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当前位置:教育论文>文教资料

科学观体现意义形成影响的原则和价值论文(共6篇)

发布时间:2023-12-11 05:36

 

 第1篇:新时期树立中国传统文化科学观的原则和价值


  人乃万物之灵,通过各种文化来展示自己的灵性、智慧和才能。五千年深邃的历史文明当是中国人最引以为傲的财富,也是历经岁月雕琢才成形的文化宝库。既然文化是人在历史中创造,我们就必须以历史的眼光审视和评价它,以历史分析法来探析每种文化背后的脉络。自百年前新文化运动至今,我们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大致经历了贬损、抛弃和迷茫三个时期,原本较为完整的传承体系被拆得七零八落。在贬损和抛弃阶段,人们的方向通往歧途——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和对西方文化的全面肯定。但在“复兴儒学热”、“传统文化热”的今天,很多人又陷入迷茫跟风状态,对传统文化的要义精髓不甚了解,更谈不上树立传统文化科学观。近两年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公开强调要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要善用前人智慧来滋养现代精神,所以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就成了新时期文化建设亟待解决的议题。


  1中国传统文化的本质概述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文化问题有这样的表述:“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观察中抽象出来的最一般的结果的综合”,①其本质是对文化演进过程的唯物与辩证的、逻辑与历史的再现。换言之,在整个社会历史的进程中,促成任何历史事实发生的根本原因都可以用经济因子来解释,同时,它们又受一定的政治因子和思想因子所引导。历史的演变不能单在经济平面上进行,经济变革需要通过政治变革来实现,而思想变革又是政治变革的先导。历史在经济、政治、思想观念的交互作用中不断推进,文化则是这一过程的产物,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和历史主题。当然,文化產物不能简单归结为物质生产和制度变革的衍生物,“关于艺术,大家知道,它的一定的繁盛时期决不是同社会的一般发展成比例的,因而也决不是同仿佛是社会组织的骨骼的物质基础的一般发展成正比例的。”②这种不平衡的关系表明,在物质生产落后或制度变革较慢的国家,也可以在文化生产上处于前列。因此,我们要以历史的、发展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看待承载社会变革的精神力量。


  根据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可知,中国数千年的儒释道思想和各种文化实物,均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和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是人的实践成果和当时社会形态的高级展示,其特点是变中有常,常中有异,异中有同。属于上层建筑的传统文化,时而落后于社会变化,时而超前于社会发展,但契合社会需求始终是主流之路,研习这些文化就好似在欣赏中华民族的成长画卷一般。此外,人类社会不可能割裂与历史的关系孤立向前发展,“历史是过去的现实,现实是未来的历史,历史、现实和未来三者处于不容分割的有机联系统一体中”。③文化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通道,人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以史为鉴,所以传统文化是现代人汲取营养的母体和根基。进言之,中国的传统文化虽是时代精华与封建糟粕并存,永恒价值与客观需要相交,但传统并不等于糟粕,复兴传统不代表自甘倒退,发展新文化更不意味着全盘西化。事实上,一部传统文化史可看作是中国人完善自我人格的斗争史,是前人谋求高层次发展的历程展现,为我们现代人提供了判断是非善恶的价值尺度和标准。


  2中国传统文化科学观的确立原则


  2.1背景探究性原则


  经济是文化形成背景中的决定因素,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国内情势和国际情势,都会对文化发展起到积极或消极的作用。当下我们看待传统文化所产生的盲点和误区,均是由于缺乏背景探究的思维,用孤立和片面的观点评价其存在的意义,导致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足,从而缺乏利用传统文化的意识和智慧。也正因如此,在西方多元文化和思潮的冲击下,很多年轻人感到迷茫和混乱,既不知传统文化究竟何用,也不知该如何避免不良思想的诱惑。所以厘清传统文化产生的背景脉络,不仅可以明晰该文化形成的原因系统,掌握其涉及的全部内容,还能拨开迷雾看清当时的社会矛盾,了解该文化在解决矛盾中发挥的作用,从而客观公正地为这一文化定性,科学地进行取舍来为我所用,为今所用。


  2.2批判反思性原则


  历史分析法既要求我们掌握文化形成的背景,又要求我们大胆批判和反思既有事实,从中得出经世致用的大道来。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始终要保持批判的眼光和反思的心态,从冗杂的内容体系中抽丝剥茧出永恒的真理和不变的价值追求,再融合现代文明的先进理念形成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值得明确的是,我们批判的目的是要在文化矿场中淘得真金,从文化兴衰的原因中得到经验和启示,不是仅为了证明封建的伦理纲常是对人性的摧残而错使自己陷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漩涡中。再者,“吾日三省吾身”是个人提升自我修养所必须的行为常态,对传统文化的反思则是整个民族和国家为增强文化竞争力所必须的实践常态。通过反思历史和调试决策,是所有谋求进步的民族所共有的特点。


