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让民间游戏在小班幼儿教育中焕发光彩

发布时间:2015-07-28 17:58

 民间游戏以它特有的趣味性、随机性和简约性,在民间代代相传,民间游戏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丰富幼儿的游戏生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游戏中互相交往,能促使幼儿思维敏捷、反应机智、灵活、锻炼幼儿的弹跳力和手臂力等,促使幼儿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各方面的发展。新入园小班幼儿仍处在分离焦虑期,而且体力较弱,身体活动能力较差,自我控制水平不高,注意力也不易集中,因此要通过开展小班民间游戏活动,让每一个可爱的幼儿在游戏中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让民间游戏在小班幼儿的教育活动中焕发光彩,发挥出最佳的效果,使幼儿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笔者做了以下的探索、尝试,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 以愉快的情绪、情感带动幼儿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情感紧密联系着,任何认识活动都是在一定的诱发下生成的,愉快的情感能使学习活动始终坚持下去,成为激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因此,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我感到无论什么时候都应作为幼儿游戏中的大伙伴,以和幼儿平等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去,成为一个平凡参与者,与他们共同游戏,并尝试着通过愉快的情绪情感去感染幼儿,如目光柔和亲切,饱含信任与期待,脸容端庄中有微笑,严肃中有温和,口气委婉,留有余地,语言生动形象,注重情感投入,并加上一些亲子游戏的感觉,激发幼儿愉快的情绪反应,让幼儿在积极的心境状态下,认同教育的要求并转化为自己的愿意或行为。如在民间游戏《捉老鼠》活动中,老师当猫妈妈,幼儿当小猫:“今天天气真正好,我和宝宝捉老鼠,来,宝宝们跟妈妈一起学捉老鼠本领,看谁的本领大,妈妈有奖。”幼儿模仿着“妈妈”的动作,很自然地在阳光下跑着、追着,争当“妈妈”的好宝宝。孩子们活动的积极性很高,气氛很好。由此可见,把握住小班幼儿情绪化的年龄特征,以老师的情绪感染幼儿的情绪,走进幼儿的情感世界,多一份童心、多一份对幼儿内在需求的理解,就能开展他们喜欢的民间游戏活动,使孩子始终处于主动学习状态,每个幼儿均会在原有的水平上有所提高。
  二 以创新的内容吸引幼儿
  创设出新鲜的内容更容易引起幼儿愉快的情绪,开展小班幼儿喜欢的民间游戏活动就需要不断创新活动的内容以及提供丰富多样的游戏材料来吸引幼儿,并从幼儿的兴趣点出发。兴趣为儿童提供一种动力,促使他们的活动顺利、高效地展开。
  1.根据幼儿喜欢的故事创设情景
  小班幼儿的感知是非常稚嫩脆弱的,一成不变、单调枯燥无味的内容会使幼儿的注意力分散直至麻木,因此,老师在民间游戏教学中要自觉地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例如他们对童话故事总是情有独钟,比较感兴趣,幼儿喜欢的童话故事是创编游戏的最好素材。如在民间游戏《扔沙包》中,我把枯燥无味、单调的“扔沙包”过程改编为“孙悟空打妖怪”的情境,并把材料多样化,由单一的沙包发展为纸球、瓶子、纸筒、松果等,第一次用纸球打“白骨精”,第二次用瓶子打“红毛妖怪”,第三次用沙包打“独角大王”,随着丰富的情节,教师以丰富的感情率先进入情境和角色,以增强情境的感染力,加上教师的语言生动形象,真挚感人,富有趣味化,较能稳定幼儿的情绪,如临其境,而恰到好处的面部表情代替体态动作,它能让游戏更为生动活泼,能有效唤起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只有让小班幼儿感觉到“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幼儿的注意力才能被激活。这样的游戏极大地吸引了他们的兴趣,从而沉浸在一种真正的快乐之中,有助于儿童情绪情感的健康发展。
  2.根据儿童兴趣点的转移创新内容
  杜威在《我的教育信条》中指出:“我认为兴趣是生长中的能力的信号和象征,我相信,兴趣显示着最初的能力,因此,经常而细心地观察儿童的兴趣,对于教育者是最重要的。”小班幼儿的兴趣复杂多变,容易转移。当儿童进入幼儿园,老师要判断儿童的兴趣走向,淘汰不好的兴趣,培养具有持久生命力的兴趣,这是因为儿童的兴趣不是表现在他们的脸上,而是在活动中显露出来。同时,老师也要注意到儿童兴趣点的转移,以便根据这种转移提供环境和材料。如在《山上有个木头人》游戏中,幼儿念完儿歌做“不动”的动作,看谁能坚持到最后“不动”,玩了几遍,我发现孩子们对这游戏玩法就不大感兴趣了,于是我把这个游戏稍微改变一下:部分幼儿边走边念儿歌,念完儿歌每个小朋友都做一个漂亮的造型(动作),然后请另一部分小朋友一起来猜动作,给猜出来的幼儿发奖品。通过改动,孩子们对此游戏兴趣倍增,能积极地参与其中,而非无所事事。
  三 以渗透的方式促进幼儿
  教学知识较抽象,而小班幼儿的思维较具体形象,因此对枯燥无味的数学活动不太感兴趣。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之一,因此在游戏中让幼儿获得初步的数学知识,幼儿的兴趣就更浓,印象更深刻。于是我根据《纲要》的精神,在民间游戏中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数学教育。如在刚才前面提到民间游戏“扔沙包”中,投的材料有沙包、纸筒、塑料瓶、纸球等,我把沙包设计成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准备的塑料瓶有大小之分,纸球也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孩子们在选择材料打妖怪之前,我进行提问:“你是拿大的瓶子还是小的瓶子?”“你是用什么颜色的沙包打妖怪?”“你拿了几个纸球打妖怪”等,游戏材料的丰富多样、情绪的发展多变,深深地吸引着幼儿玩游戏,从而帮助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形成关于物体的大小、数量、颜色特征等数的概念,在玩中不知不觉学了一些数的知识。又如在踢毽子游戏中,幼儿在踢的过程中,我引导幼儿边踢边数,在两人合作、轮流踢中,引导幼儿边踢边说:“我踢一下,你踢一下”,或“我踢两下,你踢两下”等等,既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又让抽象单调的数学知识在有趣的游戏中进行有机整合,增加了游戏的趣味性。
  总之,引导小班幼儿开展民间游戏活动,必须遵循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我们老师要做有心人,要正确对待儿童的游戏,采取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方法,在孩子们愉快的游戏中,激发起更多的灵感,在保留民间游戏精华的同时,更新其内容,使之焕发新的光彩,创编出我们小班幼儿更喜欢的民间游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使儿童在民间游戏中快乐成长。

上一篇:韩国的幼教师资二元化培养模式问题及其改进措

下一篇:专业技能训练与专业教育素养培育结合,培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