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昭通市鲁甸县水磨镇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调查

发布时间:2023-12-06 00:46

一、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流传生境 

  (一)自然地理环境 

  昭通境内有白苗、花苗两支,两支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流程大体相同。此次选取鲁甸县水磨镇为田野点,系花苗聚居地。鲁甸县水磨镇位于鲁甸县中部,县城西南部,全镇总面积270平方公里,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6.8℃,平均气温9.3℃,最高海拔3315米,最低海拔1555米。全镇辖1个社区,9个村民委员会。水磨镇自然环境优美,森林覆盖率为全县第一。 

  (二)社会经济文化情况 

  鲁甸县水磨镇属于农业大乡,全县粮食主产区和畜牧业大镇。粮食种植面积6.3万亩,产量14981吨,居全县之首,占全县粮食产量的14%。但经济结构单一,种植业以马铃薯、玉米、荞麦为主,畜牧业以生猪、牛为主,群众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畜牧业和外出务工收入。经济总收入4143万元,人均纯收入 838元,粮食总产量1227万公斤,人均有粮 348公斤。水磨镇苗族传统文化浓郁,保留有传统的民居和传统习俗,日常生活通用语为苗语。每年举办隆重的花山节,穿戴苗族服装,开展唱山歌、射弩等比赛。镇内有多位擅长表演苗族酒礼歌、唱苗族古歌的传人。 

  (三)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流传历史简况 

  据鲁甸县志等资料记载和访谈对象描述,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自苗族迁入昭通境内便相延传承至今。火麻等原材料和织布机等工具一直没有改变。在民俗最为不易变迁的丧葬中,苗族民众逢人去世历来必用传统麻布裹脚包身。从这一情况来看,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有久远的传承历史和深远的影响。 

  二、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流程 

  (一)种麻 

  每年农历三月,天气转暖,就到了播撒火麻的时节。火麻适宜在阳光充足、沥水条件好、土质疏松、土壤肥沃的地方生长。撒麻前需要平整土地,加强施肥。苗族善养牲畜,牛羊的粪便可用作火麻地的肥料。火麻种子发芽率较高,需要的种子量不多。播撒之后的种子待到下雨时就会发芽生长。火麻生命力强,发芽后只需拔除长得过密的麻苗,铲除杂草,适当增肥,并不需要精心护养。火麻的枝叶散发一股淡淡的臭味,避免了虫害。火麻生长很快,到了农历六月就枝繁叶茂、树身高达三四米,也开始开花结子。火麻分为公麻和母麻。公麻会开花,不结果,花朵为白色,树身一般较母麻小;母麻会开花结子,树身较大,而花朵较小,花朵无公麻漂亮。公麻的麻皮韧性差,容易断裂,不能用来纺织。当辨别出公麻后,将其割死置于火麻地,待到腐烂后自然成为肥料。每块地上长出来的公麻数量不会很多,一般只会出现很少的几棵。 

  (二)割麻、剥麻、接麻 

  割麻:农历八月,火麻已经成熟。苗族将结子最多、长得最茂盛的几棵留下来作为来年的种子让它们继续成长外,把火麻割倒,削去枝叶,捆好背回家中晾晒。 

  剥麻:晾晒一两天后,就可以剥麻了。晾晒得半湿半干的麻杆很容易将麻皮剥下来。剥下来的麻皮需要挂在阴凉处风干,此时的麻皮切勿暴晒,否则易变色和柔韧性降低。麻皮风干后就可以接麻了。 

  接麻:接麻的过程较为费时,需要将每一条麻皮撕成细线,再将它们全部一根接一根的揉接在一起。苗族妇女一面接麻,一面将接好的麻线缠绕在手上,绕成一圈圈的麻线团。麻线团还要继续置于阴凉处风干,继而进行纺麻、煮麻等程序。 

  (三)煮麻 

  纺好的麻叫生麻,生麻进行浸泡、煮、漂洗等程序才成白净、柔软的熟麻。煮麻前,先将纺好、晾晒干净的生麻在清水里浸泡一昼夜。煮麻时,选取白而细腻的柴灰倒入锅中,加清水将其调匀;然后将生麻放入锅里即可烧火煮麻。火候不能太旺,还要经常翻转搅动麻线使之不粘贴在锅底而煮糊。煮的时长要在六个小时左右,之后用清水将麻搓洗干净。洗干净的麻还要再煮第二道。煮第二道时需要重新换柴灰水,煮的程序跟第一道程序一样。再将煮了两道的熟麻晾晒干净便可用于纺织。 