  2.3联系发展性原则


  历史既是一段时间跨度,又是一个系统集合。文化在系统中形成,是系统中各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事实告诉我们,文化在迂回曲折中前进,在打击毁灭中重生。我们要将传统文化置于系统网格中,摸清各个节点的关系,再将传统与现代融合起来,将本土与外来联系起来,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换言之,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崇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但这并不代表我们要摒弃中国传统,反而警示我们必须要立足传统,才能“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开辟未来”。④


  2.4情感体验性原则


  文化的认同需要经过“知-情-意-行”的内在心理机制的演化,认知虽是人们行为选择的基础,情感却是刺激大脑和坚定选择的最重要保障。我们不仅要站在理论和思维的制高点上去理解传统文化,还要将其融入生活实际来践行和感悟,亲身体证其的实用价值。若没有丰沛的情感体验做支撑,文化信仰也就无从谈起。因此,我们既不能俯视传统,也不能仰视传统,而是要客观地平视传统,在不断的践行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3中国传统文化科学观的价值探析


  3.1弥补认知缺失,增进文化自信


  态度决定方向,正确的态度可以保证人们站在正确轨道的起点,不至迷失方向。树立传统文化科学观,我们能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全面学习传统文化的内容,掌握其内涵和精神实质,弥补长久以来的认知缺失;其次,在学习的基础上我们能够加深其对社会主义建设重要性的理解,纠正对传统文化的偏见;最后,在国家大力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借力传统文化可以促进人们达成知行统一,增进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心。


  3.2加强人文素养,实现全面进步


  现代教育使得自由、平等、民主等现代价值观深入人心,也使得人们的专业技能愈见精熟。在物质生活品质大幅提高之时,我们的人文素养不升反降,呈现出“俗世”与“雅世”的背离,严重阻碍了人自我价值的全面实现。鉴于此,传统文化中的奇巧精物和思想体系都是加强人文素养的有利资源,既可补足现代教育的短板,开阔人的视域格局,又有利于促进人的德智体美的全面进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3.3提供思想智慧,促进社会发展


  不忘根本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对传统文化鉴别扬弃的过程是智慧培育的过程,我们需要做好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从传统文化的智库中不断挖掘可利用的元素来建设现代社会。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今日社会虽不能再靠《论语》治理,却可借鉴其中的有益经验,如孔子的因材施教观,仁义观,修身观,均可变通地融入现代教育和政府管理之中。而孟子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更可与当今的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为社会经济的长足发展提供思想智库和精神动力。


  3.4提升民族认同,凝聚四方人心


  温家宝在谈及台湾问题时曾说:“海峡两岸不要因为五十年的政治,而丢掉五千年的文化”,传统文化可以超越时空的限制凝聚人心,增进彼此的互信,提升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我们在历史上曾走过民族虚无主义的弯路,沉痛的血泪教训使我们深刻意识到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也必须依靠紧密团结的中华民族众志成城,同使合力。事实证明,政治对立的利刃是割不断文化血脉的联系的,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作用,是我们维护安定和平局面的明智选择。


  作者:欧根

  第2篇:循证护理教育对高职护生护理科学观的影响研究


  循证护理是护理人员在计划其护理活动的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循证护理是从经验护理向科学化护理迈进的重要方法。高职护生作为技能型人才,将成为临床护理的一线主体,也是循证护理的实施者,其循证护理素质、护理质量和专业发展密切相关。教育是促进循证护理实践和提高护理人员循证知识和技能的有效措施。目前尚未有深入探讨循证护理教育课程对高职护生护理科学观影响的干预研究。本研究将循证护理教育引入高职护生教学过程中,研究其对护生护理科学观的影响,取得良好的效果。


  一、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我院大专三年制2014级937名护生中随机选择11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8名。其中男生4名,女生112名,年龄18~21岁,不同性别、年龄组的护生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组别间护生的循证护理科学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二)研究方法


  1.干预方法


  实验组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学习中接受循证护理教育学习,时间为4个月。由具有循证护理知识并参加过培训的教师进行授课教学,在日常教学内容中让学生接触循证护理相关知识,教学采用讲授、演示、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教学法相结合。引导护生针对案例提出需要解决的护理问题,寻找循证证据,制订针对性护理措施。鼓励护生多发言,强调循证护理与护理科学观的重要性,学会运用评判性思维参与到护理基础及操作的学习中。对照组接受学校现行的传统教学法。


