与我们的人文素养目标“打架”,是发展和提高中国影视教育首先需要努力解决的问题。艺术源于生活,敏锐的感受和把握生活的能力是将艺术家人生观、艺术观变成艺术作品的基础条件,也是艺术创作能力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对于影视这一基于机械记录的技术手段发展而来的视听媒介,形象化地感受和表现生活的能力是创作的基础。但是也正由于机械记录的媒介特性形成的纪实美学在影视领域的巨大影响,对于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的理解本身就存在更复杂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对于学生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也显得更加重要。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对于应试教育的高度强调,客观上对于青少年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有一定抑制作用,使得这方面的训练问题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


  艺术想象和创作能力的培养,是训练学生以富于表现力的独特艺术形象创造性地表达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的方式和能力。从国内外的经验来看,除了常规的艺术模仿与创造力训练之外,实验电影的教学和训练对于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由于实验电影的艺术风格追求似乎与常规电影的真实观存在明显冲突,教育上不鼓励学生非写实主义实验电影创作的现象多有存在。事实上,在当代艺术教育中,实验艺术的训练不仅是一种风格训练,更重要的是训练用独特的方式感受生活和把生活体验通过独特方式进行转换升华的能力,而正是由于这一方面的认识局限,造成更多依赖题材和拍摄对象的选择判断学生创作的意义与价值的现象,对把握学生创作思想导向带来复杂或不利的影响。另外,中国传统艺术提炼生活真实,注重意蕴营造的艺术经验,也有助于学生对运用富于创造性的艺术眼光感受和表现自己对生活独特体验的意识的提高。因此,重视对于中国艺术传统与经验的教学不仅是帮助学生认同和传承民族艺术经验,也是中国电影教育中对学生艺术观和创造力训练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活感受力和艺术创造力是艺术创作人才的两项基本技能,只有具有独特的感受生活的能力和艺术创作力,才能创作令人耳目一新的艺术作品,避免千人一面的现象。但除此之外,影视人才还需要对影音媒体规律有细致而具体的认识与把握。而对影音媒体的深入把握恰恰需要通过对不同具体专业领域创作和制作的基本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训练才能真正实现。这使得影视人才的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知识培养,更重要的是细致而扎实的技能训练。影像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综合媒体呈现,其中各个领域有着复杂的专业技术知识和能力。每一个专业影视创作和制作人才都需要在自己从事的专业技术领域拥有精道的专业知识和高超的技艺。这种能力必须通过大量的实践操作训练才能够真正掌握。所以影视创作制作人才的培养是一个着重实践能力的培训体系。数字技术的发展使拍摄训练更加经济和便捷,但不是简单的“多拍”就能造就出高质量的人才,还需要科学的教学方式和训练方法,而这背后更需要的是教育理念上的创新。


  2.提高质量需要处理好四个关系


  第一是人文素养与专业能力和创造力的关系。这是对中国影视教育而言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西方的影视教育侧重于技术艺术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人文素养方面更多依靠学生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在中国人文素养教育与人生观艺术观教育紧密相关,如何从教育理念和体制上有效保证培养社会主义媒体人才这一目标的实现,是高质量影视教育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影视创作是用专业化的技能表达艺术家思想的过程。在教育教学中,无论知识结构设计还是技能训练方法都必须有效结合起来才能保证人才培养的真正质量。在这方面,中国社会主义的艺术教育有着自己悠久的传统和丰富的经验。而国外的专业教育中其实都包含这方面的内容,但更多的是通过艺术理念传达和专业训练过程曲折隐蔽地实现的。虽然我们期待传递给学生的思想内涵截然不同,但其中的一些原理和方法还是有某些启示和借鉴意义的。较好的影视院校对创作专业的学生无论有无必修人文或史论课程的要求,但在专业创作训练中观察人生和认识社会都是贯穿于创作训练本身的。而学生的人生观和艺术观在很大程度上正是在训练和引导过程中被塑造的。有组织、有清晰专业目标和要求考核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培养学生人生观和认识把握生活能力的一种手段。日本映画大学的纪录片专业开设了一门称为“人生观察”的必修课程,通过实际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认识社会的能力。这给我们带来一些有益的启示。北京电影学院在对学生的“社会实践”课程中,从创作实践要求出发渗透观察生活的训练方面也取得了一些经验和收获。其他不少学校也在探索与自身教学目标相符合的人文品格素质教育的方式。一般说来,与专业创作课程结合越近,学生的积极性和提高效果越好。当然,如何引导学生树立积极正直的人生观、艺术观,帮助他们以正确的方式认识社会与生活,也是中国影视教育需要解决和提高的一个重要方面。人文素质不是仅靠强制性的读书就能提高的,寻找途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提高人文素养和积极地观察生活、创造性地表现生活的能力,是影视教育需要不断探索的重要方面。