  (四)纺麻 

  接好、晾晒干的的麻线团比较松散,柔韧度还不够高。为了提高柔韧度,接好的麻线团需要纺紧。纺麻用木制的纺车。纺车主要由支架、纺轮、踏板、四孔车头、牛皮带、“车前子”组成。纺麻前安装好踏板和皮帶,将四根“车前子”分别穿在车头的四个孔里,四个麻线团置于纺车一侧的地上,将四个麻线团的线头接到“车前子”上。完成这些准备工作后便可开始纺麻。纺麻时人坐在高凳子上,将四根线头分别穿过左手五指间,右手拿一根木棍压住靠近“车前子”一端的麻线以使麻线不脱离“车前子”,两脚一上一下踏动踏板来带动纺轮转动。当一团麻线纺完时,卸下缠绕着麻线的“车前子”,再穿插新的“车前子”纺另外的麻线团,直至纺完所有麻线团。接着,缠绕在“车前子”上的麻线还要用一个可转动的木制的转轮上分散开。转轮由两块方形木板构成,两块木板中间订在一起,木板四头各钻一孔,孔内各插入一根圆竹棍。竹棍只要稳固即可,不需要穿到木板底面。接着将转轮安装到可转动的支架上,“车前子”上的线头拴到转轮上的一根竹棍上。然后,一手拿着缠绕着麻线的“车前子”,一手转动转轮,麻线便散开缠绕到转轮上。最后将转轮上的麻线解下,结好扣子便可进行煮麻程序。经过纺麻这一程序,麻线更加柔韧,煮麻时也不易散乱。 

  (五)织布 

  织布这一流程可细分为牵经线、绕纬线、上篦子、上滚筒、装梭子、织布等工序。牵经线的方法为:在宽阔平坦的地面订上两排竹棍,将纱线环绕竹棍,每绕一周则留取一个空格,以便分出上下支,牵好的经线要挽成团。绕纬线的方法较为简单,只要将纱绕在竹筒上即可。篦子先用四根硬木制成长方形方框,框内安装成排的细竹棍。篦子上的细竹棍可将经线均匀整齐分开排列,并可将织入的纬线绷紧。上滚筒前将纱全部缠绕在滚筒上,之后安装滚筒。梭子用木料制成,形状如船,内空。装梭子即将纬线团装入梭子。织布的方法为:织布者坐在木凳上,手持梭子,脚踏踏板。一手将梭子穿入纵线提拉经线产生的空格内,一手从另一侧将梭子拿出,从梭子中牵出的纬线就被织入空格内,再将纬线绷紧。将此工序循环往复操作则织成布匹。 

  三、濒危状况、保护价值和保护对策建议 

  随着社会的变迁,苗族服饰制作技艺等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目前,苗族青年少有人会制作传统服饰。苗族传统服装也仅在花山节等传统节日上穿戴。大量苗族青年外出务工,留守家中的仅有老年人,造成苗族的传统服饰制作技艺无人学习和传承的状况。 

  苗族传统服饰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历史”。苗族服饰上绘有长江、黄河、平原等象征物,是研究苗族迁徙史等的现实材料。苗族传统服饰有经穿耐磨、冬暖夏凉的特点。宽大的样式亦方便苗族民众进行社会生产劳动。其技艺是苗族先民世代探索、总结、传承的智慧结晶,值得苗族人民乃至整个社会积极传承。 

  面对苗族传统服饰制作技艺失传的境遇,可通过资料收集和档案记录,积极申报非遗名录,建立生态文化保护区,命名代表性传承人,争取资金扶持,加大宣传力度等方法进行抢救性保护。 

  参考文献: 

  [1]昭通地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昭通地区志[M].云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 

  [2]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7. 

  [3]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指南[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1. 

  [4]洪林昌、周迎春主编.鲁甸县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料汇编[M].鲁甸县文体局,2007.


上一篇:让民间艺术之花在校园中绽放

下一篇:民间舞蹈在高职舞蹈教学中的作用及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