  2.评价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对照组及实验组的护生干预前后进行调查。调查问卷包括下面几个维度:(1)循证护理知识量表,主要是评估高职护生对循证护理科学的相关知识,如,以随机对照研究方式进行研究,其获得的结果循证等级最高。(2)文献综述的目的就是要从相关的研究中找出结论等,共8个条目。(3)循证护理态度量表,主要是评估高职护生对循证护理科学的看法,如,循证护理可增进临床管理的效能。(4)循证护理让护理服务更能顾及患者独特性等共7个条目。(5)循证护理行为量表,


  主要是评估高职护生对执行循证护理科学的频率,如研读文献时,“我会评论研究结果”“我会区分临床研究结果的证据等级”等共9个条目。根据维度的不同,采用不同的统计方式。对循证护理知识采用二分法(对/错)测量,记分方式为答对给1分,答错0分,满分为8分。态度量表采用Liker四点计分法测量,分为:非常同意4分,同意3分,不同意2分,非常不同意1分。最后计分方式采总平均,分数越高表示态度越趋正向。行为量表采用Liker五点计分法测量,分为:总是5分,经常4分,有时候3分,不常2分,无1分,均为正向问法,最后采用总平均分计分,分数越高表示护生在临床护理学习时会较常以循证护理的步骤,思考及解决临床问题。


  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和均数t检验,取检验水准α<0.05。


  二、结果


  (一)对照组学习前后比较


  学习4个月后,对照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前后比较,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二)实验组学习先后比较


  学习4个月后,实验组的循证护理科学观相较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三)对照组和实验组干预后的比较


  循证知识、态度和行为方面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3。


  三、讨论


  (一)循证护理教育能提高高职护生的循证素质


  循证护理知识、技能、态度及行为是循证护理的核心素质,是一种综合能力的体现,也是培养循证思维的基础。学校常规课程设置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及人文拓展类课程,通过在校两年系统的课程学习,护生掌握了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为临床护理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虽然,其中部分课程包含了相关循证知识,成为循证实践的基础,但护生不能自觉内化为循证护理的批判性思维。因此,本研究对实验组护生开展循证护理相关内容的培训,使护生在校期间即具备相关循证素质,为临床循证实践奠定基础;培训中聘请了资深的主讲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深入浅出地教学,为课程教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保证;课程安排上考虑到授课对象为高职护生,知识结构局限,课程的学时数有限,故以“实用、够用”为原则选取教学内容,注重实践应用;理论教学使护生掌握循证知识,实例练习使护生体验了循证护理过程,进一步巩固循证知识,提高了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促進了护生循证素质的提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高职护生在没经过循证护理教育前,对循证护理知之甚少,学生只是机械性地学习,缺乏科学精神和审慎的能力。而经过循证护理教育后,护生的循证护理科学观得到有效的提高,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生对循证护理理念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护理科学观形成了,对于培养护生的临床综合能力就变得相对轻松了。分析原因认为,循证护理教学可以启发护生的思维,从而更能主动学习,促进了其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讨论、提问的授课方式,加强了逻辑思维,通过循证能更科学地为患者实施护理措施。另外,评判性思维能力不仅要具备灵活的逆向思维,而且更需要综合思维能力,而这些都应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及组织系统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确实缺少这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但循证护理教育之后,护生自主学习性提高,会利用更多的时间去学习和拓展相关方面的知识。


  (二)循证护理教育实施中的注意点


  现今,我国循证护理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师生没有明确定位、师资力量薄弱、教法单一、缺乏相应的教材和考评方法等,学生在传统护理教育模式下缺乏评判性思维、缺乏循证能力、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由于循证护理教育主要由教师实施,教师循证护理素质和循证护理意识的提高是搞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有研究表明,大专教师队伍中具有评判性思维精神的教师所占比例小于30%。故若想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首先教师要掌握循证护理知识,成为一个评判性思维者,以身作则,以循证护理教育改变护生传统的思维方式,充分调动护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护生的思维能力,形成正确的护理科学观。因此,我院应加强对护理专任教师循证能力的培养,通过临床顶岗实践、参加学术交流和脱产培训等,不断提高其循证护理素质,并将循证护理知识、临床证据渗透到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中,使护生于前期教学即能领悟到循证护理的重要意义。当然,针对高职护生这个大群体,也要兼顾其本身知识基础薄弱、自主学习性不高、接受知识慢、易受外界影响等因素,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改革、开发循证护理教材、规划循证护理基地等,提高护生学习兴趣,使护生学会并养成自我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慢慢形成评判性思维能力,并树立正确的护理科学观。


  作者:刘雪萍等

  第3篇: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


  新旧世纪交替之际,伴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和国际教育交往的拓展,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更趋深化。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则是教学,只有更新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式,才能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教育教学也将由“关注学生学习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数学课堂也“要关注数学的文化价值,促进学生科学观的形成”要让“学生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一、深刻领会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切实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1.正确定位教师角色,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程的实质性启动,无疑会引发教师角色的一系列历史性转换


