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学术参考网

体育科学与体育科学体系新论

发布时间:2023-12-11 12:48

  摘要:依据《辞海》中科学的概念,结合体育科学的性质和特点,重新定义了体育科学的概念。指出了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中体育科学体系分类的不合理之处,提出了新的体育科学体系分类。


  关键词:体育科学;体育科学体系;学科;分类;结构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5-0250-02


  0引言


  上世纪七十年代,世界科学发展大潮产生了大量研究成果,于是分化出诸多的分支学科,分支学科又促使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繁衍出许多交叉科学。促使了新兴的体育科学的繁荣,诞生了大量的体育新学科。促进了我国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归入体育科学体系,通用教材影响深远,以至新世纪还有人在体育科学体系研究中引用这种观点,这些学科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而不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进入21世纪,我国体育实践领域由竞技体育主导转向竞技体育与学校体育、社会体育协同发展。体育学科方面,成熟的体育学科发生分化,又分化出一些新兴的体育学科。体育实践与体育学科发展对体育科学和体育科学体系研究提出了新要求,加之我国体育科学的概念、体育科学的分类尚未统一认识,继续探讨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是必要的。研究体育科学及体育科学体系对促进我国体育学科、体育专业、体育科学的发展以及推动体育事业都有着积极的意义。


  1体育科学


  1.1体育科学的性质国内外学术界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分析体育科学的性质,得出不同的结论,曾出现过多种观点,认为体育科学属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体科学、行为科学、交叉科学等。确定科学性质的依据有学科研究的对象、科学分类的方法、研究的方法、研究的目的等,其中以研究对象最为重要,是确定学科性质的关键依据。以下从确定科学性质的多种依据分析体育科学的性质:


  1.1.1体育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体育现象和进行身体运动的人。体育科学研究的主体是人。“人直接的是自然存在物[1]”,同时,“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2]”,人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所以体育科学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


  1.1.2根据于光远科学的分类方法,把整个科学分成五类(见图1),图中A+C是自然科学;B+C是社会科学;C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共同领域;D是哲学;E是数学;体育科学在现代科学体系中处于C类领域,属于综合性交叉科学[4]。


  1.1.3从研究体育科学的方法分析,研究体育科学既要运用力学、解剖学等自然科学的方法;又要运用社会学、历史学等社会科学的方法。体育科学的研究方法既有自然科学方法,也有社会科学方法。


  1.1.4从体育科学研究的目的分析,体育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揭示增强人的体质和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规律,表明体育科学具有自然科学的性质;还为了揭示体育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关系的规律,又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


  综上所述,体育科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特点。体育科学的综合性是指多种学科的综合,交叉性是指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交叉也是一种综合形式。所以,体育科学的学科性质是综合科学。


  1.2体育科学的概念迄今为止,国内外学者对体育科学的概念未形成统一的认识。目前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体育科学定义为是研究体育现象,揭示体育内部和外部规律的一个有系统的学科群。还有学者认为:“体育科学是研究和揭示利用体育的方法手段,全面提高、改善和发展人类身体、心理和社会特性的规律的一类科学群,是一门拥有众多分支学科的综合性科学。”[5]


  认识体育科学的概念,首先要理解科学的概念。《辞海》对科学的解释是:运用范畴、定理、定律等思维形式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知识体系。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客观存在的,物质的变化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在认识客观事实的同时应遵循客观事实及其规律[6]。体育科学是在认识体育现象的基础上去反映体育事实及规律,揭示深层次的体育事实与规律的知识体系。体育是人类有目的有意识地通过身体运动进行的社会活动,涉及到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等方面,而且,体育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现象,并不是孤立的,它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因而,体育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要深刻地反映体育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事实和规律,需要从多学科去认识,而且,事实上也产生了众多的体育分支学科。所以,体育科学是由众多学科构成的学科群,具有群体性特点。


  依据《辞海》中科学的概念和辩证唯物观,结合体育科学的性质和特点可以认为:体育科学是以体育现象为研究对象,揭示体育现象的本质和客观规律的、由众多分支学科构成的综合科学。


  2体育科学体系


  研究体育科学体系,是从总体上、宏观上探讨体育科学的结构,体育科学与各分支学科的关系以及各门分支学科之间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说过“整体功能大于部分之和”。体育科学体系这一“整体”的构建及完善势必会增强其各组成“部分”的科学性[7]。目前,我国体育科学体系研究中,对体育科学体系概念、构成的认识差异不大,主要分歧在体育科学的分类上。下文重点论述体育科学的分类。


  2.1体育科学体系的概念体育科学作为综合科学,是由一系列学科组成的学科群,涉及数十门学科。这些学科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有序联系,相互结构和层次划分。体育科学体系应符合体育科学的内在逻辑和学科特点,反映体育各学科间的关系和体育实践活动,并符合现代科学体系和国际国内常用学科分类方法,使体育科学体系成为一个完整、有序的系统整体。体育科学体系是指在构成体育科学的众多学科中,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联系,从而构成了一个有序的结构体系。


  2.2体育科学体系的结构体育科学就其体系的构成来讲,既有纵向结构,又有横向结构。作为一系统,体育科学体系内部结构表现出以下特征:①系统性特征,即各体育科学学科按一定的方式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②立体结构特征,即体育科学各学科之间不仅存在平面网络式的关系,而且具有立体层次以及交叉的联系;③动态开放性特征,体育科学各学科不但相互吸收和兼容,而且广泛吸取其他科学研究成果,并通过分化与交叉产生新的学科,推动着体育科学的不断进步[8]。


