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分析农村艺术教育的研究价值与初步设想

发布时间:2023-12-09 06:48


一、研究意义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仅仅局限于国家课程一种类型,不能否认其是造成学校教育千校一面的重要原因。随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日趋多元和文化生活的迅猛发展,校本课程势必应成为国家课程的延伸和补充,而校本课程开发的依据之一就是彰显学生个性、学校特色的素质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


二、研究价值分析


(一)实践归因


在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往往局限于单纯的课堂音、美知识的传授,甚至停留在唱唱、画画的浅层次上,更有甚者,在应试教育框架下,艺术教育几乎被贬到可有可无的地位,在“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的日子里,有时连“唱唱、画画”也被挤缩掉,这些现象与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大相径庭。小学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工程,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五育并举。泰安地区的农村小学,深受周边乡镇、企业的崛起和旅游经济大力发展的影响,社区经济的腾飞和精神文明建设对未来人材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而提高劳动者的艺术素质也开始成为社会民众的一种追求,良好的地域氛围为泰安地区农村小学创建艺术教育特色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二)理论归因


艺术教育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美育就是优化义务教育,它不仅是与新课程精神完全契合的一种教育理念,而且是在先进的美育思想指导下产生的。


在国外的理论研宄中,席勒曾对西方市场经济和资本主义发展导致的人的分裂与异化,提出了美育的理念,认为应通过美育来恢复“我们人性中的这种完整性”(《美育书简》),马克思也曾指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应把自己的全面的本质据为己有”,我们应该明确的是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在人的活动中才实现,而人的活动包括了实践活动、理论活动和审美活动。黑格尔在《美学》中也指出“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它让对象保持它的自由无限”,此外康德的审美自由论,也谈及了如何通过审美,经过崇高,走向道德的自由,从而实现人类从必然王国过渡到自由王国。在我国,近代史上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也独树一帜,他认为,一个理想中的有完全人格的“人”不仅有伦理、知识和健康,还应以陶养的方式通过情感教育来建构情操.所有以上这些观念,都是以人的发展为指归,这也是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本源之基。


三、初步设想


(一)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提出


1.新课程下小学艺术教育的背景


未来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二十一世纪要求人才具有广博的知识面、综合的素质和能力,社会分工也越来越专业化,这就要求在某一领域具有独创性和开拓性的人才大量涌现。开发校本课程就是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哲学主张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相适应的课程开发策略,是教育制度内权力与


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有利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学校办出自己的特色,有利于潜在课程更好地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更大程度地满足社会、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尽可能培养有个性、有特色、学有所长的未来人才。学校特色一旦形成,其办学理念、办学策略、办学风格也就自然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力量而长期影响该校教师的教学风格。


2.艺术教育的内涵


农村小学应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确定创建社会化特色学校课题实验的总体目标:以书画为突破口推动艺术教育,以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结构体系为依托,以课堂教学、课外活动以及环境创设为手段实施艺术教育,奠定学生初步的艺术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美的情操,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逐步形成具有能适应、服务并促进农村社会发展的艺术教育办学特色。


(二)农村小学艺术教育面临的困难


1.农村家长的观念问题


农村学校的学生家长观念陈旧,把升学当成脱离农村进入城市生活的唯一途径的思想还根深蒂固,升学教育在农村家长中还占有很大市场,他们判断学校的优劣、评价教育的成功与否,都以升学率作为唯一标准,所以小学艺术教育要想在农村得以开设与顺利实施,改变这种旧的观念是当务之急。


2.教师的评价问题


目前,在对教师评价的量化指标中,虽然德、勤、绩、能一应倶全,但教学成绩占的比重大,农村学校教师在强大的升学压力下,课时多、任务重,工作超负荷,对艺术教育的实施,部分教师有抵触情绪,认为是可有可无的。


3.师资问题


农村学校经济落后,生源差,进入城市学校任教是很多教师的目标,每年都有部分骨干教师涌向城市学校,农村小学的师资始终处于流动状态,这给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开设与实施以及创建特色学校这一系统工程带来不利的影响。


(三)对创建特色学校的思考


1.创建办学特色是一种办学思想在办学过程中的物化。


2学校的办学特色己表现为一所学校的风气,校园文化等,要使其渐入佳境,就要有一个“特色的内在驱动”的问题。


3.办学特色应具有学校自身的传统,要经历艰苦长期的教育实践,稳定是相对的。


(四)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运行机制


1.目标定位:建构组织管理网络。


①成立艺术教育课题组,实行责任分层制,制定长期规划,拟定阶段实施计划。


②领导小组各司其职,分管艺术类别,加强指导,协调工作。


③健全检查与总结制度。


④学校在《岗位责任制条例》中,设立奖励制度。


2师资培训是关键


办学有特色,师资是关键,为此,学校应注重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重心应放在农村社会对新成员的人才规格要求上,引导教师走教育与科研相结合之路,自觉地把校课题总目标与个人奋斗目标结合起来。


①实施音美老师的专职化改变长期以来的音美“搭头课”现象。


②切实加强音美教研活动。


③“请进来,走出去”,拓展艺术教师视野。


3.改革艺术课教学


一方面樹〈教学计划划〉执行,另一方面做好“三结合”即坚持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结合,艺术形象与审美教育相结合,临摹教学与创造教育相结合,把艺术教育实验的主根扎在课堂教学中。


4.广泛开展兴趣小组活动


5.拓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领域^


①利用大自然进行艺术教育。


②利用广阔的社会课堂进行艺术教育。


作者:张波1,胡冬芳2(1.泰安市泰山区徐家楼街道办事处教育办公室;2.泰安市南关中学,山东泰安271001)

上一篇:分析影响农村小学艺术教育实施开展的因素

下一篇:关于加强农村小学艺术教育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