  因此,教师必须从观念、素质和方法各个层面作出战略性调适,真正保持与新世纪新课程的同步成长。教师的角色便是调动学生主动思维和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创设情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例如讲“正方体的表面展开”这一问题,我让学生自己用六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硬纸板制作一个正方体纸盒,再用剪刀沿棱剪开,展成平面,然后再拼成正方体纸盒,学生对小正方形在平面中的位置与在正方体纸盒中的位置的对应关系有了感性的认识,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2.让全体学生得到发展,让每个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新课程提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因材施教,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实施教学,“让教师的教要适应学生的学”,培养出个性丰满的学生,让每一个有个性差异的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独特的才华和兴趣,感受成功。因此,我在备课的时候,十分注意研究三维目标并积极加以落实,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每一次进步和成功给以积极的评价。在我给学生上的第一堂课上,便对学生说:“举手就是一百分!”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耐心倾听学生的发言。


  二、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兴趣是学生对学习活动或学习对象的一种力求认识和探索的倾向,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就会全神惯注、积极主动、富有创造性地对所学知识加以关注和研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到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关注整个学习过程,而关注学生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使学生对知识有强烈的愿望。教师则应站在学生的角度,从学生的实际和爱好出发,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改善和优化整个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l.充分利用新教材良好的可接受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一数学第一章“走进数学世界”,通过让学生亲自作调查、做实验、作策划,开辟了初中数学的一片新天地,一改旧教材中抽象的“字母表示数”,避开了教学的难点,使中小学知识的过渡变得自然、平和,消除了学生对中学数学的畏难心理,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书中有一道“在阳光照射下,哪些可以作为正方体的影子”的题,我叫学生利用土豆、红薯等材料做切出图形,利用课余时间到户外做实验,当学生拿着胜利成果兴奋地向我展示,我对全部成功的学生奖励一个作业本,让勇于实验、勇于探索的精神扎根心底。又如讲完“生活中的立体图形”后,我给每个学生发了两张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去折,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又为学习“立体图形的三视图”提供了学具。


  2.留心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体味数学的乐趣


  记得曾看到过这样一个调查,一位数学老师希望学生们写一写他们心目中的数学和数学问题。孩子们是这样回答的:“数学是一些居心叵测的成年人为青年学生挖的陷阱!”“数学问题是一些仅仅出现在课本和试卷上的,让某些老师看着学生崴脚而感到窃喜的东西”。听了这样的“幽默”过后,我们是否该思考一下,像那些没有源和流的数学是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吗?在讲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的时候我是这样引入课题的:现有足够的2元和1元的钱,要将1张10元的钱换成2元和1元的零钞,问有多少种换法?同学们一下子兴奋起来,通过讨论,得出这个方程的非负整数解有6种换法。这样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培养了学生数学建模的思想。


  三、围绕过程与方法。加强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数学学习是再创造、再发现的过程,必须要有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实现。改革后的新教村也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这是培养数学思想和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方式。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概念的建立过程


  传统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常常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新教材给我们开拓了新的思路,我们应积极引导学生关注概念的实际背景与形成过程,使学生理解概念的来弄去脉,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定理、公式的发现与证明过程


  如讲“多边形的内角和”,我是这样处理的:请同学探索过n边形的一个顶点能作多少条对角线;接着问受此图形的启发你能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吗?


  谁还能给我们发明一种计算n边形的内角和的方法?学生很兴奋地以“发明家”的角色投入到对知识的探索中去。


  3.从生活中提出问题,创设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


  没有对常规的挑战,就没有创造。而对常规挑战的第一步,就是提问:一个好的提问比一个好的回答更有价值。因此,我们可以将学习内容设计成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逐步使学生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并用数学观点观察、分析现实问题及解决问题,初步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思路和方法。如学了“平移和旋转”后,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一个湖两对岸有两棵树,怎样利用平移和旋转的知识测量它们之间的距离。国旗上的四个小五星是由一个小五星旋转而得来的吗?如果是,你能找到它的旋转中心吗?


  当然,把课堂还给学生,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度还很大,仍有许多的问题困扰着我,还需要进一步去学习和探究,做好新课改的大文章!