  2.3体育科学的分类科学分类是一门研究科学之间关系的学问。恩格斯认为“每一门科学都是分析某一个别的运动形式或一系列互相关联和互相转化的运动形式的,因此,科学分类就是这些运动形式本身依据其内部所固有的次序的分类和排列。”即是把各种知识系统化,建立科学分类体系,严格按物质运动形式排列,并充分考虑彼此密切的联系,进行科学分类。科学分类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有结构层次分类、群体学科分类、能级性学科分类、特点式学科分类、综合式学科分类和全息式学科分类等。常用的是结构层次分类、群体学科分类。


  2.3.1按体育科学的结构层次分类按结构层次分类是国内体育科学体系最主要分类方式。我国体育学院通用教材体育概论将体育科学分为指导性科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科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体育应用科学和体育专业技术科学四个层次。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不属于体育科学的范畴,显然这种分类是不合理的,这些学科与体育科学相关,不属于体育科学,而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性的科学,它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只有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指导体育科学中的各种问题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自然科学中的人体生理学等,是体育自然科学运动生理学的母体科学;社会科学中的社会学等,是体育社会学的母体科学,体育自然科学和体育社会科学是根植在母体学科之上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体育科学相关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体育科学的科学基础。依据体育科学体系结构特征,进行纵向的层次分类,可将体育科学的具体学科按其性质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2.3.1.1体育指导科学体育指导科学指的是体育哲学。体育哲学是从宏观上和整体上探讨体育运动实践和体育科学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体育过程中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学科。它是马克思哲学中的一门应用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体育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在学科体系中居最高层次,是体育科学体系内其他学科共同的指导学科。


  2.3.1.2体育基础科学体育基础科学是体育专业理论和体育专项技术学科的基础,可以分为四类:①体育自然科学类:体育自然科学是研究在运动条件下人体变化规律的学科,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等。②体育社会科学类:体育社会科学是运用社会科学的基本原理分析体育现象、揭示其客观规律的学科,包括体育概论、体育社会学等。③体育人文科学类:体育人文科学是介于体育自然科学与体育社会科学之间的中间学科,包括运动心理学、体育心理学等。④体育管理科学类:体育管理科学是运用现代管理科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体育管理相关问题的学科,包括体育管理学、体育经济学等。


  2.3.1.3体育专业理论学科体育专业理论学科是从体育实践和各运动项目实践抽象概括而来,以揭示体育实践、各运动项目实践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理的学科。体育基础学科是体育专业理论学科的基础,体育专业理论学科可以指导体育实践及体育专项技术学科。体育专业理论学科包括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


  2.3.1.4体育专项技术学科体育的专项技术学科是运用体育基础学科和体育专业理论学科的一般理论来解决体育运动实践活动中各项运动理论与技术的教学和训练问题的学科,如田径运动、篮球运动等。它是最接近于体育运动实践的一个层次。


  2.3.2按群体学科分类按群体学科分类是国际上常用的科学分类方法。国际上群体学科分类各异,联合国教科文科学技术统计工作手册分五大类: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医药科学、农业科学和人文与社会科学;美国分为七大类:物理化学科学、数学科学、环境科学、技术科学、生命及地球科学、心理学和社会经济学;现行我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统计用学科分类为五部分: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医学科学、农业科学和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7]。


  根据体育各学科的性质和特点,借鉴我国国家科委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结合我国体育科学分类习惯,按群体学科进行横向分类,可以将体育科学分为四类,体育自然科学、体育社会科学、体育人文科学、体育专项技术学科。


  2.3.3按体育科学的学科专业分类1996年9月,体育社会科学被列为国家统一规划、管理的哲学社会科学一级学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委员会1997年6月颁布的研究生专业目录,体育社会科学包含4个二级学科,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这种分类依据不统一,学科类别之间边界不清,重复交叉现象较严重,分类的科学性不高,但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我国体育概论教材,只有按体育科学的结构层次一种分类方式,曾有学生报考研究生不会填表,质疑教材中体育科学分类的实用性。所以,笔者提出按体育科学的学科专业进行分类。按学科专业分类体育科学可以分为四类:①体育人文社会学:包括体育法学、学校体育学、城市体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管理学、体育新闻、体育人力资源管理、体育社会心理学。②运动人体科学:包括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运动生物力学、实用运动医学、实用体质学、运动心理学。③体育教育训练学:包括田径运动、篮球运动等。④民族传统体育学:包括武术理论、武术史、传统养生学。专业设置不是一成不变,有学者对发达国家体育学科体系进行研究,得出体育教育、健身休闲娱乐、健康科学、运动科学是发达国家体育专业设置关注的几个共同领域,可以为我国体育专业设置提供参照[9]。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体育实践活动的更加丰富,体育科学体系的分类与结构也会产生相应的发展。作为一个开放的体系,将会有更多的体育学科建立,体育科学体系也会日趋成熟。作者:韩鹏伟,本文来自《体育与科学》杂志

上一篇:浅谈上海海事大学体育中心钢结构工程施工

下一篇:气候变暖改变世界体育