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再探小学养成教育内容

发布时间:2023-12-09 22:57

  小学养成教育的优劣影响学生一生的成长和命运,大家都知道其重要性。但是多年来我们一些学校的养成教育却带着很大的盲目性,对其内容和任务缺乏科学的认知和明确的规划,因此在小学进行了六年的养成教育,多数教育内容都是“教而不育”、“养而不成”。本文想对小学养成教育内容的基本属性、科学定位做一些探讨,或许对增强养成教育的科学性、实效性有所助益。


  一、从学生的成长需要出发,确定养成教育内容


  养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什么?其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直接指向人的,一切为了人的成长需要,为了孩子今天的健康成长、充分发展,为了他们明天的成功成才。从人的成长需要出发理解和实施养成教育,养成教育就可以减少盲目性,调动主体性,找到自己在教育中的正确位置。


  学生的成长以及他们将来获得成功的人生,需要有三种能力。


  1.获得物质支持的能力。获得物质支持,是解决人的生存和发展的;人的生存、生活需要多种物质支持,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琴棋书画等的精神生活皆赖物质支持。获得这些物质支持需要能力,主要表现为职业能力。这种能力可以说是人的第一生存能力、发展能力。一般来说,这种能力越强,人的成就越高,发展越好。这种能力的基础在小学,小学是人的第一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的奠基阶段。


  小学要培养的能力主要有五方面:学习能力、生活能力、劳动与动手能力、活动能力、思考与创造能力。


  2.获得自我精神支持的能力。获得物质支持的能力,需要个体的精神支持,没有精神支持,人的物质支持能力甚至人的全部生命也失去意义和灵魂。精神支持是对自己成长和成才、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持。比如,遇到困难和艰苦,需要坚强勇敢做支持,取得成功需要虚心和进取做支持。人生有了正确的、强大的精神支持,才能有成就。人生的主要自我精神支持包括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完善的人格、自信心、坚持力、抗挫折、艰苦奋斗精神等等。这些内在品质相互促进,形成强大的力量,共同支持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


  获得自我精神支持的能力,需要从小培养,小学阶段正是培养这种能力的关键期。主要有下列培养项目:理想信念、勇气志气、坚毅顽强、艰苦奋斗、自尊自信、创新图强。


  3.获得社会支持的能力。社会支持是人才成功的重要条件和重要标志。高速发展和急剧变化的世界,更需要人们具有高度的适应社会的能力。人才一方面要适应社会、奉献社会;一方面要得到社会支持,吸取社会力量,二者统一,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为此,小学阶段就要为这种能力的发展打好基础,培养下列能力:合作与双赢、责任与共享、仁爱与助人、文明与礼仪、感恩与尊重、诚信与公正。


  这三种能力是获得终身幸福和成功人生的能力,是使人现在健康发展、充分发展,将来成功成才的能力。获得这些能力需要教育和个体主观努力,需要从小养成,为成功人生奠基。“养成教育”是幸福人生的“人生课”,是走上成功人生的必要“经历”。任何天才从小缺乏此课都将失败,任何平凡的人,从小上好此课都将成就成功人生。


  二、从学生成长的内在要素入手,理解养成教育内容


  人的成长和发展,外因(教育、环境等)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成长取决于他们的内在因素和内在动力。“教人教心”,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内在因素的作用,促进其健康成长,充分发展。


  养成教育养成什么?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的心理品质、正确的理想志向、良好的行为习惯、应有的行为能力、正确的价值观念等。归结起来就是素质教育养成。我们要以素质教育思想指导养成教育,那就应进一步明确,通常说的“行为养成教育”不能只限于“行为”的养成,它有丰富的养成内容:行为重要,也要有志向追求作为行动的方向和动力;规则约束重要,也要激发学生成长的自觉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在精神世界中树立自我,自主发展,主动的立德树人;行为训练重要,也要培养相关的价值观和信念作为精神支持;传授知识重要,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做好,培养成长智能;学会做事重要,更要关注心灵,引导心灵体验感悟,把道德要求内化为自己的生命和力量;体验感悟重要,更要总结提高,不断提高养成教育的水平和标准。随着年级的升级,不断有新发展、新成长,单个项目养成重要,更要注重相关项目的协同和互动,德智体美、多元智能互相促进。


  这样的养成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推动学生发挥成长优势,发展多元智能,开发心理潜能。在养成教育中发挥教育的多种功能,养成中巩固,巩固中发展,不断优化养成教育的成果,这应当是养成教育的题中应有之义。


  三、遵循人生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设计养成教育内容


  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任务有所不同。小学阶段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学习与成长有如下特点:一是学习成为主导活动,儿童的任务从游戏为主过度到以学习为主,即在老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掌握知识技能和行为规范,因而对儿童心理产生重大影响。二是逐渐掌握书面语言,幼儿园的以口语为主逐渐被书面语替代。三是儿童抽象思维能力快速发展,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四是有意识地参加集体活动。在与同伴的交往中,逐渐发展起集体意识并掌握基本规范。


  根据上述发展特点可以看出,小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交往习惯、心理习惯,从而促进智力发展,提高学习能力;促进实际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促进自我认知、交往技巧的发展,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促进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幸福成长、成人成才。


  总之,如果我们小学的养成教育自觉地从学生成长需要出发,从学生成长的内在要素入手,遵循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任务和年龄特点设计教育内容,也就是说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一切教育内容都立足于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那么我们的养成教育就可能提高一个新水平。


  作者:索凤伟

上一篇:反思性教学活动对小学语文教师的重要作用

下一篇:浅议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赏识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