  作者:冯婷

  第4篇:罗素的科学观及其当代意义


  笔者最近重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很有感触。罗素作为逻辑分析哲学家,他对科学发表了许多看法,了解他的科学观对于我们厘清一些模糊的观念仍有重要意义。


  一、科学成立的有关心理条件


  依罗素看来,科学的出现至少是理论科学的出现,对人类来说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它与人的心理条件有关。


  科学需要好奇心。西方最早的哲学派别米利都派倾向于科学,对于未知的事物他们有足够的好奇心。一个典型的象征故事提到,西方第一个哲学家暨科学家泰勒斯因为对天上的事情好奇而掉到井里。


  科学需要以一定的“信仰”做基础。荷马史诗中的奥林匹克神祇们要服从“运命”、“必然”与“定数”,对“运命”、“必然”与“定数”的信仰,以及哲学中树立的不能逾越永恒固定的界限的“正义”观,是古希腊科学之所以能得出对于自然律的信从的渊源之一。


  科学还需要一定的想象力。公元前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大概是提出地球为圆形的第一人。但是他的理由却是审美的,是对完美东西的一种想象,他并且想象所有的星球包括地球都在围绕“中心的火”做圆形运动。中世纪的哥白尼把“中心的火”换成了太阳,但是他这样设想的动机也是审美的,而不是观察的结果。


  科学并不完全排斥神秘主义,特别是与创造性的工作有关时。柏拉图称哲学是对“真理的洞见”,它与思想和感情密切相关。在罗素看来,任何创造性的工作,包括科学,都会经历一种心灵状态,经过长期的劳作之后,真理或美突然显现在一阵光荣里,在这一刹那间,经验似乎非常有说服力,大多数最美好的创造性工作都是这样子一刹那的结果。


  科学的出现还与提问题的方式有关。当我们问一件事“为什么”的时候,可以有两种提问方式,一是问“这一事件是为着什么目的而服务的?”二是问“是怎样的事前情况造成了这一事件的?”对前一问题的答案是目的论的解释,最终会导向宗教;对后一问题的答案是机械论的解释,它会导向科学,人类的经验表明,似乎并非所有的人都倾向于后一种提问方式。


  二、科学的结构及其在西方文化中的演变


  罗素认为,我们通常所谓的科学其实应分为两部分:理论科学与实用科学。理论科学又由两部分构成:数学、逻辑与经验科学。理论科学是企图理解世界的科学,实用科学是企图变革世界的科学。


  科学的两大部类之间以及理论科学的两部分之间密切结合已经是近代的事了,在此之前它们基本是分离的。以西方经验为例,最早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米得都学派倾向于经验(如泰勒斯能够预言日食),稍后的毕达哥拉斯却倾向于数学。在古代,很少有科学家既是经验的又是数学的。


  古希腊科学有轻视实用的倾向。像古希腊几何学的集大成者欧几里德极其鄙视实用,科学的发展却实用地证明了这种“不重实用”的实用意义。轻视实用的原因之一是由于古希腊发现了数学中的演绎推理以及发明了几何学。从自明的公理出发,似乎能够推出整个世界,这就是演绎的魅力;而且,数学与神秘的洞见有情感上的类似。


  对西方思想影响巨大的柏拉图崇尚数学。他认为真正的哲学家是不注重闻见的,而是要关注逻辑与数学。身体是获得知识的一种障碍。这种观点就排斥了以科学的观察与实验作为获得知识的方法。新柏拉图主义者普罗提诺更是鼓励人去观看内心而不去观看世界,逐步扼杀了科学的好奇心,以至于中世纪很长一段时间科学处于停滞状态。


  甫入近代,人们摒弃了这种只重逻辑与内心的知识追求方式,开始关注经验。科学法则要靠观察来发现,仅仅推理是不成的。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弗兰西斯·培根既瞧不起演绎,也轻视数学,他认为数学的实验性差。近代以来科学的发展却证明,演绎在科学中起的任用比培根想的要大。当一个假说必须验证时,从这假说到某个能由观察来验证的结论之间,往往有一段漫长的演绎程序。这种演绎通常是数理推演,所以在这点上近代开始时的科学家们低估了数学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因此,真正的科学态度是既要重视经验,也要重视数学。


  三、科学与哲学的关系


  西方哲学大体可分两种:一种倾向于科学,与此相联系,这种哲学会注重功利与理性而反对激情,同时愿意放松社会约束;另一种哲学或多或少有些鄙弃科学,与此相联系,这种哲学对非理性有某种同情而希望加强社会约束。


  对于西方哲学来说,哲学面对的问题也可以说由两部分构成。一方面,有一些科学性的或逻辑性的问题,这些问题能够用一般人意见一致的方法处理;另一方面,又有一些为很多人热烈感兴趣却在哪一方都没有确实证据的问题,这就不是可以通过科学方法能够处理的。


  西方哲学从它的产生之日起就与科学建立了不解之缘。上文已经提到数学、逻辑对哲学的影响以及定数、命运的信仰对科学的影响。数学是人们信仰永恒的与严格的真理的主要根源,也是信仰有一个超感的可知世界的主要根源。哲学与科学有某些共同的追求,比如说,追求一种永恒的东西乃是引人研究哲学的最根深蒂固的本能之一,而理论科学也要在变化的现象之中寻找某种永恒的基础。