  (3)4个视察重点项目评价情况。本次视察的4个重点项目分别为:高坝洲镇大战坡村的国家柑橘公园建设项目、湖北省清江干流(宜都段)重点河段防洪治理项目、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实训综合大楼建设项目、数字城管监督指挥中心平台建设项目。在项目绩效自评和财政跟踪评价中,4个项目均为优秀等次,得分均在95分以上。


  第三是专与精的关系。专业影视生产的分工细致,对人才的专业能力要求也很高。不同专业领域的高质量人才都有大量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需要掌握。但是要在一个专业领域有较高的成就,不仅需要本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能力,还需要对整个影音媒体的其他生产领域具备一定的知识。在影视专业教育的体系中存在着两种体制。欧洲传统的专业影视院校的专业划分一般比较细致,对应电影生产的各个技术部门,从知识和技能结构设计层面就强调专业化的训练。为解决知识结构的完整性,大都采用强制一定数量的跨专业课程学分的方式造就学生的综合影视知识和能力。而美国的学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则大多将制作领域整合为一个知识结构设计相对宽泛的制作专业,涵盖导演、摄影、美术、声音等诸多相关领域,由学生自己选择专业的侧重点。这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但都对专与精的不同方面有所兼顾。在数字时代到来之后,胶片时代的许多技术门槛正在消失,没有了胶片时代那么大的基于经济压力的耗片比要求,有了日益强大的后期画面和声音加工能力等,带来了影片生产方式的许多变迁,但也出现大量在技术层面上不尽人意的影片。培养能创作、制作基于扎实艺术技术的优秀影片的人才,独特的知识技能结构也是一个重要的条件。近年来大量非导演专业的年轻导演在创作上崭露头角,其实已经折射出影视教育一些新的关注点和发展的可能性。


  第四是课程体系的知识技能设计与教学实践中的因材施教及个性化学习之间的关系。传统的教育理念中学生的知识技能结构的建构主要是通过课程体系实现的。这种侧重标准化的方式对于保证学生的基本知识技能水准的培养有其合理性,但是对于培养有独特创造性的艺术人才又存在明显缺陷。对于学生个体而言,每个人的基础、不同方面的学习能力和发展潜力不同,对于学习的内容和重点的需求都有所不同。在现代教育理念中,因材施教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越来越引起重视。在这方面,相对宽泛的专业设计,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发展方向和课程选择,设计多样化的选修课程,小班教学和个体化的创作实践教学与辅导结合的教学方法等等的实行,都有助于更好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个性鲜明的艺术创作人才。影视教育中的创作性实践教学,在相对稳定的课程结构体系下,对于不同基础和天赋的学生,通过不同的创作要求和指导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帮助他们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为因材施教提供探索空间。


  3.“就业率”“成才率”与影视教育的目标设定变迁


  与此相关的还有影视教育的目标设定与评价。在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的时代,影视教育也面临着从精英专业人才培养向素质教育基础上的多层次人才教育转变的需求。学历教育的核心是通过标准化的课程体系和训练方法保证绝大多数学生的能力能够达到学历要求的下限。但是在艺术教育领域,对高层次创作人才有着一定的天赋要求,并且需要有的放矢地发掘与培训。这些并不是标准化的课程体系能够完成的任务。而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对教育机构的评价和衡量,已经逐渐从进入行业的“就业率”向创作领域和社会认可的“成才率”转化。2010年美国《好莱坞报道》第一次公布自己的世界电影院校排行时,对给以排名第三的北京电影学院的评语,第一句就是“从没有一所电影学校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提供了那么多高质量人才从而推动了国家的电影发展”。坦率地说,我个人认为这样的排名和评价对于北京电影学院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这种评价反映出影视教育的一个特点,即人才的影响力显得特别突出。不仅是顶尖的精英化院校,其他小校也是如此。倪妮之于“南广”和毕赣之于“山西传媒”等带来的积极影响,都多少反映高端人才对于教育机构评价的重要性。笔者曾担任过多年国际影视院校联合会的执行委员和亚太分会的主席,除了组织学校间的教学和学术交流之外,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考察和审核申请入会的学校。审核的标准除了教学计划与大纲、师资队伍、课程体系等常规项目之外,申请学校近年毕业生的创作成就和影响力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这也与艺术教育的一些特殊规律有关。