  近代,科学对哲学的影响更是加大。科学深深地改变了哲学的一些传统观念。例如,哥白尼的新天文学除极大改变了人们的宇宙观之外,还有两点其他价值:一是承认自古以来便相信的东西也可能是错的,二是承认考查科学真理就是耐心搜集事实,再结合大胆猜度支配这些事实的法则。科学中不轻信的批判的怀疑方法也反映到了哲学上,近代哲学中的怀疑主义在一定程度上与科学的怀疑方法有内在联系。


  罗素所从事的逻辑分析哲学更把哲学内的科学方法推向了极致。在他看来,哲学中有一大部分能化成某种可称作“句法”的东西—通过逻辑分析将会使哲学的一些成就像科学的成就一样牢靠。


  四、科学的局限性


  科学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值得反思的新倾向。近代科学的成功主要由于其实际功用,所以许多人把科学的这一面和理论的一面割裂开,从而使科学愈来愈成为技术,愈来愈不成其为关于世界本性的学说。


  科学作为技术来说,又使一般专务实际的人渐渐滋长起来一种傲慢情绪。在科学技术激发下产生的各种哲学往往是权能哲学,把人类以外的一切事物看成仅仅是有待加工的原材料。目的不再考究,只崇尚方法的巧妙。


  科学告诉我们的是所能够知道的事物,但是我们能够知道的很少,而如果忘记了我们所不能知道的是何等之多,那么我们就会对许多极重要的事物麻木不仁了。从哲学的角度讲,思辩的心灵所最感兴趣的一切问题几乎都是科学所不能回答的。哲学领域中的价值问题以及大部分情感问题也在科学的范围以外。


  罗素虽然也对科学有所批评,其实他对科学一往情深,在《西方哲学史》的最后,罗素以一段对科学的称赞作结。罗素说:“在混乱纷纭的各种对立的狂热见解当中,少数起协调统一作用的力量中有一个就是科学的实事求是;我所说的科学的实事求是,是指把我们的信念建立在人所可能做到的不带个人色彩、免除地域性及气质性偏见的观察和推论之上的习惯……”


  作者:陶玉荣

  第5篇:在幼儿科学教育中树立正确的科学观


  以科学观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的案例切入,从传统科学观和当代科学观两个方面分析、反思幼儿教师在科学观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教师可以从观念和教育实践两方面转变传统的科学观。


  一、什么是科学观


  科学观是指作为认知主体的人对于科学的一种意识或认识,它会随着认知主体个人经验和外部世界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科学观主要围绕科学是什么和科学的本质进行探讨。科学观与科学教育是相互影响的。教师的科学观会影响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而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也体现了教师的科学观。因此,教师对科学的不同理解,直接影响着科学活动的开展。对幼儿园教师来说,全面理解科学的内涵,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是非常必要的。


  二、案例分析——科学观与幼儿科学教育活动


  (一)传统科学观与科学教育


  传统科学观将学习科学知识和概念作为教育目标,将科学教学内容视为静态的、封闭的知识体系,甚至狭隘化为教材上的知识要点,导致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型教学方式。此种科学观反映在科学教育实践中,就是以教材、知识为中心,而不是以儿童为中心。僵化的教育内容将幼儿的生活经验割裂,抹杀幼儿的好奇心与探究兴趣。幼儿被动地接受所谓的“知识”,而没有主动参与科学探究和发现的机会。


  案例:


  在一次关于“动物如何过冬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在活动开展前收集信息,了解小动物是怎样过冬的。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幼儿讨论、分享和体验小动物过冬的方式,如,冬眠、迁徙、储备粮食等等。在活动快要结束时,教师帮助幼儿总结会冬眠的小动物。当说到乌龟是通过冬眠过冬的动物时,一名幼儿站起来说:“老师,乌龟不冬眠,我家的乌龟就不冬眠。”这位教师听到孩子的质疑后,随手拿起身边的一本《百科全书》说:“那让我们来查一查《百科全书》吧。”教师很认真地翻着百科全书,将书翻到相应的地方,告诉这名幼儿书上写的是乌龟是通过冬眠过冬的。解答完幼儿的疑问,教师继续与幼儿共同总结。很快,本次教学活动便“圆满”地结束了。


  评析:


  在很多教师看来,这名幼儿冒出的疑问显然是将教师原本就要圆满结束的教学活动打乱了。这位教师没有采取直接忽略的策略,而是拿起百科全书,将书上“权威”的答案告诉幼儿。这样看似既未忽视幼儿的个别需求,又保证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解释方式是合理的,但是案例中的幼儿真能够接受教师的观点吗?这和直接忽视幼儿的疑问,或者直接告诉幼儿乌龟就是通过冬眠过冬的是没有本质区别的。因为这背后所隐藏的科学观都是相同的,那就是科学就是知识。不论教师采用的是怎样用糖衣包裹的方式(请其他小朋友告诉有疑问的幼儿、用所谓权威的书中的答案告诉幼儿),教师的最终目的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把“乌龟是通过冬眠过冬的”这一知识灌输给孩子。


  反思自身的科学观,教师或许都知道科学教育不是科学知识的灌输,但落实到实际中仍存在许多问题。首先,传统科学观在一些教师心中根深蒂固。教师虽然知道科学教育不是对科学知识的灌输,而要给孩子探究讨论的机会,要让孩子操作和发现等等。但是这些观念只是浮于表面的理论空壳,并没有深入和内化到心中,传统的科学观仍然深深埋藏在教师内心深处。教师潜意识里的这种传统科学观会影响其教学行为,在不知不觉间扼杀儿童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


  其次,教师对于传统科学观的转变浮于表面。在实践中,一些教师对科学的全面内涵有所了解,会采用有趣的教学方式,给幼儿探究发现和交流的机会,使整个教学活动看上去丰富多彩,容易被戴上一个先进科学观的高帽。我们强调科学教育活动不是科学知识的灌输,不仅是指整个教学活动的形式,也包括在教学活动中细节的处理上。在上述案例中,当具体到一个看似小问题的处理上,教师潜意识中的传统科学观便显露了出来。转变传统科学观并不是仅仅指教学方式的变化,而是整个教学行为的实质性变化。如果教师只是在教学的外在形式上有所注重,那么科学教育活动也只是空有躯壳,依旧是打着先进的幌子而重蹈旧辙。


  实际上,案例中幼儿的疑问是一个很好的探究延伸机遇。教师可以请全班幼儿讨论,请幼儿在冬天将来时将乌龟带到幼儿园中观察记录等,而绝不是仅仅告诉幼儿一个公认的权威的答案,满足于将“正确”的知识告诉幼儿,将科学止步于知识的简单传递。


  (二)当代科学观与科学教育


  当代科学观强调科学知识、科学过程和科学态度并重的教育目标,科学教育的内容丰富而多彩,涉及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活动形式上给幼儿动手操作和讨论的机会。这是一种全面而综合地对科学的认识。反映在幼儿科学教育活动中,就是重视幼儿的存在,强化探究的过程,注重幼儿的科学素养,关注幼儿的全面发展。


  案例:


  在大班的《沉与浮》活动中,教师首先出示了矿泉水瓶和玻璃弹珠,请幼儿猜测哪一个会沉,哪一个会浮。教师对幼儿的猜测进行操作验证,并总结弹珠和矿泉水瓶分别会沉在水底和浮在水面上。紧接着,教师提出怎样让玻璃弹珠由沉变浮的问题,幼儿们提出了各种想法,教师将幼儿的猜想画出示意图并出示了各种各样的材料和工具,有塑料泡沫、毛根、积木、皮筋、油泥、胶带和剪刀等等。幼儿根据教师提供的材料对猜想展开验证,进行第一轮操作。操作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交流实验结果,并提出怎样让矿泉水瓶由浮变沉的问题。这一次教师请幼儿把自己的想法画在自己的记录单上,并进行第二轮验证操作。幼儿不断地尝试,沉浸在探索操作中。最后,教师请幼儿介绍猜想和验证的结果,当有的幼儿对结果表示怀疑,认为和自己的操作结果不同时,教师便对幼儿的猜想再次进行实验验证,在共同交流中探讨改进方法。


  评析:


  上述案例中,教师的重点显然不在于告诉幼儿什么是沉浮,沉浮的原理是什么,而是让幼儿观察物体的沉浮现象,探索使物体由沉至浮、由浮至沉的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尝试解决有关沉浮的问题。教师在教学活动中逐步退出,从演示操作到引导幼儿猜测验证,再到请幼儿自主猜测验证,既体现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也充分发挥了幼儿在实验操作活动中的主动探究性。


  当教师真正具有了全面的科学观,就会在科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在案例中,教师不仅为幼儿创设了探究的情境——提出了两个关键的问题:怎样让玻璃弹珠由沉变浮?怎样让矿泉水瓶由浮变沉?而且给了幼儿探究和实验的机会,为幼儿准备了丰富的探究材料。在分享交流环节,当个别孩子对探究结果表示异议时,教师并没有采取忽略或告知的方式,而是再次操作验证,用行动向幼儿诠释什么是科学而严谨的态度。因此,不论是活动的整体设计,还是在活动的实际开展过程中,教师都能够很好地把握科学的内涵,那就是对科学知识、过程和态度三者的并重。幼儿在本次活动中获得的不仅是关于沉浮现象的经验,更重要的是在实验操作中获得了探究的方法和乐趣。