  影视从业者有大量是以自由职业者的方式生存的。在专业影视人才培养中,专业人员的再学习也变得越来越重要。一些高端专业院校如美国电影学院,英国、澳大利亚的国立电影学校等都是以有一定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的深入培训为主要目的。而一些影视专业硕士也包括了不少在职学习的从业人员。很多院校举办各种以从业人员再学习为主要对象的进修班。这类教育更多侧重专业水平的提高和发展的前瞻性教育,也在专业人才培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多数影视院校在制作类专业之外,还设置编剧和管理类专业。编剧专业人才除了对影视媒介特征和生产规律需要了解之外,更侧重基本人文素养和文字表达能力的训练。而影视管理类专业随着视听媒体产业的不断发展也日益引起更广泛的注重。近年来,新媒体影像又开始大规模进入影视学校的教育体系,越来越多新媒体制作人才培养的专业和课程也逐渐成为应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除了对于影视产业所需专业人才的培养之外,第二类影视教育是以影视为主的活动影像的生产和传播为研究对象的人文学科人才的培养教育,或称为电影理论人才的培养。因为史论知识是优秀影人不可或缺的,影视院校一般都有理论课程。但并非所有影视院校都有理论专业,更多的影视理论人才的教育是存在于综合大学的人文科学研究生教育之中。早期的电影理论人才,大多是从电影产业中和其他人文科学领域转到电影研究领域的。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电影教育在西方开始大规模进入大学体系之后,电影理论人才大多出自高等教育体系。这种电影理论专业教育,其培养目标和对于知识结构的设计也与现代人文科学的现代化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20世纪中叶开始,随着结构主义语言学和人类学、精神分析学、法兰克福学派的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批评及女性主义等在人文科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发展,不仅带来了电影理论发展的转向,也对电影理论人才培养与整个人文科学的教育体系的结合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电影专业创作人才辅助系统而存在的对电影本体和电影艺术史的教学与研究逐渐成为电影理论人才的知识结构的基础性因素,而更多的精力被放到了运用更广泛的人文科学方法认识电影媒体在社会体系中的位置与运作机制方面。这也使得电影理论人才的教育除了电影史领域仍保持了对媒体本身的较多关注之外,更加突出理论人才的人文科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这也使得影音媒体的理论研究与教学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于制作体系的学术领域,而与教育规划的目的和应用更广泛的第三类电影教育越来越接近。


  随着视听媒体日益渗透到更广泛的社会领域,影视教育也越来越广泛地渗透到不同的领域,这就是第三类的影视教育。它不再是以培养影视专业从业人员为目的,而是在提高全民的视听媒体认识水平的基础上,更好地利用影音媒体参与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这一方面表现在各类教育和科学研究中影音媒体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则表现在影音媒体素材也越来越多地成为各种研究不可或缺的学术资源。这不仅拓展了学习和研究的方法与资源,也越来越大地影响到不同领域的教育理念和学术思想的发展。视听媒体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学术研究的各种层次,也拓展到了各种非学术的学习和教育场域。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影音媒体已经广泛进入普通人的生活,个人化的影像生产普及化使得影视教育的对象也全民化。这首先表现在视听媒介知识与制作能力的教育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小学课堂。影视媒体的运用也在各类教育中普遍应用。而影像手段的运用也在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中成为不可缺少的必要手段。这使得学习和掌握影音媒体的运用成为越来越多的学术领域从业人员基本的技能。随着影音媒体成为各个学术领域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和学术资源,一些与影音媒体有关的学术领域也得到了新的开拓,如基于影音媒体发展而诞生的虚拟影像与虚拟现实、交互影像、图像档案学、影像史学、影像人类学等等。影视教育将随着影音媒体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地走出专业、从业人员教育的限制而进入更广泛的教育领域。


  今天的影视教育,不仅是为影视产业培养人才,而且承担着为各种人才培养认识和利用视听媒介能力的任务。培养目标的拓展和变迁,也必然带来了对应试教育方式和理念的拓展与变迁。由于电影教育长期积累了对于影像、对于影像声音基本规律和视听创作能力培养的丰富经验,所以,目前世界范围内的影视教育实际上都是主要以电影的影像素材和训练体系作为基础的。然而今天的影视教育还承担着为新媒体时代多种形态视听文化下生存奠定知识和技能基础的任务,也努力为人们通过影视等活动影像媒体更好地认识世界提供更多帮助,因而被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跨文化交流和知识习得等更多的领域。

上一篇:全人教育观视角下高校影视艺术教育与高校思政课程融合研究

下一篇:新文科背景下高校影视教育的范式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