  反思我们的实际教学活动,有多少教师能够真正做到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给幼儿动手操作的机会?很多时候,为了突出科学是过程,教师看似给了幼儿探究的机会,但是这种探究是为了探究而探究,并不是基于幼儿兴趣的真探究。这样的探究只是假借探究之名,幼儿在“探究”中是被动而无兴趣的。


  同样,在激发和培养幼儿科学态度方面也存在说教的现象。例如“你们喜不喜欢这样的活动?”“我们小朋友要……”。教师说教式的科学态度其实还是传统科学观的后遗症,用灌输的方式灌输科学的态度。这样的方式对于幼儿来说,无异于左耳朵进,右耳朵出,不会产生实际的效果。科学态度不是说教出来,而是幼儿在实际的操作体验中做出来的,是教师的行为体现出来的,是润物细无声的。


  三、如何转变传统科学观


  首先,教师要在观念上认识到传统科学观的弊端。传统科学观片面地强调科学知识,由此带来一系列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有多少孩子的好奇心被扼杀在萌芽中,有多少孩子被灌输枯燥的科学知识,有多少孩子因科学活动的无趣而感到厌倦?教师强调知识的权威性与正确性,幼儿被迫屈服于所谓的科学知识。这种观念带来的长久影响是十分可怕的。孩子不会质疑教师权威的答案,学会了顺从和记诵。孩子不会有独特的想法产生,学会了从众与接受。当这种思维方式被带到小学、初中、甚至大学中时,创新性将无处可寻。


  其次,教师要在教学实践中落实全面科学观。在科学教育的教学目标上,应转变满足于幼儿获得科学常识的教学目标,更多地关注幼儿获得的科学方法、过程和科学态度。在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上,应转变传统常识性的知识教育内容,更多地关注与幼儿生活经验密切相关的内容。在科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上,应转变传统的单向的知识传授式方式,更多地实行对话式和建构式的教育方式,给幼儿充分地体验和表达的机会。一个树立了全面科学观的教师能够引导幼儿在探究和讨论中获得科学知识,能够根据幼儿的需要给予幼儿充足的探究机会,能够根据幼儿的表现激发幼儿的探究精神。


  作者:臧蓓蕾

  第6篇: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观体现研究


  情感价值、科学态度、知识水平、学习过程与科学方法等,都是高中物理教材需要考虑的方面。因此,教材编写时应当在阐述科学道理的同时注重价值观和科学观的传递。为了能够对高中生产生更加积极的正面引导,探究教材中的科学观体现和传递尤为重要。


  一、知识体系方面的体现


  教材的知识体系是教材中科学观的最重要体现。教材是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书籍,因此对于知识体系的构建即是教材编者对知识脉络的理解。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在教材中,牛顿的第二、第三定律是穿插在一起进行讲解并在后面章节中进行实际应用的。教材中首先利用一个实验探究影响加速度的几个因素,用以引出牛顿第二定律。在对第二定律进行介绍后,教材穿插了关于力学的单位制介绍,用以对牛顿运动定律概念的理解。但是,教材并没有在此处加入过多的实践应用,而是直接介绍了关于牛顿第三定律的介绍。在介绍过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后,才穿插了实际问题的解决,如,失重和超重等。且实际问题的解决往往需要同时利用二、三定律。这充分说明教材在知识体系的建设方面力求完备和详尽,首先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架构,并对此知识架构的方方面面均进行阐述。在学生对知识已经有了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后,深入研究如何将知识具体进行运用。


  二、探究实验方面的体现


  笔者依旧以牛顿运动定律为例,举例阐述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的科学观体现情况。高中的物理知识有些抽象,难以理解。因此,利用各类实验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是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物理思维的重要手段。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的探究实验是教材中较为典型的探究性实验。从实验的设计来看,教材首先将影响加速度的几个因素以控制变量法分别列举,引导学生逐步探索。在实验方法方面,除采用控制变量法外,教材还十分重视如何通过定性描述的实验现象推导至定量描述的科学规律。这对于学生科学思维的建立有着很大的有益之处。实验结合数学手段,体现了学科之间的交叉。在进行过三个变量的探究后,教材指出了实验中值得注意的两个关键点:一是加速度的测定,二是恒力的获取。上述两个关键点是物理实验中的“工具知识”,能够帮助学生在课后自主探究其余物理规律。


  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更加注重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和普适性。科学体系的完整性在教材编写的结构设置上有着明显体现。科学体系的普适性在实验的设置中体现。实验除考虑到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也充分考虑到我国不同地区教学水平的差距。因此,人教版高中物理教科书能够对我国的高中教学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作者:李晓俊

上一篇:推荐优秀的考古学本科论文范例鉴赏(共4篇)

下一篇: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问题及应用研究论文(共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